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经营承压,光伏企业怎样寻求突围之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30 07:28
行业经营状况 - 2024年光伏行业新增装机规模277.57GW,同比增长28.3%,但出现量增价跌现象 [2] - 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23.6%,硅片产量同比增长12.7%,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0.6%,组件产量同比增长13.5% [2] - 光伏设备行业2024年营业收入9271亿元,同比下降22.81%,归母净利润亏损266亿元,同比下降127.13% [2] - 2025年第一季度部分企业业绩改善,阳光电源营业收入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 [3] 企业财务表现 - 晶科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924.71亿元同比下降22.08% [2] - 隆基绿能2024年营业收入825.8亿元同比下降36.23%,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6.52亿元同比下降22.75% [2][3] - 天合光能2024年营业收入802.82亿元同比下降29.21%,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3.20亿元 [2][3] - 通威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919.94亿元同比下降33.87% [2] - 福莱特2024年营业收入186.83亿元同比下降13.20% [2] 价格竞争态势 - 单晶致密料价格从年初6.5万元/吨降至年底4万元/吨 [4] - N型颗粒硅价格从年初6万元/吨降至年末3.7万元/吨 [4] - 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快速下降导致企业经营亏损加剧 [4] 专利纠纷情况 - 天合光能起诉阿特斯两起专利诉讼,索赔金额达10.58亿元 [4] - 阿特斯反诉天合光能专利侵权,要求赔偿1亿元 [4] - 行业专利诉讼明显增多,包括晶科能源诉隆基绿能、天合光能诉中清光伏等案件 [6] 行业转型方向 - 需要从成本竞争向价值创造跃迁,推动PERC、HJT、TOPCon等高效电池技术商业化 [1][7] - 创新商业模式,拓宽光伏+建筑、光伏+交通等多元化应用模式 [7] - 发展微电网、光储融合、光储氢一体化等新空间 [7] - 构建多层次协同创新体系,组建创新生态共同体 [7] 出海战略 - 合作出海包括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多元合作和跨行业合作三种类型 [8] - 通过组建跨国联盟或合资企业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 [8]
深耕创新再攀高峰,引领行业技术革新浪潮
齐鲁晚报· 2025-05-30 05:29
技术创新与行业突破 - 公司总经理郑恩成在建筑防水材料领域取得多项专利技术,包括"沥青防水卷材烟气治理系统",显著推动行业发展[1] - 近期发表《某施工项目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应用》论文,验证新型无机防水材料在地下结构中的优异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2] - 在《防水卷材的耐久性分析及应用策略》中系统分析影响防水卷材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科学的评估方法和优化策略[3] 产品应用与实践创新 - 《沥青防水卷材在建筑防水中的应用研究》详细阐述沥青防水卷材在多种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设计,通过工程案例展示不同类型卷材的选择和施工方案[4] - 针对木结构坡屋面防水设计提出采用自粘式沥青卷材的施工方法,并强调关键节点附加防水层加强处理的重要性[4] 学术影响与国际认可 - 郑恩成于2023年获聘为新加坡环宇科学出版社《建筑施工与发展》及新加坡前沿科学出版社《工程与管理科学》双期刊编委,彰显国际学术地位[5] - 作为编委将参与国际期刊审稿和选题策划,推动建筑防水材料领域的全球学术交流与技术发展[5] 行业贡献与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专利技术研发和高水平论文发表,持续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6] - 未来将继续探索前沿技术,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新挑战,为建筑防水行业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7]
突破LFP电池性能边界 锂源科技首发T246低温高倍率型正极材料
高工锂电· 2025-05-29 18:52
行业会议与活动 - 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由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众钠能源总冠名 [1][2] - 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 由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利元亨总冠名 [2] 正极材料技术突破 - 锂源科技发布T246正极材料新品 针对低温和高倍率需求 在倍率性能上实现新突破 重新定义磷酸铁锂电池性能边界 [3] - T246材料在-20℃低温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达60%以上 具有稳定的容量保持能力 [4] - 材料具有较高粉体压实密度大于2.40g/cm³和优化粒径分布 提供均衡能量密度表现 [4] - 通过前驱体纳米化和体相掺杂工艺 使锂离子晶体结构更均匀 传输路径更短 迁移速率更快 导电性能更好 [4] - 1C充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60mAh/g以上和145mAh/g以上 较原有产品提升7.6% [4] 产品性能优势 - T246材料展现出优秀的低温与续航平衡特性 解决动力电池市场鱼和熊掌不可兼顾的难题 [4] - 高倍率性能特别适用于需要大马力输出的重卡商用车市场 [4] - 通过优化工艺与原料体系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为低温应用场景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5] - 兼顾低温和倍率性能的同时 兼顾成本方面的潜在优势 [5] 行业影响与发展 - 材料科学进步并非一蹴而就 T246是锂源科技在正极材料研发道路上又一次前进的印证 [5] - 中国锂电企业不断追求技术突破与创新 推动行业向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化升级迈进 [5]
力积存储赴港上市路:年营收超6亿仍陷亏损,鼎晖等资本加持
搜狐财经· 2025-05-29 17:5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6.1亿元、5.8亿元和6.46亿元,呈现波动增长态势 [1]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1%提升至2024年的9.3%,同期毛利从亏损1308万元转为盈利6028万元 [1] - 2022年至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1.39亿元、2.44亿元和1.09亿元,2024年亏损有所收窄但仍未盈利 [2] - 2024年存货减值亏损占比从2022年的13.2%降至3.7%,显示库存管理改善 [2] 业务运营 - 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与定制化内存芯片设计为核心业务 [1]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12.1%上升至2024年的14.8%,显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占比提升至2.4%,较2022年的0.6%显著增长 [2] 股权结构 - 公司主席应伟通过关联公司合计控制40.97%股权,为实际控制人 [3] - 杭州鼎辕持股22.67%,为最大机构股东 [6] - 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46.69%,股权相对集中 [6][3] 市场战略 - 公司通过定制化设计能力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3] - 已与多家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5] - 计划通过上市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 [6] 行业背景 -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加剧 [6] - 公司定位为技术驱动型内存芯片设计企业 [1][3] -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推动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2][6]
【畅卖全球 河南有一套】虞城钢卷尺:“卷”出县域产业新刻度
搜狐财经· 2025-05-29 16:10
行业概况 - 虞城县年产钢卷尺15亿把 占全国产销份额85% 占出口份额60%以上 若以每把5米计算 年产量可绕地球190余圈 [3] - 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从废料加工起步 现已形成年产值120亿元的完整产业链 [3][4] - 当地拥有2000多家钢卷尺企业 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 包括欧洲 日韩 南美 东盟等市场 [3][4] 企业竞争策略 - 商丘珂铭工量具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通过卷质量 服务 研发而非价格参与竞争 [3] - 河南百盛尺业引入3D打印 激光打印等技术 将印刷精度提升至1毫米内 废品率降至2% [4][5] - 锐尔拓工量具开发镂空不锈钢卷尺 适应复杂场景 单品创收超千万元 [5] 产品创新 - 行业推出智能语音量具 数显量具 电激光测距仪等智能化产品 [5] - 锐尔拓工量具通过材质改良(碳钢→不锈钢)和镂空设计提升产品耐用性 [5] - 百盛尺业采用喷墨打印等新技术使产品达到欧盟标准 [4][5] 产业生态 - 虞城县建立五金工具产业工业园 引入优质企业并配备"产业总顾问"制度 [5] - 国家级钢卷尺及五金工具质检中心提供标准制定 检测认证等技术支持 [5] - 产业链覆盖研发 生产 加工 销售全环节 实现集群化发展 [4][5]
云天化:深挖磷资源产业链
证券日报网· 2025-05-29 15: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3.33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89亿元 [1] - 公司执行"满负荷、快周转、低库存、防风险"策略,克服大宗原料和产品价格波动挑战 [1] - 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持续夯实,可持续发展韧劲和动力增强 [1] 产业链前端布局 - 积极推进镇雄磷矿前期开发工作,按计划推进昆阳二矿地采项目 [1] - 450万吨/年磷矿浮选项目建设保障产业链根基稳定 [1] - 磷矿浮选产率持续提升,回收率达95%以上,尾矿品位降低至6%以下 [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以关键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升磷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 - 推进磷酸分级利用和磷酸铁装置连续法技术优化 [2] - 成立云天化研究院,整合内部研发资源,聚焦磷资源高效开发、萃余酸梯度利用等关键技术 [2]
黄山谷捷(301581) - 301581黄山谷捷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5:3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581,证券简称黄山谷捷 [1] - 2025 年 5 月 28 日上午 9:00,西南证券郑连声等多家机构人员到公司会议室进行现场调研,公司董事长胡恩谓等接待 [2] 市场前景与发展策略 - 2024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40.9%,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等为动力,巩固现有业务,拓展相关领域,投入研发提升竞争力,进行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 [2][3] - 公司积极关注行业新趋势,加强新技术等研究,开发新产品,拓展应用场景和领域 [3] 市场竞争应对 - 以“抢占市场,降本增效”为本,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平衡市场份额与利润率 [3] 投资者回报 - 努力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实施提升盈利能力举措,如降本增效、提升自动化水平等,以回报投资者 [3] 财务相关问题 - 2024 年及 2025 年 Q1 应收账款多、收现比下降是因客户支付安排,Q2 及下半年将加大催收力度改善回款 [4] - 公司主要原材料铜材价格波动大,影响主营业务成本和毛利率,公司将提升与供应商合作关系,关注价格行情,拓宽采购渠道,保持价格策略灵活性和库存弹性 [4][5] 核心竞争优势 - 与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技术工艺、质量保障、研发能力、市场地位、产能规模等方面 [5]
美股新股前瞻|业绩重回增长轨道,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成沃德通(WODO.US)“救命稻草”?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0:41
全球贸易战对跨境物流行业的影响 - 2025年全球贸易战升级对跨境物流行业造成冲击,企业采取多元化策略应对不确定性并充裕现金流准备打"持久战"[1] - 中小企业对单一市场依赖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美国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加剧行业压力[11] 沃德通公司概况 - 沃德通是一家专注于跨境物流与智能仓储的端到端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聚焦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跨境货运服务[2] - 公司在上海、武汉和深圳建立区域枢纽,与海运空运港口运营商、承运商、报关行等建立广泛合作关系,过去四年与超过100个客户和供应商合作[2] - 客户主要为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或服务于电商平台的关键企业,服务覆盖美国、中东和东南亚等国外市场[2] 沃德通业务模式 - 业务分为模块化货运代理和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两大类[3] - 模块化货运代理提供运输、清关、仓储和配送等可组合服务,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3] - 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从货物起运地到目的地的端到端服务,实现一站式物流流程[3] 沃德通财务表现 - 2024财年收入1.3亿人民币同比下滑63.17%,但净利润扭亏为盈从亏损159.9万元转为盈利19万元[1] - 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2.24亿元同比暴增573.32%,净利润567.5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37.3万元[1] - 2024财年模块化货运代理收入大跌82%,占比从93.1%降至45.5%,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收入增长188.6%至7080万元,占比从6.9%飙升至54.5%[3][4] - 2025财年上半年模块化货运代理收入继续下降19.2%至1988.1万元占比降至8.9%,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收入暴增2267%占比升至91.1%[6] 沃德通业务转型 - 收入大幅波动源于公司战略性缩减低毛利传统模块化代理业务,转向高毛利综合物流解决方案[3] - 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包裹数量2024财年激增133.3%至112万个,2025财上半年再增3650.2%[4][6] - 转型带动毛利率从2023财年1.1%提升至2024财年7.1%,毛利大增127.7%至924.2万元[5] 沃德通面临的挑战 - 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2025财上半年每件包裹单价降低36.9%[8] - 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毛利率从38.8%大幅降至6.2%,总毛利率从10.6%下降至5.8%[8] - 客户集中度持续攀升,2024财年前四大客户收入占比66%,2025财上半年升至92.4%,最大客户占比41.3%[9]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论坛:重构媒体融合发展技术底座
科技日报· 2025-05-28 09:49
技术驱动的媒体系统性变革 - 技术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引擎 [1]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化人工智能、5G、超高清等技术应用,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 [1] - 上海报业集团通过重构技术基座、创新大模型应用场景、布局未来传播赛道提升科技浓度 [1] 媒体集团的技术实践 - 上海报业集团建设智能生产传播平台,实现AI全链路应用升级,打造"融媒创新空间"支持采编 [2] - 该集团布局数据库语料生态,将70个数字人升级为全流程智能化融媒生产工具 [2] - 重庆广电集团自主研发"华龙芯"数智大模型,建成省级XR虚拟演播室,与华为、腾讯共建AI创新中心 [2] 基层媒体转型与协同创新 - 盐阜大众报通过"三层协同"推进系统性变革,用AI技术构建"数智大厦"底层生态 [3] - 行业专家建议建立"媒体出题—产学研解题—市场验证"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应用 [3] - 共建共享中国媒体核心数据库(语料库)被视为未来智能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3] 技术迭代与价值引领 - 技术重塑媒体生态,主流媒体需通过AI创新抢占全球信息战阵地而非被动跟随 [3] - 行业强调技术应用需以"抵达人心"为目标,避免单纯炫技 [3]
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13
制造业重要性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1] -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是立国之本 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 [1] - 制造业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2020年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制造业展现出的强大韧性有力支撑了经济复苏 [1] 制造业现状与挑战 -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但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28 1%下降至2023年的26 2% [2] -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制造业占比下降过早过快 应予以高度警惕 [2] - 制造业稳定投入机制不健全 综合成本高 在一些重要细分领域还存在短板 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 [2] 制造业发展方向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关键在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2] - 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3] - 积极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着力培育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3] - 推动先进制造业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 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 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1] -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有利于维持产业创新生态 为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 [1] - 加强技术攻关 并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 推动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 产品提质 生产增效 [3] 全球竞争与战略保障 -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保障 [1] - 关键领域如芯片 工业母机的自主可控能力 直接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 - 世界各国愈发重视制造业对经济增长 就业扩容的关键支撑作用 美 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推进制造业回流与振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