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访谈】空客天津第二条总装线明年投入使用 未来中欧航空业将进一步拓展创新可持续合作——访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
新华财经· 2025-06-19 16:38
中国航空供应链发展 - 中国航空供应链在韧性、效率、成本、产品质量和工艺能力方面迅速提升,已达到很高水平 [2] - 空客天津总装线的全球交付能力稳步发展,中航工业负责A320系列飞机的机翼总装、部分机身系统装配及众多零部件生产 [2] - 空客与中国的合作在成本、质量和工业韧性方面受益良多,同时助力中国航空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实现双赢 [2] 空客天津总装线进展 - 空客天津总装线自2008年运营以来,已向全球交付近800架飞机,2024年四分之一产量交付给中国境外航司 [3] - 空客天津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预计明年年初投入使用,成熟运营后产能将翻倍 [3] - 截至2025年4月底,空客在中国大陆在役机队超过2200架,市场份额约55%,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天津总装线 [3] 中欧航空业未来合作方向 - 未来合作将聚焦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例如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发以提升机队效益和安全性 [4] - 中欧在技术、生产、市场、标准及法规方面有大量合作空间,对全球航空业脱碳起关键作用 [4] - 空客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位于苏州,旨在利用中国工业生态系统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4] 全球航空市场与政策环境 - 全球航空市场在疫情后回弹显著,中国航空市场已远超2019年水平 [4][5] - 航空行业供应链高度全球化,中国和美国是重要组成部分 [5] - 《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规定民用航空器及零部件全球贸易零关税,是行业全球化的重要前提 [5]
首破百亿! 绿源荣登“2025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
搜狐网· 2025-06-19 13:12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公司荣登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第473位 品牌评估价值达106 35亿元 成为两轮电动车行业首个突破百亿价值的品牌 [1] - 该榜单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 其研究成果是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 今年是第22届发布 [1] - 公司入选标志着中国两轮电动车产业进入品牌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 品牌战略升级 - 公司将战略定位升级为"全场景轻出行方案的引领者" 从单一品牌运营转向"一主多元复合品牌架构" [3] - 战略调整旨在应对分层化 精细化的短途出行消费需求 覆盖全场景下的细分用户需求 [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高端智能轻出行品牌LYVA推出德尔塔G01-Sport 融合中置电机 AI智能中控技术 融入健康理念 [5] - 公司持续深耕大众市场 构建"租 售 换 修"四位一体的闭环生态服务体系 [7] - 液冷电机技术被认证为"全球液冷电机开创者" 被誉为近十年最具颠覆性创新 [8] - 累计申请专利超1200项 其中液冷动力系统专利12项 四度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项 [11] 行业影响与标杆意义 - 公司是电动车国家标准制定推动者 核心技术和智能制造引领者 [8] - 持续攻坚电池 电控等"三电"技术和智能化技术 提供安全可靠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9] - 公司品牌创新发展路径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实践样本 展现中国品牌全球竞争力 [11]
广联航空:全产业链思维布局无人机业务 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2:2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参与国家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包括C919零部件、成型工装供应商,C929货舱门等零部件及中机身壁板组件装配生产线供应商,以及AG600水陆两栖飞机总装配生产线设计制造 [1] - 公司为多种型号军用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天器及无人机研制航空航天配套产品 [1] - 公司积极开拓航空发动机工装领域,构建覆盖航空与航发领域的完整业务链条,深度参与国家重点航空发动机型号工装研制 [1] - 公司以全产业链思维布局无人机业务,具备无人机整机结构一体化装配能力,构建从工艺装备研发到整机平台制造的全链条制造体系 [2] 收购与战略扩张 - 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天津跃峰51%股份,预计实现对标的公司控股 [2] - 天津跃峰专注于运载火箭贮箱等结构件的全流程精密制造体系,业务涵盖金属热处理、表面处理、钣金成形、铣削、焊接精密加工等全工序链 [3] - 公司将以并购天津跃峰为契机,整合航天精密加工领域资源,扩大商业航天市场份额,构建覆盖设计研发、精密加工、检测服务的一体化产业体系 [3] 竞争优势 - 公司构建"航空工装为基础、复合材料产品为核心、交付无人机机体结构平台"的全产业链布局 [4] - 公司与国内各大主机厂、军工央企科研院所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客户资源稳定且覆盖核心产业链环节 [4] - 公司研发团队汇聚航空航天院校顶尖人才,核心成员具备数十年行业经验 [4] - 公司建立贯穿全流程的严格质量管理标准,形成与航空航天高端配套需求高度匹配的质量保证能力 [4] 技术与发展战略 - 公司凭借复杂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积淀,持续跟进新型号研发进程 [1] - 随着国内航空装备迭代升级与航发产业国产化进程加速,相关工装需求呈增长态势 [1] - 公司通过工艺协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在无人机市场竞争中形成独特的技术与服务壁垒 [2] - 公司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研发新型材料应用技术与先进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 [4]
灿勤科技:久久为功 方成电陶龙头
上海证券报· 2025-06-19 04:09
行业龙头成长路径 - 龙头企业需具备材料工艺基础、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趋势判断力[2] - 公司已获得124项专利权,通过战略定力而非短期订单驱动发展[2] - 电子陶瓷行业需构建材料+工艺双重壁垒,形成7大工艺体系和9项核心技术[5] 材料研发战略 - 坚持30年基础材料配方研究,开发超过170种高性能材料[3] - 单个材料实验室硬件投入超2000万元,配备百万元级尖端设备[3] - 首创滤波器复杂盲孔一次成型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与良率[4] 技术创新体系 - 2024年研发投入3955.89万元(+1.40%),2025Q1达901.06万元(+9.02%)[6] - 在HTCC、陶瓷封装基板、薄膜MEMS领域实现突破,多款产品批量交付[6] - 复合陶瓷业务产品线持续丰富,3C终端结构件完成送样[7] 市场导向策略 - 2003年主动收缩压电陶瓷业务,2006年彻底转型介质陶瓷方向[8] - 2011年预判5G趋势启动介质滤波器研发,抓住2019-2020年窗口期[9] - 当前布局5G-A/6G/卫星互联网领域,满足射频器件高性能需求[10] 财务表现 - 2025Q1营业收入1.25亿元(+53.27%),归母净利润2265.94万元(+55.48%)[7] - 新品开发与原有产品需求增长共同驱动业绩提升[7] 行业趋势判断 - 投资标准聚焦技术门槛、客户场景明确性和长期利润[8] - 新能源、半导体、万物互联等领域催生新需求,公司加速产品迭代[10] - 介质陶瓷技术将持续满足通信设备小型化、低功耗趋势[10]
2025年脱毛仪品牌推荐:百亿级“无痛脱毛”经济爆发,技术迭代催生消费新刚需
头豹研究院· 2025-06-18 20: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脱毛仪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市场竞争激烈且格局呈现“头部集中、品牌多元化”特点,未来行业将在技术创新、绿色天然与科技创新融合、品牌竞争等方面持续发展,有望实现行业价值提升 [5][7][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脱毛仪行业发展迅速,产品种类多、技术不断创新,家用和医美专业脱毛仪各有优势,Uike、奥克斯等品牌领先,行业监管收紧,未来有望在技术修复护理能力上突破 [5] - 脱毛仪是利用特定波长光能破坏毛囊细胞以减少或去除毛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家用和医疗美容领域 [6] - 中国脱毛仪市场自2005年引入家用概念后经历快速成长,主流品牌凭借技术成为领导者,近年来进入“强监管”时代,未来将因男性需求增长和技术普及继续快速增长 [7] 市场现状 - 中国脱毛仪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增长,2019 - 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78%,预计到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0%,增长受消费者需求等因素驱动,家用脱毛仪在电商平台销售强劲 [9] - 脱毛仪生产成本受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影响,中国激光加工设备出口额2023年创新高,但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产值下降,技术创新也带来更高研发投入成本 [10] - 女性消费者在脱毛仪市场占主导,但男性需求逐渐增长,线上电商平台是主要销售渠道,2024年第一季度天猫平台销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社交媒体和KOL推广提升产品影响力 [11][12] 市场竞争 - 中国脱毛仪市场企业通过技术驱动与产品创新、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渠道与营销策略三个维度进行评估,技术包括蓝宝石冰点技术、IPL技术等,市场需求受女性美容需求和男性认知增强推动,电商平台是重要销售渠道 [13][14][15] - 中国脱毛仪行业竞争格局“头部集中、品牌多元化”,Ulike等头部品牌占主导,飞利浦等品牌有稳定份额,新兴品牌崛起加剧竞争,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是核心驱动力 [16][17] - 推荐十大品牌,分别是Ulike、飞利浦、奥克斯、极萌、小猫安妮、乐芙茵、JOVS、松下、SilkN、Smooth Skin,各品牌有不同的优势和特色 [18][19][20][21][22][23][24][26][27][28]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如Ulike蓝宝石冰点技术、飞利浦IPL脉冲光技术,提高产品性能,推动行业标准提升 [29] - 绿色天然成分和高效科技成分成为产品开发核心方向,低碳环保理念融入行业 [30] - 品牌竞争加剧,头部品牌优势明显,欧诗漫、OLAY、自然堂等通过技术创新和精准营销巩固市场地位 [31]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峰会期间涉华言论答记者问
快讯· 2025-06-18 19:28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回应欧盟委员会主席涉华言论 - 中国驻欧盟使团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峰会期间的涉华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认为其罔顾事实且充满偏见和双重标准 [1] - 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合规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 [1] - 中国产业发展依赖持续技术创新、完善产供链体系、充分市场竞争和丰富人力优势,而非补贴 [1] - 中国新能源产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1] - 中方愿与欧方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贸易分歧,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1]
全球光管套件市场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6-18 17:25
光管套件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光管套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8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2% [1] - 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据约51%的市场份额,主要生产商包括Mentor、Bivar、Dialight和Visual Communications Company (VCC) [5] 产品类型与应用细分 - 按产品类型细分,刚性型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为51% [7] - 按应用细分,工业是最大下游市场,占据约26%的份额 [9] 主要驱动因素 - 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的追求是主要驱动力,光导管套件能高效传输光并将能量损失降至最低 [10] - LED与光导管套件集成可降低高达40%的功耗,符合欧盟生态设计指令等严格能源法规 [10] 主要阻碍因素 - 精密制造和专用材料带来高成本,光学级聚合物(如PMMA、聚碳酸酯)和涂层需要严格质量控制 [14] - 复杂几何形状(如微棱镜结构或柔性光导)需定制工装和模具,增加前期投资 [14] - 高折射率材料在极端温度下的耐久性供应有限,制约行业发展 [14] 行业发展机遇 -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如可调色温和远程控制功能的智能LED灯管套件 [15] - 政府政策支持(如补贴、退税)鼓励LED照明产品推广,中国对LED产品给予税收优惠 [15] - LED在商业、工业和住宅领域应用普及,需求持续增长 [16] 主要厂商与产品类型 - 主要厂商包括Mentor、Bivar、Dialight、VCC、泰科、Lumex等 [17] - 产品类型涵盖刚性型、季节性等,应用领域包括工业、交通、医疗、建筑、通信、能源等 [17] 重点关注地区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欧洲、北美、中国、日本等 [17] 行业调研机构 - QYResearch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和中国北京,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 [22] - 服务领域涵盖电子半导体、化工原料、先进材料、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链 [23]
卫龙连推新品,技术创新开启食品产业工业化路径
经济网· 2025-06-18 16:37
行业概况 - 辣味休闲零食市场是食品工业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 2022至2026年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 6% 以1 6倍于食品行业大盘的增速领跑 [1] - Z世代消费需求从"单一辣味刺激"转向"多元风味探索+品质健康升级" 推动行业产品迭代升级 [1] 公司动态 - 卫龙举办2025新品品鉴会 推出麻酱魔芋爽、麻辣小龙虾味辣条等新品 精准切中健康化趋势下消费者对味觉层次与低负担的双重诉求 [1][3] - 第七代魔芋爽智能生产设备正式投产 产能效率较第六代提升近两倍 [1] - 自主研发的第七代魔芋爽生产线将四大核心工序浓缩于16000平方米双层立体空间 较第六代产线占地面积缩减一半 实现产能翻倍与效率跃升80% [1] 技术创新 - 第七代魔芋设备通过自动化升级及集成设计 使每台切花机每小时产能从1 3吨跃升至3吨 效能提升超2倍 [2] - 采用-25℃低温急冻形成蜂窝状结构 95℃两次蒸煮工艺锁住脆爽口感并完成二次灭毒 7-8mm精密切花工艺与自动化调味系统确保辣油分子充分渗透 [2] - 智能仓储系统(AGV小车)与产线协同 构建从原料处理到终端配送的全链路智能化闭环 [2] 产品研发 - 新品研发逻辑体现地域特色、消费场景与口味偏好的工业化转化 麻酱魔芋爽以复合香气重构"减辣不减味"主张 麻辣牛肉风味亲嘴烧采用五香卤料配方和四重地域香材黄金配比 [3] - 深耕魔芋和辣条两大品类 实现全国销量领先 [3]
金固股份(002488) - 002488金金固股份调研活动信息20250618
2025-06-18 16: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以汽车车轮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是高新技术企业,入选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有完善研发体系 [2] - 研发的阿凡达铌微合金强度高、韧性好、成本低、碳排放量低,加工成形后经阿凡达工艺处理,强度最高达2000MPa,为钛合金2倍左右、铝合金材料5倍左右,密度为钛合金1.7倍左右、铝合金材料2.8倍左右,可替代多种金属材料,已在车轮行业大规模量产应用 [2] - 阿凡达低碳车轮外观新颖、轻量化等特点突出,已进入乘商用车领域,拿到多家新能源车企定点,正加快产能建设 [2][3] - 成立横向应用事业部,引入专业人才,探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行业横向产品开发和应用场景 [3] 问答环节 阿凡达产线海外扩产规划 - 根据市场需求和在手订单,围绕核心客户完善产能布局,弥补缺口,满足订单需求 [3] - 国内市占率提升同时,开拓海外市场,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提供更具竞争力产品与服务 [3] 机器人产业规划 - 阿凡达铌微合金材料与工艺在有轻量化等需求行业有广泛应用可能 [3] - 围绕主营业务,加大研发,探索横向产品开发和应用场景,对接推进机器人等行业项目合作,优化产品设计 [3][4] - 运用制造业产业化和行业整合经验优势,拓展新材料应用,加大资源投入,深化多领域应用 [4] - 引入专业人才组建专项团队,为新兴领域储备技术力量 [4]
奥比中光:2025年1-5月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17.18%
快讯· 2025-06-18 15:43
财务表现 - 2025年1-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 63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117 18%左右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00万元左右 较上年同期增加8643 86万元左右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商业成果转化战略加速落地 [1] - 全栈式研发能力和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推动业绩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