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业务转型

搜索文档
广发资管退出公募牌照申请名单
新浪财经· 2025-08-07 14:49
据券商中国消息,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已退出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2023年,共有6家券 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仅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获得批准,2024年申请无果。广发资管原计划通过公募牌 照拓宽业务,但目前已暂停申请。行业内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迫在眉睫,许多券商选择将产品转移至控 股或参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广发资管已将部分产品转移至广发基金管理。 ...
券商最新私募资管规模达5.52万亿元 固收类产品占比超八成
证券日报· 2025-07-31 23:53
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与结构 - 截至6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达5.52万亿元 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 较去年末增加551.32亿元 [1] - 集合资管计划规模3.09万亿元 占比55.91% 较去年末增长6.61% 单一资管计划规模2.43万亿元 占比下降5.30% [1] - 固收类产品规模4.55万亿元 占比82.50% 较去年末增319.68亿元 混合类/权益类/衍生品类占比分别为10.42%/6.47%/0.61% [2] 产品备案与市场偏好 - 6月新设私募资管产品中固收类占比56.29% 规模308.16亿元 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2] - 低利率环境下固收类产品因稳健性和收益率优势凸显配置价值 预计规模将保持增长 [2] 行业竞争格局与转型方向 - 券商资管规模分化显著 平均管理规模581.14亿元 中位数216.21亿元 7家机构规模超2000亿元 [3] - 头部券商加速布局资管子公司 推进专业化运营 申请公募资格以拓宽业务边界 [3] - 行业聚焦主动管理能力提升 申万宏源推动业务主动化/公募化/权益化 南京证券优化零售转型与产品体系 [3]
券商私募资管存量规模回升至5.43万亿元 单月增量破千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26 00:21
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与结构变化 - 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回升至5.4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094.96亿元,扭转2月以来下降趋势 [1][2] - 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增至2.93万亿元(占比54.07%),单月增加1127.94亿元(增幅4%),单一资管计划规模2.49万亿元(占比45.93%)环比下降0.13% [2] - 固收类产品规模达44770.01亿元(占比82.49%),单月增长1195.9亿元(增幅2.74%),混合类/权益类/衍生品类占比分别为9.36%/7.59%/0.56% [2] 主动管理转型成效 - 前4个月新发产品中集合资管计划备案规模占比达61.08%(819.56亿元),单一资管计划占比38.92%(522.19亿元) [3] - 监管政策推动行业打破刚兑、消除多层嵌套,加速业务回归"受人之托"本源,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2] - 头部券商如财通资管固收投资强调"低波动,稳收益",同时拓展量化、衍生品等多元策略 [5]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 分析师预计下半年资管规模将稳中有升,权益类和固收类产品均可能贡献增量,固收+产品发行力度加强 [4] - 政策修订将资管业务收入加分范围扩大至行业前30名,鼓励中小券商发展特色资管业务 [5] - 长期看资管费率下行趋势明确,受公募降费、ETF工具化及利率中枢下滑等因素影响 [6]
“破局”大集合产品到期困境 券商资管业务加速转型 “公募+私募”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1 00:09
行业概况 - 券商资管业务总规模达9.7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主动管理产品规模4.3万亿元占比44% [4] - 大集合产品数量167只,管理规模3570.32亿元,债券型占比最高(75只),股票/混合型49只,货币型34只 [1] - 行业仅15家券商或资管子公司持有公募基金牌照,未持牌机构面临大集合产品到期整改压力 [1] 业务转型动态 - 头部券商加速"公募+私募"双牌照布局,东方红资管(1585.59亿元)、华泰资管(1365.62亿元)、中银证券(1313.9亿元)公募规模超千亿 [6] - 中信证券资管拟将17只大集合产品转至华夏基金,国元证券、东海证券等亦将产品转至关联公募基金 [2] - 广发资管、光证资管等4家机构正在申请公募牌照,财通资管通过十年公募牌照积累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 [6] 竞争格局与挑战 - 2024年42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40.92亿元同比下降0.35%,2025Q1进一步下降3.32%至101.31亿元 [4][5] - 私募资管规模从2024年峰值5.85万亿元降至2025Q1的5.32万亿元,主动型集合计划占2.82万亿元 [5] - 东吴证券、国联民生等13家机构实现逆势增长,行业呈现梯队化分化 [5] 战略方向 - 公募牌照被视为解决大集合产品改造的关键,可拓宽客户覆盖面并实现公募私募协同 [4] - 管理人变更为关联基金公司的方案可保持产品存续率、实现投研资源共享、提升过渡效率 [3] - 行业需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如财通资管打造多元产品矩阵)和客户服务升级应对跨机构竞争 [6]
最牛暴增超2300%!
中国基金报· 2025-05-03 16:24
券商一季报业绩概览 - 49家上市券商中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 16家增速超50% 天风证券和国联民生证券扭亏为盈 华创证券由盈转亏 [1] - 国泰海通以122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居榜首 同比增长391.78% 但扣非后净利润32.93亿元低于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 [1] - 东北证券归母净利润增超800% 主要受益于财富管理和投资业务 [5] - 东吴证券归母净利润增超110% 主要系经纪业务和投资收益增加 [6] 自营业务表现 - 自营业务成为业绩分化关键因素 长江证券以2328.61%增速居首 华西证券增长602.18% [2][3] - 中信证券自营收入88.62亿元排名第一 同比增长62.32% 国泰海通40.10亿元排名第二 中金公司33.96亿元排名第三 [2] - 大型券商中广发证券自营收入增长106.47% 银河证券增长93.74% 国信证券增长71.42% [2] - 16家券商自营收入下滑 财通证券降幅达94.53% 中原证券下降87.68% [5][6] 资管业务表现 - 42家可比券商中19家资管业务正增长 23家下滑 中信证券以25.63亿元收入居首 同比增长8.69% [8] - 广发证券和国泰海通资管收入分别为16.92亿元和11.68亿元 位列第二、第三 [8] - 华泰证券资管收入锐减61.70%至4.24亿元 首创证券下滑52.52% 太平洋证券等7家券商收入"腰斩" [8] - 券商资管规模2024年四季度达5.47万亿元 同比增长3.04% 结束多年下降趋势 [7] 其他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全面向好 24家券商投行业务增速为正 中银证券等5家增速超100% [1] - 42家可比券商中仅19家资管业务同比正增长 占比45.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