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Cybertruck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首富换人,但只有1天!被甲骨文创始人短暂超越后,马斯克重夺世界首富宝座?
搜狐财经· 2025-09-11 17:20
王爷说财经讯:不愧是马斯克!世界首富宝座刚被'抢走'1天,又硬生生的夺回来了! 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靠股价暴涨,单日暴赚980亿美元登顶,风光无限。 但马斯克岂会认输?特斯拉股价一发力,SpaceX估值一飙升,首富位置秒回血! 这场'亿万富翁过山车'背后,是AI赌局VS航天狂想的巅峰对决。今天咱们扒开这场财富大战:马斯克凭什么'1天逆袭'?未来首富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01、世界首富换人,但只有一天? 当地时间9月10日,随着美国甲骨文公司最新一期靓丽的财报公布,股价直接飙涨35%,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因公司股价暴涨单日财富激增980亿美 元(超马斯克80亿),最终个人身价一度突破3930亿美元,反超马斯克(3850亿美元),短暂登顶全球首富。 但到就在收盘时,甲骨文的股价已回吐部分涨幅,相反,马斯克却凭借特斯拉股价回升与SpaceX估值飙升,当日收盘重夺宝座。 这场首富换位战,本质是AI云服务VS航天科技的财富博弈,凸显科技巨头对全球财富格局的颠覆性影响。 02、被短暂超越后,马斯克重新回世界首富! 彭博富豪指数显示,马斯克身家达3970亿美元,埃里森以3930亿美元紧随其后,差距仅40亿美元,火药味十 ...
硅谷观察:特斯拉董事会造了根金链子,如果业绩实现,马斯克最高可拿价值9000亿美元特斯拉期权!将成全球首个万亿美元富翁
搜狐财经· 2025-09-08 09:16
马斯克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万亿富翁吗?特斯拉董事会给他量身打造了一根"大金链子"。 一心多用的CEO 上周五,特斯拉董事会提交监管文件,已向CEO马斯克提出了全新的薪酬方案,并将在11月6日的股东 大会上进行投票表决。按照此前的股东表决历史,这个薪酬方案通过不会有什么问题。 特斯拉的散户持股比例高达42%,是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里最高的;相比之下,谷歌和Meta的散户持股 比例甚至不到20%。这些散户大多是马斯克的坚定支持者,此前连续数次批准了对马斯克的天价薪酬, 因为他们相信马斯克的宏伟愿景,可以实现炫目的业绩目标。 按照这个全新的薪酬方案,如果马斯克成功实现所有绩效目标,那么他将获得最高价值9000亿美元的特 斯拉期权,在特斯拉的持股也将增长一倍,达到四分之一。这正是此前马斯克所要求的安全投票权比 例。 当然,马斯克的个人资产远不止于特斯拉,他还持有SpaceX、xAI、Neuralink、The Boring Comapny等 公司的多数股权。SpaceX和xAI的估值正随着航空与AI概念热潮急剧增长,目前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和 2000亿美元。而马斯克持有这两家公司42%和54%的股价。值得一提的是 ...
硅谷观察:特斯拉董事会造了根金链子,要给马斯克万亿美元
新浪科技· 2025-09-08 07:26
马斯克薪酬方案 -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全新薪酬方案 价值最高达9000亿美元期权 需在未来十年内实现业绩与市值目标 [2][3][6] - 方案包含12个市值里程碑和运营里程碑 每达成一个里程碑可获得353万股期权 [8][9][11] - 马斯克需持续担任特斯拉CEO十年 否则未归属股份将被没收 [12] 业绩目标要求 - 特斯拉市值需从当前1.1万亿美元增长至8.5万亿美元 增幅达八倍 [8][9] - 运营目标包括:累计交付2000万辆车辆 实现1000万FSD活跃订阅用户 交付100万台机器人 运营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 [10][11] - 调整后EBITDA需从去年170亿美元增长至4000亿美元 [10][11] 马斯克资产构成 - 当前个人资产超4000亿美元 包括特斯拉持股及其他公司股权 [2][6] - 持有SpaceX 42%股权(估值4000亿美元)和xAI 54%股权(估值2000亿美元) [6] - SpaceX持股价值已超过特斯拉持股价值 [6] 公司治理结构 - 特斯拉散户持股比例达42% 为万亿美元市值公司中最高 [5] - 马斯克要求获得25%投票权 新薪酬方案可使持股比例翻倍至四分之一 [6] - 多家公司存在交叉投资与管理层流动 例如SpaceX向xAI投资20亿美元 特斯拉采购xAI系统 [7] 历史薪酬方案对比 - 2018年薪酬方案要求市值从590亿美元增长至6500亿美元 马斯克已全部完成并获得120亿股期权 [13] - 因股东诉讼被特拉华州法院否决 特斯拉已将注册地变更至得克萨斯州 [14] 业务转型方向 - 电动车业务面临下滑 去年销量下降1% 今年上半年下降7% [15]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业务 预计贡献未来80%价值 [16][18] - 发布第四代发展规划 聚焦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 [19][21] 新业务进展 - 机器人Optimus处于开发阶段 目标改变商业和家庭生产力 [23] - Robotaxi服务已在美国试运营 计划年底覆盖半数美国人口 [23] - 分析师预计人形机器人行业到2050年全球销售额达4.7万亿美元 [23]
特斯拉大消息!市值暴增超46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23 13:11
股价表现 - 美股特斯拉8月22日收涨6.22%至340.010美元,创2个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2] - 市值单日增加6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14.71亿元) [2] - 当日最高价340.250美元,最低价319.690美元,成交量9402万股,量比1.38 [3] - 盘后交易价格341.400美元,涨幅0.41% [3] 技术合作 - 特斯拉与火山引擎达成合作,在国内通过火山引擎接入大模型服务 [3] - Model Y L车型将搭载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模型 [4] - 豆包大模型承担语音命令功能(导航设定、媒体播放操控、空调调节及车主手册查询) [4] - DeepSeek模型提供AI语音闲聊服务,旨在提升智能座舱交互体验 [4] 产品与定价 - 上调美国Cybertruck最快版本(Cyberbeast)售价1.5万美元至11.499万美元 [5] - 调价后版本包含监督式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及免费超级充电网络权益 [5] - 其他版本Cybertruck售价未变动 [5] - 公司计划推出平价电动汽车(Model Y新版本),6月已开始初步生产,预计下半年大规模生产 [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25亿美元,同比减少12%,低于市场预期的226.4亿美元 [5] - 第二季度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16% [5] - 碳排放监管积分收入4.39亿美元,同比下降51% [5] - 营收和盈利能力下降主要由于销量下降及碳积分收入减少 [5] 市场状况 - 2025年前七个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出货量有六个月同比下滑 [4] - 7月交付量同比下降8.4% [4] - 公司面临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取消与关税冲击的影响 [6] - 预计自动驾驶技术将在2026年下半年规模化部署,推动经济效益回暖 [6]
美媒:为何美国无法建造5分钟“闪充”电桩?
环球网资讯· 2025-08-21 07:11
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优势 - 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产量中占比超过70% [1] - 中国车企推出5分钟快充技术 充电5分钟可续航400公里 [1][2] - 比亚迪开发峰值充电功率达1000千瓦(1兆瓦)的电池技术 充电速度是业内其他公司的三倍 [2] 产品与市场对比 - 中国闪充电动汽车售价约3.7万美元 远低于美国特斯拉Cybertruck约7万美元的起售价 [2] - 美国市场大多数电动汽车峰值充电功率仅400千瓦或更低 [2] - 鲜有中国品牌汽车在美国销售 因高关税政策限制 [2]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比亚迪计划在中国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 [3] - 中国政府将充电站视为关键基础设施 支持直接连接电网和高压输电线路 [3] - 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形成前就已开展充电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4] 美国发展障碍 - 美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曾被叫停 政策支持不稳定 [3] - 美国缺乏淘汰内燃机汽车的政策 车企缺乏电动汽车领域投资动力 [3] - 美国公用事业升级存在拖延问题 影响大功率充电中心建设 [3]
车洗捷无人值守全自动洗车机如何颠覆传统洗车场景?
凤凰网· 2025-08-14 19:00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1.2 亿辆的 2025 年,传统洗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车宽超 2 米、轴距超 3 米的新能源豪华车型涌入市场,越野文化催生的重 度泥浆洗车需求激增,而环保政策对水资源消耗的严苛限制,让洗车设备不得不进行技术革命。车洗捷最新推出的 IWB 智能宽体全自动洗车机,以 M9pro 与 M9MAX 双版本矩阵,给出了颠覆性答案。 一、宽体设计破解新能源洗车困局 针对特斯拉 Cybertruck、理想 MEGA 等超宽体新能源车型,IWB 技术通过动态冗余空间算法,将洗车舱有效宽度扩展至 2.8 米,配合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车身轮 廓。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可精准识别车顶激光雷达、侧裙空气动力学套件等特殊结构,清洗覆盖率达 99.7%。在充电站,M9pro 单日服务 87 辆新能源车的记 录,验证了其应对超规车型的可靠性。 二、五维清洗模式重构洗车标准 M9MAX 搭载的混合动力系统开创了全自动洗车机行业首个五维清洗矩阵: 1、全高压水无接触模式:采用纳米级雾化技术,水压动态调节范围达 50-200Bar,在清洗小米 SU7 极光紫车漆时,实现零划痕清洁,用水量较传统模式降低 60%。 2 ...
耐世特午后涨近10% 本周三将发中期业绩 机构称公司有望受益线控转向车型放量
智通财经· 2025-08-11 15:04
公司表现 - 耐世特股价午后涨近10%,截至发稿涨8 38%,报6 47港元,成交额8452 76万港元 [1] - 公司将于8月13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1] - 预计中期收入同比增加7%至8%,达22 5亿美元,主要受惠于亚太地区销售额激增 [1] - 预计期内净利润介乎4000万至5000万美元 [1] 行业动态 - 特斯拉Cybertruck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量产线控转向的车型 [1] - 蔚来ET9是国内率先量产线控转向的车型 [1] - 从2026年开始,搭载线控转向的车型将逐步放量 [1] - 转向市场玩家如采埃孚、耐世特、博世等纷纷开展线控转向布局 [1] 公司优势 - 耐世特为代表的头部tier1具备较强的技术先发优势 [1] - 随着线控转向行业落地速度加快,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1]
港股异动 | 耐世特(01316)午后涨近10% 本周三将发中期业绩 机构称公司有望受益线控转向车型放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4:56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耐世特股价午后涨近10%,截至发稿涨8.38%,报6.47港元,成交额8452.76万港元 [1] - 公司将于8月13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1] - 中银国际预计耐世特中期收入同比增加7%至8%,达22.5亿美元,主要受惠于亚太地区销售额激增 [1] - 预计期内净利润介乎4000万至5000万美元 [1]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特斯拉Cybertruck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量产线控转向的车型 [1] - 国内蔚来ET9是率先量产线控转向的车型 [1] - 预计从2026年开始,搭载线控转向的车型将逐步开始放量 [1] - 转向市场主要玩家如采埃孚、耐世特、博世、捷太格特、舍弗勒等均积极开展线控转向研发 [1] 公司竞争优势 - 以耐世特为代表的头部tier1供应商具备较强的技术先发优势 [1] - 随着线控转向行业落地速度加快,耐世特有望充分受益 [1]
用导弹轰炸!美媒爆:美军计划采购包括特斯拉Cybertruck在内33辆车作为测试靶车
环球网· 2025-08-09 16:06
美国空军采购特斯拉Cybertruck作为靶车 - 美国空军计划采购两辆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作为精确制导武器的测试靶车,每辆价格约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5万元)[1] - 这批靶标车辆共33台,将被运往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试验场,用于支持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训练任务[1] - 美军未公布其他31辆车的品牌,选择Cybertruck的原因在于其独特构造难以被摧毁[3] Cybertruck的独特性能 - Cybertruck的棱角分明的未来主义设计配合无涂装不锈钢外骨骼车身,使其不同于采用涂漆钢或铝制车身的普通车型[3] - Cybertruck承受重大冲击时的损伤程度低于预期,需要通过实弹测试来反映真实情况[3] - 特斯拉Cybertruck采用SpaceX火箭同款不锈钢打造的防弹车身,金属车身成功抵御了冲锋枪、手枪及霰弹枪的射击[3] 市场反应与销量情况 - 当前Cybertruck售价为7-8万美元,顶配"Cyberbeast"版则超过10万美元[5] - 美军方表示靶车无需保持工作状态,仅需配备轮胎并确保可移动状态即可[5] -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上月发布的数据,Cybertruck销量近三个月销量同比暴跌51%[5] 国际背景 - 2024年俄罗斯车臣地区领导人卡德罗夫曾展示过一辆装备机枪的Cybertruck,并表示已将其部署至俄乌战场前线[5]
汽车视点 | 碰撞测试成为流量密码?莫让安全测试沦为车企“秀场”
新华财经· 2025-08-05 21:46
碰撞测试行业趋势 - 碰撞测试从技术验证转变为品牌宣传焦点 车企加大宣传投入 [1] - 车企积极策划更具冲击力的安全演示 包括非标准测试如高空坠落和连环碰撞 [3] - 第三方机构和媒体平台卷入碰撞测试 懂车帝完成90次碰撞测试和36款车型辅助驾驶实测 [4] 车企测试案例 - 蔚来小型纯电车firefly在中保研测试获6项G+评价 成为最小尺寸全G+车型 [2] - 乐道L60成为中保研首款全优高分纯电车型 [2] - 阿维塔06成功挑战2026年Euro-NCAP安全碰撞测试 [2] - 特斯拉Cybertruck在NHTSA测试显示翻覆风险12.4% 低于同级皮卡 [3] - 奇瑞进行32米高空坠落测试 检验极端碰撞下的安全性能 [3] 测试标准演进 - NHTSA于1978年建立56公里/小时正面碰撞测试标准 [5] - IIHS测试项目包括25%小重叠偏置碰撞等 采用G/A/M/P四级评级 [5] - IIHS测试推动车企优化车身结构 如1993年40%偏置碰撞和2011年25%偏置碰撞 [6] - 中汽研2024年新规提高碰撞速度至56公里/小时 增加后排儿童保护和行人避撞测试 [7] 行业监管挑战 - 非标准碰撞测试缺乏国家标准 如小车与卡车碰撞无国内外标准 [8] - 测试透明度不足引发质疑 如阿维塔风洞测试和懂车帝卡车钻撞测试 [8] - 建议强制信息披露 要求公开测试参数和原始数据 [9] - 建议建立独立监督框架和第三方核查机制 [9] - 建议明确违规惩戒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处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