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本利
icon
搜索文档
天山股份(000877):首次覆盖报告:全国水泥产能市占率第一,周期底部价值凸显
西部证券· 2025-08-15 19:51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22元/股,对应2025年0.7倍PB [1][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21.5/27.0亿元,营收833/826/821亿元 [1][4] - 当前PB仅0.5x,处于近10年6.92%历史低位,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21][43] 行业分析 - 需求端:2025年水泥需求预计同比下降5-6%,新疆基建政策红利释放将带来区域结构性机会 [2][15][55] - 供给端:错峰生产常态化+产能置换政策趋严,行业供给收缩趋势明确,1543条产线实际利用率仅53% [16][57][62] - 价格端:Q4传统旺季提价可期,2025年高标水泥均价预计255-265元/吨 [17][64][66] 公司竞争优势 - 产能规模全国第一,拥有3亿吨熟料/3.6亿方商混/2.3亿吨骨料产能,市占率持续提升 [25][26][40]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2024年吨成本下降23元至209元,石灰石自给率提升至87.8% [3][73][77] - "水泥+"产业链协同效应突出,商混/骨料销量降幅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94][102][107] 增长驱动因素 - 海外业务加速扩张,2024年收入8.4亿元(同比+4.4%),毛利率38.5%显著高于国内 [109][112][117] - 引入中材国际战略合作,采用并购为主模式控制风险,哈萨克斯坦3500t/d新产线落地 [107][114] - 资本开支持续收缩,未来三年分红率不低于50%,股东回报政策明确 [87][89][91] 财务预测 - 水泥业务:2025-2027年吨均价255/260/265元,吨成本206/205/204元 [119] - 商混业务:2025-2027年销量增速3%,吨价310元维持稳定 [120] - 骨料业务:聚焦存量产能释放,吨价33元/吨成本23元保持稳定 [117]
宋志平:如何克服内卷|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2 16:48
光伏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光伏行业在2023年下半年面临价格下滑和效益下滑等挑战,行业正进行内部调整以克服内卷 [2] - 全球光伏组件年需求约600GW,中国产能超过1000GW,供需严重失衡 [10] - 光伏行业过去支持了中国和全球新能源事业发展,但当前需应对市场饱和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环境变化 [3] 竞争理念重塑的五项新规则 规则一:从竞争到竞合,加强行业自律 - 良性竞争聚焦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和合理价格,恶性竞争表现为低于成本价或低质量竞争 [4] - 行业领袖企业需带头自律,中小企业需遵守行规,避免成为价格破坏者 [6] - 中国建材提出市场竞合"四化":发展理性化、竞争有序化、产销平衡化、市场健康化 [7] 规则二:从分散到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 - 并购重组有助于打造龙头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克服内卷并参与全球产业整合 [9] - 日本水泥行业通过重组将23家企业整合为3家,实现等比例减产,保持价格稳定在100美元/吨 [9] - 电解铝行业通过设定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持续盈利 [7] 规则三:从去产量到去产能,标本兼治 - 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北方冬季停产3个月,南方雨季停产3个月)将利润从两三百亿元提升至1500亿元以上 [10][11] - 限产需警惕企业扩产能冲动,需同步限制产能以维持价格稳定 [11] - 工业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降价无法显著刺激需求,需通过限产调节供需 [10] 规则四:从量本利到价本利,提高定价水平 - 价格对利润的影响是成本影响的10倍、销量影响的4倍,企业需掌握定价主动权而非被动降价 [13] - 北新建材坚持"质量上上,价格中上,服务至上",市场占有率70%,年净利润40亿元 [14] - 光伏玻璃头部企业宣布2023年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内卷式竞争 [14] 规则五:从红海到蓝海,"四化"创新增加价值 - 差异化:隆基绿能选择单晶硅和BC新技术突破,避免同质化竞争 [15] - 细分化:阳光电源聚焦逆变器和储能系统运营,实现高效益 [16] - 高端化与品牌化:户用光伏产品溢价50%-150%,中国光伏品牌占全球85%份额 [17][18] 行业调整案例与经验 -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35%,通过错峰生产和重组整合实现效益提升 [5][10] - 电解铝行业通过7次调控最终锁定产能天花板,实现持续盈利 [7] - 日本水泥行业重组后等比例减产,保持价格稳定,中国水泥价格目前为50美元/吨 [9]
宋志平在光伏行业大会上“反内卷”讲话全文:商场不是战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19:2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当前组件产能达1200GW,而全球年需求量仅600GW [11] - 行业存在"内卷式"恶性竞争现象,表现为低于成本定价、过度追求出货量排名等不良竞争行为 [3][15] - 水泥行业曾经历类似困境,产能过剩达35%-40%,通过整合协同实现十余年盈利 [4][12] 反内卷五大建议 - 从竞争到竞合:区分良性竞争(技术/质量/服务)与恶性竞争(低价倾销),倡导行业自律 [3][5][6] - 从分散到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参考美国钢铁/日本水泥行业整合案例(日本23家→3家) [7][8][9] - 从去产量到去产能:实施错峰生产(水泥行业案例使利润从200亿增至1500亿),同步控制产能扩张 [10][11][12][14] - 从量本利到价本利:改变以销量为核心导向,重视定价策略(价格变动对利润影响是销量的10倍) [15][17][18] - 从红海到蓝海:通过"四化"创新(差异化/细分化/高端化/品牌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19][20][21] 成功案例参考 - 电解铝行业通过设定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实现8年持续盈利,产能利用率保持95%以上 [6] - 北新建材坚持"质量向上,价格中上"策略,市占率70%且年净利达40亿 [18] - 隆基绿能通过差异化战略(从多晶硅转向单晶硅/BC电池)实现突破 [20] 政策与机制建议 - 呼吁行业协会强化自律职能,重点包括反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标准等 [5][6] - 建议豁免并购重组中的反垄断限制,参考日本水泥行业重组经验 [9] - 支持证监会"并购6条"政策,通过资本市场推动产业整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