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高新区(滨江)科技创新开启“万物可炼”绿色革命
杭州日报· 2025-04-23 10:31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高新区(滨江)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循环经济 多项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包括厨余垃圾提油 废旧轮胎热裂解和工业废液处理 [4][5][10] 厨余垃圾资源化技术 - 蔚复来公司开发智能油水分离器专利技术 通过物理方式精准提取厨余垃圾中的废弃油脂 全程无需化学添加剂 [6] - 餐厨垃圾提油率达到3%-5% 每日处理100吨餐厨垃圾可提取3-5吨油脂 [6] - 回收油脂经下游企业深加工后可转化为燃料或化工原料 甚至有望用于航空绿色能源 [6] - 该技术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的餐厨垃圾处理站 食品加工厂和餐饮企业落地应用 [6] 废旧轮胎热裂解技术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全自动热裂解生产线 在550℃控温条件下将废旧轮胎分解为三种产物:48%裂解油 40%炭黑和12%可燃气 [7] - 可燃气可为生产线提供能量 形成自持循环系统 [7] - 10公斤轮胎可产出4-4.5公斤油 粗油作为燃料价格约4000元/吨 精炼成化工原料后达7000元/吨 [7] - 年处理能力达2万吨废旧轮胎 相当于消化50万辆轿车或3万辆货车轮胎 仅需10亩用地 [7] - 产出再生油可作为燃料利用 再生炭黑重新用于轮胎制造 实现循环经济闭环 [7] 工业清洗技术创新 - 路弘科技研发低温脱脂节能减碳装置 运用水力空化技术产生微米级气泡 气泡破灭时释放3000℃瞬时高温和100米/秒冲击波 [9] - 该技术实现低温脱脂 延长脱脂液使用周期 减少废液排放 [9] - 在一汽大众应用中降低涂装脱脂温度约10℃ 减少废液年排放量50%以上 [9] - 单涂装车间年节省120万元能耗支出 减少1540吨碳排放 [9] - 技术已推广至吉利汽车 广汽集团等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 [9]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 杭州高新区(滨江)正在拟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案例集蓝皮书 系统梳理20余项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 [4][5] - 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双碳产业图谱 重点发展三项炼油技术实现变废为宝 [5] - 计划纵向挖掘建成健全循环经济上下游产业链 动态更新双碳产业图谱 [10] - 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动能 [10]
酒企如何确保供应链“气候韧性”? 保乐力加:需兼顾多方协作和系统性方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2 20:54
每经记者 王郁彪 每经编辑 董兴生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背景下,循环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的战略解决方案,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4月18日,国际环保机构野生救援((WildAid))联合可持续发展及ESG咨询机构商道纵横在北京共同发布了《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首次聚焦企业 消费者关系,为气候账单做减法。 通常来讲,酒类产品的生产、包装等环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因此,推动包装材料回收利用,进一步优化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以及能源管理,对一家酒企 的碳减排和避免资源浪费至关重要。 作为一家供应链遍布全球的国际酒企,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如何确保供应链的"气候韧性",又如何在中国市场创新实践?在本次《公众气候行动手册 3.0版》发布之际,保乐力加方面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书面专访。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从原料到生产,如何做到可持续? 保乐力加方面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优化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式来设计、生产和分销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每一个步骤中可能产生的资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 放。 谈及中国市场,保乐力加举例表示,公司位于四川峨眉山的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在运营过程中100 ...
地球日承诺:锂电加速迈向零碳运营
高工锂电· 2025-04-22 18:44
锂电行业零碳转型趋势 - 远景动力宣布加入RE100倡议,承诺2025财年底前全球运营完全使用可再生电力,成为锂电行业最早实现100%可再生电力的企业[2] - RE100倡议由国际气候组织与碳信息披露项目发起,已吸引超400家国际企业参与[2] - 全球主要锂电池制造商纷纷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设定覆盖运营乃至全价值链的碳中和目标[4]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双碳"目标逐步落实到产业政策,对电池制造等行业的能耗与碳排放提出更严约束[3] - 欧盟《新电池法》逐步生效,碳足迹限值、数字电池护照等条款直接影响电池企业的市场准入资格[3] - 大众、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将减排要求传导至电池供应商[3] - 资本市场对企业ESG表现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影响企业融资成本与市场估值[4] 行业核心举措 提升绿电比例 - 远景动力2022年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电池企业,推出全球首批碳中和动力与储能电池[5] - 远景动力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80%能源由本地风电、光伏直供,20%与电网交易,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5] - 宁德时代核心运营零碳电力比例提升至74.51%,拥有9座"零碳工厂"[5] - 宁德时代参与江苏省首批企业绿电直接交易试点[6] - 亿纬锂能投产全球最大单体碳中和电池工厂"60工厂",总规划产能超60GWh[6] - 蜂巢能源四川达州零碳产业园实现100%绿电供应[6] - 欣旺达智慧能源在广东、浙江、山东等地落地多个零碳园区[6]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 蜂巢能源与中伟新材合资成立常青藤再生资源公司,处理报废电芯并回收镍、钴等关键金属[7] - 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金泉新材料落地年处理能力达2万吨的废旧锂电池回收产线[8] - 宁德时代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率提升至超96.5%,与大众汽车合作建立电池回收试点工厂[8] - 国轩高科推出"2+20+N"回收体系,计划到2027年新建工厂实现屋顶光伏全覆盖[8] - 远景动力2022年、2023年先后推出全球首批"碳中和"动力、储能电池,获得TÜV南德碳中和认证[8]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支撑 - 远景动力使用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和"方舟"能碳管理平台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9] - 宁德时代时代碳链系统覆盖从原矿开采到废旧电池回收的锂电产业价值链全部环节[9] - 亿纬锂能联合SGS发布E-Carbon碳核算平台,实现碳排放数据智能化管理[9] 供应链协同与国际布局 - 中创新航要求供应链减排逐年降低10%[10] - 欣旺达召开首届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大会,推动上下游供应商绿电转型和碳足迹透明化[10] - 多家企业在欧洲建设零碳工厂,包括远景动力、宁德时代西班牙工厂、中创新航葡萄牙工厂、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等[10] 行业趋势总结 - 深度运营脱碳、构建透明价值链成为锂电池企业获得市场准入、保障供应链韧性、赢得投资者信任的关键[11] - 可持续性日益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尺[11]
地球日承诺:锂电加速迈向零碳运营
高工锂电· 2025-04-22 18:44
锂电行业零碳转型趋势 - 远景动力宣布加入RE100倡议,承诺2025财年底前全球运营完全使用可再生电力,成为锂电行业承诺最早实现100%绿电的企业 [2] - RE100倡议由国际气候组织发起,已吸引超400家国际企业参与,要求最迟到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电力 [2] - LG、三星等头部企业也已加入RE100,反映行业在气候目标和市场压力下加速可持续转型 [2]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双碳"目标推动电池制造行业能耗与碳排放约束趋严,电池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强制实施中 [3] - 欧盟《新电池法》将碳足迹限值、数字电池护照等条款与市场准入资格直接挂钩 [3] - 大众、宝马等车企将碳中和目标传导至电池供应商,市场需求倒逼行业脱碳 [3][4] 企业零碳转型核心举措 绿电应用 - 远景动力通过"零碳产业园"模式实现鄂尔多斯、沧州及西班牙工厂100%绿电运营,园区80%能源由本地风光直供 [6] - 宁德时代核心运营零碳电力比例达74.51%,拥有9座零碳工厂,参与江苏绿电直接交易试点 [6][7] - 亿纬锂能建成全球最大单体碳中和电池工厂(60GWh产能),蜂巢能源四川产业园实现100%绿电供应 [7] 循环经济体系 - 蜂巢能源与中伟新材合资成立回收公司,处理报废电芯并高效回收镍钴等金属 [7] - 宁德时代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率超96.5%,与大众合作建立回收试点工厂 [9] - 国轩高科推出"2+20+N"回收体系,计划2027年实现新建工厂屋顶光伏全覆盖 [9] 技术创新支撑 - 远景动力使用EnOS系统和"方舟"能碳管理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溯 [10] - 宁德时代碳链系统覆盖锂电全价值链碳排放管理,亿纬锂能推出E-Carbon碳核算平台 [10] 供应链协同 - 中创新航要求供应链年减排10%,欣旺达推动供应商绿电转型和碳足迹透明化 [11] - 远景动力、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在欧洲建设零碳工厂以应对法规和贴近客户 [11] 行业转型特征 - 深度运营脱碳和透明价值链构建成为企业获取市场准入、保障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11] - 可持续性正从可选战略转变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尺 [4][11]
环保还能赚钱?这些重复使用商业模式正在疯狂圈粉
36氪· 2025-04-22 11:18
全球重复使用包装市场趋势 - 全球塑料生产原料99%来自化石能源 塑料垃圾以每分钟100万件速度填满地球[3] - 重复使用模式能减少80%污染 参与者利润提升30%[3] - 全球可重复使用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000亿美元[3] 饮料行业创新案例 - 越南Glassia玻璃瓶平均重复使用30次 比一次性塑料瓶贵5-7美分/次[5][9] - 服务60+企业 减少600万+塑料瓶使用 减排350吨二氧化碳[9] - 采用押金制+上门回收模式 反渗透技术生产高质量饮用水[7][10] - 印尼Danone智能水站试点减少2300个塑料瓶 计划一年内翻倍[12][14] 外卖食品行业实践 - 德国Vytal在22个国家运营 80万用户和7000家餐厅合作伙伴[18] - 已减少1500万个一次性餐饮器具 近期融资1420万欧元[18] - 印度Infinity Box服务60家企业客户 累计41.5万份订单[20] - 每天避免7万个一次性包装 工人工资高30-50%[24]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 南非Smartfill智能分装机每月提供2000-5000次交易[27] - 零售商毛利率提高17%-32% 产品售价低于0.25美元[25][27] - 墨西哥Mercado Circular产品价格低10%-30%[32] - 智利家庭年均节省150美元 减少130万件包装和221吨塑料垃圾[32] 商业模式创新特点 - 采用押金制+回收体系结合物联网智能分配技术[7][25][30] - 与沃尔玛、宝洁、联合利华等跨国企业建立合作[25][30] - 通过降低包装成本实现消费者价格优惠和企业利润提升[27][32] - 创造本地就业岗位并支持社区经济发展[9][24]
新乡化纤:溶剂回收利用率高达99%,提供纺织行业低碳转型“中国方案”
河南日报· 2025-04-22 09:08
项目投产与技术突破 - 新乡化纤年产1000吨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瑞赛尔)项目正式投产 实现废旧棉纺织品到高附加值纺织新材料的转化 [1] - 项目采用全球首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再生纺丝技术 自主研发DT绿色复合溶剂体系 常温条件下柔性溶解废旧棉纺织品 [1] - 技术颠覆传统高温高压工艺 溶剂回收利用率高达99%以上 构建"回收—加工—消费—再回收"闭环体系 [1] - 公司经过3年探索实践 攻克技术难题 形成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技术突破 实现"以消费后纺织品制造新纤维"完整闭环 [2] 行业意义与示范效应 - 项目对提高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 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纺织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1] - 标志着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迈出坚实一步 是再生纤维技术的重大突破 [2] - 省去制浆粕环节 工艺流程短 提高效率 减少生产环节能耗 在行业内具良好示范作用 [2] - 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约80%依赖进口 该项目为原料来源多元化 产业链安全可控提供新渠道 [2] 客户反馈与合作前景 - 印度利伯蒂集团董事长表示 与新乡化纤已有16年合作 每年采购各类产品超1亿美元 [3] - 客户认可公司产品质量控制稳定 新产品研发实力强 能快速响应需求 [3] - 瑞赛尔项目投产让客户感受到企业在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实力 预期更多合作机遇 [3]
铱金属是如何被提取出来的?回收铱钛网、铱废料
搜狐财经· 2025-04-22 01:16
铱金属回收技术 物理分离工艺 - 采用"多级筛分 + 高温裂解"组合工艺处理含60-75%纯度的铱废料,通过振动筛分分离石英砂等机械杂质,再经800-1000℃高温裂解去除有机物,使纯度提升至85%以上 [1] - 高温处理中铱因2443℃高熔点保持固态,有机物碳化分解后通过尾气系统捕获,实现贵金属高效剥离 [1] 化学提取工艺 - 使用"浓硝酸溶解-络合分离-电解还原"路线,在90℃条件下用68%浓硝酸氧化铱废料,形成Ir(NO₃)₄⁻络离子溶液,硅藻土-活性炭过滤后杂质含量低于0.01% [3] - 电解环节以钛基氧化铱为阳极、纯铱板为阴极,3-5V直流电场下Ir⁴+离子阴极沉积效率达92%,产出纯度99.5%的海绵铱 [3] 精炼提纯工艺 - 在150-200g/L氯离子盐酸体系中电解,1.2-1.5A/cm²电流密度下阳极铱氧化为Ir³+,铂金等杂质形成阳极泥沉降,阴极优先还原铱离子 [5] - 72小时连续电解后铱纯度达99.99%以上,回收率超98%,同时实现铂族金属定向富集 [5] 技术价值与行业应用 - 三级回收体系突破传统火法高能耗瓶颈,解决湿法工艺废液处理难题,适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化学催化等领域 [7] - 5G通信和氢能催化产业推动铱需求激增,未来引入微波辅助溶解、离子液体萃取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回收效率与纯度 [8]
刚刚!“国家队”,重磅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4-21 16:40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子公司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近期成立了9家子公司,涵盖有色金属投资、设备资产、电池、机动车、塑料再生、新能源科技、电子电器、绿色纤维和绿色科技研究院等领域 [1][4] - 其中8家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人民币,绿色科技研究院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4] - 这些子公司将专注于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绿色纤维、机动车、塑料再生、设备更新和电子电器等细分领域 [1][6]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国资环集团作为国家层面主导组建的中央企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5] - 半年来已与1000余家地方政府、企业及行业机构洽谈,构建再生钢铁、废旧纺织品、新能源器件等基石业务 [5] - 创建全国首个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链条,形成全国性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利用网络 [5] - 计划打造国际领先的"零碳园区"和"示范基地"综合解决方案 [6] 行业发展现状 - 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预计达5万亿元人民币 [2][8] - 2020年中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约26%,废钢利用量约2.6亿吨,废纸利用量约5490万吨 [8] - 2020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1450万吨,占国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 [8] - 预计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和用水量分别降低13.5%和16% [8] 政策支持与目标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资环集团全国性、功能性平台作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 [9] -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40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4.5亿吨 [9]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主要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更新换代可创造万亿规模市场空间 [10]
废旧手机有望从碎片化回收转向集约化处置
经济日报· 2025-04-21 16:27
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手机作为重要终端在休闲娱乐、即时通信、智能控制等领域角色日益重要[1] - "十四五"时期中国手机闲置总量预计将达到60亿部 闲置和废弃手机数量持续增加[1] - 中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部至7亿部废旧手机 但回收处理量仅为2亿部至3亿部 回收比例不高[1] 回收挑战与痛点 - 回收手机面临较大折旧成本 导致许多用户将旧手机锁进抽屉[1] - 手机与个人隐私信息密切相关 即便恢复出厂设置仍可能通过数据恢复软件获取敏感数据[1] - 出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考虑 不少用户选择封存旧手机而非参与回收[1] - 过去回收行为碎片化 消费者多选择二手平台转让闲置[2] - 当前行业存在数据泄露隐患、定价机制不透明、分级评定体系不完善、售后保障不充分等问题[2] 解决方案与行业转型 - 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完成试运行 面向省会城市开通安全回收处置服务[2] - 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微信小程序下单 选择上门服务或邮寄保密回收[2] - 手机经专业处置基地进行安全拆解、机械破碎和末端熔炼 实现安全销毁[2] - 处置过程可视化、可监控、可追溯 有效保障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2] - 集约化处置模式有助于解决数据安全难题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2] - 行业需从粗放回收到集约处置 再到精细利用转型 以推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3] 社会价值与资源效益 - 废旧手机中含有金、银等贵金属 回收再利用具有很高潜在价值[1] - 回收利用可唤醒闲置设备中潜藏的贵金属资源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2] - 充分回收利用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速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 - 行业转型需要技术创新、消费理念和市场机制同步升级 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3]
山东:生态修复有“魔法” 变废为宝有“解法”
新华网· 2025-04-21 09:42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提升 -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治理区植被清除比例达99%以上,总投资约5亿元 [2] - 恢复盐地碱蓬3.1万亩,修复海草床1500亩,放流贝类及蟹类幼苗5500万粒,建成生态补水体系 [2] - 保护区鸟类从建区时187种增至374种,朱鹮产卵时间提前20余天,8对朱鹮完成配对 [1][2] 循环农业与产业一体化 - 聊城东阿县艾山村种植艾草400余亩,建设加工设施实现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并带动300余人就业 [3] - 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用工业废料二氧化碳通过管道供应草莓大棚,提升光合作用及产量品质 [4] - 产业园整合草莓、樱桃、鲈鱼养殖产业:工业余热供应温室及鱼棚,鱼代谢物加工为樱桃养料,鱼副产品发酵为草莓有机肥,树枝基质制肥 [4] 锂电池回收与绿色技术 - 北辰循环公司研发带电破碎技术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实现电解液99%以上回收,无有毒气体排放 [5] - 技术流程包括带电拆解、梯次利用和材料再生,替代传统高耗能人工拆解及火法热解工艺 [5] - 公司配合政府推进回收体系建设,作为山东"无废城市"建设重要课题 [5] 制造业节能与技术创新 - 山东宏灿公司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生产汽车配件,耗时从120分钟降至140秒节省时间98%,每吨产品降低能耗10%以上 [6] - 新技术使零部件焊点从700多个减至50个以内,依托魏桥集团铝水直供省去铝锭回炉环节 [6] - 公司已为北汽新能源批量供货超2万件产品,推动高端铝产业向汽车轻量化延伸 [6] 能源结构调整与储能发展 - 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越煤电,储能设施建设保障绿电稳定供应 [7] - 肥城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规模300MW/1800MWh,利用盐穴储能在用电低谷压缩空气、高峰发电,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可满足20余万户需求 [7][8] - 项目转换效率72.1%,年减少碳排放49万吨,肥城在建在运盐穴储能总装机1260MW(占全省新型储能20%),规划达3480MW成全国最大基地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