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金融“动脉”加速畅通 银行间市场首单券商科创债发行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券商科创债发行情况 - 中信建投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启动发行,为首单在银行间市场启动发行的券商科创债 [1] -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中信建投、华泰证券5家头部券商获批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合计获批额度达558亿元 [1] - 中信证券获批发行不超过150亿元科创债,中金公司获批不超过98亿元,国泰海通获批不超过150亿元,中信建投获批不超过60亿元,华泰证券获批不超过100亿元 [1] 科创债市场发展 - 5月7日以来,已有超30家券商总计发行36只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超过300亿元 [2] - 券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标志着我国科创债发行渠道进一步扩容,可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融资规模 [2] - 科创债发行范围为银行间市场,银行间市场规模比交易所市场更大 [2] 科创债资金用途 - 券商发行科创债募集的资金中不少于70%的部分将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3] - 科创债将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科技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4] - 科创债通过定向资金配置,推动金融资源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聚集 [4] 券商业务生态变化 - 5月7日以来,55家券商已累计承销超3000亿元科创债 [6] - 中信建投以443.14亿元的承销规模居于首位,中信证券以442.68亿元位居第二,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分列第三至第五位 [6] - 科创债正重塑券商的业务生态,推动投行业务与投资业务深度融合,为券商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6] 券商服务能力提升 - 券商积极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助力科创债承销,并开展科创债做市服务,全面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 [5] - 科创债为券商带来承销业务的增量空间,也提供了资产配置优化与业务模式升级的契机 [6] - 科创债拓宽了券商资本中介角色的边界,通过自有资金直投或参与发行,券商可前置布局优质科创企业 [6]
南非-深圳经贸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会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0:36
经贸交流活动概况 - 南非-深圳经贸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 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馆总领事 深圳海外联谊会会长 南非副总统特别经济顾问等出席 [1] - 活动由深圳海外联谊会 深圳市总商会 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主办 旨在推动两地物流供应链 通信设备 智能穿戴 LED显示屏 建筑工程 光伏发电等领域合作 [1] 企业合作签约 - 深圳市汇通环球国际服务有限公司与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将在南山区全球企业服务中心设立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大湾区联络办事处 为非洲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帮助深圳企业了解非洲市场 [2] - 创维公司与Glint Origination Proprietary Limited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绿色能源领域深度合作 为南非终端用户提供全套太阳能储能服务 [2] - 两地企业代表表示将深化数字经济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 [2] 企业分享与捐赠 - 深圳朗华集团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非办事处 南非公用事业解决方案公司等企业代表在会上作分享 [3] - 深圳朗华集团向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捐赠10万元人民币 支持当地华文教育 [3] - 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向南非总统基金会捐赠十万兰特及学习用品 支持南非慈善事业 [3]
2025武汉投资促进大会开幕:签约重点项目148个、签约金额984.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6 18:24
投资促进大会概况 - 2025武汉投资促进大会主题为"投资武汉共赢未来",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出席并致辞 [2] - 参会企业代表包括盖瑞特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狄胜、三菱日联银行(中国)副董事长增井宪、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等 [2] - 大会吸引约200家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参会,涵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 [2] 签约项目数据 - 大会集中签约重点项目148个,总金额984.9亿元 [2] - 工业项目77个(542.9亿元)、服务业项目70个(440.7亿元)、农业项目1个(1.3亿元) [4] - 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合计金额581.6亿元 [4] 武汉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5.2% [2] - 武汉正全力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产业专题活动 - 举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文旅及"楚材聚汉"四场专题对接活动 [4] - 武汉经开区聚焦世界车谷建设,东湖高新区打造世界存储之都,武昌区推进"双碳"产业,蔡甸区推介中法生态示范城和中德国际产业园 [3] 企业代表发言 - 盖瑞特、三菱日联银行、高通、卡斯柯信号、信念医药科技、中国美国商会华中执委会等企业高管作交流发言 [3]
永赢基金市场点评:A股内生性增长动能正不断增强 下半年维持中性偏乐观判断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5:41
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25日上证指数上涨1.04%,创业板指上涨3.11% [1] - 综合金融、非银行金融、国防军工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7%、4.4%、3.49% [1] - 石油石化、煤炭、交通运输板块表现靠后,涨跌幅分别为-0.15%、-0.04%、0.25% [1] 波动原因 - 券商、计算机、军工等板块领涨带动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 [2] - 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市场预期下半年降息3次,全球宽松周期确定性增强 [2] - 以色列与伊朗地缘紧张局势缓和,利好全球风险资产 [2] - 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稳步推进 [2] 后市展望 - 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基建投资加速落地,消费刺激政策显效,工业企业利润有望修复 [3] -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包括放宽险资入市比例、优化分红回购制度、完善退市机制等 [3] - 政策资金托底意愿较强,市场大幅调整概率有限 [3] - 重点关注两类资产:新质生产力领域(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和经营稳健的龙头产业(水电、核电、互联网等) [3] 近期关注因素 - 地缘局势变化 [4] - 8月初中美贸易谈判 [4] - 7月初美欧贸易谈判 [4] - 国内地产销售数据边际变化 [4]
江苏“J-TOP创新挑战季”启幕科技成果转化主打“合力赋能”
新华日报· 2025-06-25 07:18
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活动 - 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举行,聚焦企业技术需求对接、科研成果展示及政策服务宣介 [1] - 南京科络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布技术需求,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学者介绍待转化科研成果 [1] - 南京市科技局重点推介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措施,技术经理人在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分中心实施转化项目可获每人每年最高5万元奖励 [1] 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 -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设立5亿元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存续期15年,专注投资关键技术及原始创新项目,覆盖高校师生、科创公司等多类主体 [2] - 南京银行江北新区分行推出"研发管线贷",为小微企业提供最高2000万元授信额度,已落地5户企业 [2] - 江苏省"成果拍卖季"和"J-TOP创新挑战季"两大品牌活动今年将举办12场线下专场,由多部门联合推动 [2] 政策与服务创新 - 高校事业身份技术经理人注册分中心后可享受市场化奖励政策,强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四大产业领域转化激励 [1] - 南京市通过技术经理人机制联动高校与企业,加速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及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技术落地 [1]
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巨轮驶入广阔蓝海
北京青年报· 2025-06-25 02:37
亚洲及中国经济影响力 - 亚洲推动全球60%经济增长 中国贡献其中一半份额 [1][4] - 中国在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方面处于全球前沿地位 [1][4] - 夏季达沃斯论坛成为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1] 夏季达沃斯论坛核心价值 - 论坛参会人数创近年新高 反映"中国机遇"的全球吸引力 [1] - 议题设置聚焦世界经济新态势、产业变革特点及企业创新方向 [1][3] - 历史主题如"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构想落地 [2] 全球产业变革趋势 - 新一轮科技革命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 [2][3] -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加速 催生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 [2][3] - 论坛探讨方向包括新能源与材料、数字时代互联互通等五大领域 [3] 中国市场优势 - 超14亿人口规模市场+完备产业链+高创新接受度构成独特优势 [4] - 规模效应摊薄企业创新成本 支持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4] - 市场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公平竞争合作 [4] 论坛战略意义 - 推动世界经济与中国机遇深度融合 开辟新兴产业发展蓝海 [5] - 聚焦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同探索科技革命下的新增长空间 [3][5]
百亿私募靠量化,小私募靠主观取胜?股票投资10强私募出炉!龙旗、复胜、神农登顶!
私募排排网· 2025-06-21 11:01
股票策略私募市场概况 - 股票策略是私募主流策略,截至2025年5月底占比66.58%,对应5185家私募机构 [2] - 有业绩展示的股票策略产品2822只,占私募产品总数61.54% [2] - 近一年(2024-06至2025-05)全球主要股指普涨:恒生科技指数涨40.09%领跑,中证2000涨25.51%,纳斯达克涨14.21% [4] 私募股票策略业绩表现 - 269家私募(3+产品展示)近一年平均收益26.49%,跑赢A股指数 [4] - 5亿以下规模私募表现最佳,平均收益28.55% [4] - 百亿私募中量化机构占优(23家量化vs 8家主观),前10强含8家量化私募 [6][7] 分规模组业绩领先机构 百亿规模组 - 龙旗科技:12只产品展示,创始人朱晓康具22年金融经验,获2024年多项行业大奖 [8][9] - 量派投资:4只产品展示,2019年成立,团队含数学竞赛获奖者及常青藤背景人才 [9] 50-100亿规模组 - 复胜资产夺冠,聚焦"智能化+品质化"新消费,团队获5座金牛奖 [13] - 前10强中量化私募占6席,包括天算量化、千衍私募等 [10][12] 20-50亿规模组 - 神农投资主打"极品投资"理念,重点布局AI、生物医药及新消费赛道 [17] - 主观私募占主导(19家),前10仅2家量化机构 [14][16] 10-20亿规模组 - 能敬投资控股夺冠,主观私募占5席,量化占4席 [18][21] - 橡木资产专注量化中高频策略,团队来自浙江大学 [22] 5-10亿规模组 - 优波资本、万涛私募分列冠亚军,主观私募占5席 [23][26] 5亿以下规模组 - 海南香元私募夺冠,前10均为主观私募,上榜门槛为各规模组最高 [27][31]
跨境并购案例频现A股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6-21 02:38
跨境并购政策与市场动态 - 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后,A股公司产业整合与资产收购需求被激发,2024年5月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2] - 截至2024年6月18日,78家A股公司首次披露85起跨境并购项目,民营企业发起64起占比75% [1][2] - 电子、汽车、有色金属行业各披露10项跨境并购,在所有行业中并列第一 [2] 跨境并购的核心驱动因素 - 技术获取是核心驱动力,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跨境并购整合全球研发资源 [1] - 企业通过跨境换股、定向可转债等创新型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1] - 产业逻辑主导并购,包括完善全球供应链、吸纳稀缺技术、快速切入新市场 [4] 代表性跨境并购案例 - 爱美客国际拟收购韩国公司85%股权,欧圣电气拟收购德国清洁设备制造公司100%股权 [1] - 至正股份拟收购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99.97%股权,标的为全球前五的半导体引线框架供应商 [2] - 东山精密全资子公司拟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份及认购可转债,合计投资不超过59.35亿元 [3] - 佳禾智能全资子公司拟以1.22亿欧元收购BD KG全部有限合伙权益 [4] - 科博达全资子公司拟以942.56万欧元收购捷克IMI公司100%股权 [4] - 丽珠集团境外全资子公司拟以15.87亿元人民币收购越南上市公司IMP 64.81%股权 [4] 跨境并购的战略意义 - 通过并购成熟企业快速切入高端市场,提升产业链话语权,尤其适用于硬科技产业 [3] - 有助于上市公司直接获取目标公司现有客户网络与市场份额,减少行业竞争压力 [5] - 丽珠集团收购越南IMP旨在拓展东南亚市场,优化资金配置效率 [4] 跨境并购的挑战 - 美利信因交易各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终止收购德国公司97%股权及波兰公司100%股权 [5] - 跨境并购面临文化差异、管理风格冲突、法律与监管制度差异等整合挑战 [6]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开闸!50亿市值+3亿营收门槛,谁将摘得“未盈利上市”首单?
梧桐树下V· 2025-06-20 10:53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启用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1] - 该标准主要面向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的创新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1][2] - 企业需具备强研发能力、技术壁垒及成熟产品落地能力,且需获得市场估值认可,多为经历多轮融资的独角兽或细分领域龙头 [2] 政策意义与背景 - 政策旨在解决高研发投入企业的融资困境,推动资本市场从利润导向转向成长性导向 [3] -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在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时已设立,但长期处于暂不实施状态,目前暂无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 [4] 潜在申报企业案例 -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公告分拆至创业板上市的预案,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2亿元、29.64亿元、129.22亿元,但连续3年未盈利,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为355亿元 [4] - 欣旺达动力为欣旺达旗下专注于汽车动力电池业务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为动力类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潜在申报企业画像 - 行业属性需符合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四大前沿领域 [6] - 需具备强技术壁垒(如专利布局、研发投入占比>20%)和成熟产品落地能力(年营收≥3亿元) [7] - 多轮融资后估值超50亿元,投资方含头部机构(如红杉、高瓴、国资基金等) [8] - 财务特征为未盈利但营收快速增长(如近3年复合增长率>30%),亏损主因高研发投入(非经营不善) [9] 重点赛道与代表企业 生物医药企业 - 安济盛生物(骨科创新药)完成超20亿元融资,核心产品进入III期临床,年研发投入超8亿,2024年技术授权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 [10] - 维泰瑞隆(抗衰老药物)B轮融资21亿元,估值约85亿元,2024年营收4.1亿元(主要来自专利授权) [11] - 此前超30家生物医药企业因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暂停而IPO搁浅,新政策下将快速转向创业板 [12] 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 - 蓝箭航天(火箭制造)估值120亿元,2024年实现卫星发射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400%),但研发导致年亏损超12亿元 [13] - 时的科技(eVTOL飞行器)估值60亿元,2024年获得预订单营收3.8亿元,适航认证中 [14] - 低空经济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资本布局密集 [15] 人工智能与芯片 - 镁伽科技(AI+生物实验机器人)估值70亿元,2024年营收4.5亿元,服务药明康德等头部客户 [16]
苏创投管理基金三年增加1000亿
苏州日报· 2025-06-20 05:51
公司发展概况 - 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三年以来管理基金总规模从1600亿元跃升至超26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1519亿元 [1] - 母基金规模380亿元,投资子基金规模近800亿元 [1] - 累计直投项目243个,投资总额超4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苏州超200亿元 [1] - 子基金投资项目1948个,投资总额577.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苏州超500亿元 [1] - 引进科创项目近250个 [1] 基金布局与投资策略 - 新增管理基金规模10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1519亿元 [2] - 与"国家队""省队"、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13只专项产业基金 [2] - 70%新增管理和合作基金为专注苏州30条重点产业链的专项产业基金 [3] - 天使轮及A轮项目投资占比超60% [3] - 首创"科创指数"融资模型,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3] 投资业绩与退出渠道 - 累计直投项目232个,投资总额超45亿元 [4][5] - 在管投资期三年以上的33只基金中,有10只基金MOIC大于2,有八只基金TVPI大于2,有11只基金DPI大于1,有14只基金IRR大于15% [5] - 推动13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累计助推6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6] - 并购退出成为有效退出手段,一季度完成两起已投企业间并购 [6] 产业布局与赋能生态 -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车联网、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4][5] - 累计布局成果转化项目44个,孵化引进衍生企业166家,累计实现营收逾10亿元 [7] - 与科研院所保持密切对接,推动重大原创技术产业化落地 [7] - 创新投贷联动模式,与本地银行以"见投即授信"方式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7] 品牌建设与未来目标 - 打造七大品牌推动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发展布局协同 [8] - 荣获投中榜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第31名"等多项荣誉 [8] - 2025年目标:新增100个直投项目,合作子基金达200只,新增直投金额3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4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投资项目500个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