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国内首个!巴西甜蛋白100L中试!目标2026年实现吨级产能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3 17:52
巴西甜蛋白技术突破 - 广东筑美生物完成国内首个以毕赤酵母为底盘细胞发酵的重组巴西甜蛋白100L中试,计划2026年实现吨级产能目标[1] - 该技术产量高、纯度达95%,已申请专利,为无糖食品行业注入新动能[1][2] - 巴西甜蛋白甜度是蔗糖的2000倍,在pH 2.5-8和高温下保持稳定[4][5] 巴西甜蛋白特性优势 - 安全性高,能被消化为氨基酸,对血糖零影响[6] - 口感接近蔗糖,无金属味和后苦味,甜味持久[6] - 具有消炎和抗氧化性,对部分细菌和真菌有抑菌活性[6] 全球市场与产业化进展 -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5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7.9亿美元[7] - 传统植物提取率仅0.2%,精密发酵和转基因工程成为主要开发手段[7] - 微生物表达系统存在蛋白质表达量低、折叠错误等问题限制应用[9] 行业关键进展 - Sweegen和Oobli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获得FEMA GRAS和FDA GRAS认证[11] - Ginkgo Bioworks与GreenLab合作提高玉米粒中巴西甜蛋白表达[11] - 水滴农厂2025年获得FDA SELF-GRAS认证并开始全球销售[11] 筑美生物概况 - 拥有1000平方米智能化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和五大技术平台[12] - 产品线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虾青素、抗菌肽等[12] 行业活动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和四大应用领域[14]
合成生物学周报:工信部征集非粮生物基材料案例,常德市出台全国首部合成生物制造法规-20250703
华安证券· 2025-07-03 13: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活跃,生物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应对重大挑战提供新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4] - 合成生物学领域本周个股整体表现较差,行业公司业务有进展、融资加速、研发有方向,科研也有新动态,同时有公司在癌症护理和蝗虫群聚信息素研究方面取得成果 [5][23][31] 各目录总结 合成生物学市场动态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2025/06/23 - 2025/06/27)合成生物学领域个股整体下跌3.42%,排名第32 [17] - 涨幅前六公司为金城医药(+11%)、新日恒力(+10%)等,涨幅前三公司分属医药、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生物医药行业 [18] - 跌幅前五公司为苏州龙杰(-6%)、百济神州(-4%)等,分属化工、医药、生物医药行业 [21] 公司业务进展 - 国内:科济药业靶向Claudin18.2 CAR - T疗法上市申请获受理;安琪酵母5.56亿扩建生物制造中心;宜明昂科ActRIIA - Fc融合蛋白IMM72获批启动临床研究 [23][24] - 国外:科思创收购瑞士薄膜技术商Pontacol强化特种材料业务;埃克森美孚联手中企建10万吨环烯烃树脂项目 [25] 行业融资跟踪 - 合成生物学公司融资加速,2025年近百家企业完成新融资 [31] - 浙江容锐科技完成近亿元Pre - A轮融资;荷兰生物基PEF公司Avantium获1000万欧元(约8333万元人民币)融资 [31] 公司研发方向 - 国内:汉肽生物以新型工程菌优化司美格鲁肽纯化工艺降本40%;途深智合推出AI蛋白干湿闭环平台 [35][36] - 国外:凯米拉携蓝晶微生物推进全生物基PHA涂层研发与商业落地;太光产业首发植物基凉感尼龙ACECOOL - BIO [36][37] 行业科研动态 - 《Cell》发表多篇研究,涉及自愈免疫、DNA复制与转录、神经科学“临界性假说”等领域 [38][39] 周度公司研究 - Outcomes4Me是女性领导医疗科技公司,核心产品为AI驱动患者赋能平台,服务乳腺癌和肺癌患者,已积累超28万用户 [40] - 核心技术为AI驱动的治疗建议、临床试验匹配与症状管理三大系统,2025年5月完成2100万美元融资,资金用于平台升级等 [41][42] 重点事件分析 - 康乐/雷晓光团队解析蝗虫群聚信息素4VA生物合成途径,鉴定关键合成酶,设计出抑制剂4NP抑制飞蝗群聚行为 [46][51] - 该研究为害虫防控提供新策略,推动防控模式向精准化、绿色化转变 [55]
浙江震元: 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36
公司基本情况 - 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2日,1997年4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0705 [17]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绍兴市稽山街道延安东路558号,注册资本33,412.3286万元 [17] - 公司经营业态涵盖医药流通、医药工业和健康服务,主营业务由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两大板块组成 [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33,412.33万股,其中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8,195.57万股,占比84.39% [18] 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震元健康集团直接持有公司24.93%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18] - 绍兴市国资委通过控制绍兴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等间接控制震元健康集团98.34%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9] - 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9,841.95万股,占比29.45% [1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情形 [19] 行业监管与政策环境 - 医药行业主要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门监管 [19] - 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实行行业进入许可制度,需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批准文号 [21] - 原料药实施登记备案制度,需向监管部门递交备案材料并通过形式审查 [22] - 近年来国家推行"两票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促进行业整合 [2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1年全球药品支出约1.4万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1.8万亿美元 [20] - 中国卫生总费用从2012年28,119亿元增长至2022年84,84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69% [20] - 2021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总额26,064亿元,同比增长8.5% [21] - 药品批发企业前20强市场份额达64.6%,零售前20强占比25.5% [22] 公司医药商业板块 - 医药商业板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6,876.77万元 [23] - 零售板块拥有183家门店,遍布绍兴、杭州区域,经营DTP品种500余个 [23] - 震元连锁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2022年位列第55位 [23] - 公司是绍兴"越惠保"项目指定合作药店,拥有震元堂、光裕堂等百年老字号门店 [23] 募投项目情况 - 拟募集资金49,500万元用于生物定向合成年产2400吨组氨酸等项目 [5] - 生物项目采用合成生物工程菌生产政策鼓励类小品种氨基酸,技术水平国内先进 [8] - 原料药项目将提升公司原料药生产能力,完善产业链布局 [5] - 若募集资金不足,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6]
生物制造领域 “潜力股” 团队?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报告征集中!8月20-22日宁波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2 22:35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同期将举办特色专场"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于8月20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2] - 论坛旨在发掘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科研团队创新成果,促进优秀科研工作者成果交流和产业对接 [2] - 论坛采用15分钟快速了解模式,重点阐述研究领域科学问题、解决思路、成果、放大可行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3] - 论坛席位仅30席,分为两场进行:第一场13:30-17:30,第二场19:00-20:30 [6] 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 SynBioCon 2025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领域从0到1到100的创新成果和项目 [6] - 展示形式为现场科技成果推介墙,面向科研院所和企业开放报名 [6] 会议主办与历史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为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 - 该系列会议已成功举办三届(2022-2024),均在浙江宁波举行 [13] - 2024年第三届会议获得上海宝山合成生物学转化研究院(筹)、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机构支持 [13] 产业服务平台 - 提供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网址为www.bio-basedlink.net [20]
8.33亿元!“合成生物巨头” 梅花生物完成海外并购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2 22:35
梅花生物跨境收购进展 - 梅花生物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已完成对麒麟控股旗下协和发酵的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母乳低聚糖(HMO)业务及资产的收购 最终交易对价确定为168亿日元(约8.33亿元人民币) 基于交割日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预估情况(约113亿日元 折合5.60亿元人民币)及营运资本因素调整 [1]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 获得十余种氨基酸的发酵菌种及相关专利 延伸产业链 增强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的发酵和精制能力 并获取GMP认证和全球多市场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 [1] - 通过合成生物学精密发酵平台引入三种HMO产品的生产能力及知识产权体系 获得多个国内外生产经营实体 推动产业出海战略落地 [1] 梅花生物业务表现 - 公司从"味精大王"成长为"合成生物巨头" 饲料氨基酸板块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29.39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约46.9% 同比上升6.68% [2]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赖氨酸量价齐升及苏氨酸销量增长 该板块成为公司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核心板块 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2]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3]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与人才挖掘 [3]
“iGEM中国20年”学术论坛举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7-02 11:14
合成生物学发展现状 - iGEM竞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性竞赛,综合生命科学、数学、工程学、信息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 [1] - 2024年全球共有438支队伍参赛,产生金奖209个,其中中国队伍获106金 [1] - 合成生物学已从一个小众科学领域发展成为潜力巨大的活跃产业,关键技术如基因编辑和合成基因组学推动了制药、农业、材料及能源等行业的创新 [2] 中国合成生物学进展 - 元英进院士在2007年举办了中国首次iGEM研讨会及亚洲iGEM带队老师培训班,推动中国团队参与国际赛事 [1] - 天津大学作为最早引入iGEM竞赛的中国高校,开设了"基因组设计合成"本科生课程,2017年设立合成生物学专业,2025年将成立合成生物学院 [2] -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论文发表量近三年居全球第一,并牵头建设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2] 行业应用与创新 - 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动了制药、农业、材料及能源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 - 初创企业与风险投资的进入加速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有助于构建可持续的生物经济体系 [2] - 学术界、产业界与政府间的全球协作正在加速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进程 [2]
梅花生物跨境收购落定 合成生物巨头崛起再加速
搜狐网· 2025-07-02 10:10
收购交易概述 - 梅花生物及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与协和发酵签署《股份及资产购买协议》,并于2025年7月1日完成业务交割 [1] - 交易最终对价约为16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33亿元),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预估约11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0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氨基酸管线进一步增加,新增HMO管线,向下游高附加值医药级氨基酸市场延伸,出海发展战略得到落地 [1] 业务与产品拓展 - 公司将新增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如精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瓜氨酸、鸟氨酸和羟脯氨酸等,并获得十余种氨基酸的发酵菌种及相关专利 [2] - 公司将延伸产业链,增加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的发酵和精制能力,获得GMP认证和全球多市场的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 [2] - 公司将引入合成生物学精密发酵平台生产三种HMO产品的能力,并获得相关知识产权体系 [2] 产业布局与战略 - 公司将通过交易获得多个国内外生产经营实体,实现产业出海战略落地 [2] - 协和发酵在氨基酸和HMO产品的上游菌种改造和下游提取工艺上拥有众多专利,率先实现了L-谷氨酸和L-赖氨酸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3] - 协和发酵专注于通过先进的发酵技术生产高纯度、高品质的医药级氨基酸产品,广泛应用于药品和健康领域 [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0.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62.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52% [3]
“合成生物巨头”梅花生物海外并购完成业务交割,多维度提升重塑核心竞争力
新浪财经· 2025-07-02 09:56
收购交易进展 - 梅花生物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已完成对麒麟控股旗下协和发酵的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母乳低聚糖(HMO)业务及资产的收购业务交割 [1] - 最终交易对价确定为约16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33亿元),基于交割日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预估情况(约11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0亿元)以及营运资本因素进行调整 [1] - 交易对方已于交割前完成债务清偿 [1] 收购标的概况 - 协和发酵是全球生物技术和发酵领域的佼佼者,专注于药用级、食品级和工业级的高质量氨基酸及其他新型合成生物学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2] 收购战略意义 - 业务结构拓展:新增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获得十余种氨基酸的发酵菌种及相关专利,增强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的发酵和精制能力,获取GMP认证和全球多市场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 [2] - 产品结构优化:通过合成生物学精密发酵平台引入三种HMO产品的生产能力及知识产权体系 [2] - 产业布局完善:获得多个国内外生产经营实体,推动产业出海战略落地 [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饲料氨基酸板块营收达29.3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46.9%,同比上升6.68%,主要得益于赖氨酸量价齐升及苏氨酸销量增长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7.40亿元,同比减少13.85%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0.19亿元,同比增长35.52%,环比增长36.72% [3] 机构观点 - 中邮证券维持"买入"投资评级,认为公司国际化布局和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未来成长可期 [3]
南京工大徐虹/王瑞教授:面向生物大分子类活性物质的发酵过程强化技术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1 23:14
天然大分子活性物质的合成生物学挑战 - 天然大分子活性物质(聚氨基酸、功能蛋白、微生物多糖)因分子量高(可达上千万道尔顿)和构象复杂,天然提取困难且化学法难以合成 [1] - 发酵过程中产物积累导致高粘非牛顿流体特性,引发高分子链缠结凝胶化,包裹菌体细胞形成"作茧自缚"效应 [1] - 溶氧聚并逸出罐体,多重屏障阻碍氧气和营养代谢,传氧传质效率低下成为产量提升的最大瓶颈 [1] 新型微气泡生物反应器技术突破 - 南京工业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微气泡生物反应器(MB),通过3D打印和CFD模拟解决"三高"(高粘稠、高需氧、高能耗)问题 [2][4] - MB采用轴向-径向搅拌复合微孔设计,溶氧尺寸从宏气泡降至微气泡(<100 μm),氧传递系数kLa提升120%-135%,能效提高1.6-2.9倍 [4] - Realizable k–ε模型验证MB在气含率分布、湍流动能及耗散率方面的优势,提供更均匀的液流/气流循环 [4] 发酵产量提升验证数据 - γ-聚谷氨酸(γ-PGA)在7L发酵罐中产量提高40%以上,超高分子量产物合成效率显著提升 [5] - 技术普适性验证:贻贝黏蛋白(+79%)、泛菌多糖(+58%)、威兰胶(+39%)、β-葡聚糖(+50%)、ε-聚赖氨酸(+43%) [5] 行业应用与会议动态 - 该技术为合成生物学大分子产品开发提供新平台,推动工业化应用 [2][7]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覆盖绿色化工、未来食品、农业、美妆原料四大领域 [9]
英国启动“合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已获1300万美元资助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1 23:14
合成人类基因组计划(SynHG) - 由牛津大学杰森・钦教授领导,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7所高校参与,首期获得威康信托基金会1000万英镑资助 [1] - 目标是通过化学合成手段构建完整人类基因组,相关成果于《自然》子刊同步发表 [1] - 未来五年内将搭建完成基础技术框架,5-10年内目标人工合成一条完整的人类染色体 [2] - 项目核心目标是解析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不涉及合成生命创造 [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合成大型基因组能力可能完全改变对基因组生物学的认知,深刻改变生物技术与医学边界 [3] - 微生物染色体合成已深化人类对DNA认知,将技术应用于哺乳动物染色体是推动创新的关键挑战 [3] - 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组装技术,引领哺乳动物人工染色体工程的革命性变革 [3] 行业应用与前景 - 合成生物工程领域新技术可能催生,在完整人类基因组合成实现前就可能带来关于细胞如何使用基因组的新发现 [2] - 可能为重大社会挑战提供颠覆性解决方案,开创更可持续、更健康的未来 [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 [4] - 活动包括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优质项目路演与对接、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等 [5] - 分论坛涵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生物智造、未来食品&农业、美妆原料等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