Workflow
人本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联想“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持续落地,助残公益引人注目
华夏时报· 2025-07-07 13:00
ESG报告与荣誉 - 公司发布第19份年度ESG报告,提出"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后的首份ESG报告 [2] - 获得明晟MSCI ESG评级最高等级AAA级,EcoVadis铂金奖牌,CDP气候变化A级评级等多项荣誉 [2] - 入选Gartner 2025年度全球供应链25强第8名,连续4年上榜《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 [2] 社会(S)维度实践 - 对内重视员工福祉,打造安全、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3] - 对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AI技术应用于多个公益领域 [3] - 与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合作认养"编号1575"长江江豚,推动濒危物种智慧保护 [3] - 携手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开启智慧应县木塔2.0阶段,探索具身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3] - 与斯科特-摩根基金会、DeepBrain AI合作打造AI分身,帮助重度残障人士实现交流 [3] - 开展"遇见你的数字分身"AI社会实验,助力缓解全球"Z世代"心理健康危机 [3] - 2024年全球志愿者服务月受益人数同比增长44% [3] 公益项目与战略 - "小数苗"计划由联想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共同发起,提升乡村儿童数字素养 [4][5] - 聚焦乡村教育,推动乡村儿童在AI时代的数字素养提升,与公司AI战略一脉相承 [5] - 未来3~5年将继续聚焦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教育,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公益模式 [5] AI助力无障碍 - 在香港爱培学校设立首个AI辅助学习中心,惠及特殊教育需求儿童 [6] - 通过自动化数据收集、跨学科实时分析生成个性化学习计划,提升治疗师与学生互动效率 [6] - 整合语音、物体、手势识别技术及环境情绪传感器,提供精准课程评估与建议 [6] - AI技术使爱培学校整体治疗效率显著提升116%,教育模式从一对一拓展到一对多 [6] 残障人士包容性 - 2024年被美国Disability:IN评为"残疾人最佳工作场所",认可扩展至英国和巴西 [7] - 2017年启动残障人士招聘计划,2019年聘请多元化顾问,支持"The Valuable 500"全球倡议 [7] - 2020年成立三大员工资源组支持残障人士包容性事业,启动A Better Lenovo for Everyone计划 [7] - 2021年成立产品多元化办公室,把控产品包容性设计,与全球非营利组织合作推广残疾包容性 [7] 公司愿景与战略 - 坚守对多样性、平等及包容性的承诺,缩小数字鸿沟,让科技触达全球超过10亿残障人士 [8] - AI与ESG成为公司作为可持续全球化企业的重要支撑 [8] - 遵循负责任的治理规范,秉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实现AI普惠愿景 [9] - 发挥全球多元化力量,构建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未来 [9]
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人工智能倡导“以人为本”
中国青年报· 2025-07-03 23:35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专题论坛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 围绕人工智能 数字安全等举办46场专题论坛 [1] - 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专题论坛上 "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迎来成员单位扩容 新成员包括百度 MiniMax等科技企业 [1] - 扩容后成员涵盖大模型 具身智能 智慧养老 AI医疗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关键领域 [1] 人本智能倡议发展现状 - 倡议由财新智库 ESG30 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联想集团 腾讯研究院于2024年11月联合发起 [2] - 截至目前已汇聚近50家企业和机构 [2] - 倡议呼吁共建"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回应社会对AI风险的焦虑 [1] 人工智能行业趋势 - 中国科学院专家指出中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包含四大方向:基础设施 研究与创新 产业应用 安全与治理 [1] - 联想集团提出需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 培育智能体应用生态 践行"人本智能"发展观 [1] - 行业典型案例: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已落地宜昌 武夷山等城市智慧治理 [2] AI技术应用案例 - 联想与清华大学研发AI眼动技术 帮助渐冻症用户通过注视屏幕完成指令输入 智能家居控制等日常活动 [2] - 当前AI技术已实现绘画秒速出图 医疗高效诊断等突破性应用场景 [1]
ESG信披案例 | “人工智能”出现超110次 高级副总裁乔健解读联想集团ESG报告:AI创造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20:02
公司荣誉与ESG报告发布 -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乔健入选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单 [1] - 联想发布《2024/25财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这是提出"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后的首份ESG报告 [1] - ESG报告中"人工智能"关键词出现111次,"AI"出现7次 [1] ESG目标与愿景 - 联想提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2025年回收8亿磅电子废弃物等长期目标 [3] - ESG目标与"智能,为每一个可能"的企业愿景相辅相成 [3] - 目标设定基于科学性(对标全球限温1.5℃)、标准化(明确衡量标准)、可靠性(第三方审核)三个关键考量 [3] 碳排放管理历程 - 公司2006年开始收集碳排放数据,2010年发布第一代减排目标 [3] - 2019/20财年实现10年间减排92%的里程碑 [3] - 2023年发布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3] - 2012年开始关注供应链碳排放,2015年实施《供应商行为操守准则》 [3] - 联想是较早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的中国企业之一 [4] AI赋能ESG实践 - AI提升ESG数据精准度和透明度,解决传统数据碎片化和分析滞后问题 [5] - AI实时监测能源消耗、碳排放等环境指标,分析非结构化数据,识别合规风险 [5] - 结合区块链技术确保ESG数据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 [5] - AI赋能创新ESG解决方案,如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AI眼动技术帮助渐冻症患者 [5] - AI重塑ESG实践范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从经验管理转向精准预测 [5][6] 反内卷措施 - 联想倡导工作与生活平衡,反对"996"文化 [7] - 实施弹性工作制度、结果导向绩效体系、领导力建设三项核心措施 [7] - AI技术帮助员工提升效率,如智能学习平台推荐成长资源 [7] - AI定位为服务"人"的工具,创造健康高效的工作环境 [8] 未来ESG规划 - 2025年将完成第一代ESG目标,AI是推动实现更高目标的核心引擎 [9] - 下一阶段目标涉及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员工福利等核心议题 [9] - 联合发起国内首份《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 [9] - 2024年签署三大国际AI倡议,包括欧盟《人工智慧公约》等 [9]
走出效率狂飙下AI迷途,业内首个AI善治联合体扩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10:27
行业动态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成立业内首个AI善治联合体"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 新增16家成员单位包括百度 MiniMax 浪潮信息 慧与科技 北电数智 网易有道 西门子(中国)等科技企业 覆盖大模型 具身智能 算力基础设施及智慧养老 AI医疗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关键领域 [1] - 目前倡议已凝聚近50家企业和机构 覆盖技术研发 应用落地与伦理治理等全链条 [1]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生产生活 [2] 公司参与 - "人本智能倡议"由财新智库 ESG30青年学者计划 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联想集团 腾讯研究院于去年11月联合发起 [1] - 联想集团副总裁王会文表示需大力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 培育智能体等应用生态 并秉持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 鼓励科技企业"走出去"打造协同创新网络 [2] - 新增成员单位包括MiniMax 浪潮信息 北电数智 ABeam Consulting 方舟健客 万物云 得印科技 魔法原子 图迹科技 百度 蜜度科技 网易有道 慧与科技 晶泰科技 九章云极DataCanvas 西门子(中国) [3] 技术发展 - AI绘画实现秒速出图 AI医疗助力高效诊断 智能客服准确率不断升级 [2] - DeepSeek 人形机器人等AI创新加速发展 [1]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表示中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包括基础设施 研究与创新 产业应用 安全与治理能力 [3] 倡议内容 - 倡议从人本智能融入企业战略 加强行业自律 打造创新网络 推动国际合作 倡导ESG理念五个层面促进经验共享与创新 [2] - 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共建"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2] - 治理是引领技术正确航向的方向盘 解决技术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3]
联想等发起AI善治联合体 “人本智能倡议”,百度、MiniMax等加入
新浪科技· 2025-07-02 20:17
行业动态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 首次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达成联合主办合作 围绕人工智能 数字安全等举办46场专题论坛 [2] - 业内首个AI善治联合体"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迎来成员单位扩容 新加入百度 MiniMax 浪潮信息 慧与科技 北电数智 网易有道 西门子(中国)等科技企业 涵盖大模型 具身智能 算力基础设施及智慧养老 AI医疗等关键领域 [2] - "人本智能倡议"已凝聚近50家企业和机构 覆盖技术研发 应用落地与伦理治理等全链条 [2] 公司战略 - 联想集团作为"人本智能倡议"联合发起方 践行"人本智能"理念 主张大力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 培育智能体等应用生态 [2][3] - 公司提出人工智能普及普惠需鼓励科技企业"走出去" 通过全球资源配置和场景化应用开发打造协同创新网络 提升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 [3] - 联想集团参与制定国际人工智能标准和规范 2024/25财年签署三大国际倡议 包括欧盟《人工智能公约》 加拿大《自愿行为准则》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声明》 [5] 产品布局 - 硬件层面聚焦AI PC AI手机 AI汽车等智能终端作为混合式个人智能入口 强调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对企业智能发展的重要性 [4] - 软件层面重点发展以AI Agent为入口的大模型创新应用 培育开放繁荣的应用生态 [4] - 推出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应用于AI PC AI平板 AI手机 AI眼镜等终端 发布业内首个企业超级智能体"联想乐享" 并打造城市超级智能体应用于宜昌 武夷山等城市智慧治理 [4] 技术展望 - 认为具备感知与交互 认知与决策 自主与演进三大功能的超级智能体是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的关键 将成为提高生活质量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引爆点 [4] - 强调需聚焦超级智能体培育应用 鼓励各行业开发垂直领域智能体 形成典型案例示范推广 [4]
“人本智能倡议”成员单位扩容 联想集团携手百度、MiniMax等共探AI善治新业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2 19:51
行业动态 - 业内首个AI善治联合体"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迎来成员单位扩容 新成员包括百度 MiniMax 浪潮信息 慧与科技 北电数智 网易有道 西门子(中国)等科技企业 涵盖大模型 具身智能 算力基础设施及智慧养老 AI医疗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关键领域 [1] - "人本智能倡议"由财新智库 ESG30 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联想集团 腾讯研究院于去年11月联合发起 截至目前倡议已凝聚近50家企业和机构 覆盖技术研发 应用落地与伦理治理等全链条 [1] 技术发展 - 需大力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 培育智能体等应用生态 同时秉持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 人工智能的普及普惠必须要鼓励科技企业"走出去" 通过在更大范围进行资源配置 场景化应用开发 打造协同创新网络 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 [1] - 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 硬件层面 AI PC AI手机 AI汽车等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终端是混合式个人智能的入口 混合式企业智能的发展 离不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3] - 软件层面 需要大力发展以AI Agent为入口的AI大模型创新应用 培育开放繁荣的应用生态 具备感知与交互 认知与决策 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功能的超级智能体将是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 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产力水平的下一个引爆点 [3] 行业观点 - 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不仅在于基础设施 研究与创新 产业应用 安全与治理能力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人本智能倡议"的壮大将推动企业AI治理从价值原则走向具体实践 从被动合规走向主动引领 从个体行动走向协同创新 最终共建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3]
联想集团第19份ESG报告出炉:人本智能理念首次系统展示
凤凰网· 2025-06-26 10:19
ESG报告发布与评级 - 联想集团发布2024/25财年ESG报告 这是其第19份年度ESG报告 也是提出"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后的首份相关报告 [1] - 公司获得MSCI ESG评级最高等级AAA级 并斩获EcoVadis铂金奖牌 CDP气候变化A级评级等多项荣誉 [1] - 入选Gartner 2025年度全球供应链25强第8名 连续4年上榜《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 [1] 环境治理进展 - 供应链管理数据显示 按采购金额计算 生产型供应商对CDP气候变化调查问卷回复率达95% [1] - 2024年12月 联想创新产业园(天津)获得"生态级碳中和工厂"认证 [1] - 推出智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顾问(LISSA) 运用生成式AI技术实现IT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精准测算 [1] - 在特定市场推出ESG解决方案"乐循" 为客户提供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使用的实时数据洞察 [1] 社会责任实践 - 2024年全球志愿者服务月受益人数同比增长44% [2] - 与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合作智慧应县木塔2.0项目 探索具身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 - 与慈善机构合作开发AI分身技术 辅助重度残疾人士交流沟通 [2] 人工智能治理 - 2024年正式实施人工智能政策 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AI治理体系 [2] - 签署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公约》 加拿大政府生成式AI自愿行为准则等国际文件 [2] - 联合发起《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 获得31家企业和机构响应 [2] 生产与认证 - 全球七个国家的生产工厂均通过责任商业联盟(RBA)VAP认证 [2] - 武汉生产基地入选国家卫健委"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 [2] - 深圳基地获得"家庭友好实践优秀案例"认定 [2] 未来发展 - 2025年是联想第一代ESG目标全面达成的收官之年 [2] - 公司将继续发挥全球多元化优势 构建更智能 更可持续的未来 [2] -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和AI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 通过ESG实践与AI技术融合 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2]
五四青年节专访丨北大深研院张浩然:让AI和机器人更懂人,做“人本智能”探索者
证券时报· 2025-05-04 19:27
文章核心观点 张浩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进行前沿探索,将“人本思维”融入研发,构建“灵枢城市”框架,攻坚机器人“交互共情能力”,并认为深圳创新生态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当代青年应传承五四精神用技术守护人性光辉 [3][7][11] 人工智能研发方向 -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核心矛盾是技术逻辑与人类需求错位,需构建理解人类情感、尊重社会伦理的智能系统 [1] - 破解AI应用难题关键是将“人本思维”植入研发全流程 [3] “灵枢城市”研究 - 智慧城市实验室核心研究方向是构建“灵枢城市”框架,创建神经响应式城市体系 [3] - 已研发出可变形建筑与街道系统,如广场玻璃幕墙变充电矩阵、街道调整标线适应运输机器人 [3] - 研制出“小世界AI”系统,获全球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奖银奖,为城市研究提供准确基础 [4] - 借鉴人体循环机制构建能源调配网络,使办公区年度节能32% [4] 机器人研发理念 - 未来机器人不仅要“能动”更要“能懂”,需增强对人类的理解能力,实现“技术+人性”双重突破 [6] - 实现“人性化智能”需打破传统研发模式,让多领域专家合作,融入人类认知模型和伦理判断机制 [6] 机器人“交互共情能力”攻坚 - 团队在零售场景能预判顾客购物倾向并推荐商品,在养老照护领域能预判老人需求 [7] - 行业正从“机械性能突破期”向“人机交互跃升期”演进,机器人社会价值核心将转向“交互共情力” [7] - 提前布局“人机互理解”领域,为人类文明构建“未来免疫力”,为机器人产业寻找全新增长曲线 [7] 深圳创新生态优势 - 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为青年科研者提供价值坐标系,既重技术突破锐度,更重社会价值温度 [10] - 截至2024年底深圳经营范围涵盖机器人的企业超7.4万家,2024年新增1.45万家,同比增长39.64%,产业链条完整 [10] - 大湾区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使前沿研究能快速完成从理论到社会价值转化的闭环,深圳人才扶持政策打通科研产业化全链条 [10] 当代青年科研精神 - 当代青年传承五四精神需将其转化为建设性创新实践,用技术延续文明血脉,让智能闪耀人性温度 [11] - 当代青年要在“硅基文明”浪潮中守护人性光辉,解剖算法黑箱,守护数据尊严,让技术进步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1]
五四青年节专访丨北大深研院张浩然:让AI和机器人更懂人,做“人本智能”探索者
证券时报· 2025-05-04 19:20
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技术逻辑与人类需求的错位,需要构建能理解人类情感、尊重社会伦理的智能系统,而不仅仅是追求更快的运算速度 [3] - 许多AI系统在设计时过度关注技术参数和效率指标,忽视了人类社会的真实运作规律,导致实验室性能卓越的AI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获得用户真正认同 [5] - 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将"人本思维"植入AI研发全流程,创建面向人机共栖时代的神经响应式城市体系 [5] 智慧城市研究进展 - 智慧城市实验室构建"灵枢城市"框架,旨在创建人机共栖时代的神经响应式城市体系,"灵"代表人类灵性、机器智能与城市灵态运行的三重联动,"枢"强调城市作为人机交互的神经枢纽需具备自主调节与进化能力 [5] - 研发的可变形建筑与街道系统能让中心广场的玻璃幕墙在夜间自主重组变成机器人充电矩阵,街道可通过地砖下的压力传感器实时调整道路标线以适应不同形态的运输机器人 [7] - "小世界AI"智慧城市人流移动时空分析系统利用手机移动数据稀疏样本构建"小世界"来生成趋近真实世界的人流移动系统,准确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人类流动行为,该项目获得全球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奖银奖 [7] - 借鉴人体循环机制构建的能源调配网络使某办公区实现冷暖系统与光伏发电的动态匹配,年度节能达到32% [8] 机器人研发趋势 - 未来机器人不仅要"能动",更要"能懂",需要增强对人类的理解能力,让机器人能够识别人的细微表情变化,通过自然的表情反馈与人类建立情感连接 [10] - 行业正处于从"机械性能突破期"向"人机交互跃升期"演进的关键节点,在运动控制能力达到临界点后,真正决定机器人社会价值的核心将从"动作精准度"转向"交互共情力" [10] - 在零售场景中,系统通过分析顾客驻留轨迹和视线焦点能预判其购物倾向并推荐合适商品;在养老照护领域,通过整合肢体语言分析和环境数据让机器人能预判老人需求 [10] - 2025年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从量产到实际场景落地需要时间,从"拼动作精度"到"拼交互能力"的跨越同样需要时间 [11] 创新生态与产业环境 - 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的创新生态为青年科研者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坐标系,既尊重技术突破的锐度,更看重社会价值的温度 [15] - 截至2024年年底深圳市经营范围涵盖机器人的企业数量超7.4万家,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新增企业达1.45万家,同比增长39.64%,产业链条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机研发制造和下游应用领域 [15] - 大湾区完整的产业链条与活跃的应用场景使前沿研究能快速完成从理论验证到社会价值转化的闭环,让青年学者始终锚定在"真问题、真需求"的坐标上开展创新 [15] - 团队研发的智慧城市系统通过北大深研院与深圳市政府科研合作机制,依托深圳市互联网巨头企业,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在多个城市的示范应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