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丹纳赫股价两日急挫近4% 长期策略引人深思
新浪财经· 2025-08-22 07:33
股价表现 - 丹纳赫股价连续两日走低 单日下跌3.55% 两日累计跌幅达3.91% [1] 核心竞争优势 - 丹纳赫通过精益管理系统(DBS)实现高效并购整合 该系统源于丰田生产系统并扩展为全面管理方法 [1] - 公司凭借DBS系统实现1800倍投资回报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1] - 已完成近400次并购 成功转型为医疗健康领域巨头 [1] 商业模式影响力 - 丹纳赫模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升级和全球化发展的典范 [1] - 美的集团通过引进丹纳赫管理理念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 - DBS系统精髓在于将管理常识工具化和执行体系化 实现持续改进和高效运营 [2] 战略启示 - 企业效仿丹纳赫模式需理解其战略定力和长远竞争优势 而非简单模仿操作工具 [2] -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 企业需结合自身特性吸收管理精髓以应对挑战 [2]
福田实业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067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2 01:27
财务业绩 - 营业额19.37亿港元,同比减少12.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067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盈利2.5港仙 [1]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加强客户管理稳定老客户并开拓新客户 [1] - 积极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总体业务毛利和利润贡献 [1] - 通过信息化系统降低工厂生产消耗并压降生产成本 [1] - 推动精益管理使运输费用及人工费用进一步下降 [1] - 积极开展存货监控并化用长库龄存货 [1] - 积极清收各类应收账款 [1]
中国东方集团(00581)发盈喜,预期中期净溢利同比增加不少于70%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8:01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净溢利不少于人民币2.20亿元 [1] -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23亿元的净溢利增长不少于70%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速度快于钢铁产品价格下降趋势 [1] - 公司持续全面推进精益管理策略包括降本增效及优化采购管理 [1] - 吨钢整体成本下降推动净溢利增长 [1]
长海股份2025年半年报发布: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全景网· 2025-08-20 16: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56亿元 同比增长18.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2.3% [1] - 基本每股收益0.43元 同比增长43.33% [1]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1] 主营业务表现 - 玻纤板块表现突出 受益于风电、电子、家电等行业需求持续回暖 [1] - 玻纤产品价格稳步回升 叠加新增产能有序释放 [1] - 产销协同效率显著提高 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1]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高 对利润贡献进一步增大 [1] 产业链与技术优势 - 具备玻纤生产、制品深加工到复合材料制造完整产业链布局 [1][2]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丰富产品结构并为未来业绩储备新动能 [2] - 坚持创新驱动与精益管理并重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1] 市场拓展战略 - 坚持国内与国际双轮驱动战略 [2] - 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扩大 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2]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通过国际展会和优化销售渠道扩大全球覆盖 [2] - 国际业务实现健康增长 [2]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秉持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 [2] - 加大对高性能、环保型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2] -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契合全球产业绿色转型趋势 [2] - 持续推进产能优化与自动化改造 深化精益管理 [2] - 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玻纤及复合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 [2]
【有本好书送给你】丹纳赫DBS:如何让精益管理从“口号”变为“基因”
重阳投资· 2025-08-20 15:32
文章核心观点 - 丹纳赫商业系统(DBS)是一套将精益管理工具化、体系化的操作系统,通过八大基础工具实现持续改进和高效运营,支撑丹纳赫40年完成400次并购并实现年均21%回报率 [9][10][12] - DBS的核心工具包括价值流图、改善活动和可视化及日常管理,这些工具帮助企业将精益管理从口号转化为基因,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9][12][14] - 丹纳赫模式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管理升级、并购整合和全球化运营的借鉴,尤其在对抗管理内卷和穿越经济周期方面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9][45][46] DBS基础工具框架 - DBS以"常识为纲,贯彻有方"为底层逻辑,通过八大基础工具将管理常识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可复制的执行动作 [12] - 八大工具包括价值流图、改善活动、问题解决流程、客户之声、可视化及日常管理、标准作业、事务流程改进和5S,覆盖所有职能部门并成为20万员工的共同语言 [12][13] - 价值流图、改善活动和可视化及日常管理构成管理循环的基础,确保改善成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14] 价值流图工具详解 - 价值流图通过图形化方式展示物料流、信息流和时间轴,帮助企业识别非增值活动和浪费点,起源于20世纪初并在1999年被标准化为精益生产核心工具 [16][17] - 价值流图包含三要素:物料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流程)、信息流(从客户订单到供应商的逆向流动)和时间轴(记录增值与非增值时间) [17][18] - 主要作用包括作为浪费识别的指南针、促进跨部门协作的桥梁以及推动从现状到理想状态的持续改进 [19][20][22] - 常见问题包括空谈理论(依赖过时信息)、主次不分(忽略宏观整合)和一曝十寒(缺乏持续执行),需通过现场观察和动态调整解决 [23] 改善活动机制 - 改善活动聚焦消除八大浪费(包括未使用的员工创造力、过剩生产、等待时间等),通过PDCA循环实现持续改进 [25][26][29][31] - 核心原则包括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基于数据的决策、正面态度和维持第一,确保改善活动有效落地 [28][30][36] - 执行流程分为四步:决定对象和目标(与战略或KPI挂钩)、准备工作(3-8周数据收集)、改善工作(现场主导)和维持跟进(设定KPI和日常管理) [31][32] 可视化及日常管理实践 - 可视化及日常管理工具通过红绿灯图表、趋势图和帕累托分析等方法,使问题直观可见并推动数据驱动的决策 [35][37][38] - 以学生数学成绩管理为例,展示如何通过结果可视化、根源分析和改进措施实现绩效提升(从不足90分到95分) [35][38][43][44] - 该工具强调对行动而非结果的改进,要求管理者坚持日常监督和调整,以实现长期卓越运营 [34] 丹纳赫模式的应用与影响 - 丹纳赫模式通过DBS系统支撑其40年完成400次并购,年均回报率达21%,并被美的、药明生物等中国企业应用于打造灯塔工厂和全球化运营 [9] - 该模式被视为中国企业对抗管理内卷的利器,尤其在管理升级、并购整合和穿越经济周期方面提供实践路径 [9][45] - 多位中国企业家和投资人(如方洪波、卫哲等)认为丹纳赫模式对提升效率、构建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46] 书籍及作者背景 - 《丹纳赫模式》由丹纳赫中国区前高管杨益和陈朝巍撰写,系全球首部系统详解DBS系统的著作,由湛庐文化出版 [9][45] - 作者杨益为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战略与并购前负责人,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陈朝巍为丹纳赫中国前高级人才总监,专长人力资源管理与精益文化构建 [48][49][51]
增长红利消失后,中国企业如何跨越周期
虎嗅· 2025-08-20 08:40
不久前,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一次专访中谈到企业的转型路径。他表示,美的诸多管理实践,皆源于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经验的学习与总结。 在列举学习对象时,除了广为人知的福特、丰田、特斯拉,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个对国内读者相对陌生的名字:丹纳赫。 后来,为《丹纳赫模式》一书撰写推荐序时,方洪波更详细地提到丹纳赫对美的的影响。截止2024年,这套系统推动美的工厂效率年均提升约15%。 作为中国职业经理人中的代表性人物,方洪波将这本讲述丹纳赫模式的作品视为中国企业穿越周期的行动纲领,"对于包括美的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而 言,丹纳赫集团既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差距;更是一把尺子,丈量出追赶的路径。" 40多年里,丹纳赫总计完成了近400次并购,花费约900亿美元,配合DBS(丹纳赫商业系统)赋能经营能力,创造出了约2000亿美元的市值,如果将被分 拆、出售的企业计算在内,其整体创造的股东价值接近2500亿美元。 根据丹纳赫2019年年报,自1984年至2019年,集团股票年均复合总回报率高达22%,超过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是1984年以来唯一一个 在每个五年周期持续跑赢标普500指数的美国上市公司。 《丹纳 ...
胜利油田生产经营半年考交出亮眼“成绩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8-18 18:49
生产经营表现 - 产量运行创九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产能建设质量再创新高 [1] - 上半年超交原油1.26万吨,连续8年保持油气产量"箭头向上" [3] - 11家开发单位实现超产,东胜公司在国内上游效能对标排名中从28名跃升至第6名 [3][4] - 盈亏平衡点降至"十四五"以来最低水平,上市储量低油价下实现逆势增长 [1][3] - 专业化单位营业收入增长率创历史最高水平,12家专业化单位中盈利单元较上年末增加13个 [1][7] - 70个区块实现全面盈利,高质量评价得分同比实现再提升 [1][7] 战略与管理措施 - 协同做实"大生产、大运行"机制,统筹推进高质量勘探、新区产能建设和老油田稳产工程,取得七个勘探新突破 [5] - 以全业务链价值创造为主线,以"一利五率"为抓手,统筹谋划低油价应对策略 [6] - 持续开展攻坚创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大降本减费、拓市增收、资源优化力度 [6] - 开发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优化转变,生产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智能决策转变 [8] - 实施"6335"发展战略和"1337系统工程",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 [8] 技术创新与转型 - 建立油田首家线上地质工艺一体化技术决策平台,实现数智赋能与现场监督一体化融合 [7] - 页岩油项目新建产能27.2万吨 [7] - CCUS项目持续开展关键技术迭代升级,注气量同比减少0.2万吨,增油量同比增加1.2万吨 [7] - 新增光伏装机规模1.94兆瓦,度电成本同比下降0.02元/千瓦时 [7] - 部署油、气、水、电、热等18类资源、48项创效工程 [7] 未来规划与挑战 - 高质量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是底线,强化"三大计划"匹配运行 [11] - 启动实施应对低油价保效策略,预计油价将回归60-70美元/桶的震荡下行通道 [12] - 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巩固传统油气"第一增长曲线",加快开辟新能源、新业态等"第二增长曲线" [13] - 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勘探大突破、油气稳增长、质效上台阶 [13] - 把科技规划作为头号专项规划,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3] - 加快推动数智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新能源、CCUS、数智油田等领域加强研究 [13]
长安汽车旗下重庆铃耀首个智能库房正式投运,开启精益管理新篇章
经济网· 2025-08-18 15:22
项目背景与意义 - 长安汽车旗下重庆铃耀制造基地建成首个智能化库房 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制造与精益管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项目于2025年正式启动 聚焦传统工辅料库房管理痛点 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推动库存管理转型升级 [3] - 项目为汽车制造及更广泛工业领域的仓储智能化升级提供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7] 技术实施方案 - 创新引入三大技术:电子标签(PTL)精准指引技术实现物资精准定位 智能管理核心系统实现实时监控与深度分析 二维码扫描出入库实现数据自动同步 [5] - 项目分三阶段推进:首阶段利用报废货架资源重新组装搭建新工具库房 显著提升空间利用效能和存储能力 [7] - 第二阶段构建库房智能管控平台 实现物资精细透明化管理并主动预警异常状态 [7] - 第三阶段以二维码技术贯穿物资流转全链条 实现库房系统与ERP系统深度集成对接 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 [7] 项目成果与影响 - 智能库房成为驱动企业运营效率跃升的强劲引擎 [3] - 系统实现精确统计库存数量金额 为快速响应生产需求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7] - 大幅提升企业运营效能与核心竞争力 展现公司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的坚定决心与能力 [7]
华北制药上半年净利增71.56%,受益于预算管控等措施|财报速递
搜狐财经· 2025-08-13 19:13
主要会计数据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1-6月)为5.275十亿元,上年同期为5.231十亿元 [1] - 利润总额本报告期为2.140亿元,上年同期为1.500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为1.235亿元,上年同期为0.720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为1.199亿元,上年同期为0.543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报告期为4.915亿元,上年同期为8.832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本报告期末为5.467十亿元,上年度末为5.389十亿元 [1]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为21.753十亿元,上年度末为21.471十亿元 [1] 财务表现分析 - 利润总额增加主要由于公司通过深化全面预算管控、推行精益管理、全面提质增效等措施,降低采购成本及各项费用,提高盈利能力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净利润增加的同时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主要是2024年上半年收到石家庄市土地储备中心拨付的土地补偿金4.1亿元 [2]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以丹纳赫为镜,锻造企业韧性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8 12:10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面临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和成本攀升的挑战,亟需系统性方法论实现破局重生 [2] - 丹纳赫集团通过DBS系统将精益管理从工具进化为基因,完成400次并购且鲜有败绩,验证了坚持常识的重要性 [2] - 美的集团借鉴DBS打造MBS系统,实现工厂效率年均提升15%,并建立6座灯塔工厂 [4][5] - 未来企业竞争将是精益管理能力与数据密度、算法精度的综合较量 [7] 丹纳赫模式解析 - DBS系统脱胎于丰田生产系统,覆盖基础工具、精益运营、增长引擎与领导力建设,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并固化为基因 [7] - 丹纳赫早期通过低价并购被低估资产,后期转向以并购为抓手进行产业升级,聚焦医疗健康领域 [6][7] - 丹纳赫市值从100万美元贷款起步增长至2000亿美元,核心在于坚守流程、事实和效率的常识 [10] 美的集团实践案例 - 2004年引入丰田生产系统效果不佳,后通过高瓴资本引荐系统学习DBS,2015年启动MBS试点 [4] - MBS通过价值流拉动推进生产转型,2018年完成国内工厂精益改造,2023年赋能海外工厂 [4][5] - 成立MBS能力中心编写60多份全价值链教材,培养精益人才并推动供应商协同 [5] 全球化战略启示 - 丹纳赫全球化采用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结合技术+文化+管理系统输出 [8] - 美的在海外布局17个研发中心、22个制造基地,实施OBM优先战略构建"第二主场" [8] - 真正全球化需研发扎根本土需求,人才流动于全球网络 [8] 中国企业转型路径 - 传统行业需通过系统化并购和可复制管理模式进入新质生产力领域 [6][7] - 并购应聚焦"能力嫁接、产业升级"而非规模堆砌,平衡本土化与一体化 [10] - 中国数字化生态优势可助力直接打通先进智能化与管理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