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研发
搜索文档
华东医药20251028
2025-10-2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华东医药[1] * 行业涉及医药工业、医美、公卫、工业微生物等[2][9][21]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6.64亿元,同比增长3.77%[3] * 归母净利润27.48亿元,同比增长7.24%[3]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94亿元,同比增长8.53%[3] * 医药工业板块营收110.45亿元,同比增长11.1%[2][3] * 医药工业板块归母净利润24.75亿元,同比增长15.62%[2][3]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09.89亿元,同比增长4.53%[3]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7.71%[3] 创新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工业板块创新产品及代理服务收入达16.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2][4][22] * 独家商业化CAR-T产品赛凯泽已下达170份有效订单,超去年全年[4] * 乌司奴单抗(赛乐西)和加格列净片市场表现良好[4] * PAP抑制剂塞拉帕利胶囊进入商业销售,第三季度销量环比倍增[5] * 索米妥昔单抗注射剂(艾拉赫)通过港澳药械通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5] * 多个产品正在医保谈判准备过程中,一旦进入医保将快速放量[22] 研发投入与管线布局 * 医药工业研发投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35.99%[2][6] * 直接研发支出17.67亿元,同比增长53.76%,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达16.21%[2][6] * 公司拥有90多个创新管线项目,其中约30个引进,10多个合作开发,其余为自主研发[28] * 代谢领域有近15个管线正在推进[16] * 自身免疫领域有近30个管线项目[27] 肿瘤领域研发进展 * 多个ADC创新靶点项目形成梯度化布局,包括HDM2005、2020、2012、2017和2024[7] * HDM2005正在国内开展三项临床试验[7] * HDM2012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7] * HDM2020完成首例给药并进行爬坡入组[7] * HBM2024推进临床前研究,预计第四季度提交IND申请[7] * 靶向BCMA的ADC创新药HDM2027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认定[2][7] * ROR ONE ADC(2005项目)一期和1B期进展顺利,计划年底启动三期试验[17][18] * ADC管线项目预计2026年达到15至16个[18] 内分泌与代谢领域研发进展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上市申请通过临床核查[2][7] * 德谷胰岛素注射液上市申请提交受理并完成生产现场核查[7] * GLP-1口服小分子1002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3期临床完成入组,计划2026年底数据读出并准备NDA[2][7][13] * 1005 GLP-1/GIP双靶点周制剂减重三期已开始入组[13] * FGF21R(10624)品种显示出综合代谢获益,计划明年启动多项三期研究[24] 自身免疫领域研发进展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获批[2][8] * 乌司奴单抗克罗恩病上市申请获受理[2][8] * 与全信生物合作开发QS005正在开展结节性痒疹和特应性皮炎中国3期临床[8] * 最具进展的双靶点抗体项目已进入IND开发阶段,预计2026年中美双报[27] 其他业务板块表现 * 公卫板块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多,积极进行海外布局[4][9] * 医美业务整体承压,1-9月营收15亿多元,同比下降近18%[9][10] * 工业微生物板块保持约30%的增速,短期目标规模10亿元以上,远期目标四五十亿元以上[21] 费用结构与盈利能力 *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4][20] * 管理费用率约为3%[20] * 直接费用化研发投入占比约13%,加上资本化超过15%[20] * 全年净利润水平维持较好,为创新研发提供支持[4][20] 未来产品上市预期与展望 * 近期获批创新药包括瑞马比晴注射液和马来酸美凡厄替尼,销售目标均在10亿元以上[12] * 未来一年内预计德谷胰岛素、雷珠单抗、依达拉奉和乌司奴单抗(克罗恩病)陆续获批[12] * 医美领域预计肉毒素、Eliform、V30和麦丽P等在未来一年内获批[12] * 医美板块预计2026年开启新的增长阶段[10][15] * 乌司奴单抗预计全年销售目标接近3亿元,长期潜力超过10亿元[25] * 肉毒素产品三期临床疗效和副作用优于现有国产产品,希望打造成重要产品[29] * 眼科领域布局MGB全球注册研究和雷珠单抗,后者有望2026年获批[30]
财富暴增640亿,1150亿朱义问鼎四川首富
搜狐财经· 2025-10-28 22:25
雷达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孟帅 在10月28日最新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中,身为创新药龙头企业百利天恒掌舵者的朱义,以1150亿元的财富成功问鼎四川首富之位。 雷达财经注意到,相较上年的510亿元,朱义的财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狂飙"640亿元,财富规模翻了一倍还多。 而就在两天前,百利天恒刚刚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从这份财报来看,百利天恒前三季度的业绩面临一定的压力:营业收入为20.66亿元,同比下降 63.52%;归母净利润亏损4.95亿元。 然而,与前三季度低迷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第三季度的单季表现却颇为亮眼。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5亿元,同比增长1625.08%;归母 净利润为6.2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对于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业绩表现,百利天恒在公告中表示,第三季度营收增长主要系公司与BMS合作顺利推进,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 IZABRIGHT-Breast01里程碑于2025年9月30日的达成,所触发合作协议项下第一笔2.5亿美元近期或有付款于本期确认收入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百利天恒通过与BMS的合作获得了大量资金,但公司的研发投入仍然巨大,资 ...
恒瑞医药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多款创新药冲刺上市
第一财经· 2025-10-28 20:42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1][3]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1][3]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89亿元,同比增长21.08%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8.68%至91.10亿元,第三季度该指标为48.1亿元,同比增幅达209.78% [1][3] - 总资产达到683.28亿元,同比增长36.29%,所有者权益为595.04亿元,同比增长30.72% [3] 研发投入与产出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1] - 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 [7] - 前三季度共有13项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其中第三季度有8项 [7] - 目前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8] - 第三季度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8] 创新药进展与突破 - 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Ⅲ期减重研究显示,6mg剂量组48周平均减重19.2% [7] - 氟唑帕利胶囊新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6] - 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获批上市,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药联合固定复方制剂 [6]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艾瑞璟®)已上市 [6] - 海外引进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上市,为全球唯一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药品 [7] 国际化进程与BD授权 - 第三季度达成3项海外BD授权,创新药授权首付款总额超过8亿美元 [1][9] - 与GSK合作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9] - 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13亿美元 [9] - 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获得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93亿美元 [10] - 目前在美国、欧洲等地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共有五款创新药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0] 人才建设与战略合作 - 引进多位拥有丰富国际化经验的高管,包括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胡新辉、原绿叶制药孙志刚、原礼来中国尹航 [4] - 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过30% [4] -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总额1.32亿元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4][5] - 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出资1亿元人民币资助科技创新等七大领域 [5] - 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 [10]
复星医药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5.5% 创新药品收入超6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9:40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元,归母净利润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 [1] - 前三季度创新药品收入超过67亿元,同比增长18.09%,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2亿元,同比增长13.23% [1] 研发投入与进展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共计39.98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研发费用为27.30亿元 [2]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13亿元,同比增长28.81%,主要投入于核药、细胞治疗等创新平台及高价值管线 [2] - 创新型PD-1抑制剂汉斯状用于胃癌新辅助/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可支持提前申报上市 [2] - 注射用HLX43用于胸腺上皮肿瘤治疗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已在全球入组超过400例患者 [2] 产品管线与业务拓展 - 创新小分子CDK4/6抑制剂复妥宁在中国境内新增获批一项用于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适应症 [1] - 公司设立核药业务平台星睿菁烜,计划通过自研与合作开发布局泛肿瘤诊疗一体化核药产品赛道 [2] 资本运作与公司治理 - 公司按期完成2025年A股和H股回购计划,并推出了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与H股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 [3] - 公司于2025年8月成功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2年的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2.70%,为民营医药行业首单 [3]
恒瑞医药三季报:研发投入累计超500亿,创新投入持续转化为业绩动能
北京商报· 2025-10-28 17:1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1] 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 - 报告期内公司有3款重要创新药获批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艾瑞璟®)、中国首个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瑞乐唐®)、以及全球唯一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海外引进产品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 [2] - 截至目前,公司在中国已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 [2]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累计13项,仅第三季度就有8项,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等领域 [3] - 广受关注的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在中国Ⅲ期减重研究中,6mg剂量组48周平均减重达19.2% [3] - 公司在研管线储备充足,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报告期内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 国际化进展与BD交易 - 第三季度公司达成多项重磅BD交易:7月与GSK合作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4] - 9月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13亿美元 [4] - 9月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 [4] - 公司在美国、欧洲等地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疗法用于胃癌的孤儿药资格获FDA批准,至此公司共有五款创新药获得FDA孤儿药认定 [5] - 公司在2025年ESMO年会上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其中"双艾"组合肝癌研究(CARES-009)结果发表于《柳叶刀》主刊,显示可显著改善无事件生存期,突破42个月 [6] 人才体系建设 - 公司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精英计划"全球校招,赴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招揽人才 [7] - 报告期内引进三位拥有丰富跨国药企经验的高管: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胡新辉担任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原绿叶制药高级副总裁孙志刚担任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原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担任副总裁兼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8] - 目前公司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过30% [8]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总计1.32亿元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9] - 公司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出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资助科技创新等七大领域项目 [9] - 公司MSCI ESG评级由2024年的"A"级跃升至"AA"级,跻身全球制药行业前列,并成功跻身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9]
以岭药业(002603):季度净利率显示业务已重返正轨
华泰证券· 2025-10-28 17:07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5][7] - 核心观点认为该公司在经历4Q24的收入冲减与存货减值后,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已逐步改善,业务重整启航并驶入增长轨道 [1] - 给予目标价20.67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22倍市盈率估值,较可比公司中位数19倍存在溢价,理由包括公司在呼吸心脑领域的领先地位、经营出现改善以及创新管线的增长潜力 [5][7] 近期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7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扣非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91% [1] - 单看第三季度(3Q25),业绩显著改善,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为3.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00% [1] - 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净利率恢复至较高水平,分别为20.3%和18.1%,毛利率分别为67.4%和62.9% [2] - 盈利能力改善主要得益于高价药材成本结转完成与药材价格持续回落 [2] 营运能力与现金流状况 - 营运能力持续改善,第三季度应收账款及票据为13.8亿元,同比减少14.0亿元,环比微降0.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0天,同比大幅减少50天 [2] - 第三季度存货为16.9亿元,同比下降2.5亿元,环比微升2.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与去年同期持平 [2] - 现金流稳健修复,2025年1-3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1.2亿元,超出同期收入;净现金流为12.8亿元,超出净利润 [2] 分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 心脑血管业务:估算2025年1-3季度收入超30亿元,同比下滑约5%,但第三季度已实现双位数增长,预计2025年将呈现前低后高态势,全年有望实现增长,2026年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呼吸系统业务:估算2025年1-3季度收入约12亿元(大部分为连花清瘟),随着秋冬旺季来临,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有望接近20亿元(其中连花清瘟超18亿元,连花清咳1-2亿元),2026年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其他专利产品:八子补肾胶囊得益于多渠道推广,2025年全年收入有望突破1亿元;静神系列产品随着覆盖率提升,全年收入预计为1-2亿元,2026年均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3] 研发管线进展 - 中药研发:芪防鼻通片已于2025年1月获批;芪桂络痹通片、柴黄利胆胶囊、半夏白术天麻颗粒、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已分别于2025年4月、6月、7月、8月申报生产;另有多个产品处于临床II期阶段 [4] - 化药与生物药研发:苯胺洛芬(镇痛)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受理;XY0206(白血病)处于三期临床;XY03-EA(脑卒中)进入二期临床;G201(辅助生殖)处于二期临床筹备中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5.7亿元、17.9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6%、16%、14% [5][1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0.94元、1.07元 [11]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81%、12.09%、12.14% [11] - 基于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17.15元,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21.25倍、18.25倍、15.97倍 [11]
以岭药业(002603):2025Q1-3利润端恢复性高增,创新管线筑牢长期护城河
国投证券· 2025-10-28 14:02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以岭药业给出“买入-A”的投资评级 [4] - 6个月目标价为21.72元,相较于2025年10月27日17.15元的收盘价,存在约26.6%的上涨空间 [4] - 估值基于2026年25倍的动态市盈率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亿元,同比下降7.8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3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8.27亿元,同比增长3.78% [1]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0.53%,同比提升7.14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优化至39.08%,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3.21个百分点至23.06% [2] - 净利率同比提升8.36个百分点至16.99% [2]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82.62亿元、91.16亿元、100.04亿元 [7]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4亿元、14.51亿元、16.70亿元 [7] - 预计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75元、0.87元、1.00元 [8] - 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22.8倍、19.7倍、17.2倍 [8] 中药板块创新进展 - 核心产品通心络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被纳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均获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3] - 参松养心胶囊被《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首次推荐用于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及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防复发 [3] - 新药芪防鼻通片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并于7月获得澳门中成药注册证书 [3] - 另有芪桂络痹通片、半夏白术天麻颗粒和小儿连花清感颗粒的药品注册申请已获受理 [3] - 截至中报披露日,公司共有4款中药新药处于申报上市阶段,5款中药新药处于Ⅱ期临床阶段 [3] 化生药板块研发管线 - 公司有4个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包括治疗术后疼痛的苯胺洛芬注射液(NDA申报已获受理) [7] - 在研产品包括治疗实体瘤/急性髓性白血病的XY0206片(Ⅲ期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XY03-EA片(Ⅱb期临床)、辅助生殖用药G201胶囊(Ⅱ期临床) [7] - 公司计划逐步开展专利新药的美国等其他国际市场注册 [7] 估值与市场数据 - 以2025年10月27日股价17.15元计,公司总市值约为286.53亿元 [5] - 12个月股价区间为12.84元至18.32元 [5]
华东医药(000963):25Q3净利YOY+8%,符合预期,核心医药稳步增长,创新药研发上市稳步推进中
群益证券· 2025-10-28 13:05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进" [3] - 目标股价为50元,相较于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39.93元,存在约25.2%的潜在上涨空间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6.6亿元,同比增长3.8%,录得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7.2%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09.9亿元,同比增长4.5%,录得归母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7.7% [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8%,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稳健 [6] 分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11.1%,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5.6% [6] - **创新产品驱动**:前三季度创新品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达1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 [6] - **医药商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2.5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3.4%,表现稳健 [6] - **医美板块**:受国际经济周期及行业竞争影响承压,英国Sinclair前三季度营收约7.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4%,国内欣可丽美学营收7.4亿,同比下降18.0% [6]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2.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创新产品贡献 [6] - 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2.1%,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主要因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 [6] 研发管线与产品进展 - 索米妥昔单抗新药将于2025年内正式上市 [6] - 马来酸美凡厄替尼(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10月获批,预计近期上市 [6] - ADC药物管线梯度化布局,靶向ROR1的ADC项目HDM2005正处于国内临床三期,位于全球研发第一梯队 [6] - 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已完成体重管理中国临床三期入组 [6] - First-in-class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已完成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Ⅱ期临床研究 [6] - 自免领域HDM3016正开展结节性痒疹和特应性皮炎的中国Ⅲ期临床,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8.8亿元、45.4亿元、52.8亿元,同比增长10.4%、17.0%、16.5%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元、2.6元、3.0元 [8]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8倍、15倍、13倍 [8]
N必贝特-U开盘上涨175.03%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0:18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公司本次发行总量为9000.0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量为2160.00万股,发行 价格为17.78元/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383.61万户,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4772481%。公司首 发募集资金16.0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新药研发项目、清远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等。(数据宝)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N必贝特-U今日上市,开盘价48.90元,上涨175.03%。 必贝特是一家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专注于创新药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公司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 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依托自主研发构建的核心技术平台,持续开发临床急需的全球首 创药物(First-in-Class)和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公司秉承"矢志创新,追求更好"的愿景,坚持 自主创新,致力于研发出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的创新药物。 ...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创新投入持续转化为业绩动能
格隆汇· 2025-10-28 08:4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1] 创新药研发与成果 - 报告期内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艾瑞璟®)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 [2]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瑞乐唐®)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2] - 公司目前在中国已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 [2] - 海外引进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上市,为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药品 [2]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累计13项,其中第三季度有8项 [3] - 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中国Ⅲ期减重研究取得积极结果,6mg剂量组48周平均减重19.2% [3] - 公司拥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3] - 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 国际化进展与BD交易 - 2025年7月公司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4] - 2025年9月公司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13亿美元 [4] - 2025年9月公司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93亿美元 [4] - 公司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 [5] - 公司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疗法用于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至此共有五款创新药获得该认定 [5] - 公司在2025年ESMO年会上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 [6] - "双艾"组合治疗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研究(CARES-009)结果发表于《柳叶刀》,显示无事件生存期突破42个月 [6] 人才体系建设 - 公司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精英计划"全球校招,赴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招揽人才 [7] - 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胡新辉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8] - 原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首席质量官 [8] - 原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8] - 目前公司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过30% [8] 可持续发展与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总计1.32亿元 [9] - 公司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出资1亿元人民币资助科技创新等项目 [9] - 公司MSCI ESG评级由2024年的"A"级跃升至"AA"级,跻身全球制药行业前列 [9] - 公司成功跻身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