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转型
搜索文档
步步高上半年净利润超2亿元 同比大幅扭亏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5 15:4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24.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01亿元,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重整举措确认大额重整收益及经营策略深化 [1] 门店运营优化 - 完成19家门店调改并成为业绩增长引擎,春节旺季期间销售额同比激增3-6倍 [1] - 调改门店客流量提升超300%,客单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聚焦优质门店实现营收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1] 供应链与采购战略 - 深化源头直采并与超200家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1] - 商品价格优势与新鲜度提升使公司在区域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 - 生鲜品类有效拉动全品类销售增长 [1] 自有品牌发展 - 3月推出自有品牌BL,截至7月底超50支单品上市 [2] - 自有品牌定位"高性价比+差异化",助力经营质效提升 [2] - 4月环比增速超66%,5月环比增长30%,6月环比增长11.75% [2] 经营策略与竞争优势 - 坚持"购物中心+超市"双业态灵活组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通过"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稳固本土市场份额 [2] - 持续学习胖东来模式,通过关闭低效门店和调改潜力门店实现经营质量全面升级 [1][2]
步步高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超2亿元
中证网· 2025-08-15 10:0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9亿元 同比增长24.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01亿元 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1] -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重整举措确认大额重整收益及经营策略深化 [1] 门店运营优化 -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与调改潜力门店提升整体经营质量 [2] - 19家完成调改的门店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其中春节旺季期间销售额同比激增3-6倍 [2] - 调改门店客流量提升超300% 客单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供应链体系升级 - 深化源头直采并与超200家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2] - 供应链优化带来商品价格优势与新鲜度提升 使公司在区域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 生鲜品类有效拉动全品类销售增长 [2] 自有品牌发展 - 2025年3月推出自有品牌BL 覆盖50余支单品跨足一次性用品、纸品、食品饮料等多元品类 [3] - 自有品牌4月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环比增速超66% [3] - 7月单月销售额达3月的6倍 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3] - 规模效应下采购成本摊薄 毛利率呈现逐月进阶趋势 [3] 战略转型成效 - 公司通过门店优化、商品管理与供应链效率提升实现营收高增长 [1][2] - 深入学习胖东来模式 聚焦核心优势区域提升门店效能与盈利能力 [2][4] - 以高性价比+差异化定位重塑商品力 为构建长期竞争壁垒提供清晰增长路径 [3][4]
步步高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超2亿元,同比增长357%
长沙晚报· 2025-08-14 19:4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9亿元 同比增长24.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57.71% [1] - 调改后19家门店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春节旺季销售额同比激增3倍以上 [1] 门店运营优化 - 超市业态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与调改潜力门店提升经营质量 [1] - 客流量提升超300% 客单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永州舜德店恢复营业 19家完成调改门店带动整体营收规模与质量双升 [1] 供应链与商品策略 - 深化源头直采 与超200家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1] - 生鲜品类通过价格优势与新鲜度提升有效拉动全品类销售增长 [1] - 自有品牌BL覆盖50余支单品 包括一次性用品/纸品/食品/日用品等多元品类 [2] 自有品牌发展 - BL品牌凭借直链原产地与工厂策略实现国标认证专业检测 [2] - 4月环比增速超66% 5月环比增30% 6月环比增11.75% [2] - 7月单月增长达3月的6倍 为利润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2] 商业模式创新 - 坚持购物中心与超市双业态灵活组合 构建高频加高质商业生态闭环 [3] - 通过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稳固本土市场份额 [3] - 以扭亏为盈业绩突破为基础 通过调改门店与自有品牌创新重塑增长曲线 [3]
泗阳农商银行以“卡”聚力撬动零售业务新增长极
江南时报· 2025-08-11 13:35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公司充分发挥网点下沉、本土服务和协同作战等多重优势推进社保卡业务[1] - 公司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党建引领、政银合作、部门联动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1] - 公司通过社保卡业务与零售产品的联动拓展,带动活期存款、结算交易、网络支付等多项指标稳步提升[1] 具体执行与市场拓展 - 公司深化与人社局的战略合作,联合举办业务推进会、专题培训和共建活动以强化协作[1] - 公司将服务重心下沉至基层,依托遍布全县的物理网点及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提供服务[1] - 公司组建"小圆服务队"并配备移动服务设备,深入乡村社区提供上门服务[1] - 公司提供社保卡申领、激活、待遇迁移、信息变更等"一站式"服务[1] - 公司主动对接各村居社区,深入宣传其物理网点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的优势[1]
中信银行(601998):零售战略推进,对公根基深厚
国信证券· 2025-08-06 09:50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给予中信银行"优于大市"评级,合理股价区间8.65-10.35元,较当前8.25元有5%-25%溢价空间 [1][4][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95/724/756亿元,同比增速1.3%/4.2%/4.3%,摊薄EPS分别为1.16/1.22/1.27元 [4][5] - 绝对估值采用三阶段DDM模型得出9.1-11.2元,相对估值基于PB-ROE得出8.2-9.5元 [86][88][90]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达9.53万亿元,营业总收入2136亿元,归母净利润686亿元,网点1470家,位居股份行前列 [1][19][20] - 实际控制人为中信集团,持股比例64.75%,治理结构稳定,高管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25年 [16][17][18] - 战略从"一体两翼"升级为"零售第一战略",2024年提出"五个领先"战略框架 [25][26][32] 零售业务转型成效 - 零售AUM年均复合增速17.74%,2024年末达4.69万亿元,零售贷款占比维持在40%以上 [26][27][29] - 零售客户数年均复合增速10.72%,2024年增至1.45亿户,零售营收贡献度保持在40%以上 [26][31] - 构建"一横五主"经营体系,私行中心集约化运营,远程中心月均触客超3亿次 [32][58] 对公业务优势 - 对公贷款规模同业排名前三,对公存款规模排名前二,活期存款占比34.37%居股份行首位 [36][48] - 对公存款成本1.77%行业领先,不良率连续5年下降,2024年实现不良"双降" [36][46][48] - 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优势,打造"商行+投行+协同+撮合"生态圈 [40][41][44] 财务表现与资产质量 - ROE/ROA自2023年起超越股份行整体水平,2024年ROE为10.6%,ROA为0.75% [23][24][60] - 2024年营收/净利润增速3.8%/2.3%,高于同业,净息差1.55%预计2025年企稳 [5][66][68] - 零售贷款不良率虽上升但仍低于同业,不良生成率和拨备覆盖率优于股份行平均水平 [75][78][79] 科技投入与数字化建设 - 科技投入从2018年35.8亿元增至2024年109.45亿元,年均增速20.47%,占营收比达5.12% [56][57] - 中信大脑落地1600+场景,区块链技术覆盖核心业务,容器化率达90% [57][58][62] - 数字化改造使需求分析时长缩短15%,流程效率提升100%,自动化交易占比70% [57][58]
罗莱生活(002293):公司首次覆盖:家纺主业稳健,海外业务修复
银河证券· 2025-07-28 21: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罗莱生活(002293.SZ),给予“推荐”评级 [2][4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罗莱生活是家纺龙头企业,2024年以来积极推动零售转型,优化渠道布局,打造智慧产业园实现供应链升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9亿、5.80亿、6.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8、12.93、11.8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家用纺织行业领先企业,稳健经营彰显韧性 - 公司聚焦家用纺织品业务,覆盖多市场,除莱克星顿主要在北美,其他品牌以国内市场为主,罗莱超柔床品连续20年获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9] -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薛氏家族有稳定控制权,截至2025年Q1末,实际控制人等合计持股47.08%,前两大股东合计持股31.85% [9] - 2024年总营收45.59亿元,同比降14.22%,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降24.39%,海外莱克星顿业务和国内家纺业务均下滑;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0.57%、26.31% [7][12] - 国内市场以华东为主,2024年华东地区收入占比41.3%;2017年收购莱克星顿打开美国市场,24年营收占比18%,25年有望扭亏为盈 [18] - 渠道端收入以加盟为主,2024年线上/直营/加盟/其他模式收入分别为13.82亿、4.01亿、14.48亿、5.05亿元;产品以被芯类和标准套件为主 [19] - 毛利率逐年提升,2024年达48%,国内家纺毛利率贡献大;加大销售费用投入,存货周转天数优化,2025Q1为157天,同比减少36天 [25][26] 多品牌纵深覆盖,全渠道智造跃迁 多渠道协同推进,直营扩张提质增效 - 采取“线上 + 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线下以“特许加盟连锁 + 直营连锁 + 集采团购”为核心,线上拓展新兴渠道;2024年各渠道收入均受影响,美国业务收入同比降21.54%至8.22亿元 [29] - 加大直营门店投入,2024年新开115家,净增76家;关闭经营差的加盟门店,2024年加盟门店降至2227家,同比减168家;布局购物中心与奥特莱斯场景 [32] 布局智慧产业园,启动智造新引擎 - 2022年启动罗莱智慧产业园建设,2025年一季度投产,引进先进设备,物流自动化系统日处理订单量达1.5万单,峰值7万单,助力公司中长期增长 [33] 补贴政策落地,刺激终端消费 - 参与各地家纺补贴政策,电商和线下渠道配合,在多平台推出折扣,补贴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国 [35] - 补贴政策带动销售增长,产品涵盖高频刚需品类,有望释放家庭更新换代需求 [36] - 响应“以旧换新”政策,在上海打造沉浸式陈列空间,联动多个商圈分会场,提升品牌辐射和销售转化 [37]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9亿、5.80亿、6.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9%、9.64%、9.32%,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4.18、12.93、11.83倍 [39] 相对估值 - 公司推动零售转型,优化渠道布局,实现供应链升级,认为当前估值可维持,中长期有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40]
【大行报告】世邦魏理仕:香港酒店旅游稳步复苏,零售转型与海滨潜力待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7-28 14:35
行业整体复苏态势 - 香港酒店、旅游及零售业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疫后复苏,但面临消费模式转变带来的挑战 [1] - 2025年1月至5月香港接待超过2000万名国际旅客,按年增长11.9%,但较2018年高峰期低22% [2] - 复苏主要由短途休闲旅游带动,特别来自中国内地、泰国等,并受惠于「香港夜缤纷」等推广活动 [2] 酒店与旅游业表现 - 2024年整体酒店入住率回升至约85%,较2018至2023年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 [2] - 酒店平均每日房价按年下跌4.3%,每间可供出租客房平均收入为1132港元,较2018年疫情前高峰低9.6% [2] - 高端酒店已全面复苏,2025年前五个月平均每日房价达2145港元,几乎追平2018年的2149港元 [2] - 中低端酒店以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更广泛的旅客群 [2] - 未来五年香港酒店供应增长将维持在每年仅0.1%的复合增长率,新增供应主要集中于高端市场 [3] 零售业表现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香港零售销售按年下跌5.5% [4] - 2025年首五个月,内地过夜旅客总消费按年下跌6%,但长途过夜旅客的总消费则上升15% [4] - 零售租金持续调整,核心区街铺租金按季微升0.9% [4] - 内地品牌、电商平台及运动健康类租户在核心区扩张,显示租户组合及消费需求正发生转变 [4] 未来展望与发展策略 - 2025年下半年消费者信心有望回稳,受潜在减息及大型活动如Art Basel、榄球七人赛及国际演唱会等刺激消费 [1][4] - 零售商与业主应保持灵活,运用数据驱动策略及多元化产品组合,以把握新兴需求 [1][4] - 酒店营运商需适应旅客期望的转变及营运成本上升,重新聚焦于提升旅客体验及吸引高消费旅客 [3] - 维多利亚港海滨长廊展现出巨大的长远发展潜力,可通过引入艺术文化活动、期间限定市集及沉浸式娱乐体验提升吸引力 [5] 投资机会与行业转型 - 酒店成为具吸引力的投资选项,部分中低端酒店可转型为学生宿舍或劳工住宿 [3] - 内地酒店营运商增长较迅速,业主可考虑与这些积极扩展的中国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3] - 零售格局正经历结构性转变,健康、生活方式及体验式零售等新兴领域正迅速崛起 [4]
宁波银行(002142):盈利增速上行 拨备水平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7-25 18:3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 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 23% [1] - 营收同比增速较1季度回暖2 28个百分点至7 91%,归母净利润增速较1季度回暖2 47个百分点至8 23% [2] - 利差业务回暖和债市利率下行对其他非息收入的贡献提升是推动营收回暖的重要因素 [2] 资产与负债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11 04%,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13 36%,存款规模较年初增长13 07% [1] - 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4 4%,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8 7%,增速小幅下行可能与1季度贷款投放前置有关 [2] - 存款同比增长12 7%,仍保持较高水平 [2] 资产质量与拨备 - 2025年6月末不良率环比1季度末持平于0 76%,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 -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环比1季度末上升3 62个百分点/3BP至374%/2 84%,绝对水平较高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4 38/4 83/5 34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6 5%/10 3%/10 7% [3] - 目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分别为0 83x/0 75x/0 67x [3] - 公司市场化基因突出,长期视角下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有望持续领先同业 [3]
宁波银行(002142):盈利增速上行,拨备水平修复
平安证券· 2025-07-25 17: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波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回暖,预计利差业务和其他非息收入贡献提升推动营收回暖;扩表稳健,存贷增速维持高位;不良率环比持平,拨备稳中有升;零售转型高质量发展,看好公司高盈利水平保持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银行,公司网址为www.nbcb.com.cn,大股东为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74%,总股本6604百万股,流通A股6600百万股,总市值1799亿元,流通A股市值1798亿元,每股净资产31.83元,资产负债率93.0% [1] 事项 - 7月24日宁波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1 - 6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3%;截至6月末,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11.04%,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13.36%,存款规模较年初增长13.07% [4] 公司经营情况 - 营收方面,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较1季度回暖2.28pct至7.91%,支撑归母净利润增速较1季度回暖2.47个百分点至8.23% [7] -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4.4%(+17.6%,25Q1),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8.7%(+20.4%,25Q1),存款同比增长12.7%(+19.9%,25Q1) [7] - 资产质量方面,2025年6月末不良率环比1季度末持平于0.76%,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环比1季度末上升3.62pct/3BP至374%/2.84% [7]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2027E| |----|----|----|----|----|----| |营业净收入(百万元)|61572|66560|72689|80183|88661| |YOY(%)|6.4|8.1|9.2|10.3|1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535|27127|28898|31868|35282| |YOY(%)|10.7|6.2|6.5|10.3|10.7| |ROE(%)|15.5|14.1|13.6|13.9|13.8| |EPS(摊薄/元)|3.87|4.11|4.38|4.83|5.34| |P/E(倍)|7.0|6.6|6.2|5.6|5.1| |P/B(倍)|1.02|0.86|0.83|0.75|0.67| [6] 资产负债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贷款总额|1481122|1732913|2010179|2331807| |证券投资|1374239|1511663|1662829|1829112| |应收金融机构的款项|101144|111258|122384|134623| |生息资产总额|3059942|3481606|3945898|4474538| |资产合计|3125232|3555893|4030092|4570011| |客户存款|1869624|2187460|2537454|2943446| |计息负债总额|2830681|3249336|3690351|4201018| |负债合计|2890972|3314257|3762797|4274282| |股本|6604|6604|6604|6604| |归母股东权益|233151|240492|266029|294329| |股东权益合计|234260|241636|267295|295729|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3125232|3555893|4030092|4570011| [12] 资产质量预测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NPL ratio|0.76%|0.76%|0.75%|0.75%| |NPLs|11267|13170|15076|17489| |拨备覆盖率|389%|354%|328%|303%| |拨贷比|2.96%|2.69%|2.46%|2.27%| |一般准备/风险加权资产|2.10%|1.96%|1.83%|1.73%| |不良贷款生成率|0.90%|0.80%|0.80%|0.80%| |不良贷款核销率|-0.77%|-0.68%|-0.70%|-0.69%| [12] 利润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息收入|47993|54355|61716|69967|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655|4422|4555|4783| |营业净收入|66560|72689|80183|88661| |营业税金及附加|-663|-724|-799|-883| |拨备前利润|41965|46989|52662|59144| |计提拨备|-10679|-13660|-15908|-18453| |税前利润|31286|33329|36754|40691| |净利润|27221|28999|31978|35404| [12]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管理| | | | | |贷款增长率|17.8%|17.0%|16.0%|16.0%| |生息资产增长率|15.3%|13.8%|13.3%|13.4%| |总资产增长率|15.3%|13.8%|13.3%|13.4%| |存款增长率|17.7%|17.0%|16.0%|16.0%| |付息负债增长率|15.2%|14.8%|13.6%|13.8%| |净利息收入增长率|17.3%|13.3%|13.5%|13.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率|-19.3%|-5.0%|3.0%|5.0%| |营业净收入增长率|8.1%|9.2%|10.3%|10.6%| |拨备前利润增长率|13.9%|12.0%|12.1%|12.3%| |税前利润增长率|12.1%|6.5%|10.3%|10.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6.2%|6.5%|10.3%|10.7%| |非息收入占比|7.0%|6.1%|5.7%|5.4%| |成本收入比|35.6%|34.0%|33.0%|32.0%| |信贷成本|0.78%|0.85%|0.85%|0.85%| |所得税率|13.0%|13.0%|13.0%|13.0%| |盈利能力| | | | | |NIM|1.86%|1.84%|1.84%|1.84%| |拨备前ROAA|1.44%|1.41%|1.39%|1.38%| |拨备前ROAE|19.3%|19.8%|20.8%|21.1%| |ROAA|0.93%|0.87%|0.84%|0.82%| |ROAE|14.1%|13.6%|13.9%|13.8%| |流动性| | | | | |贷存比|79.22%|79.22%|79.22%|79.22%| |贷款/总资产|47.39%|48.73%|49.88%|51.02%| |债券投资/总资产|43.97%|42.51%|41.26%|40.02%| |银行同业/总资产|3.24%|3.13%|3.04%|2.95%| |资本状况| | | |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4%|9.60%|9.39%|9.19%| |资本充足率(权重法)|15.32%|14.41%|13.64%|12.93%| |加权风险资产(¥,mn)| |2089099|2376980|2693963|3054879| |RWA/总资产|66.8%|66.8%|66.8%|66.8%| [12]
禁酒令后的便利店
虎嗅APP· 2025-07-07 22:23
禁酒令对烟酒店的影响 - 白酒销售额同比下滑普遍超过80%,九成以上门店受到重创 [2] - 烟酒店销售结构中,企事业单位团购订单占比50%-70%,个人零售仅占20%-30%,政策导致核心业务崩塌 [3] - 高端白酒(如茅台、五粮液)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拉长至70天以上,行业普遍选择主动去库存 [4] - 百元以上大单占日销售额70%以上的场景消失,门店转向依赖低毛利商品(如水、啤酒) [5] 烟酒店商业模式转型 - 行业从"关系型"服务商被迫转为单纯零售店,需直面租金和库存压力 [3] - 部分门店砍掉1/3白酒货架,引入零食、百货、粮油等高频品类,目标转向社区店模式 [15] - 禁酒令与禁烟令叠加效应显著,礼品和商务需求联动下滑 [4] 便利店行业困境 - 日均客流量同比下降约15%,午间和傍晚黄金时段客流锐减 [7] - 单客购买件数从3.9件降至2.8件,消费者转向"任务式"购物,价格敏感度提升 [7] - 客单价下滑,高客单组合(便当+饮料+零食)被低价单品(如一瓶水)替代 [8] 便利店竞争格局变化 - 零食折扣店、会员制仓储超市、即时零售平台分别从价格、品质、便利性维度分流核心客流 [8][9] - 便利店沦为"应急场景补充",客流与客单价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10] 便利店转型策略 - 精细化运营成为核心,部分门店通过面积收缩(如120平减至80平)降低租金成本 [12] - 业态嫁接(如引入快递代收、彩票销售机)以高频服务带动商品销售 [12] - 高线城市优质商圈需强化品牌化转型(视觉/产品/体验升级),下沉市场需避免模型错配 [13][14] 行业整体趋势 - 零售业告别依靠信息差或渠道红利的时代,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10] - 成功依赖持续精细化运营、市场洞察及快速调整能力,无单一解决方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