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巨头深度绑定 AI闭环隐现
北京商报· 2025-10-09 22:11
尽管硅谷中的顶尖人工智能公司之间仍在竞争,但某种程度上它们正在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合作。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悄然完成 一轮规模空前的融资,总额高达200亿美元,其中20亿美元来自英伟达。xAI的这笔巨额融资,是当前AI行业基础设施投资白热化的缩影。为了构建开发顶 级AI模型所必需的算力护城河,科技巨头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投入。但不少人认为,资金在公司间来回流转,形成了过度循环的投资模式。 英伟达参投xAI 当地时间10月8日,有报道称xAI获得了高达200亿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英伟达投资的20亿美元。随后,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采访中证实了该消息,并称对 本次交易感到非常兴奋,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投入更多钱":"几乎所有埃隆参与的事情,你都会想参与。他给了我们投资xAI的机会,我对此感到非常高 兴。" 据知情人士介绍,xAI正在推进的这一轮融资规模已经超出了最初的计划。本轮融资包含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两部分,预计由约75亿美元的股权部分和最高 达125亿美元的债务部分组成,英伟达将以股权投资形式参与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于10月6日回应一则关于Grok动态生成视频游戏的帖子时,确认xAI ...
Coreweave CEO反驳“AI闭环”:大公司都在砸基建,哪来的循环,这都是需求
美股IPO· 2025-10-09 12:48
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动态 - 科技行业正经历真实需求驱动的根本性基础设施建设,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如Meta、微软、亚马逊、谷歌正在大举采购基础设施以服务客户 [1][2][8] - 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合作伙伴关系是常见动态,因为各方试图为消费者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1][2][8] - 市场的根本驱动力被描述为巨大,关于循环投资的质疑被认为是暂时的论调 [2][9] CoreWeave公司重大合同与市场地位 - CoreWeave近期与OpenAI、Meta、英伟达签署了总价值超过430亿美元的重大合同 [3] - 与OpenAI的合作协议扩大65亿美元,使合同总额达到224亿美元,与Meta签署了142亿美元的协议,与英伟达的订单价值至少63亿美元 [6] - 根据与英伟达的最新协议,英伟达有义务购买剩余未售产能,合约期至2032年4月 [6] - 公司于2024年3月上市,成为2021年以来美国最大的科技IPO,成功募资15亿美元,股价自上市以来已飙升超过200% [3] 华尔街质疑与CEO回应 - CoreWeave签署的一系列重磅合同引发了华尔街对循环投资的担忧,即资金在公司间来回流转形成过度循环的投资模式 [4][6][7] - 公司首席执行官强烈反驳这种担忧,称循环投资的说法根本有缺陷 [4] - 首席执行官强调科技公司购买基础设施是基于真实客户需求,这没什么循环的,当前的交易代表根本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8]
OpenAI投大单,AMD两天狂涨27%!“循环投资”引担忧
搜狐财经· 2025-10-08 16:52
而超威半导体的突然暴涨也有着消息面的刺激。 AMD和OpenAI达成重磅合作 公告显示,AMD与OpenAI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有望为AMD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新增收入,同时加速OpenAI的AI基础设施建设。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则表示:"此次合作是构建充分发挥AI潜力所需计算能力的重要一步。AMD在高性能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将使 我们能够加快进展,并更快地将先进AI的优势惠及每个人。" "循环投资"愈演愈烈 实际上,OpenAI向AMD抛出大单,只是其今年内合作的冰山一角。每当宣布与科技巨头联手,这些合作方的股价总会引发大幅波动。 例如,OpenAI与甲骨文(ORCL.US)在今年8月底签署的一份超大规模合同。根据协议,OpenAI将在未来五年内向甲骨文采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算 力服务,甲骨文在9月10日(当地时间)发布的财报中披露了这一数据,当日股价暴涨36%。 此外,OpenAI宣布与博通(AVGO.US)联合研发定制芯片,预计将采购金额巨大的定制芯片。受此消息的影响,博通的股价在9月5日(当地时间)放量暴 涨逾9%。 具体而言,双方签订多代际、6吉瓦AMD Instinc ...
华尔街的科技神话:“循环投资”和“循环控股”成就第一美股
搜狐财经· 2025-09-30 08:0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一个关于OpenAI、甲骨文和英伟达之间千亿美元循环投资的科技新闻段子,引出了对“循环投资”与“循环交易”这两种金融现象的深入剖析 [1][2][3] - 核心论点为,OpenAI、甲骨文、英伟达三巨头间的资本流动构成了一个“需求-基建-供应”的战略协同循环,这是一种以创造真实生产力为目的的循环投资 [3][15][18] - 文章进一步区分了循环投资与作为财务欺诈手段的“循环交易”,并指出大规模循环投资可能潜藏估值泡沫风险,其与循环交易的关键区别在于目的是创造价值还是制造假象 [4][6][18] - 最终将话题延伸至华尔街的资本运作体系,阐述其通过证券化、风险定价和杠杆等工具,构建了一部兼具价值创造和价值掠夺能力的“资本转化与放大器” [20][23][24] 三家公司交易关系 - 交易关系的起点是OpenAI对算力的巨额需求,其与甲骨文签订了金额约3000亿美元的多年云服务合同,以购买云计算资源和数据中心容量 [2][3] - 作为基础设施提供方,甲骨文为履行合同需要采购海量硬件,因此必然向英伟达进行大规模采购,但具体金额未明确披露 [2][3] - 英伟达则对OpenAI进行了最高100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部分为现金入股,部分用于支持OpenAI向英伟达采购芯片,从而巩固客户关系并带动甲骨文等云厂商的持续采购 [2][3][18] - 这三笔关键交易形成了一个“需求(OpenAI)→ 基础设施(甲骨文)→ 核心硬件(英伟达)→ 再反哺需求(OpenAI)”的强化循环 [3][15] 循环投资与循环交易辨析 - 循环投资被描述为一种“阳谋”,是商业伙伴间为了把蛋糕做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进行的相互投资,资金流向真实业务以创造价值 [6][15][18] - 循环交易则被比喻为“阴谋”,是一种会计操作手段,企业间通过虚构或偏离公允价值的交易来回倒手资金,目的是虚增收入和估值,进行财富掠夺而非创造 [4][6][7][18] - 两者根本区别在于目的和实质:循环投资旨在加速技术进步和生态建设(如AI产业),资金转化为云计算资源、GPU芯片等真实生产力 [15][18];循环交易则旨在制造虚假繁荣,资金空转,著名案例如安然公司的财务造假 [17][18] - 文章指出,大规模循环投资可能演变为风险,如果关联公司间以显著高于市场公允价值的价格交易,或失去真实业务支撑纯粹为了财务目的“刷单”,则可能滑向循环交易的灰色地带 [18] 华尔街资本运作模式 - 华尔街的核心能力在于证券化,即将能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如收费公路收益权)转化为标准化、可交易的证券,从而动员全球零散资本投入大型项目 [20][24] - 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和模型(如期货、期权、CDS)构建“风险定价”机器,试图精准评估并引导资本流向最具潜力的领域(如AI算力循环),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20][21][22] - 杠杆是关键的放大器,通过借贷用少量自有资本撬动巨额外部资金,既能加速产业扩张,也可能导致骗局膨胀和系统性风险 [23][24] - 华尔街通过其全球网络(投行、交易所、基金)和信息优势,始终处于交易核心,充当中间人并收取各类费用,构建了一套同时进行价值创造和价值掠夺的体系 [23][24] 行业影响与潜在风险 - 三巨头的深度绑定极大地抬高了AI行业的竞争门槛,算力、资本和能源成为核心要素,中小型创业者更难参与核心基础设施的竞争 [5] - 这种模式可能推高参与各方的账面收入和估值,形成“价值确认”循环,但若未来AI应用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投资回报不及预期 [5][18] - 文章提及存在华尔街分析师质疑三者交易存在“循环交易”嫌疑,但目前仅为质疑,尚未有实锤证据 [19] - 这种紧密的产业联盟模式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最终能否创造出真实的商业价值和盈利,仍需接受市场检验 [5][18]
科技巨头“循环投资”转起来!科技股是否在“吹泡沫”?
搜狐财经· 2025-09-25 16:13
今年4、5月至7月间,美股市场的科技股又迎来了一轮迅猛飙涨,英伟达(NVDA.US)、微软(MSFT.US)、谷歌 (GOOGL.US)、博通(AVGO.US)等公司的市值连创新高,其中英伟达最新市值达4.3万亿美元,甚至超过了日本2024年 的GDP。 不过,在迅猛飙涨过后,美国股市在最近一两个月显露出疲态,许多科技股在高位连续盘整,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担忧和犹 豫。 除苹果外,媒体还披露,英特尔还接触了其他公司,探讨可能的投资与合作关系。 受此消息影响,英特尔的股价在9月24日大涨6.41%,并在盘后续涨2.11%。 9月22日(以下均指当地时间),OpenAI与英伟达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部署至少10GW的英伟达系统,以运行和 训练OpenAI的下一代AI模型。这项合作将由英伟达提供高达1000亿美元的投资,旨在于2026年下半年通过英伟达的Vera Rubin平台进行首阶段上线。 受此消息的刺激,英伟达的股价在9月22日大涨了3.93%。 而在更早的9月18日(当地时间),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并宣布双方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人工智能基础设 施和个人计算产品上展开联合开发。 根据合作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