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为王
搜索文档
一家研发投入等于三大车企之和!比亚迪如何做到断层式领先
智通财经· 2025-11-04 18: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创同期新高 [1]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 [1] - 公司研发投入规模领先A股第二名中国建筑近200亿元,并超过吉利控股、上汽集团、奇瑞汽车三家头部车企研发费用之和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2011至2025年间有14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4] - 2025年在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 [4] - 搭载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70万辆,国内市场占比达91.3%,基于日均1亿公里的辅助驾驶数据闭环承诺"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兜底" [4] 市场销售与全球化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跨越1400万辆里程碑 [4] - 2025年10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4.17万辆,刷新年内纪录,推动1-10月累计销量突破370万辆 [4] - 2025年10月出口约8.4万辆,同比激增155.5%,前10月累计出口78.1万辆 [4] - 海外市场增长受益于土耳其、巴西、欧洲等地需求提升,以及自建滚装船运力改善和巴西乘用车工厂落成投产 [5] 产品布局与战略 - 在东京车展以"ONE BYD"为主题,首次设置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展现本土化创新能力 [5] - 针对日本市场全球首发定制化纯电K-Car车型K-EV BYD RACCO及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5] - 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产品布局 [5] - 商用车领域全球首发纯电卡车T35与小型纯电动巴士J6 living car概念车,纯电卡车T35计划2026年在日本上市 [6] 行业趋势与公司策略 -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深度转型 [6] - 公司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市场反馈-再研发"的良性循环,持续高研发投入是对抗行业变革的核心策略 [6]
研发投入等于三大车企之和 比亚迪的技术护城河有多深?
经济观察网· 2025-11-04 17:59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达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 [1]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37.5亿元,同比增长31%,比同期净利润高出205亿元 [1] - 今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 [8] - 10月份销量达441,706辆,创下年内新高 [9] 研发投入与战略 - 公司在A股5400多家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排名第一,较第二名的领先优势扩大至近200亿元 [3] - 研发投入超过国内多家头部车企之和,较特斯拉同期研发投入高出109亿元 [3] - 研发投入的31%增幅在行业整体加大研发力度的背景下依然独树一帜 [5] - 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2200亿元,在2011年至2025年的近15年间有14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了当年净利润 [5] - 公司通过“研发优先”的长期主义构筑核心竞争力 [3][5] 技术成果与产品创新 - 2025年初推出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截至9月累计搭载车型销量已突破170万辆 [6] - 公司为智能泊车场景的安全及损失提供“全面兜底”承诺 [6] - 从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到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研发投入在多个技术维度开花结果 [8] - 公司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6.5万项 [8] 全球化进展与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 [8] - 在东京车展上全球首发了针对日本K-car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8] - 针对欧洲严苛安全标准进行多项技术适配,形成“研发驱动型出海”模式 [8] - 技术溢价在海外市场兑现,助力利润空间突破 [8]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公司的“研发之王”战略着眼于全球技术格局的重构 [9] -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的关键时点,公司通过前瞻性研发布局赢得了宝贵的先发优势 [9] - 公司的“研发驱动”模式随着技术红利在海外市场释放和创新成果落地,或将迎来更大的价值重估 [10]
奥克斯赴港IPO前,突击分红近38亿元,创始人家族独分超36亿!此前遭起诉专利侵权败诉27场,研发投入低于格力、美的
金融界· 2025-08-13 18:47
上市计划与分红情况 - 公司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发行不超过5.17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2] - 创始人郑坚江追逐上市梦已十年,曾尝试A股上市、新三板挂牌均未成功,现转战港股 [2] - 2024年9月大笔分红37.94亿元,超过当年净利润,创始人郑坚江家族分得36.56亿元 [2] - 分红后账面现金从51.03亿元下降至29.08亿元,导致流动资产减少和净流动负债状况 [2] - 根据开曼群岛法律,公司可在有足够利润或能偿还到期债务情况下宣派股息 [3] - 创始人家族大笔分红同时大举融资的操作引发外界质疑 [4] 财务表现与负债情况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三年增长52.8%,复合增长率23.45%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4.87亿元、29.10亿元,三年增长102%,复合增长率42.07%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3.52亿元同比增长27.03%,净利润9.25亿元同比增长23.01% [7] - 2024年资产负债率高达84.1%,远高于美的(62.33%)和格力(61.55%) [9] - 2022-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14.28亿增至30亿,2025年Q1再增至47.65亿 [7] - 同期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54.36亿增至103.95亿,2025年Q1达119.48亿 [7] 研发投入与技术短板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98亿、5.67亿、7.10亿,占营收比例仅2%-2.4% [10] - 研发投入占比远低于格力(3.3%-3.49%)和美的(3.92%-3.99%) [10] - 研发费用与营销费用比值从1:2.0提升至1:1.8,仍低于家电行业平均水平(约1:1.5) [11] - 压缩机自给率不足10%,一级能效产品占比仅60%(格力达90%) [13] - 多次陷入专利纠纷,2015年和2017年分别被判赔偿230万元和4000万元 [10]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按销量计算为全球第五大空调公司,市场份额7.1%,与第一名(27.5%)差距较大 [5] - 2024年48.5%营收来自ODM代工业务,收入达119.37亿元 [13] - ODM业务毛利率仅12%-15%,远低于自主品牌业务 [13] - 营销费用率稳定在4%左右,高于格力(3.2%)和美的(3.5%)但低于小米(6.94%) [11] - 空调行业已进入"技术为王"阶段,技术短板制约品牌溢价和盈利能力提升 [13]
绿源智能超续航百万公里性能大挑战揭秘:品质真的硬!
搜狐网· 2025-08-12 13:37
产品性能测试 - 公司启动智能超续航系列百万公里性能大挑战 覆盖全国多地形多气候多路况极限实测 路线包括砂石路湿滑积水路段连续陡坡及发卡弯等复杂路况[1] - 产品在起步加速高速制动持续爬坡等关键环节表现稳定 TCS安全驾驶系统在雨天高速通过复杂路况时提供稳定骑行保障[1] - 挑战途经西安运城石家庄沈阳盐城最终抵达青海湖等高挑战地区 通过真实数据与用户口碑验证品质[1] 核心技术优势 - 液冷电机技术通过创新液冷循环与内置气体交换系统 解决电机高温进水导致的生锈退磁问题 峰值效率超92% 具备出色散热防尘防水能力[3] - 第二代液冷电机在高强度持续输出时核心部件保持正常工作温度 动力输出持久稳定 满足高速电摩性能需求[3] - 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通过高精度智能温控延长电池寿命 石墨烯电池充放电循环超700次 寿命是普通铅酸电池3倍多[5] 质保承诺与系统集成 - 液冷电机提供行业领先10年质保 铅酸电池首创3年质保承诺[3][5] - 系统整合超续航液冷电机数字化电池系统低功耗固态电气系统等核心技术 构建智能超续航解决方案[5] 行业影响与市场验证 - 百万公里挑战构建行业最全面产品实测数据库 覆盖平原山地高原高温高湿等严苛环境[7] - 挑战标志电动车行业进入技术为王品质至上新阶段 重新定义可靠出行标准[7] - 用户实测验证强化市场对产品耐用品质信赖 体现中国制造品质追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