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与储能电池

搜索文档
东兴证券晨报-20250515
东兴证券· 2025-05-15 17:4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 年机械板块涨幅落后但 2025 年居前,扣非归母净利润先降后升,细分板块分化大,建议围绕积极财政政策和新质生产力布局;国轩高科全球份额提升、海外业务拓展,看好长期成长;航空业客座率提升但盈利承压,国内航线有望供需平衡,国际线有过剩压力,旺季航空股有弹性;金融科技板块经营承压但政策扶持、技术共振带来成长性恢复 [2][3][9][19][25] 机械行业 市场表现 - 2024 年申万机械指数涨 5.04%,排名靠后,跑输上证指数 7.63 个百分点、深证成指 4.3 个百分点;2025 年初至今涨幅 10.44%,排名居首,跑赢上证指数 10.43 个百分点、深证成指 12.52 个百分点 [2] 业绩情况 - 2024 年机械行业营收 19995.67 亿元,同比增 6.55%,扣非归母净利润 863.64 亿元,同比降 3.28%;2025 年一季度营收 4540.09 亿元,同比增 11.23%,扣非归母净利润 274.96 亿元,同比降 30.03% [3] 细分板块 - 2024 年营收增速高的有半导体设备(39.08%)等,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高的有摩托车(59.02%)等;2025Q1 营收增速高的有半导体设备(33.38%)等,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高的有航海装备(351.08%)等 [4] 投资建议 - 围绕积极财政政策和新质生产力布局;财政政策加快项目进度,有望提振工程机械销量,新能源渗透率或加速提升,关注三一重工等;关注低空经济、深海科技、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方向,低空经济关注木林森等 [5][7][8] 国轩高科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353.92 亿元,同比+12.0%,归母净利 12.07 亿元,同比+28.6%;2025Q1 营收 90.55 亿元,同比+20.6%,归母净利 1.01 亿元,同比+45.6% [9] 业务亮点 - 动储出货量延续高增,24 年合计出货约 63GWh,同比+40%;国内外份额提升,国内装机份额 4.6%,同比+0.5pct,全球 3.2%,同比+0.9pct;费用管控出色,24 全年/25Q1 期间费用率下降;海外业务拓展稳步推进,越南、欧洲、北非基地建设中 [10][11][12]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46.62/551.65/671.99 亿元,同比+26.2%/+23.5%/+21.8%,归母净利 16.21/22.18/29.59 亿元,同比+34.3%/+36.9%/+33.4%,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3] 航空业 业绩概览 - 24Q4 - 25Q1 航司盈利承压,24Q4 三大航扣非归母共亏约 108 亿元,25Q1 合计亏损由 24 年 Q1 的 21 亿升至 44 亿;“量升价降”,24 年上市公司国内航线客座率超 23 年,25Q1 进一步提升,经济舱平均票价下降 [19] 航线展望 - 国内航线:民航局推动供需再平衡,25Q1 三大航国内线运力投放同比下降,客座率提升,若维持客座率压缩供给、稳住票价,有助于盈利能力恢复 [20] - 国际航线:部分航线需求恢复慢,供给结构性过剩短期难避免 [21] 飞机引进 - 25 - 27 年行业供给端增速低,航司实际运力增长低于计划增长,有助于市场向供需平衡转换 [22] 投资建议 - 航空股 PCF 估值与三大航市值处于低位,旺季航空股有向上弹性,建议关注旺季盈利弹性 [23] 金融科技板块 经营情况 - 2024 年 A 股 35 家上市公司合计收入 1186.37 亿元,同比-2.73%,归母净利润 147.62 亿元,同比-13.85%;金融信息服务、保险 IT 增速稳健,证券 IT 营收增速降幅大,银行 IT 分化明显;研发费用率相对稳定,24 年达 11.41% [25] 发展趋势 - 政策扶持,需求端新兴领域机会带来成长性恢复,技术层面云、AI、数据要素多维共振;金融信创推高金融 IT 服务商价值量,格局进一步分化,关注新兴领域机会 [26][27]
东兴证券晨报-20250513
东兴证券· 2025-05-13 19:55
报告核心观点 - 国轩高科产品迭代升级、海外布局初显成效、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稳步推进,长期成长性佳,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5] - 伊利股份原奶价格企稳、行业竞争趋缓、费用投放压力降低利于利润率改善,维持“推荐”评级 [7][10] - 保利发展聚焦核心城市、土储质量改善、销售规模领先、融资优势明显,但存量土储有去化和减值压力,维持“推荐”评级 [14][16] - 捷捷微电产销两旺、6 寸线产能爬坡、高端隔离器芯片开拓新增长点,维持“推荐”评级 [19][22] 国轩高科相关要点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353.92 亿元,同比+12.0%;归母净利 12.07 亿元,同比+28.6%;2025Q1 营收 90.55 亿元,同比+20.6%;归母净利 1.01 亿元,同比+45.6% [2] 业务表现 - 2024 年动储合计出货约 63GWh,同比+40%;动力电池营收 256.48 亿元,同比+11.3%,毛利率 15.1%,同比+1.3pct;储能电池营收 78.32 亿元,同比+13.0%,毛利率 21.8%,同比+4.6pct [3] 费用与利润 - 2024 全年/2025Q1 期间费用率 14.8%/15.0%,同比-1.1pct/-0.3pct;2024 全年/2025Q1 归母净利率 3.4%/1.1%,同比+0.4pct/+0.2pct,ROE 实现 4.1%/4.4% [4] 海外业务 - 2024 年越南电芯+PACK 生产基地一期 5GWh 建成投产,二期在建;欧洲斯洛伐克与北非摩洛哥合计 40GWh 电芯+PACK 加速投建,预计 2026 - 2027 年落地 [5]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46.62/551.65/671.99 亿元,同比+26.2%/+23.5%/+21.8%;归母净利 16.21/22.18/29.59 亿元,同比+34.3%/+36.9%/+33.4%,对应 EPS0.90/1.23/1.64 元 [7] 伊利股份相关要点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1157.80 亿元,同比-8.24%;归母净利润 84.53 亿元,同比-18.94%;扣非归母净利润 60.11 亿元,同比-40.04%;2025Q1 营业总收入 330.18 亿元,同比+1.35%;归母净利润 48.74 亿元,同比-17.71%;扣非归母净利润 46.29 亿元,同比+24.19% [7] 业务表现 - 2024/2025Q1 液体乳收入 750.03/196.40 亿元,分别同比-12.32%/-3.06%;奶粉及奶制品收入 296.75/88.13 亿元,分别同比+7.53%/18.65%;冷饮收入 87.21/41.05 亿元,分别同比-18.41%/-5.25% [8] 盈利指标 - 2024/2025Q1 毛利率为 33.88%/37.67%,分别同比+1.30/1.88pct;2024/2025Q1 销售费用率为 18.99%/16.92%,分别同比+1.1/-1.53pct;2024/2025Q1 管理费用率为 3.86%/3.77%,分别-0.22/-0.70pct [9]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3.39/122.99/130.5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78/1.93/2.05 [10] 保利发展相关要点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3116.7 亿元,同比下滑 10.2%,归母净利润 50.0 亿元,同比下降 58.6%;2025Q1 营业总收入 542.7 亿元,同比增长 9.1%,归母净利润 19.5 亿元,同比下滑 12.3% [14] 业务表现 - 2024 年销售金额 3230 亿元,同比下滑 23.5%;28 个核心城市 2024 年销售占比达 90%,同比提升 2 个百分点;2024 年增量项目销售金额贡献近 2000 亿元,占全年六成;2025Q1 销售金额 630 亿元,同比增长 0.07%,销售均价 2.05 万/平 [14][15] 融资情况 - 2024 年新增有息负债综合成本同比下降 22BP 至 2.92%,有息负债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 46BP 至 3.1%;85 亿可转债获批 [16]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39/0.38/0.51 元;2025 年目标价 9.75 - 11.92 元 [16] 捷捷微电相关要点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28.4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35.05%,归母净利润为 4.73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15.87% [19] 业务表现 - 功率半导体芯片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 43.93%和 63.1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4.59%,毛利率为 23.47%,同比增长 2.86pct;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同比增加 31.52%和 32.25%,毛利率达 41.46%,同比增长 2.53pct [20] 项目进展 - “功率半导体 6 英寸晶圆及器件封测生产线”项目已实现 50000 片/月产出 [21] 新增长点 - 控股子公司捷捷微电(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经营高端隔离器芯片,2025 年预计可形成 500 万左右销售 [22]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78 元,1.02 元和 1.35 元 [22] 行业相关要点 - 2024 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合计营收 415.6 亿美元,年增 3%;日月光控股、Amkor 领先,长电科技和天水华天营收双位数成长 [11] - 截至 5 月 12 日,百亿级私募数量达 87 家,较 3 月底增加 3 家;主观百亿级私募 41 家,占比 47.13%;百亿级量化私募 38 家,占比 43.68% [12]
地球日承诺:锂电加速迈向零碳运营
高工锂电· 2025-04-22 18:44
锂电行业零碳转型趋势 - 远景动力宣布加入RE100倡议,承诺2025财年底前全球运营完全使用可再生电力,成为锂电行业承诺最早实现100%绿电的企业 [2] - RE100倡议由国际气候组织发起,已吸引超400家国际企业参与,要求最迟到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电力 [2] - LG、三星等头部企业也已加入RE100,反映行业在气候目标和市场压力下加速可持续转型 [2]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双碳"目标推动电池制造行业能耗与碳排放约束趋严,电池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强制实施中 [3] - 欧盟《新电池法》将碳足迹限值、数字电池护照等条款与市场准入资格直接挂钩 [3] - 大众、宝马等车企将碳中和目标传导至电池供应商,市场需求倒逼行业脱碳 [3][4] 企业零碳转型核心举措 绿电应用 - 远景动力通过"零碳产业园"模式实现鄂尔多斯、沧州及西班牙工厂100%绿电运营,园区80%能源由本地风光直供 [6] - 宁德时代核心运营零碳电力比例达74.51%,拥有9座零碳工厂,参与江苏绿电直接交易试点 [6][7] - 亿纬锂能建成全球最大单体碳中和电池工厂(60GWh产能),蜂巢能源四川产业园实现100%绿电供应 [7] 循环经济体系 - 蜂巢能源与中伟新材合资成立回收公司,处理报废电芯并高效回收镍钴等金属 [7] - 宁德时代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率超96.5%,与大众合作建立回收试点工厂 [9] - 国轩高科推出"2+20+N"回收体系,计划2027年实现新建工厂屋顶光伏全覆盖 [9] 技术创新支撑 - 远景动力使用EnOS系统和"方舟"能碳管理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溯 [10] - 宁德时代碳链系统覆盖锂电全价值链碳排放管理,亿纬锂能推出E-Carbon碳核算平台 [10] 供应链协同 - 中创新航要求供应链年减排10%,欣旺达推动供应商绿电转型和碳足迹透明化 [11] - 远景动力、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在欧洲建设零碳工厂以应对法规和贴近客户 [11] 行业转型特征 - 深度运营脱碳和透明价值链构建成为企业获取市场准入、保障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11] - 可持续性正从可选战略转变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尺 [4][11]
投资巨兽!宁德时代的5000亿商业帝国版图
鑫椤锂电· 2025-03-24 15:51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与蔚来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换电服务体系、推动行业标准统一化,并通过25亿元注资强化战略协同 [1] - 公司2024年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但盈利、研发、投资等十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 [2][4] - 2018-2025年累计公布29个重大投资项目,总预算近4500亿元,其中21个项目单笔投资超100亿元 [6][7][8][9] - 2024年末在建工程投资预算达3339.42亿元同比增长30.32%,连续4年刷新记录 [12][15] - 资金储备达3177.94亿元,资金净值2752.17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21][22]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07.04亿元同比增长15.01%,十年累计1627.71亿元 [5] - 总资产7866.58亿元同比增长9.69%,十年增长272.62倍 [5] - 研发投入186.07亿元同比增长1.37%,十年累计718.16亿元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69.9亿元同比增长4.49%,十年累计3421.27亿元 [5] - 客户预收款(合同负债)278.34亿元同比增长16.06% [5] 产能扩张 - 2024年电池系统产能676GWh同比增长22.46%,十年增长1228.09倍 [5] - 在建产能219GWh,总产能预计2025年超700GWh(乐观预测1000GWh) [11][13] - 固定资产从2014年2.43亿元增至2024年1125.89亿元,增长462.33倍 [10] - 2014-2024年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产能增长240.92倍,2024年末达629GWh [11] 战略投资 - 2014-2024年累计对外投资2954.76亿元,2021-2024年占比74.47% [9] - 长期股权投资547.92亿元同比增长9.52%,十年增长240.37倍 [5] - 投资版图覆盖锂矿、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回收等产业链,总投资超660亿元 [17] - 重点投资项目包括匈牙利基地(73.4亿欧元)、印尼项目(59.68亿美元)等 [8][9] 区域布局 - 华东地区投资1228.07亿元占比最大(57.42%),境外投资617.42亿元 [17] - 西南地区投资586.4亿元,华中地区474.99亿元,华南地区432.54亿元 [17] - 主要基地包括四川时代、中州时代、匈牙利时代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