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鼠万抗
icon
搜索文档
百奥赛图:双业务线构建“价值金字塔”,中国创新药BD潮中的潜在赢家
新浪证券· 2025-09-21 18:55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签署超过70笔管线授权协议 总交易额突破600亿美元 刷新历史纪录 [1] - 跨国药企迫切需要填补"专利悬崖" 中国企业凭借高效研发和成本优势成为全球管线重要来源 [1] - BD交易成为未来长期主旋律 受跨国药企专利悬崖与中国创新药效率红利双重驱动 [9] 公司商业模式 - 形成双业务线结构:模式动物业务提供标准化产品及服务产生稳定现金流 抗体平台业务通过授权与合作实现高成长潜力 [2] - 采用开放式平台模式 分子可多次授权给不同伙伴 提高单体成功概率 [9] - 价值捕获模式采用首付款加里程碑加销售分成的长期价值金字塔结构 [9] 技术平台优势 - 拥有RenMice®系列抗体发现平台 能在上千个潜在靶点上预先制备抗体库 形成货架式供给 [2] - 2020年提出千鼠万抗计划 使公司站到创新药研发链条源头位置 [2] - RenLite®共轻链平台可开发双抗ADC分子 在炙手可热赛道上具备技术抓手 [7] 近期合作成果 - 与默克合作探索抗体偶联LNP核酸递送 协议包含选择权里程碑与分成条款 [5] - 与Tubulis签署抗体许可协议 获得首付款和潜在销售分成 体现抗体超市模式 [6] - 与IDEAYA合作开发双抗ADC IDE034 分子即将进入临床申报 临床前数据显示与小分子药物联合有明显协同作用 [7] 资本市场定位 - 平台型Biotech具备更强抗风险能力 通过合作授权与分成共享收益而不自己承担全部临床风险 [3] - 平台复购率和国际合作拓展构成估值体系中更稳定的锚 [3] - 被视为新药研发加速器 为不同体量药企提供即取即用候选分子降低创新门槛 [9]
百奥赛图:当“千鼠万抗”遇上BD大潮
新浪证券· 2025-09-21 18:55
中国创新药行业BD交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签署超过70笔授权协议 总交易金额超过600亿美元[1] - 跨国药企因专利悬崖急需新管线补充 中国企业凭借效率与成本优势成为全球新药重要来源[1] - 行业进入系统性对外授权时代 百奥赛图定位为行业加速器[1][5] 百奥赛图商业模式 - 采用双业务线模式 包括模式动物业务和抗体平台业务[2] - 模式动物业务基于人源化小鼠和疾病模型 为药企提供临床前验证工具 带来稳定现金流[2] - 抗体平台业务依托千鼠万抗计划 建立百万级抗体分子库 通过授权合作获取首付款、里程碑和销售分成[2] - 商业模式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 基础盘稳固且授权业务提供上升弹性[2][5] 近期合作进展 - 与默克合作探索抗体偶联LNP核酸递送 拓展抗体在核酸药物应用[3] - 授权德国Tubulis公司使用RenMice®平台开发ADC 获得首付款与里程碑分成[3] - 与IDEAYA推进IDE034双抗ADC项目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申报IND 适应症覆盖多种实体瘤[3] - 合作覆盖核酸递送、ADC和双抗ADC三大热门赛道 证明平台通用性和国际影响力[3] 企业竞争优势 - 风险分散于多个抗体资产而非单一管线 持续产出药物开发原材料[4] - 收入模式多元 结合模式动物现金流和抗体授权分成[5] - 获得跨国药企重复合作 平台质量获得国际认可[5] - 定位为创新药行业基础设施 提供先进研发工具而非直接淘金[5] 资本市场定位 - 缺乏短期爆点但具备长期价值股特性 具有持续兑现确定性[5] - 在全球药企追求高效低成本研发背景下 平台价值将进一步提升[5] - 在中国创新药BD大潮中可能成为长期赢家[5]
百奥赛图:从“千鼠万抗”到全球新药研发加速器
新浪证券· 2025-09-19 15:59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作为全球新药开发基础设施供应商 凭借RenMice平台和千鼠万抗计划构建抗体分子货架 显著缩短研发时间并提升成功率 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赋能者[2][6] - 公司RenLite平台通过共同轻链技术解决双抗开发链错配痛点 使双抗生产简化至单抗水平 已吸引多家全球合作伙伴探索双抗ADC领域[3] - 百奥赛图商业模式包含授权费、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形成多元价值金字塔 技术稀缺性赋予其强大产业链议价权[6] 技术平台优势 - RenMice平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千鼠万抗计划构建百万量级抗体分子货架 被默克、吉利德、百济神州等全球药企验证为研发基础设施[2] - RenLite平台解决双抗链错配问题 使双抗生产近乎单抗简便 支持快速组合验证和PoC实验 极大提升研发效率与成功概率[3][4] - RenNano平台聚焦纳米抗体研发 凭借小分子量和穿透力优势攻克实体瘤 可与RenLite协同探索多特异性抗体 拓展自免和肿瘤领域解决方案[5] 行业合作与商业价值 - 公司近期与多家跨国药企达成合作 获得可观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验证技术平台稀缺性[1] - 商业模式使药企规避早期研发风险 将资源集中于临床开发与商业化 构建长期稳固的价值金字塔[6] - 作为全行业加速器而非单纯管线Biotech 百奥赛图持续为全球新药研发赋能 构筑全球价值金字塔[7]
百奥赛图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5% 净利润4800万元超去年全年水平
格隆汇APP· 2025-08-28 18:37
公司业务模式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于靶点人源化小鼠和千鼠万抗抗体序列分子技术 形成强大技术壁垒的产品型公司 [1] - 掌握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核心环节:抗体序列来源(千鼠万抗)和临床前评价体系(靶点人源化小鼠) [1] - RenMice技术平台累计获得16项专利授权并提交21项专利申请 [5]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21亿元 同比增长51.5% [1] - 毛利率保持74.4%高水平 净利润4800万元较去年全年提升41.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值超2.03亿元 净现金流转正3325万元 [3][4] 业务板块表现 - 靶点人源化小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1% 占总收入44.1% 毛利率约79% [2] - 抗体分子转让开发业务收入增长38.1% 占总收入26.2% 毛利率约88% [2] - 新签约抗体分子数量约80个 同比增长60% 累计签署近280个合作 [2] 市场布局与收入结构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70%左右 国内外市场同步快速增长 [1] - 技术产品收入(靶点人源化小鼠+抗体开发)占总收入70.3% 服务类业务仅占25% [1]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上半年研发投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29% 持续聚焦核心技术领域 [5] - 累计获得195项授权专利 提交496项专利申请 [5]
百奥赛图“千鼠万抗”盈利幻象:研发投入规模锐减,专利劫悬而未决|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7-07 21:31
上市进程与资本布局 - 公司更新科创板招股书,推进"A+H"跨市场上市进程,2023年6月递交申请后进展缓慢直至近期更新 [2] - 作为"基因编辑第一股"于2022年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5.22港元/股,募资净额4.71亿港元 [12] - 科创板募资计划从18.93亿元缩水至11.85亿元,减少7.08亿元 [12]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34亿元、7.17亿元、9.8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36.76% [3][6] - 归母净利润从-6.02亿元、-3.83亿元改善至2024年0.34亿元,实现扭亏但累计未弥补亏损达17.54亿元 [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33.04%,较2023年66.17%显著下降,累计研发投入达20.55亿元 [4][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58.9%升至2024年65.28%,流动比率1.53倍、速动比率1.32倍均低于行业平均3.69倍和3.27倍 [12][13] 业务板块分析 - 核心战略"千鼠万抗"计划尚未商业化,10个药物管线中5个进入临床阶段 [3] - 抗体开发业务2021-2023年持续亏损(-3.99亿、-5.32亿、-3.19亿),关联方收入占比达27.81% [5][6] - 模式动物销售与临床前评价业务2023年合计净利润2.17亿元,仅能覆盖创新药开发业务亏损 [6] 研发与专利动态 - 研发团队规模从2022年627人锐减至2024年337人,两名高管离职 [8] - 卷入与和铂医药专利纠纷,涉及RenNano平台技术,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被驳回 [9] - 国家知识产权局维持对方专利权有效,可能影响相关产品研发与销售 [10] 实控人财务状况 - 实控人沈月雷为员工激励平台举债8900万元,2025年12月到期 [14] - 配偶倪健因收购分期纳税需缴纳3090万元,已借款1500万元 [14] - 实控人合计控制27.1921%表决权,存在股份被冻结风险 [15]
Biotech产业链:康诺亚向右,百奥赛图向左,和铂在中间
雪球· 2025-05-01 09:32
核心观点 - 文章对比了三家生物科技公司(康诺亚、和铂医药、百奥赛图)的技术平台优势及BD交易策略 [5][6] - 康诺亚以IL-4Rα靶点为核心向BioPharma级别跃升,BD模式覆盖全授权类型 [7][8] - 和铂医药依托全球稀缺小鼠抗体平台,通过临床前阶段BD实现短闭环变现 [9][10][11] - 百奥赛图从模式动物延伸至抗体开发,采用"千鼠万抗"暴力筛选模式实现高速BD签约 [13][14] 公司分析 康诺亚 - 拥有单抗/双抗/ADC多技术平台,覆盖肿瘤和自免领域 [7] - IL-4Rα靶点商业化目标20亿规模,2-3年先发优势待验证 [7] - BD交易模式全面:国内权益授权、临床前合资、全球授权、NewCo孵化 [8] - 24年完成4笔NewCo交易,海外权益出售策略明确 [8] 和铂医药 - 全球稀缺小鼠抗体平台可高效产出双抗,拆分诺纳生物专注抗体技术服务 [10][11] - 临床推进策略保守:仅2个品种进入3期(巴托利单抗、特那西普),多数管线停留在1期 [10] - 23-24年完成重大BD交易:辉瑞间皮素ADC交易首付5300万美元+10.5亿里程碑,AZ单抗交易首付2900万+5.75亿里程碑 [11] - 24年账上净现金曾低于10亿,22年研发支出近10亿 [10] 百奥赛图 - 从模式动物起家延伸至抗体开发,采用"千鼠万抗"暴力筛选模式 [13] - 24年抗体开发收入3.2亿同比增80%,累计签署200项药物合作协议 [13] - 24年单年签约100项合作,通过祐和医药推进未BD项目临床 [13] - 业务模式类似和铂但发展路径相反(先有平台后建药企) [14] 行业模式对比 - 康诺亚代表BioPharma转型路径,核心关注康悦达商业化进展 [16] - 和铂医药采取"临床前BD+平台拆分"双轨策略,技术平台估值获市场认可 [11][16] - 百奥赛图展现CRO模式优势,签约速度成为关键指标 [13][16] - 三家公司均体现中国biotech靶点研发能力与BD策略灵活性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