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贝达药业涨2.02%,成交额2.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48.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1:45
10月29日,贝达药业盘中上涨2.02%,截至11:10,报55.63元/股,成交2.53亿元,换手率1.10%,总市值 234.05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448.51万元,特大单买入1190.59万元,占比4.71%,卖出971.04万元, 占比3.84%;大单买入4335.26万元,占比17.14%,卖出6003.32万元,占比23.73%。 截至9月30日,贝达药业股东户数2.95万,较上期减少7.99%;人均流通股14198股,较上期增加8.68%。 2025年1月-9月,贝达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7.17亿元,同比增长15.90%;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减少 23.86%。 分红方面,贝达药业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6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4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贝达药业十大流通股东中,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163415) 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82.70万股,为新进股东。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位居第六大流通股 东,持股545.5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91.23万股。兴全合润混合A(163406)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 540 ...
华东医药涨2.06%,成交额1.9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37.6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9 11:33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40.55元/股,成交额1.95亿元,换手率0.28%,总市值711.2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37.63万元,特大单净卖出481.62万元,大单净买入1119.25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0.43%,但近60日下跌9.22%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商业64.45%,制造业39.69%(其中工业33.76%,医美业务5.13%) [1] - 医美业务进一步细分为国内医美3.35%和国际医美业务2.4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概念板块包括AI医药、抗癌药物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26.64亿元,同比增长3.77%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27.48亿元,同比增长7.24%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6.88万,较上期减少1.50%,人均流通股25466股,较上期增加1.53%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8.7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7.71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5200.36万股,较上期增加1216.53万股 [3]
特宝生物涨2.03%,成交额7569.9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79.3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9 11:23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72.45元/股,总市值294.73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7569.90万元,换手率0.26%,主力资金净流入679.3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0.41%,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6.29%、8.04%和6.36%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重组蛋白质及其长效修饰药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抗病毒用药是核心收入来源,占比86.85%,血液/肿瘤用药占比12.87%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抗癌药物、生物医药等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4.80亿元,同比增长26.85%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6.66亿元,同比增长20.21%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8608户,较上期增加2.0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7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06亿元 [3] - 截至9月30日,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分别为第七、八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相比上期分别减少85.67万股和321.62万股 [3]
荣昌生物跌2.02%,成交额1.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11.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34
10月29日,荣昌生物盘中下跌2.02%,截至10:18,报88.96元/股,成交1.53亿元,换手率1.05%,总市值 501.39亿元。 截至6月30日,荣昌生物股东户数1.29万,较上期增加90.69%;人均流通股12595股,较上期减少 47.56%。2025年1月-6月,荣昌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48.02%;归母净利润-4.50亿元, 同比增长42.40%。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荣昌生物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 通股东,持股935.26万股,为新进股东。万家优选(161903)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92.45万股, 为新进股东。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001717)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400.00万股,为新进股东。鹏 华医药科技股票A(001230)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88.17万股,相比上期减少79.51万股。汇添富 创新医药混合A(006113)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14.18万股,为新进股东。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 数A(161726)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81.2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1.74万股。中银创新医疗混合 ...
胡润百富榜发布!24位厦门企业家上榜
搜狐财经· 2025-10-29 10:33
昨日,《2025胡润百富榜》在上海发布,24位居住地在厦门的企业家上榜,较去年增加10位,上榜人数 位居全国城市榜的第12位。 雷军成为"增长王" 厦门榜涌现众多"新面孔" 榜单显示,居住地在福建的上榜企业家达51位,宁德时代的曾毓群、黄世霖、李平,分别以3300亿元、 1500亿元和630亿元的财富,位居福建榜前三位,他们的财富均比去年增长超60%,展现出新能源产业 的巨大潜力。 福建籍企业家、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的财富比去年增长了1200亿元,但他仍以4700亿元退居第二,让 出去年中国首富头衔。 今年厦门上榜企业家不仅数量增长显著,且覆盖领域广泛,涵盖体育用品、光电科技、医疗健康、新能 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多个产业,体现出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态势。来自安踏的丁世 忠、丁世家分别以500亿元和475亿元,位居厦门榜第一、二名。其次是三安光电林秀成、林志强父子, 财富达399亿元。 今年厦门榜单涌现出众多"新面孔",包括隆领投资的蔡文胜,大博医疗的林志雄、林志军,吉比特的卢 竑岩,立鼎光电的吴富宝、吴泓越父子,科华伟业的陈成辉,海辰储能的吴祖钰,唯科科技的庄辉阳、 王燕夫妇,中仑新材的杨清金、 ...
机构风向标 | 沃森生物(300142)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3.0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28
公募基金方面,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计4个,包括华夏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指数发起式 A、国泰创业板医药卫生ETF、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富国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持股增 加占比小幅上涨。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计6个,主要包括易方达创业板ETF、招商国 证生物医药指数A、南方中证500ETF、嘉实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生物疫苗ETF等,持股减少占比 达0.66%。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204个,主要包括创新药、天弘国证生物医药ETF、国 泰中证生物医药ETF、广发创新药ETF、广发创业板ETF等。 2025年10月29日,沃森生物(300142.SZ)发布2025年第三季报。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共有12个机构投 资者披露持有沃森生物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1.28亿股,占沃森生物总股本的8.00%。其中,前十大 机构投资者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成都喜云 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 ...
博瑞医药跌2.01%,成交额1.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06.2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9 10: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9日盘中下跌2.01%,报53.20元/股,成交1.09亿元,换手率0.48%,总市值225.0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06.29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17.46万元(占比2.00%),大单净卖出88.84万元(占比26.93%买入 vs 26.12%卖出)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6.72%,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涨1.16%,近20日跌28.13%,近60日跌49.41%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减少18.28%;归母净利润1717.32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3.8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产品销售收入89.90%,技术权益及服务收入6.77%,其他收入3.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568户,较上期减少10.11%;人均流通股44185股,较上期增加11.3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25.09万股,较上期减少105.95万股 [3] - 创新药ETF(159992)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81.26万股;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研发和生产高端仿制药和原创性新药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原料药,概念板块包括多肽药、原料药、合成生物、创新药、生物医药等 [2]
中金:制度及改革红利助力中国资产重估延续——金融街论坛年会点评
中金点睛· 2025-10-29 07:5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传递积极信号,证监会主席表态对市场影响偏积极,制度及改革红利将继续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 - 中国资产配置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国际经贸秩序重构导致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大,稳健性和均衡性成为资产配置优先选项,中国资产价值被持续重估 [2] - 资本市场未来有望呈现"长期"、"稳进"态势,具备政府重视、全球货币体系重塑、基本面支撑及合理估值四大条件 [5] 资本市场改革与支持政策 - 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提供更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2] -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2]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灵活性和便利性 [3]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提高治理透明性,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3] 对外开放与市场生态建设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举措当日落地 [3] - 将进一步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 [3] - 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完善"长线长投"的市场生态 [3]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提出要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依法严打违法违规行为 [4] - 将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营造公平交易环境、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等多维度提出具体举措 [4]
10年后A股重返4000点 科技引领“结构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07:14
专题:时隔10年!上证指数重回4000点大关 年内涨幅达19% 2025年10月28日10时14分,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以来,A股首次 重返这一关键点位。 尽管当日午后市场遭遇抛压,最终收于3988.22点,但这一突破仍被视为重要的市场积极信号。 A股10年之后,指数归来,内核已变。一场由新经济主导的结构性牛市,正迎来关键时刻。这一次,市 场不再仅仅是一场资金的狂欢,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映射和产业升级浪潮的注脚。 永赢基金分析,市场突破4000点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近期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初步共识,外部 不确定性显著缓解,提振整体风险偏好;二是"十五五"规划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强调科技自立自 强、绿色转型与实体经济发展三大主线。这一战略定调直接强化了科技与绿色板块的投资逻辑,AI算 力、半导体、储能等领域与当前市场热点高度契合,主题投资机会不断强化。 当日盘面上,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军工、计算机领涨。而有色金属、钢铁、建筑等跌幅较大。两市成 交额达2.16万亿元,较前一日缩量1913亿元。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涨幅达18.99%,深证成指涨28.95 ...
从“心”出发 共创中韩关系美好未来(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56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将对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和亚太稳定繁荣发挥不可 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 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现实利益紧密相连。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 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韩关系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今年6月韩国新政府成立后,习近平主席同 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引领两国关系良好开局。新时期新形势下,双方应从"心"出发,加强友好合作,共 创美好未来。 双方要有与时俱进的同心。1992年,中韩打破冷战坚冰,实现历史性建交。33年来,中韩超越意识形态 和社会制度差异,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相互成就和共同发展,也为地区和平繁荣作出重要贡 献。如今,中韩各自发展和国际地区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个健康稳定、持续深化的中韩关系,顺 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双方有必要重温并坚守建交初心,与时俱进地客观认知彼此 和变化的国际环境,凝聚增进理解、夯实互信、深化合作的合力。 双方要有开拓新局的信心。中韩经贸合作基础深厚,双方产供链深入融合。中国长期是韩国最大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