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新高!突破4.8万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4:37
ETF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市场ETF总规模突破4.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年末激增上万亿元 [1] - 境内ETF年内净流入约2500亿元,其中沪市贡献近1800亿元,规模超千亿元的ETF达5只 [2] - 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客户群体中不乏债券资产的长期投资者 [6] 长期资金与ETF配置 - 保险、年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通过ETF工具进行战略性布局 [1] - 宽基ETF机构配置占比较2024年初大幅提升19.64个百分点,股票ETF中机构投资者穿透占比达62.14% [3] - 债券ETF的机构投资者穿透占比达84.9% [7] 政策与市场生态 -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产品体系、生态优化等12个维度对行业进行支持和规范 [2] - 监管部门通过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红利,系统性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2] - 投资者教育活动推动长期投资理念从认知到实践,华安基金2025年上半年举办投教活动近150场 [2] 宽基ETF与主题型ETF - 宽基ETF成为长线资金的配置主力,在资本市场调整阶段呈现份额逆势增长,起到"稳定器"作用 [3] - 主题型及行业型ETF成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半导体、AI算力、生物医药等细分赛道ETF繁荣 [4] - 科创主题ETF被定义为"硬科技产业链价值发现的核心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国家重点领域 [4] ETF的市场影响 - ETF的低成本特性显著降低长期投资的摩擦损耗,高透明运作强化投资者对价值逻辑的深度认知 [8] - 被动投资和主动投资之间的良性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 - ETF引导长期资金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 [9] 未来展望 - 个人养老金制度深化和养老第三支柱扩容将持续拓宽长期资金供给 [9] - ETF将更深层次融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成为硬科技产业链价值发现的核心工具 [9] - 公募基金正以深度研究锚定价值本质,用长期视角穿越市场波动 [10]
会员金选丨巴菲特直播课限免权益
第一财经· 2025-08-19 11:31
课程内容亮点 - 独家联合第一财经与星展银行推出价值投资系统课 提供限时免费资格[3] - 课程采用高清视频形式 每课时长1-1.5小时 共包含四节深度内容[6] - 权益数量有限 需立即领取专属学习席位[5][8] 投资方法论体系 - 构建"理论-工具-实战"三维体系 涵盖财报解读与宏观政策分析[4] - 通过实战案例与趋势洞察 掌握用逻辑选股和以规则止盈的硬技能[4] - 重点分析伯克希尔接班人阿贝尔的管理逻辑 强调其"永远不会做蠢事"的特质[2][7] 核心投资逻辑 - 深度解读巴菲特70年致股东信 总结穿越7次牛熊的底层投资法则[2][11] - 探讨普通投资者如何突破认知边界 对抗认知焦虑实现财富增长[11] - 分析全球政策博弈与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投资新范式与新逻辑[2][11]
证监会再放“利好”!8月19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冲击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19 11:03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放量大涨,刷新10年以来高点,两市成交量达到2.7万亿以上,呈现牛市特征 [1] - 市场热度不减,连续4日成交额在2万亿上方,上证指数突破3731点,创十年新高 [3] - 沪深两市三大指数均创出新高,成交量近2.8万亿,显示市场强势 [5] 主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涨幅达中阳线级别,超过30个指数点 [1] - 深成指给出接近2%的中大阳线 [1] - 创业板指高开高走,涨幅接近3%,达到2.84% [1][7] 市场动能与资金流向 - 市场做多力量强劲,盘中虽有震荡但上涨动力充足,未见明显减弱信号 [1] - 两市放量超五千亿,但内资主力资金净流出近200亿,显示存在获利盘兑现 [7] - 指数突破3700点时增量资金入场,而内资主力资金呈现流出态势 [7] 技术分析与市场情绪 - 三大指数日线走势完美,有回调但有支撑,呈现缓涨急跌的牛市调整节奏 [3][5] - 放量拔高过程中出现分歧和浮盈盘兑现,技术上存在突破后回踩再反包的预期 [5] - 市场在冲高后快速迎来抛压,但承接资金同样活跃 [5][7]
二十年只管一只基金,朱少醒的“马拉松”为何突然掉队?
搜狐财经· 2025-08-19 09:13
基金经理朱少醒的投资表现 - 朱少醒自2005年掌舵富国天惠精选成长以来,创造了20年15.14%的年化回报,累计收益率达1520.22%,远超同期沪深300的381.24% [2][3] - 2021年后基金净值最大回撤近50%,近三年大幅跑输业绩基准,规模从峰值445亿元缩水至235亿元 [2][4] - 投资风格为"精选个股+长期持有",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90%左右,行业配置均衡,单一行业占比不超30% [3] 贵州茅台持仓变化 - 贵州茅台是标志性持仓,截至2025年二季度已连续22个季度出现在前十大重仓股中 [8] - 2019年下半年大举加仓,持股量从3万股增至2021年一季度的80万股,股价从1000元/股涨至最高2300元/股 [8] - 2021年核心资产崩盘后仍持续加仓,截至2021年年报持有132万股,2025年二季度减仓至100万股 [8][9] - 2025年1-7月贵州茅台股价下跌4.89%,成为拖累基金业绩的主要原因 [9] 投资组合调整与新持仓 -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下降至34.98% [6] - 2025年二季度新进广东宏大(002683.SZ),该公司2024年营收136.52亿元(+17.61%),净利润11.72亿元(+20.61%),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66.14%,净利润增长76.06% [10] - 选择逻辑基于军民融合政策、民爆行业集中度提升、军工业务贡献增量及ROE持续提升(从2020年7.65%至2024年13.83%) [10] - 当前A股估值处于有吸引力位置,未来仍将致力于在优质股票中寻找价值 [11]
公募权重级基金经理被骂了!徐彦新基,成立半年,仍在水下...
搜狐财经· 2025-08-19 08:22
大成兴远启航混合基金近期表现 - 基金成立于2025年3月11日,募集规模为7.57亿元,截至新闻发布时规模已缩水至6.27亿元,规模缩减幅度为17% [2] - 基金最新净值为0.9995,成立近半年时间仍处于“水下”,基本为盈亏平衡状态 [2] - 规模缩水主要归因于投资者因基金长期不盈利而主动赎回,与净值亏损关系不大 [2]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反馈 - 在社区平台中,投资者对该基金表达强烈不满,批评主要集中在基金“踏空”牛市行情、净值长期无波动以及基金经理不建仓 [2][3] - 投资者具体质疑包括:在市场大涨行情中未建仓导致踏空、持续收取管理费却无投资动作、缺乏与投资者的沟通 [3][4] - 部分投资者帖子获得较高互动,例如一条质疑基金操作的帖子获得332个阅读和5条评论 [3] 基金经理徐彦的背景与历史业绩 - 基金经理徐彦为公募基金行业价值派代表,拥有买方和卖方双重经历以及一级、二级市场管理经验 [6] - 徐彦目前管理总规模为193.67亿元,其历史业绩优秀,年化回报达12.66%,在“924行情”前是行业佼佼者 [6] - 其管理的多只基金表现突出,例如大成竞争优势A任职回报达124.21%,年化回报15.39% [9][10] 基金投资组合与建仓策略分析 - 根据基金二季报,其资产配置中权益投资仅占0.72%,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高达84.30%,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14.92% [13][14] - 基金经理解释未大规模建仓的原因是当前市场环境下寻找被显著低估的优质股票面临巨大挑战 [11] - 基金目前仍处于建仓期,基金经理明确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仓 [11] 当前市场环境与基金策略的冲突 - 2025年市场被描述为“名副其实的大牛市”,动辄30%以上的高收益基金常见,徐彦的谨慎策略导致其业绩明显掉队 [8][15] - 作为价值派代表,基金经理可能认为当前大部分股票估值过高,不符合其投资框架,因此在牛市中选择不参与 [13][15] - 公募新规将管理费与业绩基准挂钩,对长期跑输基准的基金有管理费惩罚措施,但该基金成立于新规前,暂不受此影响 [15][16]
百万亿时代开启!帮主深扒:慢牛行情下必须死磕的三大“黄金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8-19 08:21
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正式突破百万亿级别 沪指稳定在3728点 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从政策驱动向价值驱动的转型 [1] - 市场成交额连续四天突破2万亿 相当于人均1500元参与交易 两融余额飙升至2.06万亿显示杠杆资金活跃 [3] 慢牛特征 - 当前行情具备三大特征:制度升级提供稳定轨道 机构仓位处于中高水平 居民储蓄转移刚起步 显示市场仍有纵深空间 [3] - 驱动因素包括政策引导(新"国九条"、注册制改革、险资投资比例提升至70%) 内外资合力注入流动性 以及AI算力、创新药、消费升级等产业创新 [3] 投资主线 - 硬科技领域:寒武纪GPU实现英伟达生态兼容 中际旭创800G光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45% 显示技术突破能力 [3] - 消费领域:茅台库存周期和拼多多用户增长数据反映头部企业抗周期能力 [3] - 政策受益领域:半导体设备补贴和新能源车免税等定向政策培育产业成长 [3] 市场警示 - 融资买入占比连续7天超过10% 接近12%警戒线 需警惕短期过热风险 [3] - 美联储利率政策变动可能引发波动 概念炒作型公司存在价值回归风险 [3] 策略建议 - 中长期投资应聚焦硬科技突破、消费韧性和政策红利三大主线 避免短期波动干扰 [3] - 当前阶段类似球赛中局 需专注基本面研究而非短期涨跌 把握结构性机会 [4]
万泰华瑞投资:16年深耕,把重投资者回报落到实处 | 打卡100家小而美私募
私募排排网· 2025-08-19 08:06
公司概况 - 湖南万泰华瑞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注册地湖南省长沙市,成立时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1000万元,主营业务为证券二级市场投资管理 [4] - 目前上海、长沙两地办公,管理规模超14亿 [4] - 公司是将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与中国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坚定实践者,尊重趋势,恪守价值,严控风险 [4] - 目前超9成客户获得正收益(基金管理人统计数据)[4] 发展历程 - 2009年 公司成立,发行首只信托资管产品 [5] - 2013年 取得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资格 [5] - 2014年 获得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资质,发行首只阳光私募 [5] - 2017年 取得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资格 [5] - 2022年 成为湖南省基金业协会理事单位 [6] - 2024年 加盟3位资深卖方研究首席 [6] - 2025年 取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3+3"投顾资质,资产管理规模超14亿 [6] 核心团队 - 核心成员来自中金公司、广发证券、朱雀基金等头部券商、公募基金,在各自研究领域沉淀16年以上 [6] - 对科技、医药、周期、制造等领域具备完善研究框架和持续跟踪能力,对重点标的有深度定价能力 [6] - 基金经理做研究,投研一体;建立内部研究分享和有效推荐机制,实现投研高效转化 [6] - 具备交易的实战经验,将交易与投研结合,大波段择时,优化风险收益比 [6] 投资理念与代表策略 - 风控第一:事前为主,事后为辅 [9] - 投研一体:聚焦优势,高效协同 [10] - 审慎交易:低位布局,高位兑现 [10] - 万泰华瑞一号:自上而下布局景气成长的行业,自下而上把握主题热点,投资质地优秀、业绩向好的个股,攻守均衡 [9] - 万泰华瑞行远六号:选股首重"成长轨迹",审慎交易,结合估值、市场环境、产经景气等因素主动交易,严格风控 [9] - 万泰华瑞健康一号:以企业核心产品未来能够贡献的现金流为基础,对企业内在价值进行深度定价 [9] - 万泰华瑞优质价值:基于深度研究、立足价值、逆向投资,深度研究寻找优质上市公司 [9] - 万泰华瑞新兴二号:寻找基于未来的盈利和合理估值体系下,依靠盈利增长也能有赚钱机会的公司 [9] 核心优势 - 客户优先:穿越牛熊,始终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提供良好的持有体验 [13] - 长期主义:首只备案的私募基金——万泰华瑞一号成立于2014年,业绩记录超10年以上 [13] - 高效协同:内部协同赋能,优势互补,投研转化效率高 [13] - 团队稳定:核心投研人员的平均从业年限均超16年 [13] - 规范经营:2022年起引入多位资深投研人士,打造长期可信任的平台型私募 [13] 市场展望 - 整体看好市场震荡慢牛行情 [12] - 国内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资产荒"带来股票相对优势持续显现 [12] - 美国降息、美元走弱大背景下,资金回流将驱动A股走牛 [12] - 经济从过去三年的"负贝塔"进入到"零贝塔",总量虽然偏弱,但结构亮点不少 [14] - 政策积极,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稳住股市"明确写入经济工作总目标 [14] - 肖军:中国经济在中期出现重大负向变化的概率比较低,短期震荡仍是入场机会 [15] - 何之渊:重点关注AI技术、加密货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16] - 邹朋:创新药依然是医药板块里面景气度最高的细分领域,但整体估值已经很贵 [17] - 邹戈:看好供给有约束、产能出清程度高的周期;业务壁垒高、估值有安全边际的AI科技等 [18] - 张乐:本轮资本市场牛市的主要特点是"资产的配置牛"、"有效定价牛" [19]
实探营业部两融咨询开户——“我今天键盘都快敲出火星子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3:17
两融业务活跃度显著提升 - 多家券商营业部单月新增两融开户数环比增幅超30% [1] - 8月13日以来单日参与两融交易投资者数量持续维持在50万名以上 较月初新增超10万名 [1] - 华东某大型券商营业部两融新增开户数环比增长30%以上 客户咨询标的范围及费率问题频率增加 [2] 两融余额与交易规模创新高 - 沪深北三市两融余额自8月5日突破2万亿元关口 创近十年新高 截至8月15日达20626.42亿元 [2] - 8月14日参与两融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4.77万名 较月初新增16万名 创年内新高 [2] - 8月13日参与交易投资者52.34万名 超过2月21日的52.14万名 [2] 投资者结构与资金动向特征 - 新增客户包括经验丰富的老股民和通过市场教育了解杠杆工具的新投资者 整体风险认知更成熟 [2] - 短期交易型投资者借助两融捕捉市场热点 资金重点流入医药和科技板块 [2] - 长期价值型投资者通过两融加配高股息、低估值蓝筹标的以平衡组合收益与风险 [2] 市场生态与成本变化 - 当前两融业务呈现杠杆结构优化、增量资金多元、监管机制成熟的新生态特征 [3] - 券商普遍将新客户融资利率定在4%左右 较以往大幅降低 并根据客户资产量实施分层政策 [3] -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反映市场生态深刻变革 政策完善性、资金稳健性和投向精准性提升 [3]
侃股:普涨行情最忌讳频繁换股
北京商报· 2025-08-18 21:00
市场行情特征 - A股市场出现持续上涨,呈现个股普涨行情,单日有超过4000只股票上涨 [1] - 在市场整体向好的普涨行情中,个股上涨成为常态 [1] 投资策略比较 - 频繁换股操作会降低投资收益率,并可能导致在牛市中亏损 [1] - 若投资者每天满仓换股一次,一年下来的交易成本将会超过30%,大幅降低盈利概率 [2] - 持股不动的投资策略更为稳妥,只要选择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在普涨行情下最终能等到持股上涨 [1] - 长期持股要求投资者具备耐心和定力,抵御市场短期波动诱惑,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2] 价值投资核心 - 不频繁换股应基于对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及公司基本面的深入分析后的理性选择 [2] - 投资者需长期持有业绩稳定增长、行业地位突出、估值合理的优质个股以获得理想收益 [2] - 长期持股并非一成不变,需定期审视投资组合,基于深入研究和理性判断进行适时调整 [3] - 若上市公司基本面出现变化,换股是必要操作,调整应基于研究判断而非情绪化反应 [3]
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A股一天成交额超2.8万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18 19:27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帅可聪 北京报道 2025年8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上证指数盘中突破2021年高点3731点,创下近十年新高。逾 4000只个股收盘上涨,A股沪、深、北三市全天总成交额达2.8万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这轮行情目前正在从局部牛市逐步转 向全面牛市,从之前少数板块的上涨逐步扩散到更多板块跟进,赚钱效应也将更加明显。 "从持续时间来看,这轮牛市有望持续两三年以上,并非短期行情。因此建议投资者坚定信心、保持耐 心,通过坚持价值投资理念,配置优质股票或优质公募、私募基金,抓住这轮行情机会,真正实现财富 增长。"杨德龙表示。 单日成交额创十个月新高 8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盘初震荡走强,上证指数成功突破2021年高点3731点,盘中最高触 及3745点,创下2015年8月下旬以来新高;创业板指突破2024年10月高点2576点,盘中最高触及2633 点,创下2023年2月以来新高。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涨0.85%,报3728.03点;深证成指涨1.73%,报11835.57点;创业板指涨 2.84%,报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