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互动
搜索文档
低充高放,1度电可获得4元补贴 常州开展车网互动大规模放电活动
扬子晚报网· 2025-09-03 18:21
在公共充电场站,新能源车主需与充电场站运营商提前预约,预约成功后到充电场站进行放电。在居民 小区,安装充电桩区域需由供电公司直接供电,并提前进行报装,保证计量设备接入方可进行放电。公 交专用场站、换电站、单位内部场站等场景根据前期签订的协议参与车网互动。 V2G("车辆到电网"的简称),就是让电动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段从电网充电,在用电 高峰时段将电能反向输送给电网,既能使车主获得收益,也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 8月28日至30日19点30分-21点30分,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联合常州市发改委组织开展车网互动大规模放电 活动,活动覆盖全市27个充电场站,包括公共充电场站、公交专用场站、换电站、企事业单位内部场 站、居民个人充电桩等不同场景。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李敏介绍,近期高温天气助推电网负荷居高不下,常州电网已经七创历史 最高,本次活动时间正好是电网用电的晚高峰时段。"车网互动不仅能顶峰保供、提升电网韧性,也让 新能源车主有机会参与进来,共同为新能源之都降碳增绿。"李敏说。 本次活动还为车主带来实际收益。新能源车主将富余电量反送回电网,每反送1度电可获得4元补贴,若 是低谷充电1度电花费不 ...
江苏南京:实现车网互动充换电站常态化运营
新华社· 2025-08-31 11:31
政策机制 - 江苏省推行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机制 通过具有吸引力的放电价格标准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 [2] - 南京依托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试点项目 在江苏省内率先开启车网互动充换电站常态化运营 [2] 行业动态 - 车网互动充换电站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标志着车网互动模式从试点向规模化应用推进 [2]
新能源汽车化身“移动充电宝”,车网互动普及仍需多方发力 | 人民智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1:34
车网互动(V2G)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通过低谷充电、高峰反向放电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实现经济效益 [1] - 合肥市政务中心示范站配备27台V2G充电桩,采用"5G+量子"技术实现秒级电网互动 [2] - 合肥市5月30日实测放电功率超2000kW,累计放电量超5000千瓦时(相当于普通家庭3年用电量) [3] - 全国多地推进试点:深圳84个场站超2500车次参与,广州诞生首张居民V2G结算单,杭州开展三地实测 [4] 技术基础与市场驱动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全年预计与三峡年发电量相当 [5] - 动力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循环寿命超2000次(远超家用车1000次需求) [7] - 峰谷价差创造收益空间:安徽案例显示50度电车单次充放电最高可获40元价差收益 [2] - 头部充电桩厂商加速布局V2G,双向充放电模块技术趋于成熟 [6]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四部门联合启动首批规模化应用试点,合肥入选试点城市 [2] - 广州三年每年提供2000万元专项补贴,按设备投资额50%建设补贴+5元/千瓦时放电奖励 [8] - 上海对V2G桩给予最高240元/千瓦·年奖励,成都对试点项目提供5元/千瓦时补贴(上限100万元/年) [8] 基础设施与成本挑战 - 当前V2G设备价格高昂:120kW双枪桩为普通桩2.5倍,7kW直流桩达交流桩10倍价格 [10] - 2023年V2G充电桩价格出现20%降幅,规模效应有望持续降低成本 [10] - 合肥计划2025年建成超200根双向桩,集聚1万辆以上具备反向放电功能车辆 [3] 标准化与产业协同瓶颈 - 车网互动缺乏统一国家标准,车桩协议不匹配、放电功率限制等问题突出 [11] - 车企对V2G持谨慎态度:反向放电功能对销量助力有限,且存在责任界定风险 [12] - 南方电网推出首款车网互动责任保险,覆盖设备故障、安全事故及收益损失保障 [13]
新能源汽车化身“移动充电宝” 车网互动普及仍需多方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8-28 01:47
车网互动(V2G)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通过低谷充电、高峰反向放电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实现经济效益和电力系统平衡 [1] - 车网互动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大规模推广阶段)和双向充放电(萌芽阶段)两种形式 [2] - 技术层面已基本打通,市场端逐步验证可行性,政策端持续发力推动试点 [6] 规模化试点进展 - 合肥市建成8个车网互动示范场景,45根双向充电桩,总放电功率达3010kW [3] - 合肥2025年目标建成200根以上双向充电桩,集聚1万辆以上具备反向放电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3] - 深圳84个充电场站超2500车次参与示范,广州诞生全国首张居民个人V2G结算单,杭州首次开展三地规模化实测 [4] 经济性与政策支持 - 安徽工商业尖峰与深谷价差可使50度电车单次充放电最高获取40元收益,另享政府补贴 [2] - 广州每年提供2000万元专项补贴,按V2G设施投资额50%建设补贴+放电量5元/千瓦时奖励 [8] - 上海对V2G充放桩最高奖励240元/千瓦·年,成都对试点项目给予5元/千瓦时放电补贴(上限100万元/年) [8] 技术基础与优势 -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普遍超2000次,远超家用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1000次充放电需求 [6] - 通过"5G+量子"技术实现电网秒级互动,动力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无需二次投资 [2][5]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全年预计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相当 [5] 实施场景与模式 - 大型公共充电场站资源聚合能力强,优先落地反向放电 [7] - 工业园区结合光储充放系统实现V2B(车楼互动)落地 [7] - 电力现货及辅助交易市场完善为峰谷套利盈利模式提供机制保障 [6] 发展瓶颈与挑战 - V2G设备成本高昂:120kW双枪充电桩价格为普通桩2.5倍,7kW直流桩达交流桩10倍 [9] - 车桩协议不匹配、双枪不能同时反向放电、车企对放电功率设限等技术标准未统一 [10] - 车企因销量助力有限和责任界定不明晰对V2G存在疑虑,车主担忧电池损耗和出行电量保障 [10][12] 产业生态优化举措 - 南方电网推出业内首款车网互动责任保险,覆盖设备故障、安全事故及收益损失保障 [12] - V2G充电桩2023年价格普遍下降20%,规模放量后制造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9] - 居民用户参与全流程闭环已打通,高能耗厂区光储充放一体化方案加速落地 [4][7]
新能源车化身城市“充电宝” 助力应对高温用电
央视网· 2025-08-28 00:05
虚拟电厂建设进展 - 重庆湖北推进虚拟电厂建设 整合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零散资源形成规模化调节能力 [1] - 重庆璧山区建成光伏电能与储能电站组合的智慧零碳电厂 [1] - 武汉打造车网互动项目 利用峰谷电价差激励新能源汽车车主参与充放电 [5] 项目运行机制 - 重庆智慧电厂白天利用光伏发电供企业生产 富余电能储存于储能站 [3] - 用电高峰时段储能站向企业供电 项目为重庆电网提供6.9万千瓦顶峰能力 [3] - 武汉新能源车主低谷期充电储能 高峰期放电卖电赚取收益 [5] 项目成效 - 重庆项目顶峰能力占璧山电网工业负荷六分之一 保障工业企业迎峰度夏正常运转 [3] - 武汉车主年参与30次放电(每次30度)可完全覆盖日常充电成本 实现零成本绿色出行 [5] - 武汉市已在11个充换电场站布设反向输电设备 增强城市供电韧性 [7]
2GWh!中电装储能中标两大储能项目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27 14:23
公司业务表现 - 中电装储能2025年上半年国内及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均进入行业前五名 [3] - 公司累计储能系统出货量超过40GWh [5] - 成功中标华电集团、华能集团、中核汇能等央企集采项目 框架总规模超过36GWh [3] 近期项目中标 - 8月25日中标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 容量100MW/400MWh [4] - 8月26日中标内蒙古能源赤峰市巴林左旗独立储能项目 容量400MW/1600MWh [4] 技术成就与项目经验 - 建成世界容量最大的海西州虚拟同步技术示范工程 [5] - 完成全球首个百兆瓦时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项目 [5] - 建设国内首座集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储能基地 [5] - 已完成超过500个储能项目 [5] 国际市场拓展 - 户用储能产品出口至南非、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5]
优优绿能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23亿元,同比微增0.1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24.7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5.5%,归母净利润4328.96万元,同比下降35.6% [1] - 毛利率29.59%,同比下降12.05个百分点,净利率14.48%,同比下降24.86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3.15元,同比下降28.7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3元,同比下降184.92% [1] - 货币资金15.4亿元,同比增138.72%,主要因公开发行1050万股募集资金 [1][3] - 应收账款7.46亿元,同比增33.35%,因回款周期较长的国内业务占比提升 [1][3] 业务运营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研发,产品功率覆盖15kW-40kW [7] - 构建超充、换电、目的地充电、工商业储充、户用光储充放、便携储充放六大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7][8][9][10] - 采用直通风、独立风道和液冷三大技术平台,其中独立风道和液冷模块防护等级达IP65 [8][11] - 小功率直流快充产品(11kW-40kW)聚焦小区、写字楼、商超等目的地充电场景 [12] - 拥有1000余家行业客户,出海较早并通过认证、渠道、本地化制造建立海外品牌影响力 [11] 行业前景 - 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仍低于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14] - 海外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处于低位,欧美、东南亚等地区转型带来增量空间 [14] - 充电桩建设从一线城市"基础覆盖"向二三线城市及乡镇下沉市场延伸 [15] - 目的地充电、工商业储充等新形态产品持续创造细分市场需求 [15] 战略规划 - 坚持"产品+市场"双引擎战略,深化技术创新并拓展国内外市场 [7] - 暂不涉足下游充电桩制造,聚焦技术精研与性能突破 [13] - 通过V2G、光储充放等产品实现车网互动和家庭能源自主管理 [9][10]
国网天津电科院:完成新型充电桩安全智能交互终端现场测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6 14:24
技术突破与测试成果 - 国网天津电科院完成国产化率100%新型充电桩(站)用安全智能交互终端现场测试 显著提升新能源充电场站安全防护水平 [1] - 新型终端采用多因子身份认证与动态访问控制机制 确保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性 保护用户隐私与运营数据安全 [1] - 通过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 工作人员可在车联网平台及网级互动管控系统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 [1] 产学研合作与行业影响 - 电科院联合信产集团 车网公司 天津大学等单位组建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 聚焦充电基础设施及车网互动技术前沿 [2] - 团队在上海 北京 深圳成功举办高层次行业论坛与学术会议 有效提升行业影响力 [2] - 研究产出直接服务于标准建设 主导制定《车网互动充放电设施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等能源行业标准 [2] 政策参与与未来规划 - 团队骨干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充换电体系及车网互动的政策研究与制定 获政府机构及国网总部肯定 [2] - 电科院将支撑推进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助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2]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826
第一创业· 2025-08-26 11:57
核心观点 - 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预期推动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和运营投资机会 [2] - 上海楼市限购政策调整有助于降低改善住房成本并提振地产和消费行业信心 [3] - 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市场空间强化 行情预计持续 [3] - 德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业务稳健增长 储能业务亏损扩大 [6] - 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机制激励储能运营模式 [7] - 麦趣尔实现扭亏为盈 毛利率显著提升 [9] - 乖宝宠物主粮业务高速增长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10] 产业综合组 - 工信部拟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 推动电信运营商扩大新兴业务范畴 [2] - 中国星网完成9组共72颗组网星发射 其中7月27日至今发射5组38颗组网星 组网进程明显加速 [2] - 上海调整楼市限购政策 解除外环购房限制 提升单身个人购房套数至与家庭一致 [3] - 首套和二套房贷款利率拉平 免征首套和符合条件房产的房产税 公积金贷款提取进一步放松和提高额度 [3] - 上海计划2027年AI数据中心使用半导体自主控制比率提高到70%以上 北京计划提高到100% [3] - 工信部约谈阿里和腾讯 要求就继续采购英伟达H20芯片原因做出说明 [3] 先进制造组 - 德赛电池上半年营业收入97.62亿元 同比增长9.32% 归母净利润0.98亿元 同比下降9.36% [6] - 智能手机类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66% 智能穿戴类设备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6.97% 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业务同比增长18.62% [6] - 储能业务子公司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从1.38亿元扩大到1.77亿元 [6] - 江苏明确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机制 尖峰时段放电价格达每度电1.22元 居民用户每度电收益约0.85元 [7] 消费组 - 麦趣尔上半年总营业收入2.94亿元 同比下降4.49% 归母净利润154.66万元 同比增长102.40% [9] - 毛利率为25.32% 较去年同期上升10.74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0.58% 较上年同期上升21.73个百分点 [9] - 乖宝宠物上半年总营业收入32.21亿元 同比增长32.72% 归母净利润3.78亿元 同比增长22.55% [10] - 毛利率为46.23% 较去年同期提升1.53个百分点 [10] - 主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7.09% 增速显著高于整体营收水平 [10] - 抖音等线上平台销售占比从2024年26.1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5.86% [10]
规模世界领先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11:14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7月底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1] - 当前规模是"十三五"末的10倍 [1] - 充电基础设施规模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1] 新能源汽车推广与绿电应用 - 全球超半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行驶 [1] - 通过绿证绿电交易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绿电服务 [1] - 组织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试点实现电动车削峰填谷功能 [1] 绿色出行理念普及 - 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已深入人心 [1] - 绿色能源消费方式获得广泛认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