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江西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02:41
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15:30至17:00参加江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董事兼副总经理刘磊(代行总经理职责)和财务总监傅琳雁参与互动交流 [1] 降本增效措施 - 2024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691.13万元(降幅6.13%),财务费用减少135.29万元(降幅1.65%),通过一体化运营、采购体系变革及成本削减实现 [2] 并购重组政策响应 - 公司深入学习新"国九条"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聚焦主业转型升级,探索新领域突破,未来业务整合将依法履行程序 [2][12] 定制客运业务进展 - 截至2024年底运营653条定制线路,包括城际/校园/机场/景区/医疗专线,其中校园专线覆盖江西10个地市 - 2024年与滴滴合作推出"站点巴士"模式,累计投入车辆11,514辆,售票64.95万张(收入2,317.95万元) [3][4] 2024年扭亏为盈原因 - 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195.55万元 - 政府补助增加1,824.99万元,股权处置收益增加1,002.04万元,资产收储增加利润3,350.77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冲回862万元 [5] 2025年一季度亏损原因 - 营业收入增加1,280.32万元但营业成本增加2,535.39万元,政府补助减少462.90万元,净利润为-2,643.76万元 [6][10] 2024年预算完成情况 - 全年营收15.65亿元(同比+1.42%),完成预算的108.98% [11] 道路客运业务毛利率 - 2024年毛利率-37.92%,因城乡公交业务成本高于收入,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未冲减成本 [12] 未来发展战略 - 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场景化服务创新,强化客货邮融合、差异化产品转型 - 优化资产配置(处置低效资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金效率 [7][9][13][14] 2025年经营计划 - 聚焦数智化与集约化运营,深化降本增效(预算管理、成本对标)、拓展融资渠道 [8][13]
今年,GP盯上了上市公司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0 17:03
私募基金控股上市公司趋势 - 2024年初启明创投以4 52亿元交易对价成为A股天迈科技控股股东 旗下管理11只美元基金和7只人民币基金 管理资产总额达95亿美元 [1] - 2024年3月临昌投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山科智能5%股份 管理方为专注集成电路的上海临芯投资 [1] - 2024年5月嘉道博文出资5 93亿元获得*ST长药2 45亿股转增股份 重整后控股72 95% 实际控制人为龚虹嘉夫妇 [2] 历史典型案例 - 2016年IDG资本获得四川双马控制权 2024年斥资15 96亿元收购健元医药92 17%股权跨界大健康 [3] - 2019年基石资本以约11亿元拿下聚隆科技39 4%股份 后转型半导体并更名香农芯创 [3] - 2024年合肥创新投6 60亿元收购文一科技 池州投科7 49亿元控股宝利国际 [3] 政策驱动与市场动态 - 证监会《重组办法》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投资满48个月锁定期缩短50% 激发并购热潮 [4][5] - 国资并购基金密集成立 超10个地区发布支持政策 主板超60%上市公司市值不足百亿 并购潜力巨大 [5] - 2025年多家GP新设并购部门 并购经理平均年薪50万元 高级职位达80-120万元 人才竞争激烈 [7] 行业转型与战略调整 - 股权投资机构从纯财务投资者向产业化转型 强调投后赋能与产业协同能力 [5] - 并购招商成为国资最新打法 兼具政策红利与确定性招商优势 [5] - 国务院会议提出发展并购市场 鼓励设立市场化并购母基金 促进创投良性循环 [8] 国际会议与行业活动 - 2025中东投资者峰会聚焦LP投资布局 吸引超百家主权基金及家族办公室参会 [10][12]
71.66亿元,华电国际收购八大电力公司股权
36氪· 2025-05-20 10:48
资产重组交易 - 华电国际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中国华电持有的江苏公司80%股权,支付现金收购华电福瑞持有的上海福新51%股权、上海闵行100%股权、广州大学城55%股权、福新广州55%股权、福新江门70%股权、福新清远100%股权,以及华电北京持有的贵港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总对价达71.66亿元,其中江苏公司80%股权对价34.28亿元,上海福新51%股权对价1.32亿元,上海闵行100%股权对价6.38亿元,广州大学城55%股权对价2.92亿元,福新广州55%股权对价5.57亿元,福新江门70%股权对价1.66亿元,福新清远100%股权对价1.17亿元,贵港公司100%股权对价18.38亿元 [2] - 公司还将募集34.28亿元配套资金,其中20亿元用于华电望亭2×66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14.28亿元用于支付交易现金对价及相关费用 [2] 公司基本情况 - 华电国际成立于1994年6月28日,2005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主营发电厂建设与运营,包括燃煤、燃气发电机组及可再生能源项目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控股46家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5981.86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4675万千瓦(占比78.15%),燃气发电1060.34万千瓦,水力发电245.90万千瓦,清洁能源合计占比21.83% [3] - 2024年营业收入1130亿元(同比下滑3.57%),净利润57.03亿元(同比增长26.11%),最新一季度营业收入265.8亿元(同比下滑14.14%),净利润19.30亿元(同比增长3.66%) [3] - 电力产品和热力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92.97%,其中电力产品业务占比83.84%,2024年发电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2.44个百分点 [3] 交易背景与影响 - 此次注入约1606万千瓦火电资产,占公司现有装机规模的26.85%,交易完成后控股装机规模将提升至约7588万千瓦 [5] - 收购资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两大经济核心区域,填补了公司在这些区域的空白 [7] - 公司表示重组目的在于提高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打造中国华电旗下旗舰级常规能源上市公司 [5] - 中国华电直接和间接持有华电国际45.17%股份,华电福瑞是中国华电全资子公司,华电北京是中国华电控股子公司 [5] 行业背景 - 当前煤价持续下跌,降低了火电企业成本,形成"煤电跷跷板"效应,同时电价同比下降导致营收减少 [4] - 尽管新能源发展迅猛,火电仍保持"压舱石"地位,2024年火电装机占比43.14%,但发电量占比高达67.36% [6][7] - 国家能源集团强调煤电"压舱石"地位和煤电技术升级的重要性 [6] 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于5月16日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提高监管包容度、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完善锁定期规则、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根据新《公司法》进行调整等 [7]
并购重组跟踪(二十):附“重组办法”修订前后对比
东吴证券· 2025-05-19 19:06
上周并购动态 - 5.12 - 5.18,上市公司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5例失败,剔除后共86例并购重组、33例重大并购重组,其中19例并购重组、1例重大并购重组完成[8] - 5.12 - 5.18,上市公司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竞买方为国央企的有8例[11] - 上周发生5例并购失败事件,竞买方为信恳智能、艾森股份、旗滨集团、华峰化学、东湖高新[13] - 上周无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15] 政策更新 - 5月多项政策出台,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和企业并购重组,如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将贷款占比提至80%、期限延至10年,广东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贷款适用范围等[6] 《重组办法》修订 - 5月16日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六大方面优化,如注册决定有效期延至48个月、新设简易审核程序等[21] 市场表现 - 5.12 - 5.18,重组指数跑赢万得全A,超额为1.19%;中期维度,重组指数与万得全A滚动20个交易日收益差在零轴附近震荡[16]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不到位、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事件、行业基本面不确定等风险[33]
新财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并购重组改革进入深水区
新华财经· 2025-05-19 11:04
新《重组办法》的核心意义 - 标志着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改革进入深水区,激发市场活力并展示改革决心,为产业升级提供制度保障[2] - 是主动退市的主要形式之一,有助于提高市场出清力度和上市公司整体质量[2] - 推动产业链深度整合,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度低和低效内卷问题,提升头部企业国际竞争力[2] 制度优化层面 监管效能优化 - 建立"2+5+5"简易审核程序(2个工作日受理、5个工作日审核、5个工作日注册完成),显著降低时间成本[3] - 简化信披要求,将"改善财务状况"等表述调整为"不导致重大不利变化",降低合规门槛[3] - 强化独立董事前置审核(关联交易需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并细化业绩补偿规则(利润未达预测80%需公开道歉,未达50%可被监管)[3] 交易方式与退出机制优化 - 允许48个月内分期支付股份对价,首期发行30%股份即可锁定核心资产,缓解融资压力[4] - 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机制(投资满48个月可缩短锁定期),吸引长期资本参与重组[4]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行业可通过收购未盈利资产加速重组整合[3] - 跨界并购风险需关注,细分赛道龙头因主业增长瓶颈寻求第二曲线,但失败率高且需差异化监管[5][6] - 需应对并购失败负面舆情,避免政策受舆论绑架,考验监管层预期管理能力[6] 后续制度完善方向 - 需推动"反三角"收购示范案例,解决异地吸收合并导致的纳税主体灭失问题[4] - 建议优化国资基金长周期考核制度,分层分类监管并明确尽职免责情形[7] - 可探索存量发行、配售制度疏导减持,或调整并购重组所得税政策(如补偿导致的股权转让所得减少可申请退税)[7]
ST板块逆势走高 *ST沪科等近20股涨停
快讯· 2025-05-19 09:43
ST板块市场表现 - ST板块出现逆势走强行情 近20只ST个股涨停 包括*ST沪科 *ST苏吴 *ST恒久 *ST建艺 *ST赛隆 *ST南置 ST中珠 ST舜天等 [1] 政策动向 -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 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1]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发展双轮驱动经济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5-19 08:08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 拓宽上市公司资金渠道并注入新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 [3] - 私募基金可帮助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引入先进生产技术 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 [3] - 并购重组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高效流动 提升产业集中度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 通信技术发展 - 工信部加速推进5G-A技术研发 该技术将提升网络速度并降低延迟 支撑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 [4] - 5G-A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实现设备间实时精准通信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 6G技术将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 支撑远程医疗手术、自动驾驶物流网络等应用普及 [4] 数字经济规划 -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建设 促进数据开放共享和安全流通 [5] - 数据资源整合可帮助金融领域精准评估信用状况 创新金融产品并降低风险 [5]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上市公司创造新业务增长点 [5] 政策协同效应 -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发展形成双轮驱动 前者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后者为上市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5][6] - 多部门协同推动下 企业将在优化环境中实现资源整合 产业在技术赋能下转型升级 [6]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迎新规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广州日报· 2025-05-19 03:16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 - 修订后的重组办法创新多个"首次" 包括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 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 建立分期支付机制 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1] - 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 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须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 中国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1] - 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 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 构成收购的执行18个月锁定期要求 对被吸并方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 [1] -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 第三方交易中锁定期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 重组上市中非控股股东锁定期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 [1] 并购重组政策影响 - 政策放松有利于一级市场私募基金退出 券商直投业务有望释放业绩 [2] - 并购业务具备马太效应 头部券商在资金实力 专业人才 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将更为受益 [2]
重组新规提升上市公司并购积极性
上海证券报· 2025-05-19 02:08
重组新规与审核重点 - 重组新规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两类上市公司发股类重组将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效,提高重组效率 [1] - 交易所通过审核问询关注交易定价公允合理性、交易双方业务协同性、标的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等关键问题 [1] - 审核问询可为重组交易“排雷”,降低并购重组可能遗留的“后遗症”,并为其他上市公司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具体并购案例与监管问询 - 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标的公司100%股权估值达81.52亿元,评估增值率为132.77% [1] - 芯联越州财务数据显示持续亏损:2022年归母净亏损7亿元,2023年扩大至11.16亿元,2024年前10个月亏损8.68亿元,累计近27亿元 [1] - 上交所问询芯联集成,要求说明选取市场法评估的合理性,以及评估增值率是否会随亏损扩大而提高 [2] - 深交所问询烽火电子11.47亿元并购长岭科技事项,关注未来业绩下滑风险及交易完成后协同效应能否实现 [2] - 上交所问询华电国际71.67亿元收购8家火电资产,要求说明标的公司业绩下滑原因及未来可持续经营能力 [2] 并购重组成功的关键要素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需以并购战略为牵引,核心在于推动业绩增长和提升竞争优势 [3] - 公司需评估自身是否具备投资判断和交易能力,以确保交易无隐患地落地 [3] - 并购后,公司需具备对标的公司的良好运营管理能力 [3]
证监会新规助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北京商报· 2025-05-19 00:21
并购重组再迎政策利好!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深沪北交易所也随之修订发布《上市公 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业务指南。 事实上,自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市市场并购重组活动已显著增加,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 《重组管理办法》修改发布后,"并购六条"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并购六条"发 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 组超160单。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更加积极,已披露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 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去年 同期的11.6倍,资本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重组管理办法》提出,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将申请一次注册、分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 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新设重组简 易审核程序。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