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店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国补的最大受益者,小米还能接着赢吗?
雷峰网· 2025-06-05 15:43
国补政策影响 - 多地国补政策在618前陆续取消或调整,如江苏省6月1日起取消线上国补,线下改为每日限额发放,仅适用于家电及3C产品 [2] - 国补政策对手机市场刺激显著,落地一周内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65%,出货量超950万部,2000-5000元价位段增长尤为明显 [2]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延续复苏态势,总出货量达7090万部,同比增长5% [3] - 国补加速了手机市场"淘汰赛"进程,各品牌在国补混战中的表现将影响其未来市场策略 [3] 小米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总营收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毛利率升至22.8% [6] - 小米智能手机在中国大陆出货量份额同比提升4.7%至18.8%,高端机销量占比提升3.3%至25%,ASP达1211元创历史新高 [6] - 小米15 Ultra首月销量同比增长90%,Redmi K80累计激活销量远超竞品 [8]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30万台,同比增长40%,4000-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24.4%排名第一 [7] 小米渠道扩张 - 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大陆小米之家达16000家,环比新增超1000家,计划年底扩展至20000家 [10] - 小米线下渠道智能手机市占率提升至12.1%,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10] - 小米汽车业务带动"万店计划"升级,去年新增约5000家小米之家 [14] - 小米汽车门店筛选严格,需满足五项指标且具备30家以上小米之家才有资格开设 [17] 小米业务协同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AIoT业务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22.8% [9] - IoT业务表现亮眼:平板出货量全球前三,TWS耳机国内第一,可穿戴腕带设备国内第二 [9] - 智能大家电同比增长113.8%,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超110万、88万、74万台,同比增长均超65% [9] - 小米汽车业务收入186亿元,SU7系列累计交付25.8万台,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75869台创历史新高 [1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小米(18.6%)、华为(18.0%)、OPPO(15.7%)、vivo(14.4%)、苹果(13.7%) [7] - 国补落地后各品牌增速差异显著:一加(120%)、iQOO(70%)、小米(60%)增速领先,华为(20%)、苹果(10%)垫底 [6] - 华为受产能限制影响国补表现,Mate 70系列库存紧张;苹果因产品参与度低,出货量同比下滑9% [22] - 国补加速渠道洗牌,小商户因资质问题被排除在外,业绩下滑60%-70% [24] 小米未来战略 - 公司提出"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生态力"的制胜公式,强调高端化和新零售 [12]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持续推进,玄戒O1产品亮相补齐生态拼图 [28] - 计划2026年手机业务突破2亿用户大关,未来五年聚焦超高端市场 [29]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过去5年累计约1020亿元,2025年预计超300亿元,其中25%投向AI领域 [29]
樊文花万店梦遇阻:拓店速度放缓,药监局“亮红灯”
新浪财经· 2025-06-05 10:49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创立于1988年,从太原一家美容小作坊发展为全国性连锁企业,集研发、生产、连锁加盟、教育服务于一体 [3][4] - 2013年转型为面部护理小型连锁店,推出"产品+服务"双线模式,凭借高性价比快速打开市场 [3] - 截至2023年8月门店数超6000家,加盟经营者超3000位,采用轻资产、易复制模式吸引加盟商 [4] - 2024年3月启动"万店计划",目标未来拓店破万家 [1] 市场竞争格局 - 白鲸洗脸、洗脸猫等新兴品牌以百元内护理项目抢占市场,与公司形成直接竞争 [3][7] - 2021年美容院行业CR5不足1%,美丽田园以0.2%市占率居首,行业高度分散 [7] - 竞品快速发展:洗脸熊门店超4000家,洗脸猫门店增至1000家,洗脸医森获5000万天使轮融资 [7] - 百元内轻美容项目成为市场主流,80%生活美容机构提供相似服务项目 [15] 扩张与加盟模式 - 2017-2018年门店从2000家增至3000家,年复合增速50%;2020-2023年增速降至14.47% [8] - 县城15平米小店初始加盟成本约6.3万元(不含人员租金),新客套餐500-800元,高阶套餐约2000元 [9] - 部分加盟商反馈单店盈利难度大,有每月囤货要求,济南某店总成本约30万仅达保本 [9] - 加盟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过度推销、售卖临期产品等问题 [11] 数字化转型挑战 - 二代接班人张昕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 [6] - 线上公域推广与线下门店存在价格冲突,消费者反馈不同平台价格差异大 [6] - 转型面临智慧终端落地、员工培训、软件采购等成本增加 [6] - 内部存在代际冲突,管理层对转型计划有较多反对声音 [6] 产品质量问题 - 2024年4月嫩白精华霜、嫩白精华液因实际成分与注册资料不符被国家药监局通报 [1][19] - 生产商广州芙莉莱化妆品有限公司曾因物料检验记录不全被通报,与公司曾有相同联系电话 [21] - 2016年美白防晒乳未检出标示防晒剂,2021年防晒乳未标注防晒剂成分被通报 [21] - 2023年因对产品和品牌所获荣誉作虚假宣传被罚款5万元 [21][23] 门店运营现状 - 实体零售整体承压,2024年国内超12000家门店关闭,美容护肤行业面临闭店潮 [15] - 北京朝阳长楹天街购物中心店铺已迁出,原位置被白鲸洗脸等竞品取代 [15] - 店铺选址影响顾客体验,如北京朝阳大悦城店铺环境优于长楹天街负二层店铺 [16] - 疫情期间线上直播带动经营,但疫情后消费者选择偏好仍待观察 [16]
上海奶茶夫妻,身家飚到130亿
创业家· 2025-05-09 18:14
核心观点 - 沪上阿姨成功登陆港股,首日涨幅超四成,市值达166亿港元,成为今年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饮公司[4][6] - 公司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净利润下滑、单店GMV下降、加盟模式问题及行业竞争加剧[16][21][25][27] - 公司采取扩张门店、快速上新、下沉市场及多品牌策略应对行业竞争[14][28][30][32] 上市表现 - 5月8日港股主板挂牌,收盘报158.4港元,涨幅超40%,市值约166亿港元[4] - 单氏夫妇上市后持股78.78%,身家超130亿港元[5] - IPO筹集1.95亿港元,引入盈峰控股和华宝股份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921.55万美元股份[6][12]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净利润3.29亿元,较上年减少5900万元[16] - 2023年GMV总额107亿元,同比增长约10%,毛利率微升至31.3%[15] - 平均单店GMV由2023年160万元降至2024年140万元[16] 门店扩张 - 2023年1-9月净增门店超2000家,2024年下半年仅新增759家[18] - 提出"万店计划",目标2025年达成,但开店速度放缓[17][19] - 目前门店超9000家,其中99.7%为加盟店,自营店仅24家[23] 加盟模式 - 加盟相关收入从20.72亿元增至31.69亿元,占比超96%[23] - 加盟费4.98万元可分期三年,前期投入约17万元,为头部品牌中最低[24] - 2023年闭店率7.7%,居行业首位,加盟商存在物料价格高、利润低问题[25] 供应链 - 全国冷链覆盖率近100%,鲜果统一配送[25] - 投入数千万建两大自有工厂,八大仓储物流基地,总面积超10万平米[25] 市场竞争策略 - 过半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瞄准下沉市场增长潜力[28][29] - 每月推新品,近期果蔬茶以减脂为卖点,单日销量达六七十杯[30][31] - 推出"轻享版"(2-12元)和"茶瀑布"(低价)子品牌,分别开店188家和304家[32][33] - 引入"沪咖"子品牌,采取店中店形式,价格13-23元[34] 行业趋势 - 2025年茶饮行业价格战延续,品牌分化加剧,强势品牌加速开店,弱势品牌可能关店[20] - 三线及以下城市为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