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基金

搜索文档
哈根达斯,要被卖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22:17
我们熟悉的哈根达斯要被卖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华尔街巨头高盛准备以150亿欧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收购全球冰淇淋生产商Froneri。官网显示,哈根达斯是Froneri的重要 资产之一。 相关报道称,交易最早在今年9月签署。 中国市场或不在其中 在这项拟议的大规模收购中,高盛将通过法国私募股权巨头PAI Partners新设立的接续基金,以现金方式收购Froneri的大部分股权。 所谓"接续基金"是指私募股权管理人在原基金到期前,将其明星资产转移至新设立的单资产或多资产基金中,同时给予原LP选择现金退出或滚动投资的 权利。主要目标是为原LP提供流动性,同时使管理人能继续持有优质资产以实现增值。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协议最终达成,高盛获得的也仅仅是哈根达斯在美国、欧洲等地的区域经营权,中国市场并不包含其中。 2002年,雀巢从通用磨坊手中收购了哈根达斯冰淇淋在美国的运营权,以快消品思路运营哈根达斯。 据报道,2001年,美国食品集团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出手,以6.5亿美元的价格从英国酒业巨头帝亚吉欧(Diageo)手中买下哈根达斯。 2016年,雀巢和PAI Partners创办冰淇 ...
哈根达斯,要被卖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22:06
我们熟悉的哈根达斯要被卖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华尔街巨头高盛准备以150亿欧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收购全球冰淇淋生产商Froneri。官网显示,哈根达斯是Froneri的重要 资产之一。 相关报道称,交易最早在今年9月签署。 中国市场或不在其中 在这项拟议的大规模收购中,高盛将通过法国私募股权巨头PAI Partners新设立的接续基金,以现金方式收购Froneri的大部分股权。 通用磨坊则仍掌握着哈根达斯全球品牌所有权,并主要负责北美以外地区的运营,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这意味着,高盛如果买下Froneri,只能间接获得哈根达斯的区域运营权,但哈根达斯的全球商标权以及中国市场的运营权仍属通用磨坊。 所谓"接续基金"是指私募股权管理人在原基金到期前,将其明星资产转移至新设立的单资产或多资产基金中,同时给予原LP选择现金退出或滚动投资的 权利。主要目标是为原LP提供流动性,同时使管理人能继续持有优质资产以实现增值。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协议最终达成,高盛获得的也仅仅是哈根达斯在美国、欧洲等地的区域经营权,中国市场并不包含其中。 据报道,2001年,美国食品集团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出手, ...
哈根达斯,要被卖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21:59
高盛收购Froneri交易 - 高盛拟以150亿欧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收购全球冰淇淋生产商Froneri的大部分股权,交易最早可能在今年9月签署 [2][3] - 高盛将通过法国私募股权巨头PAI Partners新设立的接续基金以现金方式完成收购,该交易结构旨在为原LP提供流动性同时保留优质资产 [5] - 收购完成后高盛仅获得哈根达斯在美国、欧洲等20多个国家的区域运营权,不包括中国市场 [5][8] Froneri及哈根达斯所有权演变 - Froneri成立于2016年,是雀巢与PAI Partners合资的冰淇淋企业,2019年雀巢以约40亿美元将美国冰淇淋业务出售给Froneri,使其获得哈根达斯等品牌控制权 [6] - 通用磨坊仍掌握哈根达斯全球品牌所有权,并负责北美以外地区(尤其中国)的运营 [8] - 2001年通用磨坊以6.5亿美元收购哈根达斯,2002年雀巢取得其美国运营权 [5] 哈根达斯中国市场现状 - 通用磨坊考虑以数亿美元出售中国哈根达斯门店业务,超市和便利店零售业务不在出售范围内 [10]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数量从2024年1月的超400家锐减至目前247家,不到两年关闭150余家 [13] - 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中国所在国际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3%,中国区门店客流量出现两位数下滑 [11]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 本土冰淇淋品牌崛起推动行业进入新旧迭代阶段,Gelato品类2024年以10%增速突破120亿元市场规模 [15][16] - 新兴茶饮和咖啡门店分流哈根达斯市场份额,消费者休闲场景选择多元化 [16] - 哈根达斯"高端情感营销"策略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下降,品牌面临老化挑战 [17]
科勒资本:LP正积极计划加大对私募信贷与私募二级市场投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09:50
投资趋势 - LP正积极计划加大对私募信贷与私募二级市场的投资,45%的LP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配私募信贷资产,较六个月前的37%有所上升 [1] - 37%的投资者计划增配私募二级市场策略,高于2024年12月的29% [1] - 计划增配私募股权的投资人比例从六个月前的34%稍下降至28%,只有10%的投资人表示将减配私募股权 [1] - 亚太LP对于另类资产的整体取态最为积极,67%打算增加在这一领域的投资 [1] - 64%的亚太LP计划增配私募二级市场策略,较六个月前的42%明显增长 [1] - 50%亚太投资者表示将增加对私募信贷的投资 [1] 亚太市场动态 - 亚太地区投资者对私募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持续增加对私募二级市场与私募信贷领域的投资 [2] - 42%亚太LP计划开始评估或投资常青私募股权基金,58%对常青私募信贷基金持相同的投资意向 [2] - 58%的亚太LP表示未来两年内有可能在私募二级市场交易私募股权资产 [3] - 66%持有单一资产接续基金投资的亚太LP表示其表现超出或符合预期 [3] - 64%的亚太LP预计未来数年新基金管理人的成立速度将超过行业整合步伐 [3] 私募二级市场 - 私募二级市场交易总额在2024年达到了1600亿美元,并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3] - 65%的LP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内私募信贷市场中的GP主导交易数量将会增加 [3] - 54%的全球LP以及58%的亚太LP表示未来两年内有可能在私募二级市场交易私募股权资产 [3] 行业结构与人才 - 36%的LP表示其私募市场投资组合中分拆机构的数量在过去两至三年间有所增加 [3] - 28%的LP认为现有GP在内部人才培养以及人才留存方面作为不足 [4] - 71%的投资者认为超大规模基金日益增多将对自身实现预期投资回报构成挑战 [4] - 33%的投资者预计目前所投资的前十大私募市场GP中十年后只有不足一半还能保持在前十位置 [4] 新兴投资工具 - 21%的受访机构LP表示将会在未来三年间维持或增加对常青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配置,10%表示将开始评估这一类型基金 [2] - 22%的LP计划在未来三年维持或加大投资常青私募信贷基金,11%将开始评估这一类型基金 [2]
S基金专题丨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观察:(一)2024年交易篇
搜狐财经· 2025-05-23 21:08
全球私募股权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私募股权市场呈现结构性复苏特征,投资与退出活动回暖但筹资端持续承压 [1] - 2024年全球私募股权并购交易规模达6,020亿美元,同比增长37%,退出总额4,680亿美元,同比增长34% [1] - 行业募资额连续第三年下降,全年募资1.1万亿美元,同比减少24%,较2021年历史峰值下降40% [1] -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成为破解行业流动性困局的突破口,S交易通过优化基金存续期管理帮助提升DPI等核心业绩指标 [1] 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总览 - 2016—2024年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规模呈现"波动上升—疫情回调—结构性复苏"的变化轨迹 [5] - 2024年交易量达1,620亿美元,同比增长45%,较2021年峰值增长22.7%,刷新历史纪录 [5] - 本轮复苏受卖方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与买方新增资金影响,卖方因传统退出路径回报下降转向S交易,买方因资金涌入推动多样化交易策略 [6] - 2024年LP主导交易规模达87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占市场份额54%,GP主导交易规模750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占比46% [9] - LP主导市场头部集中化加剧,前8大投资者占据50%的交易份额,GP主导市场呈现"明星资产虹吸效应",单一资产接续基金占比提升至48% [9] 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特点 交易类型与资产特点 - GP主导交易中并购基金交易量占总GP主导市场交易量的约82%,风险/成长资产交易比重有所上升 [10] - 接续基金占据GP主导市场79%的份额,单一资产接续基金占比48%,多资产接续基金占比31%,结构化工具贡献15%的市场份额 [14] - LP主导交易中养老金和金融机构成为最活跃的卖方,分别占交易量的28%和25% [16] - LP主导交易以并购资产为主,中小型并购基金资产凭借价格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19] 交易资产价格持续改善 - GP主导交易中接续基金定价走强,单一资产接续基金87%的交易项目折价率在90%以上,多资产接续基金71%的折价率在90%以上 [21] - LP主导市场平均定价回升到净资产价值的90%,并购基金交易价格达净资产价值的94%,信贷资产价格跃升至91%,风险/成长型基金交易价格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23] 交易行为趋于成熟 - 联合领投/共同投资模式成为新趋势,中小规模投资者通过协作突破资金门槛,平均单笔认购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中小型机构占比从8%提升至15% [27] - 市场资源向优质资产集中,50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交易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5000万美元以上大额交易比重提升9个百分点 [28] - 延期支付工具使用率上升,采用延期支付的市场参与者增加3倍,6—12个月的付款期限是市场主流选择 [29] 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篇小结 - 2024年市场以创纪录的交易规模迈入复苏新阶段,驱动因素包括卖方流动性压力与买方资金端涌入 [30] - 市场格局呈现LP与GP主导型交易并行,接续基金、并购资产为主流,资产交易价格持续改善 [30] - 联合领投模式普及、优质资产资源集中化、延期支付工具创新等变化凸显市场成熟演进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