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居民存款:从“回家”到“再搬家”
2025-08-24 22:4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居民财富管理及金融资产配置 涵盖银行存款 资管产品(银行理财 货币基金 债券基金 保险 信托 私募基金等)以及房地产市场[1][3][4][6][7][9] * 核心机构涉及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及各类商业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券商 基金 保险等)[5][6][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居民存款变化趋势**:2018年起居民存款进入持续高增长阶段 2022年新增存款达17.8万亿元峰值 同比增速从2017年的1.1%升至2022年的17.4% 但2023年起增速回落 2023年降至13.8% 预计2025年进一步调整至10%左右[1][2] * **存款增长驱动因素**:主要受房地产市场下行(2018年起进入下行周期)和资管产品收益下降及风险事件增加影响 导致资金从地产和部分金融产品回流至相对稳定的银行存款[1][4] * **金融监管政策影响**:2017年前后金融监管收紧和资管新规落地导致各类金融产品规模缩减 资金回流银行存款 2022年9月至2025年5月 央行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主要银行五年期定存利率累计下调135个基点 短端利率如七天逆回购利率下调60个基点 促使资金流向收益更具吸引力的理财产品等[1][5] * **居民投资新偏好**:随着存款利率下调和资本市场收益增强 居民投资偏好多元化 更青睐理财产品 货币基金等类货币金融产品 债券 股票等风险资产在2024年相对收益提升也吸引部分资金流入[1][3][6] * **金融资产配置变化**:2017/2018年是重要拐点 现金存款配置比例上升 2022年占比达85% 表明财富回流存款端 2023年以来 金融产品和资管产品投资比例回升至31% 但仍低于2014-2017年水平 存款类配置比例维持在70%左右 反映出居民风险偏好改善缓慢[1][7][8] * **受青睐的资管产品类型**:低风险资管产品更受青睐 如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因收益率高于存款且流动性好) 债券市场表现良好时(2023-2024年)债券型基金也吸引存款流入 2024年保险规模加速增长 信托市场回暖 私募基金在2025年以来边际扩容[3][9] * **未来货币政策与配置展望**:未来货币政策以稳增长为目标 央行可能继续降息降准并降低存款利率 随着各类资产比价效应增强 预计货币基金 理财和债券等金融产品在居民财富中的配置比例将持续提升 多元化资管产品将成为居民财富迁徙的重要方向[3][10][11] 其他重要内容 * 2016年以来整体风险资产(含房产投资)配置比例下降 2023-2024年几乎没有提升 更多资金从地产市场流出并配置到资管产品中[3][7][8] * 居民存款增速在2017年前持续低于社会融资规模(社融)增速 但从2018年开始明显提速并持续高于社融增速[4] * 非银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的非银存款变化可印证资金流向风险资产的趋势[6] * 自2025年三季度以来 因股票市场持续好转 出现新的边际变化[9]
存款利率迈入“1”时代,存定期还是买理财
金融时报· 2025-05-15 20:01
理财市场规模变化 - 4月理财规模大幅增长至3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2万亿元,处于近几年相对高位 [1] - 二季度是银行理财规模扩容重要时点,4月为理财冲量关键月份,规模回升幅度超过2022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 [1] - 3月季末回表及债市波动导致理财规模短期收缩,4月初资金重新回流推动规模快速修复 [1] 理财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债市维持震荡偏强格局为理财规模增长提供支撑 [1] - 4月多家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为银行理财带来增量资金 [1] - 二季度银行将营销资源倾斜至理财产品,理财机构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丰富销售渠道增强竞争力 [2] 存款利率变化 - 4月以来多家银行宣布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 [2]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削弱存款吸引力,驱动资金向理财迁徙 [2] - 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负债端成本有序下行,拉低理财产品收益率 [2] 理财产品收益率 - 4月新发人民币固收类理财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上限2.97%,下限2.27%,预计后续或进一步下行 [3] - 新发理财业绩比较基准总体回落,各类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3] - 市场利率下行预期、监管政策调整及底层资产收益率下滑共同导致业绩比较基准下降 [3] 理财市场趋势 - 理财市场低风险高收益优质资产供需缺口扩大,净值平滑操作收紧加大"稳净值"压力 [3] - 相对于存款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预计全年理财规模仍将实现增长 [3] - 今年以来存款向理财分流情况明显减少,部分资金从理财回流存款账户 [2]
多家银行存款利率“倒挂”,有银行存5年不如存1年!储户如何打理资产?专家建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07:55
存款利率调整现象 - 上海、广东、山东等多地中小银行近期密集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银行出现利率"倒挂"现象,即三年期利率高于五年期或二年期高于三年期[1] - 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三个月定期利率从1.85%降至1.70%,半年期从1.90%降至1.75%,调整后半年期利率高于三个月期[3] - 山东沂南蓝海村镇银行三年期利率(2.0%)高于五年期(1.8%)20个基点,乌鲁木齐县利丰村镇银行二年期利率(2.35%)高于三年期(2.25%)10个基点[7] - 广东清新农商行三年期利率(1.53%)高于五年期(1.5%)3个基点,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一年期利率(2%)高于五年期(1.95%)[7][8] 利率调整具体数据 - 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调整后利率表显示:活期0.10%、三个月1.70%、半年1.75%、一年1.90%、二年2.10%、三年2.10%[6] - 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最新利率:活期0.35%、三个月1.35%、半年1.55%、一年2.00%、二年2.05%、三年1.95%、五年1.95%[9] - 大额存单产品中,20万元起的一年期利率为1.90%,协定存款利率为1.35%,通知存款七天期利率为1.55%[6] 行业背景与动因分析 - 银行优先下调长期存款利率以优化负债结构,推动存款成本下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10] - 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导致存款"定期化、长期化",银行通过降低长期利率引导资金流向短期产品以提高流动性[10] - 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银行采取多种方式调整利率,预计二三季度可能迎来新一轮调整[11] - 利率"倒挂"被视为阶段性现象,长期看银行会调整策略使长期利率回归合理水平[11] 市场反应与建议 - 分析师建议中期资金可分散存入1年期产品增强灵活性,或采用"台阶存钱法"分存不同期限[11] - 个别银行逆势上调中短期利率属于非主流现象,不具有普遍性[11] - 行业预计净息差压力将促使银行持续采取灵活资产负债配置策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