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

搜索文档
顺义牛栏山镇招商引资:聚焦三大赛道签约优质项目
新京报· 2025-05-16 21:57
招商引资新政与资源推介 - 牛栏山镇发布招商引资新政,聚焦新材料、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三大赛道 [1] - 推介中太、百强西侧、闽京蒲一期南侧三个地块和嘉民、闽京蒲企业园、鎏乐润满园三个厂房等优质资源 [1] - 嘉民厂房是亚洲同类别建设规格最高的厂房,面积达12万平方米,距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7公里 [1] 经济发展与企业表彰 - 2024年1至4月,牛栏山镇工业总产值45.1亿元,同比增长22% [2] - 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27%,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02.9万元,同比增长11% [2] - 表彰2024年重点企业,包括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等10家获"特殊贡献奖" [2]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康仁堂药业点赞镇政府"上门问需"机制,助推企业年增收7200万元 [3] - 2024年以来落实助力企业发展投入2800万元,协调解决企业员工住房、人才落户等诉求93件 [3] - 北京达美乐食品有限公司华北智能供应链基地正式启用 [3] 产业布局与创新企业 - 牛栏山镇入驻高新技术企业6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3家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绿色工厂"6家 [1] - 紫勋智能科技等6家企业签署入驻意向协议,产城融合进入"链式聚变"新阶段 [3]
北京地铁10号线上多了一个“青创村”
新京报· 2025-05-16 14:47
北京10号线"青创村"产业布局 - 北京10号线"青创村"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串联中关村、丽泽、国贸等产业聚集区,未来通过草桥站链接R1线与雄安新区实现轨道交通直联 [1] - "青创村"形成"一村多园"产业布局,包括纪家庙双创产业园、花乡青旅科创园、10号线创意公园三大园区,产业空间超20万平方米 [1] - 纪家庙双创产业园由旧厂房改造而成,入驻企业超100家,包括瞪羚企业1家、国高新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1] 园区企业案例与区域产业规划 - 园区企业瓦特曼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国际首创"钢包热修无人化机器人集群",已在国内头部钢铁企业落地 [2] - 丰台区推动产城融合生态圈建设,布局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石榴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强调"小而精、小而美"的错位发展模式 [2]
上海土拍“冰火两重天”,地段神话被打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3:28
上海土拍市场冷热不均现象 - 东外滩地块溢价率26.30%成交,楼面价达80199元/平方米,吸引招商蛇口、中国金茂等5家头部房企竞拍 [1][3] - 北外滩地块楼面价87997元/平方米却底价成交,由北外滩集团摘得,住宅部分非开发重点且需自持商业物业 [2][4] - 两地块地理位置与市场表现背离:北外滩地块距外滩仅1.2公里且商业配套成熟,东外滩地块交通不便且周边拆迁未完成 [1][3] 地块规划与开发限制 - 北外滩地块要求中小套型住宅占比不低于40%,且商业物业需完整自持,开发限制较多 [4] - 北外滩地块需保护历史建筑风貌,维持低层连绵空间肌理,增加开发复杂度 [5] - 东外滩地块容积率2.5,规划建面52876.15平方米,开发灵活性较高 [2] 区域竞争格局 - 北外滩地块面临华润置地相邻项目直接竞争,后者楼面价92934元/平方米且已抢占5个月先机 [7] - 东外滩板块销售火热:中建壹品·外滩源著二期开盘去化率90%,合生创展·缦云上海月均去化17套 [8] - 杨浦滨江南段规划"滨江国际创新带",美团、哔哩哔哩等企业总部在建,叠加购房补贴政策刺激需求 [8] 开发商策略与市场信心 - 头部房企偏好东外滩地块,反映对杨浦滨江板块消费能力及产品升级需求的认可 [3][8] - 华润置地北外滩项目高溢价拿地(11.97%)与近期浦东项目412%认购率形成联动效应 [7] - 分析师指出东外滩地块楼面价超越此前中海地产项目,显示板块热度持续 [8]
小切口大文章:南京高淳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创新源”崛起之路
江南时报· 2025-05-15 16:00
产业发展历程 - 高淳区从2018年开始布局医疗器械产业,2020年成为江苏省药监局与高淳区政府合作共建项目,并被纳入南京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地标行动计划 [2] - 园区规划面积7.78平方公里,形成"半小时都市圈、一小时物流圈"的区位优势 [2] - 五年间集聚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类企业800家,其中生产类企业193家,2024年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15% [2] 产业创新与研发 - 园区聚焦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康复器械三大领域,吸引"专精特新"企业 [3] - 南京友德邦医疗科技获得5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部分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3] - 南京德文医学科技在肿瘤微创消融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拥有或正在申请的专利超过100项 [3] - 园区与东南大学、南京智慧健康研究院等机构深度联动,加速技术转化 [3] 产业生态与服务 - 构建"一站一室八中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产品上市提速30%以上 [4] - 建设环氧乙烷灭菌中心、废弃物处置中心等设施,提供全流程配套 [4] - 推行"驻厂员"制度,建立诉求响应24小时办结机制 [5] 产业布局与国际化 -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园中园"模式,云奚医谷医疗器械产业园首期180亩启用,预签约企业超20家 [6] - 东南医疗器械产业园8万平方米载体入驻企业30余家 [7] - 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50多个国家,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8] 未来发展目标 - 园区朝百亿规模专业化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进发 [9] - 深化"医疗、医信、医养、医体"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医疗器械结合 [9] - 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的闭环生态,向世界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迈进 [9]
重庆大渡口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经济日报· 2025-05-15 05:59
72岁的周道慧在东正社区生活了近30年,见证了这个老旧小区的蝶变。"过去,小区路不平、灯不亮、 车乱停,环境品质差,生活不便利。"周道慧说,为改变旧面貌,社区成立居民自治委员会,实施了外 立面翻新、路面改造、管网规范等工程,还利用背街道路、空坝改造成167个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 题。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大渡口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区 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区财政局等20多个部门组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 组,并从区级、部门、镇街三个层面建立工作专班,全面摸排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统筹推进老 旧小区、水电管网、道路绿地等改造工作。 在大渡口区,许多老旧小区都镌刻着几代钢铁职工的生活印记。大渡口区城建服务中心主任段兴华告诉 记者,当地坚持"老旧变怀旧"的改造理念,在改造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补齐功能短板的基础上,注 重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坚持"一项目一特色,一街道一亮点"的原则,讲好"钢城"故事,让城市留 住记忆,让群众记住乡愁。 走进重庆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昔日杂乱无章的黄桷大楼市场已蜕变成了绿树成荫的黄桷记忆坡地公 园,吸引了众多市民和 ...
北外滩五年:从“汇流”迈向“顶流”
新华财经· 2025-05-14 22:35
北外滩区域定位与发展规划 - 北外滩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可成片规划开发的黄金地段,与外滩、陆家嘴构成"黄金三角",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1] - 2020年获批新一轮开发建设规划,定位为"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重点发展航运和金融"双引擎"[1] - 规划建设总规模840万平方米,将建成480米浦西新地标,与陆家嘴外滩错位联动[2] 金融产业发展与集聚 - 虹口区金融业增加值从2020年198.6亿元增长至2024年278.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8%[3] - 截至2024年已集聚2100余家金融企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8万亿元[5] - 形成覆盖18家公募基金、1/6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百亿级私募集群的立体化业态[5] - 吸引德意志银行、加拿大宏利、美国信安等国际资管机构QFLP/QDLP试点企业入驻[2] 航运产业发展与融合 - 区域内集聚4600余家航运企业和40家功能性机构[5] - 航运和金融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超45%[5] - 上海航运交易所、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等机构集聚,推动船舶融资、运费保理等专项服务[6] - 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此裁决,上海航交所发布的运价指数成为国际定价参考[8] 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态 - 2024年科技服务业规模超700亿元,占全市13%,新增独角兽企业3家、科技小巨人24家[13] - 专精特新企业234家,高新技术企业407家,博泰车联网等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超6000项[5][13] - 形成从概念验证、专业孵化到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创新链条,D·Transformer等孵化器投用[13] 总部经济与服务贸易 - 已集聚各类企业总部104家,包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5家、民营企业总部30家[13] - 发展蓝色航运、金色资管、绿色低碳、红色文旅等多元服务贸易形态[13] - 全区集聚75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外资企业,贡献近1/4区域经济总量[14] 功能载体与重大项目建设 - 480米浦西新地标已完成地下工程,320米白玉兰广场观景台开放[16] - 北外滩来福士、雅诗阁国际人才公寓等项目建成开业[16] - 世界会客厅常态化开放,46万块老砖头等80%历史元素被重新利用[15] 国际活动与品牌影响力 - 举办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中国国际金融论坛等高能级活动[16] - 2025年将举办HADO世冠杯虚拟运动嘉年华,预计20多国代表队参赛[17] - 滨水岸线单日客流高峰达18万人次,国际邮轮游艇频繁往来[20]
重磅!南宁青秀区放大招,15宗优质地块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5-14 02:41
青秀区2025年优质土地推介会核心内容 土地资源概况 - 推介15宗共计610亩优质商住用地 其中住宅用地380亩 商服及其他用地230亩 分布于长堽路 凤岭南 东盟商务区 凤岭北等核心板块 [5] - 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推出2246亩工业用地 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 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已集聚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等龙头项目 [13] 重点地块详情 - 住宅用地T1 T2号地块位于长堽路北侧 距地铁3号线东沟岭站500米 交通便利 T4号地块紧邻邕江一线江景 容积率≤1.8 周边有青秀山风景区 瑞康医院凤岭南医院及桂雅路小学开泰校区等配套 [7] - 商服用地T6 T7号地块位于东盟商务区核心 毗邻万象城 航洋城等高端商业集群 [9] - T14号地块为115亩康体用地 东接青环路 西靠青秀山风景区 北邻高端高尔夫酒店群 南拥腊竹湾水库 具备高端康养项目开发条件 [11] 区域经济与政策支持 - 青秀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407 2亿元 同比增长6 8 占南宁市经济总量27% [13] - 地块均已完成控规调整 征地拆迁及农转用报批 具备净地出让条件 城区将优化营商环境 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 [13] - 土地资源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及民生配套 通过优化审批流程 加强配套建设等措施提升服务效率 [14] 企业参与情况 - 华润置地 保利置业 中海地产等3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及10余家生产制造 商业开发企业参会 [1] - 邦泰集团 盛邦地产等企业代表与政府部门就地块规划指标 配套建设进度等问题深入沟通 部分企业表示将参与后续土地竞拍 [14]
青岛城发投资集团董事长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5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城发投资集团公告调整企业负责人 张黎明接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原董事长徐德庆因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 [2] - 张黎明1974年出生 拥有政府和企业复合管理经验 历任黄岛区政协 新华锦集团 西海岸文旅集团 融合控股集团等职务 [3] - 管理层变更已完成工商登记手续 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国资管理局批复 [2] 新任董事长背景与战略方向 - 张黎明履历覆盖政务协调 国企管理 企业投资 尤其在文旅和产融结合领域经验丰富 [5] - 其文旅行业背景与公司现有青岛国际牡丹产业园 影视文化投资等业务高度契合 [7] - 在产城融合方面的经验可能推动公司在产业园区 城市更新等业务发展 [7] 公司基本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注册资本30.73亿元 总资产近600亿元 拥有40余家子公司 [5] - 核心业务包括开发运营 产业金融 供应链 涉及地产 文旅 影视文化 基金管理等领域 [5] - 近年来拓展绿色能源 数字化转型 文旅融合等新兴领域 [5][6] 新兴业务发展现状 - 绿色能源领域建成屋顶光伏项目 年发电量16万kW·h 年减排二氧化碳160吨 [5] - 数字化转型方面2024年启动数据平台建设 半年内完成"数字城发"管理平台搭建 [6] - 文旅领域通过牡丹产业园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叠加 并投资《红高粱》等影视作品 [7] 战略转型信号 - 管理层变更可能加速公司在绿色能源 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布局进程 [6] - 新任董事长的复合背景有望推动文旅产业资源整合与产城融合业务突破 [7] - 原董事长被查事件或促使公司强化合规管理 新任领导层有助于稳定运营 [7]
多地年度住房发展计划出炉,出现一个重要特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2:43
住房用地供应政策调整 - 北京2025年计划安排商品住房用地240-300公顷,较去年下限300公顷有所下降 [3] - 成都新增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减少2500亩,降幅21.7%,商品住房供应量减少2.7万套,降幅18.4% [3] - 杭州市区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减少271公顷,降幅34.4% [4] - 南昌市本级新建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下降30% [4] - 厦门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增加近20公顷 [4] - 1-4月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4%,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长超2成 [5] 保障性住房政策变化 - 北京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较去年7万套减少 [8] - 天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计划从7000套降至35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从5000套降至2000套 [8] - 广州计划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0.15万套 [10] - 天津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358套 [10] - 厦门计划供应保障性商品房0.3万套,保障性租赁房0.38万套 [10] - 贵州贵安新区计划完成3901套存量商品房收购用作保障性住房 [9] 土地市场与房企策略 - 一二线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较高,杭州、成都多宗土地拍出高溢价 [5] - 房企更关注地块品质、属性、规模,体量可控的纯住宅用地更受青睐 [5] - 成都推动住房用地供应向重点片区、产业组团、地铁沿线倾斜 [5] - 青岛按照以房定地、以需定供原则编制住宅用地计划 [5] - 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成为重要方向,实现增加供应和消化库存双重目标 [8]
政企校联合赋能科创,湖州能否借势沪杭打开产业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0 19:55
湖州产业革新与投资动态 - 5月10日湖州未来大会集中签约106个优质项目,总投资额达691.2亿元,覆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湖州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区位优势,形成"沪杭研发+湖州制造"协作模式,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1] - 沪苏湖高铁开通使湖州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强化接沪融杭的交通与产业协同优势 [1] 创新平台与科研机构 - 德清地理小镇、联合国地信创新中心、西塞科学谷等平台加速湖州向创新高地转型 [2] -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2023年科研经费突破5000万元,粮仓温控材料进入产业化阶段 [6] - 浙大湖州研究院孵化29家科技型企业,与诺力股份合作开发智能听诊设备等产品,累计引进120余名高层次人才 [6] 政校企协同创业生态 - 湖州市场监管局打造"创业第一见面人"品牌,举办135期活动解决800余个难题,设立111个青创工作室 [3] - 湖州职院创业园汇聚34家公司和42个团队,提供三段式资金支持(调研5000-1万、培育1-5万、孵化10-50万),乡村振兴项目奖励上浮20% [5] - 政校企合作模式下,湖州职院毕业生创业率达4%,108人已实践创业,获省级创新创业奖项40余个 [5] 产城融合与科创载体 - 西塞科学谷规划用地2200亩,入驻14家科研机构(含工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中广核等共建11家联合研发机构 [7][8] - 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攻克纯氢冶金智能化技术,与中广核合作"工业碳管理"国家级试点 [8] - 牧星机器人18个月内实现规模化生产,2024年订单达2.6亿元(80%来自南美),获政府1对1政策包支持 [9] 新兴企业与技术突破 - 国测量子3个月建成研究院,芯片级原子钟试生产将填补国内高端计时设备空白 [9][10] - 蓝箭航天在湖州建立火箭发动机制造基地,推进回收技术研发 [10] - 分析指出湖州需平衡"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强化产业配套与人才黏性以提升创新生态成熟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