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美容
搜索文档
福瑞达20251113
2025-11-14 11:4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化妆品、保健品及医药原料行业,具体公司为福瑞达[1] 核心观点与论据 2025年整体业绩与战略调整 * 公司预计2025年整体业绩相对平淡,可能略有增长或小幅下降,主要受化妆品业务微降及医药业务承压影响[2] * 业绩平淡主因是配合主品牌"博士"进行调整,虽影响当前数据,但为2026年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因基数较低[2][29] * 公司对2026年业绩持乐观态度,预期肯定会有增长且压力不大[29][33] 化妆品业务各品牌表现 * 怡莲品牌双十一表现下滑,主因未与大型主播合作及李佳琦表现不及预期,但全年增长预期仍维持在15%-20%[4][5] * 怡莲品牌第二增长曲线烹饪系列产品表现良好,提升整体毛利率[5] * 博士品牌益生菌系列调整接近尾声,部分面膜已恢复发货,预计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完成调整,明年有望实现正增长[11] * 博士品牌新系列287系列市场反馈良好,王江酸系列超出预期但受限于产量,两者毛利率均在80%以上,高于益生菌系列的70%[13][15] * 科密品牌受益于创魔肽技术和与新华网合作,预计2025年实现三位数增长,销售额达一亿左右[21] 渠道策略与结构变化 * 抖音平台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渠道,销售超过天猫,各品牌线上渠道占比约抖音60%,天猫40%[6][8] * 怡莲品牌在没有超头主播情况下,自播和其他渠道保持较快增长,自播模式通过推出新产品等措施将毛利率从60%-70%提升至70%-80%[6][7] * 博士品牌线上渠道占比约90%,线下加盟店已有五六百家,为应对线上流量成本高问题埋下种子[18] * 公司在达播推广方面有所收缩以控制成本,但会集中资源推主打品种[17] 原料业务增长动力 * 三季度原料业务收入增长显著,核心原因是食品级、化妆品级玻尿酸供不应求且价格上涨,以及医药级玻尿酸海外市场拓展迅速[25][26] * 预计原料业务全年表现良好,势头将持续到2026年,医药级玻尿酸海外市场不论销量还是利润率都非常可观[27] * 医药级玻尿酸国内三类证书预计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获批,公司正积极铺设渠道,与超过100家医院合作[23][24] 新兴业务与未来规划 * 公司在口服美容和抗衰老保健品方面有多项规划,重点关注抖音渠道的快速增长机会,如口服麦角硫因产品[3][20] * 药食同源产品计划推出新型饮料如气泡水,主要通过OEM方式生产,而口服胶原蛋白等传统保健品则以自有品牌推广[22] *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将继续专注于美妆、医药和原料三大板块[31] * 公司计划2026年推进股权激励和并购计划,但需与大股东沟通,港股表现良好增加了并购谈判难度[12][34] 其他重要内容 医药业务状况 * 药品业务面临压力,受行业冲击影响,公司正在寻求线上大药房和药食同源等新出路,但需要时间实现规模化增长[28] 盈利能力管理 * 公司希望通过提升毛利和利润来改善2025年的盈利状况,尽管整体业绩平淡[30]
今年冲得最猛的保健品,瞄准贵妇卖了5亿+
新消费智库· 2025-10-27 21:04
品牌业绩与市场地位 - 品牌FineNutri斐萃在2024年9月上市后表现突出,单月抖音成交额达上亿元,位列抖音医药保健品牌热销榜Top3 [6] - 品牌上市第一年零售额达5.17亿元,成为国内零售额最快突破5亿元的美容类膳食补充剂品牌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斐萃麦角硫因补充剂在线上平台所有口服麦角硫因产品中排名第一,是全网销量最好的麦角硫因口服产品 [11] 品牌背景与产品定位 - 斐萃是若羽臣(深交所“代运营第一股”)自主孵化的首个膳食补充剂品牌,母公司擅长跨境品牌本土化运营,曾服务斯维诗、爱乐维等知名品牌 [7] - 品牌瞄准口服美容赛道,产品线共10款口服胶囊,核心成分是麦角硫因,主打抗衰、美白、护肝等女性美容需求 [7] - 产品定价为中高端,单瓶售价在398元至1999元之间,例如爆款单品麦角硫因抗衰小紫瓶(60粒)抖音定价699元,参与活动后为493元,单链接卖出7000多瓶,成交额超349万元 [8] 目标用户画像 - 购买用户95%以上为女性,其中31-40岁和41-50岁用户占比超八成,大部分来自北上广深及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 [9] - 品牌客单价高,平均客单价在1200元以上,主要吸引有抗衰需求且消费能力强的“贵妇姐姐”群体 [9][33] 产品策略与设计创新 - 品牌跳出传统保健品“白色药瓶”的刻板印象,采用马卡龙色系包装,增强视觉辨识度和自发传播属性 [15] - 通过“颜色-场景-需求”强关联设计记忆锚点,例如小蓝瓶对应25+抗初老、小紫瓶对应30+进阶抗老,降低用户选择与分享门槛 [17] - 定价最高的商品链接为3瓶装麦角硫因抗衰小紫瓶,直播间价1359元,累计卖出14.6万单,单链接销售额超1.8亿元 [9] 营销与内容策略 - 流量策略上避开头部达人押注,偏好合作30+明星及中小尾部达人(如47岁女演员@四火姐姐),最近3个月合作达人218位,大部分为10万粉以内,确保粉丝画像精准匹配 [18][19] - 内容运营分三阶段:初期通过精致女性日常Vlog植入建立高端认知;中期以年龄焦虑+衰老痛点共情结合产品对比的高转化模板;后期通过专家访谈和工厂溯源构建科学权威信任,提升品牌力 [20][22][25] - 品牌自营渠道GMV占比达83.55%,在抖音开设10个蓝V账号,采用“日不落”24小时直播矩阵,确保种草流量实时承接 [26] 直播运营与转化体系 - 直播间形成“全域+垂直”矩阵分工,既有全品类官方旗舰店直播间,也有针对美白光子瓶、北极红宝石鱼油等大单品的垂直账号,实现流量精准匹配 [27] - 自播间流量来源中推荐流占比约33%,付费流量占比约40%,采用“需求分层推荐”策略,主推千元以上组合套装刺激复购 [29][30] - 单品直播间深度绑定场景与产品定位,如美白光子瓶直播间用纯白背景呼应功效,高端鎏金瓶直播间以黑金色调打造奢华氛围,月销可达5000万+ [32] 行业趋势与赛道机会 - 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624.01亿美元,消费需求从基础营养补充转向更具针对性、可感知的功能性保健品 [34] - 口服美容等细分垂直赛道机会显著,品牌若能精准锚定细分人群痛点,以专业化产品匹配需求,并通过精细化运营深耕市场,将把握行业需求红利 [34]
26页|2025中国口服植物提取物趋势概览及抖音商销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10 14:07
市场概况与规模 - 中国口服美容市场逐步扩张,有望突破250亿元,植物提取物是其中快速成长的重要品类[1] - 2028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56亿美元,2022年至2028年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36%[15][16] - 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7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73亿元,呈现持续扩张趋势[17] - 植物提取物在食品、营养保健品等多个大健康领域有广泛应用空间[16] 行业发展与转型 - 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经验到现代科学的深刻转型,技术驱动下向深度加工演进[1] - 行业发展历程从依附中药生产、外贸驱动独立、技术革新规模扩张,进入规范化与高质量发展阶段[12] - 当前行业核心问题在于突破标准缺失与深加工技术瓶颈,实现从“原料供应国”向“技术主导国”的转型[13] - 政策监管从被动应对、模糊管理转变为主动建标、全程管控,推动行业迈向“质量主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13] 市场驱动因素 - 全球及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202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4%,创造出更多健康需求[18] - 线上电商渠道在保健品销售中占比提升,抖音平台健康相关话题传播热度本季度增长17.45%[23][26] - 国内消费者健康养生意识觉醒,开始关注并使用植物提取物产品养护身体健康[2] 出口贸易分析 - 2016年至2024年,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27][28] - 2024年欧洲和北美洲是重要出口市场,金额占比分别为21.41%和10.66%,美国是最大进口国[30][31] - 尽管出口量提升,但平均出口单价增速放缓,2023-2024年十大重要出口地区的产品单价均有所下降[27][33][34] - 出口单价下滑现象昭示行业面临从原料出口转变为技术主导、创造产品溢价的挑战[2][34] 产品与技术定义 - 口服植物提取物是通过特定工艺从植物中分离、浓缩得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用于改善皮肤健康等美容功效[8] - 提取物具有浓度高、针对性强、标准化处理等优势,活性物质含量远高于日常食用植物,保证功效可预期性[11] - 常见提取来源包括葡萄籽、石榴、绿茶、姜黄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位[9]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正式成立
北京商报· 2025-07-30 19:25
行业发展趋势 - 口服美容市场到2025年将突破255.7亿元规模 [1] - 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8%以上 [1] - 行业呈现成分多元化发展趋势 [1] 行业标准化进程 -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正式成立 [1] - 发布《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推动标准化建设 [1] - 建立融合科研创新、标准建设、科普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1] 市场挑战与应对 - 成分多样化增加消费者科学认知难度 [1] - 企业承担面向消费者的科普教育义务 [1] - 学界专家需协助建立对口服美容成分的正确认知 [1] 科研支持体系 - 分会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与市场实践融合 [1] - 为产品研发和功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 引导公众理性认识口服美容营养的价值与边界 [1]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成立
贝壳财经· 2025-07-30 19:13
行业动态 - 北京市营养学会成立口服美容营养分会 选举产生41位委员 旨在打造科研创新、标准建设、科普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1] - 分会由北京市营养学会主办 北大医学-青颜博识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食品医药系协办 五个女博士研究院联合支持[1] - 中国农业大学罗永康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北京工商大学刘新旗教授、中国医科院药物所王雨辰副研究员、五个女博士CEO姜珺担任副主任委员 五个女博士研究院赵春月任秘书长[1] 市场规模 - 中国口服美容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255.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8%以上[2] - 203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口服美容市场[2] 产品技术 - 《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正式发布 涵盖胶原蛋白肽、弹性蛋白肽、EGCG、虾青素等9种热门成分[2] - 手册包含4种口服美容营养新技术 通过成分发现、安全有效性、适用人群和前沿研究等维度进行科普[2] 企业行动 - 五个女博士品牌创始人姜珺表示企业有义务面向消费者做科普工作 呼吁学界专家共同帮助建立正确认知[2]
核心原料升级 “五个女博士”发布自研三肽原料“TriSignal凝璨”
财富在线· 2025-07-30 17:19
行业动态 -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正式成立 大会选举产生41位首届委员[1][6] - 《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发布 涵盖9种热门成分和4种新技术 包括胶原蛋白肽、弹性蛋白肽、EGCG等[8] - 中国口服美容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255.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8% 2030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市场[4] 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自研胶原三肽原料"TriSignal凝璨" 拥有专利技术支撑 能控制紫外线诱导的胶原降解并增强皮肤屏障[12] - 该原料可抑制细胞内脂质氧化和氧化应激损伤 促进细胞增殖与迁移 加速皮肤损伤修复[12] - 公司宣布2025年内将所有三肽产品切换至自研原料[1][12] 研发实力 - 公司坚持产学研结合发展路径 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研究[15] - 拥有超过60人的产研团队 持有53项专利 发表20篇相关论文[15] - 研究范围涵盖白藜芦醇、NMN等单一成分及原料组合 并持续探索胶原蛋白肽研究边界[15]
产学研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成立
央广网· 2025-07-30 15:08
行业动态 -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正式成立 旨在打造融合科研创新、标准建设、科普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4] - 分会选举产生41位委员 由罗永康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姜珺博士等担任副主任委员 [1][6] - 口服美容市场到2025年将突破255.7亿元人民币 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8%以上 [4] 市场数据 - 胶原蛋白类产品占据42%市场份额 透明质酸口服液销售额同比增长58% [6] - 麦角硫因在保健食品市场增幅达25.0% 新营养成分呈现巨大增长潜力 [6] - 中国有望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口服美容市场 [4] 技术发展 - 《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发布 涵盖9种热门成分及4种新技术 [9] - 胶原蛋白肽可增强皮肤胶原活力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 [9] - EGCG具有强抗氧化能力 可延缓细胞衰老 [10] - 虾青素可清除自由基 修复肌肤屏障并调节色素沉着 [10] 企业进展 - 五个女博士品牌获得53项专利 发表20篇论文 [12] - 品牌发布自研胶原三肽原料"TriSignal凝璨" 可抑制紫外线诱导的胶原降解 [12] - 2025年内公司三肽产品将全部使用自主研发原料 [12]
2025中国口服美容市场研究报告(简版)
博观咨询· 2025-06-03 1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下中国口服美容市场正经历从“营销驱动”转向“科学驱动”的变革,政策、技术与消费需求共同推动行业规范化与全球化,二三线城市、年轻客群及细分功效领域将成为未来增长引擎,企业需以合规为基、创新为刃,抢占市场先机[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中国口服美容市场&行业趋势扫描 - 市场趋势:中国是东亚第二大口服美容产品消费市场,仅次于日本,2024年中国占亚太地区口服美容市场30.7%,机构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亿元[8][12] - 行业趋势:众多国内外品牌布局中国口服美容市场,如Tracel亮相进博会、Kynd加速布局、资生堂开展合作等[8][15] - 政策趋势:相关法规逐步完善,合规与科技创新或成新“破局点”,推动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科学驱动”,走向规范化、功能化、全球化[8][22] - 渠道占比:线上电商渠道销售占比增加,抖音电商销量最高,因其内容与场景结合紧密且单价亲民[8][24] - 细分市场趋势:美白、抗老需求持续增长,是行业两大核心细分市场,也是推进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8][26][31] - 竞争趋势:行业集中度较高,2024年抖音平台头部五品牌市场份额合计约43.7%,口服美白细分市场新增SKU较多[8][34] - 社媒趋势:口服美容话题热度激增,抖音平台31 - 40岁女性为主,18 - 23岁人群兴趣度更高,周五、周日19:00后活跃[8] 2025中国口服美容消费者分析 - 社媒趋势:2025年Q1口服美容话题在抖音、小红书热度激增,抖音用户倾向讨论产品成分,小红书用户关注适用人群、功效和场景[41] - 用户人群分布:抖音平台核心关注群体以中青年为主、31 - 40岁女性居多,18 - 30岁女性兴趣更浓厚,关注减肥运动、穿搭、发型[45] - 用户城市分布:抖音平台关注用户主要聚集在中部及东南沿海,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占比较高,二线城市用户兴趣度高[47] - 用户使用习惯:抖音平台关注用户周五、周日19:00 - 23:00活跃,活跃期间乐于讨论产品功效和成分[50] 2025中国口服美容产品&功效趋势分析 - 产品资质:较少产品通过保健品认证,多为功能性食品、传统美容滋补品,部分海外产品作为药品进入中国市场,集中在美白和防脱细分市场[55][58] - 价格带分布:0 - 200元产品SKU密集、销量高,但0 - 200元和1000元以上产品销售额撑起市场“半壁江山”,产品有较高溢价空间[60] - 剂型分布:粉剂、胶囊等传统剂型主导,零食创新类剂型增速快,中、青年消费者推动零食化剂型产品增长[62][66] - 热门功效成分:植物提取物、胶原蛋白、益生菌、B族维生素,对比国内外不同产地产品抖音Q1销售情况,各有特点[72] - 国内外整体销售对比:国内产品均价、销售均价低于海外,国产品牌主推成分,海外品牌强调功效,国产品牌竞争力稍显不足[87]
社会服务行业周报:潮牌打造“精神庇护所”疗愈年轻人,关注嗅觉经济、口服美容新风潮
开源证券· 2025-06-03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午假期国内出行稳健增长,陕西旅游递交主板上市招股书;全球潮牌市场规模超万亿,茶饮企业业绩增长且拓展市场,口服美容热度兴起、嗅觉经济引领线下体验新风潮;本周 A 股社服板块和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均跑赢大盘 [2][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旅游 - 端午假期国内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约 4.44 亿人次,同比增长 8.5%,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同比+0.6%/+8.9%/+6.5%/+1.5%,亲子家庭成出游主力军,主题乐园类景区客流增势亮眼,出入境稳健增长 [2][14][16] - 陕西旅游递交主板上市招股书,2024 年营收 12.4 亿元,同比 16.2%,归母净利润 5 亿元,同比+20.3%,旅游演艺业务收入贡献占比 59%,拟投入募集资金约 15.55 亿元用于多个项目 [21][30][35] 潮玩 - 2023 年全球潮牌服饰市场规模达 1955 亿美元,2024 年中国国潮服饰市场规模超 2200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2500 亿元 [4] - 泡泡玛特旗下 IP 小野拓展全球潮牌领域,欧洲首家快闪店落地英国伦敦,打开男性用户空间 [40] 茶饮 - 霸王茶姬 2025Q1 业绩稳健增长,计划 2025 年内地新增 1000 家门店,海外加速拓店 [4] - 蜜雪冰城旗下雪王动画海外热映,30 + 非洲国家和戛纳电影节齐上线 [49] 美丽 - 中国口服美容市场 2024 年规模突破 240 亿元,预计 2022 - 2025 年复合增速达 3.5%,胶原蛋白、麦角硫因是热门成分 [54][55] - 中国香薰市场规模由 2018 年 50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 250 亿元左右,预计 2027 年将达 300 亿元左右,中式香走红,线下渠道壁垒较高 [5][62] 出行数据跟踪 - 本周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 14913 架次,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 12753 架次,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 1817 次,环比+1.2%,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87% [73] - 本周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达 59.48 万人,环比+1.4%,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 21.06 万人,环比+4.4% [74] 行业行情回顾 - A 股:本周(5.26 - 5.30)社会服务指数+0.1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26pct,排名第 14;2025 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 - 0.75%,强于沪深 300 指数 [79] - 港股:本周(5.26 - 5.30)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1.71%,跑赢恒生指数 3.03pct,排名第 7;2025 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 - 8.28%,弱于恒生指数 [96]
行业周报:潮牌打造“精神庇护所”疗愈年轻人,关注嗅觉经济、口服美容新风潮-20250602
开源证券· 2025-06-02 2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午假期国内出行稳健增长,陕西旅游递交主板上市招股书;全球潮牌市场规模超万亿,茶饮企业业绩增长且拓展市场;口服美容热度兴起,嗅觉经济引领线下体验新风潮;本周 A 股社服板块和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均跑赢大盘 [2][4][5][6] 各目录总结 出行旅游 - 端午假期国内出行稳健增长,前两日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约 4.44 亿人次,同比增长 8.5%,多省份景区客流增长,亲子游和主题公园订单增势亮眼,出入境稳健增长 [14][16] - 陕西旅游递交主板上市招股书,2024 年营收 12.4 亿元,同比 16.2%,归母净利润 5 亿元,同比 +20.3%,拟投入 15.55 亿元用于多个项目 [18][21][30] 潮玩 - 2023 年全球潮牌服饰市场规模达 1955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达 2514 亿美元;2024 年中国国潮服饰市场规模超 2200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2500 亿元 [36][37] - 泡泡玛特旗下 IP 小野拓展全球潮牌领域,欧洲首家快闪店落地英国伦敦,有望拓展男性用户 [40] 茶饮 - 霸王茶姬 2025Q1 营收和净利润稳健增长,计划 2025 年内地新增 1000 家门店,海外加速拓店 [44][45] - 蜜雪冰城旗下雪王动画海外热映,覆盖 30 + 非洲国家和戛纳电影节 [49] 美丽 - 口服美容热度兴起,2024 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 240 亿元,预计 2022 - 2025 年复合增速达 3.5%,90 后为主要购买群体,胶原蛋白、麦角硫因是热门成分 [50][54][55] - 嗅觉经济升温,中国香薰市场规模增长快,预计 2027 年达 300 亿元左右,中式香走红,线下渠道壁垒较高 [62][66][72] 出行数据跟踪 - 本周国内航班环比下降,国际航班环比攀升,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较 2024 年同期 +5%,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87% [73] - 本周内地访港和全球访港人数环比回升,较 2024 年日均有增长 [74] 行业行情回顾 - A 股社服板块本周波动上行,指数 +0.1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26pct,文娱、教育类领涨 [79][88] - 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本周整体上涨,指数 +1.71%,跑赢恒生指数 3.03pct,教育、餐饮类领涨 [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