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产业趋势
搜索文档
六大机构,研判A股后市!
中国证券报· 2025-11-09 23:42
市场整体态势 - A股三大股指整体呈现弱势震荡态势,上证指数围绕4000点展开拉锯[1] - A股在平稳的经济和政策预期支撑下或仍具备韧性,继续以我为主[1][6] - 海外流动性收紧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大,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拖累已在缓解[6] 宏观经济数据 -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2] - 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2] - 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2] - 10月份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2] - 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环比增加3万盎司,为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2] 指数与资金动向 - 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26只中国股票,剔除20只,新增标的包括多只资源股以及半导体、高端制造等科技类公司[3] - MSCI中国指数的远期市盈率为13.9倍,远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2.9倍,当前估值比为61%,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59%[7] - 香港市场中,越来越多资金正从定期存款转向高股息股票[7] 机构配置观点 - 机构建议关注抛开AI叙事也有独立逻辑且ROE处于长周期底部持续向上的板块[1][4] - 配置上建议适度增加化工、有色金属、电力新能源等沉寂较久且利润率和行业景气度在历史相对低点的行业[4] - 对于以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建议挖掘其中的低位方向[1][6] 行业与板块机会 - 投资主线或进一步聚焦于反内卷下的战略中上游行业与科技应用端的扩散[5] - 看好的细分领域包括机器人、消费电子、恒生科技、创新药等[5] - 建议关注券商的阶段性配置机会,受益于市场热度回升与政策支持[5] - 重视钢铁、化工、建材、新消费、农业等顺周期板块的修复机会[6] - 继续坚守以AI算力为代表的强产业趋势,挖掘AI软件应用、军工、创新药等低位科技成长方向[6] 商品与细分市场 - 在储能旺盛的需求支撑下,锂期货和现货价格均上涨[7] - 储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随着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新能源结合储能的竞争优势已开始显现[7] - 预计若2026年储能需求仍能维持50%以上增速,碳酸锂将达到整体供需平衡附近,锂价中枢将明显上移[7]
2025年基金三季报点评:趋势与矛盾
中银国际· 2025-10-30 16:3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资产规模和持股总市值显著增长,但整体定价权提升有限,持仓结构呈现明显的“趋势与矛盾”特征 [2][3] - 趋势方面,泛科技制造行业(TMT3+先进制造5)配置及超配比例续创历史新高,印证科技制造中周期扩张的产业趋势 [3][40] - 矛盾方面,当前科技制造行业配置水平已接近历史极致,但主动偏股型基金并非本轮科技牛市的主导资金,更多体现为存量资金下的跟随行为 [3][41] 基金整体概览 - 基金资产总值2025年三季度较二季度上升20.2%至4.15万亿元,持股总市值上涨22.0%至3.56万亿元 [3][5] - 持股总市值(含港股及北交所)占全A流通市值比重小幅提升0.1个百分点至3.4%,基金定价权改善幅度偏弱 [3][5] - 基金仓位延续2025年以来持续加仓趋势,保持高位常态化运作 [3][5] - 板块配置上显著加仓创业板及科创板,减配主板;港股持仓市值增加但持股比例略降至19.14% [3][5] - 重仓股集中度显著提升,CR5/10/20/30/50持股集中度较2025年二季度提升3.4/5.2/6.1/6.3/5.8个百分点 [3][5] 行业配置概览 - 大类行业呈现“减消费、金融,加科技、先进制造业”趋势: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持仓比例降低2.8和3.7个百分点,金融业下降3.3个百分点;TMT行业获显著加配,电子、通信配置比例分别大幅提升5.1和4.0个百分点 [3][27] - 一级行业配置增加靠前的是电子(+5.1pct)、通信(+4.0pct)、计算机(+1.9pct)、电新(+1.5pct)、有色(+1.3pct);下降靠前的是银行(-3.0pct)、食品饮料(-1.9pct)、家电(-1.7pct) [27] - 二级行业配置提升较高的是通信设备(+4.4pct)、计算机设备(+2.4pct)、半导体(+2.2pct);减配较多的是白电(-1.6pct)、区域银行(-1.6pct)、酒(-1.3pct) [32][33] 超配比例分析 - 超配比例环比增加靠前的是通信(+3.5pct)、电子(+2.4pct)、计算机(+0.9pct);下降靠前的是家电(-1.5pct)、食品饮料(-1.2pct)、医药(-1.2pct) [36] - 二级行业超配提升较高的是通信设备(+3.7pct)、计算机设备(+1.5pct)、消费电子(+1.1pct);环比减配较多的是白电(-1.4pct)、区域银行(-1.1pct) [38] 趋势与矛盾深度分析 - 泛科技制造8行业整体配置比例由中报的52.2%大幅提升至63.2%,超配比例由16.8%上升至22.1%,创历史新高 [3][40] - TMT4行业配置比例由中报的28.9%大幅提升至40.4%,超配比例由10.5%上升至17.9%,配置比例首次突破40% [3][41] - 对比历史中周期,当前科技制造行业配置水平已接近重化工业中周期(配置超60%)和消费升级中周期(配置近50%)的极致状态 [3][41] - 本轮科技牛市中,主动偏股型基金并非主导资金,其发行情况未显著回暖,三季报更多反映其在存量资金限制下的跟随行为 [3][41]
A股分析师前瞻:聚焦高低切,四季度风格,居民存款入市节奏等焦点问题
选股宝· 2025-09-21 22:00
市场整体观点 - 券商策略观点积极 牛市主升浪阶段已开启[1][8] - 国庆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 过去十年上证指数 沪深300 中证1000指数节后一周上涨概率均超60%[4][8] - 居民入市情绪处于爬坡初期 8月新开户数接近今年春季水平但不足去年"924"时期二分之一 仅为15年牛市高点三分之一[8] -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7月净流入约2231亿元 8月净流入规模约4058亿元 较20年7月5577亿元和15年4月5699亿元仍有差距[8][9] 市场风格与轮动特征 - 当前行情由增量资金和景气优势驱动 轮动是机会扩散而非简单的高低切换[1][8] - 板块轮动遵循景气逻辑与产业趋势 不在新旧而在于景气度 旧动能也能焕新[8] - 换手率5日均值接近去年10月8日高点 部分板块交易拥挤 但调整空间已基本完成[8] - 四季度市场往往进行结构性切换 前几个季度上涨主线延续跑赢概率较低[8] 核心投资主线 - 中国制造业龙头全球化是中期核心线索 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 带来超越本国经济基本面的市值增长[1][7] - 行业选择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三大方向[7] - 资源股在供给受限及全球地缘动荡预期下从周期属性转向红利属性[7] - AI产业趋势从云侧逻辑向端侧逻辑扩散 关注存储 AIDC配套设施 AI应用等滞胀分支[7][8] 重点关注板块 - 右侧趋势品种聚焦资源 消费电子 创新药和游戏[7] - 左侧配置关注化工和军工[7] - 顺周期方向关注PPI交易下的新能源 化工 有色 建材及PPI向CPI传导的白酒 餐饮 旅游等[8] - 科技方向关注固态电池 AI算力 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等领域[8] - 港股互联网 军工 创新药 新能源 新消费 "反内卷"及景气周期(有色 化工)值得重视[8] 资金面与情绪指标 - 互联网搜索量 新开户数 炒股APP下载量等多维度数据显示居民情绪爬坡仍在初期[1][8] - 居民存款增速下降尚不明显 表明"存款还未大幅搬家"[8] - 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 节后进发"变化规律[8] - 光模块 PCB 创新药 科创芯片均值偏离度分别为12.0% 10.0% -2.2% 7.7% 主线趋势多数保持健康[1][8] 宏观与政策环境 - 9月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 A/H股未来上涨概率较高[4][8] - 反内卷工作推进验证盈利改善预期 扩内需持续发力 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8] - 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产品力[8] - 资本市场政策对"稳股市"提供有力支持[8]
杠杆资金加剧A股“水牛”行情认知,多家机构谨慎乐观看待
环球网· 2025-08-11 09:33
市场表现与趋势 - 上证指数上周上涨逾2% 盘中续创今年以来新高 [1] - 流动性驱动下大盘上行趋势稳固 全A盈利与ROE有望企稳改善 [1] - 市场风格正从传统周期性板块逐步转向科技板块 优质科技资产在三季度或有显著超额收益 [1] 机构观点分歧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A股处于牛市中继 回调带来配置良机 建议关注国防军工、AI算力、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有色、交运、券商、创新药等新赛道低位细分品种 [1] - 中信证券指出微盘股(中证2000市盈率148倍)和TTM利润为负的股票缺乏上行合理性 建议聚焦五大强产业趋势行业 避免资金接力交易 [1] 杠杆资金与行情特征 - 两融余额时隔10年突破2万亿 融资余额创2015年后新高 杠杆资金活跃加剧"水牛"行情讨论 [2] - 机构定价权弱于个人投资者 择股偏好存在差异 短期轮动中建议关注需求回升的低估值细分行业及个人投资者青睐的低位板块 [5] 上市公司分红动态 - 近50家A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预案 中国移动分红594.32亿港元 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分红超10亿元 [5] - 东鹏饮料等公司每股派息超1元 部分个股股息率超7% [5]
中信证券:聚焦在五大强产业趋势的行业
第一财经· 2025-08-10 17:27
小微盘股现状分析 - 小微盘股当前市盈率达148倍且TTM利润为负,上涨合理性存疑 [1] - 板块上涨主要依赖流动性驱动而非结构性盈利增长,整体盈利增速远低于2015年水平 [1] - 增量资金主要来源于量化产品、小型主动权益产品及散户,融资热度升温速度快于权重板块 [1] 五大推荐行业比较优势 - 有色、通信、创新药、游戏、军工行业估值显著低于中证2000和微盘股板块 [1] - 五大行业过去一年上涨动力来自盈利预期重塑而非单纯估值提升 [1] 市场配置策略 - 建议聚焦五大强产业趋势行业,回避资金接力驱动的交易机会 [1] - 宏观逻辑变化可能导致微盘+银行结构面临挑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