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AI
搜索文档
索辰科技子公司拟7425万元收购昆宇蓝程55%股权
智通财经· 2025-10-09 18:31
公司将通过技术与市场全面整合,巩固并扩大公司在工业软件及物理 AI 领域的优势。本次交易是公司 构建综合性产业生态和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一步。 索辰科技(688507.SH)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索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数字科技")拟以人民 币7425万元向昆宇蓝程(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昆宇蓝程")股东王晋升、陆延涛购买其持有昆宇 蓝程55%的股权,本次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和银行借款。本次交易完成后,数字科技将持有昆 宇蓝程55%的股权(对应出资比例为55%),并将其作为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
索辰科技(688507.SH)子公司拟7425万元收购昆宇蓝程55%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8:15
公司将通过技术与市场全面整合,巩固并扩大公司在工业软件及物理 AI 领域的优势。本次交易是公司 构建综合性产业生态和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一步。 智通财经APP讯,索辰科技(688507.SH)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索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数 字科技")拟以人民币7425万元向昆宇蓝程(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昆宇蓝程")股东王晋升、陆延涛 购买其持有昆宇蓝程55%的股权,本次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和银行借款。本次交易完成后,数 字科技将持有昆宇蓝程55%的股权(对应出资比例为55%),并将其作为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
抬高AI权重 小鹏物理AI领域重大突破有望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6:30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有望在AI科技日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特别是在世界基座模型对世界进行推演的能力上取得关键进展 [1] - 公司AI团队已投入物理世界AI基座模型研发一年多 从底层AI Infra开始重构方法论 正在研发的基座模型使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模型数据量 是国内最领先的物理AI大模型 [1] - 公司在行业首次明确验证了规模法则在自动驾驶VLA模型上持续生效 该成果已在今年年中有过分享 [2] 核心产品与技术规格 - 公司于今年4月正式披露正在研发的720亿参数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小鹏世界基座模型” [1] - 该720亿参数模型将为公司提供全新的智能驾驶“大脑” 并通过云端蒸馏技术部署到车端 同时赋能AI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种终端设备 [1] - 自动驾驶VLA大模型是世界基座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 但更难的挑战是让世界基座模型具备对整个世界进行推演的能力 [1] 战略规划与目标 - 公司全面转向物理AI战略 抬高AI权重 2025年将是其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AI汽车领域全面应用的起点 [2] - 公司计划从L2+辅助驾驶研发向更高等级的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 期待拉开代际领先 [2] - 公司目标在2026年第四季度让全球用户都能拥有最先进、最适应本地路况的智能驾驶体验 [2] 行业影响与竞争优势 - 特斯拉、华为与公司等新势力 出现决胜“世界模型”的新趋势 [1] - 世界基座模型的进化被业内认为是攻克大规模L4的关键一步 可快速将图灵AI智驾部署到全球其他国家 也可将技术复用到AI汽车、AI机器人上 利好打造“AI+出行”生态 [1] - 物理AI世界基座大模型的进化将使公司图灵AI智驾更拟人、聪明和安全 提升用户驾乘体验 解决更多长尾场景 带来更强泛化能力 [2]
小鹏将于今年AI科技日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凤凰网· 2025-10-09 16:05
此前,何小鹏曾表示,小鹏汽车在2026年Q4会让全球用户都能拥有最先进、最适应本地路况的智能驾 驶体验。 据悉,小鹏AI团队已投入物理世界AI基座模型研发一年多时间,从底层的AIInfra开始重构其物理AI领 域的方法论,正在研发的基座模型使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模型数据量,是国内最领先的物理AI大模 型。此举将是攻克大规模L4的关键一步,可以快速将图灵AI智驾部署到全球其他国家,也可以将技术 复用到AI汽车、AI机器人上,利好其打造"AI+出行"生态。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9日,据第一财经消息,小鹏汽车将于今年的AI科技日上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的重 大突破,在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对世界进行推演能力上取得关键进展。 ...
小鹏将于今年AI科技日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新浪财经· 2025-10-09 15:01
公司技术进展 - 小鹏汽车将在AI科技日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小鹏世界基座模型的世界推演能力上取得关键进展 [1] - 公司AI团队已投入物理世界AI基座模型研发超过一年时间,并从底层AI Infra开始重构其物理AI方法论 [1] - 正在研发的基座模型使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模型数据量,据称是国内最领先的物理AI大模型 [1] 战略与业务影响 - 此次技术突破被视为攻克大规模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一步 [1] - 该技术可快速将图灵AI智驾系统部署到全球其他国家 [1] - 相关技术可复用于AI汽车和AI机器人领域,利好公司打造"AI+出行"生态 [1]
软银将收购ABB机器人业务,以AI赋能制造业
日经中文网· 2025-10-09 11:28
ABB是全球工业机器人4大巨头之1。软银集团从ABB手中收购机器人业务的目的是通过把AI 与机器人相融合,来主导制造领域的革新。在这一领域,英伟达也正在与安川电机一同寻找 业务机会…… 日本软银集团(SBG)10月8日发布消息称,将收购瑞士ABB的机器人业务。总收购额为 53.75亿美元,目标是在2026年内完成收购。软银集团此前一直针对数据中心、半导体等人 工智能(AI)领域加大投资,将把投资领域扩大至机器人领域。 ABB将把机器人部门分拆成独立公司,软银集团将通过旗下子公司收购新公司的全部股份。 本次收购将接受欧洲、中国、美国反垄断部门的审查并推进相关程序。 软银集团的会长兼社长孙正义(7月的演讲) 软银集团的会长兼社长孙正义就此次收购表示:"下一个前沿领域是(机器人及自动驾驶等) 物理AI(Physical AI)"。他进一步强调:"通过将(超越人类智慧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实现开创人类未来的划时代进化"。 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ABB的份额排在第2~3位。ABB在运用"数字孪生"(在虚拟空间中 重现工厂内的场景)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国内的同行企业指出,"在机器人巨头中, ...
估值53.75亿美元!软银现金收购“工业机器人巨头”ABB的机器人业务
美股IPO· 2025-10-08 19:18
这项交易对机器人业务的企业估值为53.75亿美元。该协议的达成,也意味着ABB放弃了此前分拆机器人业务并使其独立上市的计划。此次收购是软银在 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物理AI"方向上的重大战略布局。 瑞士工业巨头ABB已同意将其机器人业务出售给软银集团,此举标志着ABB将战略重心进一步聚焦于其核心的电气化与自动化业务,并通过该交易为股 东创造直接价值。 根据ABB于10月8日发布的公告,这项交易对机器人业务的企业估值为53.75亿美元。该协议的达成,也意味着ABB放弃了此前分拆机器人业务并使其 独立上市的计划。该交易尚需获得监管批准并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 ABB董事长Peter Voser表示,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在审慎评估后认为,软银的报价反映了机器人部门的长期优势,此次剥离将为ABB股东创造"即时价 值"。同时,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Masayoshi Son)指出,此举旨在打造软银的"下一个前沿"——物理AI(Physical AI),将世界级的 技术与人才整合,以推动一场"将人类向前推进的突破性革命"。 对于投资者而言,该交易预计将为ABB带来约53亿美元的净现金收 ...
估值53.75亿美元!软银(SFTBY.US)现金收购“工业机器人巨头”ABB的机器人业务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5:51
瑞士工业巨头ABB已同意将其机器人业务出售给软银集团,此举标志着ABB将战略重心进一步聚焦于 其核心的电气化与自动化业务,并通过该交易为股东创造直接价值。 根据ABB于10月8日发布的公告,这项交易对机器人业务的企业估值为53.75亿美元。该协议的达成,也 意味着ABB放弃了此前分拆机器人业务并使其独立上市的计划。该交易尚需获得监管批准并满足惯例 成交条件,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 对于买家软银而言,此次收购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物理AI"方向上的重大战略布局。 孙正义明确表示,软银的目标是将"人工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这笔交易将为软银带来ABB机 器人部门领先的工业技术和深厚的行业专长。ABB首席执行官Morten Wierod也认为,软银将是该业 务"绝佳的新归宿",双方对世界正在进入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新时代抱有共识。 他指出,ABB机器人部门将受益于软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下一代计算领域的尖端能力,从而 巩固和扩大其技术领先地位。 交易细节与财务影响 ABB董事长Peter Voser表示,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在审慎评估后认为,软银的报价反映了机器人部门的 长期优势,此次剥 ...
英伟达一口气开源多项机器人技术,与迪士尼合作研发物理引擎也开源了
量子位· 2025-10-02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在机器人学习大会(CoRL)上发布了多项开源技术,旨在系统性解决机器人研发中的关键难题 [1] - 此次发布覆盖了从物理引擎、基础模型、训练工作流到硬件基础设施的“全栈式”布局,重新定义机器人研发的游戏规则 [1][10] - 行业领先的机器人公司、制造商及顶尖高校已开始采用这些技术,加速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的进程 [3][9][10] Newton物理引擎 - 该引擎旨在解决机器人技能从仿真环境安全可靠迁移至现实世界的核心难题,全球超过25万机器人开发者面临此问题 [4] - 作为开源项目,基于英伟达的Warp和OpenUSD框架构建,采用GPU加速技术,能够仿真复杂动作如雪地行走和操控细腻物体 [4]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以及光轮智能、Style3D等公司已成为其早期用户 [4] Isaac GR00T N1.6基础模型 - 该开源模型通过集成Cosmos Reason视觉语言模型,赋予机器人接近人类的推理能力,能够将模糊指令转化为可执行的逐步计划 [5][6] - 模型使机器人能同时完成移动和物体操控动作,躯干和手臂活动自由度更大,甚至可推开较重的房门 [6] - Cosmos Reason模型在Hugging Face平台下载量已超过100万次,并在物理推理模型排行榜上位居榜首 [6] - AeiROBOT、Franka Robotics、LG Electronics等领先机器人制造商正在评估采用该系列模型 [7] 训练革新与数据生成 - 基于Omniverse的Isaac Lab 2.3开发者预览版新增了灵巧抓取工作流,采用“自动化课程体系”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训练机器人 [8] - Boston Dynamics的Atlas机器人通过此工作流学习抓取技能,操控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8] - 英伟达与光轮智能联合开发了Isaac Lab Arena,作为开源策略评估框架,支持大规模实验和标准化测试,无需从零构建系统 [8] - 公司提供了开源物理AI数据集,包含数千条合成及真实世界轨迹数据,目前下载量已突破480万次 [6] AI硬件基础设施 - GB200 NVL72机架式系统集成36个Grace CPU和72个Blackwell GPU,已被各大云服务提供商采用 [9] - RTX PRO服务器为机器人开发提供统一架构,RAI Institute已率先使用 [9] - 搭载Blackwell GPU的Jetson Thor能够支持机器人运行多个AI工作流,实现实时智能交互,Figure AI、银河通用等合作伙伴已开始采用 [9] - 在CoRL收录的论文中,近半数引用了英伟达的相关技术,卡内基梅隆大学、华盛顿大学等顶尖研究机构均在使用其GPU、仿真框架和CUDA加速库 [9]
拉斯·特维德:未来5年最具前景的5大投资主题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1 12:02
科技领域与人工智能 - 未来五年科技领域是核心投资主题之一,但当前科技类股票估值普遍较高[9] - 人工智能是近年创新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已预测约4000项新技术[11] - 2019年至2023年间AI有效算力增长了10万倍,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维持此增速[13] - AI能力快速提升,GPT-4在GPQA测试中得分已接近人类博士回答非专业问题的水平[14] - 生成式AI正在加速落地,Hugging Face平台已上线超过200万个AI工具,大部分免费[17] - 未来社会大部分利润将来自生成式AI的应用而非大语言模型,后者缺乏品牌忠诚度和关键技术壁垒[19][20] - 推理型AI、物理AI、个人AI、创新型AI和量子AI是重要发展方向,预计到2050年约80%的工作将由智能机器完成[23][24][29] 金属与采矿业 - 金属与采矿业是未来五年具备投资价值的核心主题,预计将出现金属短缺[9] - 部分金属价格需上涨460%才能回升至2010-2011年峰值,但当前估值实现此涨幅较难[31] - 铀矿前景明朗,若回升至历史峰值涨幅可达225%,且已处于供不应求状态[31] - 银、铂等金属面临类似供需格局,铜的短缺尤为突出[31] 激情投资 - 激情投资是未来五年的投资主题,标的包括优质海滩土地、城市核心地段公寓、限量版汽车等供给无法扩张的资产[9][33] - 在创新爆发和财富增长背景下,对不可复制资产的需求将显著上升[33] 东盟与中国市场 - 亚洲市场是未来五年的投资主题,亚洲股票或将成为优质投资标的[9] - 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明显,中国在最新全球62项未来关键技术研究中,有57项技术位居第一[36]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0位,GDP有望实现4倍增长[36] - 东盟市场远期市盈率平均为11倍,盈利增速约10%,越南市场分类若升级可能推动其上涨30%[36] - 中国股市处于历史区间低位,居民存款规模是股市市值的2倍,资金面具备支撑[37] - 中国股市股息率已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资产性价比突出,未来1-2年内有望出现大幅上涨[38] 生物科技领域 - 生物科技是未来五年具备投资潜力的行业,且当前估值并不高[9] - 国际生物科技ETF的市盈率约为10-11倍,估值温和[40] - AI正显著降低生物科技领域的研发成本并加快研发速度,过去一年AI发现的分子数量呈指数级增长[40] - 该领域有望涌现全基因组测序、脑机接口、液体活检、癌症疫苗等新产品和服务[42] 投资策略与信息处理 - 投资决策应基于长期视角,避免被短期市场波动干扰[44] - 信息获取方式包括收听播客和阅读顶尖银行及研究机构的报告,运动时学习效率更高[44] - 精准预测需关注真正知情且如实表态的人,而非媒体上的片面言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