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增长4.1%!广州经济“三季报”出炉
证券时报· 2025-10-30 18:1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326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2] -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7503.34亿元,增长4.6%,增速领先于整体经济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37亿元,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197.94亿元,增长4.2% [2]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2]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但降幅收窄,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长20.6%,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1.1个百分点 [2] - 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和6.1%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显示器件制造业和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4%和37.4%,液晶显示模组、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1.3倍、20.5%和56.3%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7.59亿元,同比增长4.1% [3]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中,通讯器材类增长2.7%,新能源汽车增长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7%,家具类增长2.6倍 [3] - 线上消费表现强劲,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0.1%,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14.9% [3]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3] - 工业投资增长9.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市更新项目带动下增长2.4% [3] -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5.8%,其中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38.6%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0%和55.2%,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和研发设计服务投资分别增长26.2%和39.8% [3] 交通枢纽功能 - 全市累计完成客运量2.5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6.5% [4] - 航空和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分别增长2.4%和0.9% [4] - 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109.83万人次,增长8.4%,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20.0%,货邮行吞吐量增长4.3% [4]
中国交建(601800) - 中国交建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2 18:45
业绩总结 - 截至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13399.70亿元,同比增4.65%,完成年度目标67%[3] - 基建建设等业务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2224.40亿、304.30亿、788.33亿和82.67亿元[4] - 境外新签合同额2840.58亿元,同比增7.13%,约占21%[7] 业务细分 - 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4663.79亿元,同比增9.38%[10] - 能源工程新签合同额794.79亿元,同比增80.60%[11] - 农林牧渔工程新签合同额108.76亿元,同比增72.77%[11] - 水利项目新签合同额461.22亿元,同比降3.43%[11] - 按股比确认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合同额765.84亿元,同比降5.33%[12] 签约情况 - 7 - 9月江西宁武高速等项目金额超1亿且占比超10%[13][14] - 公司目前无已签约尚未执行的重大项目[17]
经纬辉开拟8.5亿现金收购股价20CM涨停 货币资金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4:1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于10月20日涨停,报收12.32元,涨幅达19.96% [1] 重大资产收购 - 公司拟以现金8.5亿元收购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2] - 交易定价基于资产评估报告,收益法评估结果为85,286.94万元 [3] - 股权转让完成后,中兴系统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 - 中兴系统股东承诺2025至2027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1,500万元 [2] 收购标的基本面 - 中兴系统主营业务为专网通信系统、工业互联产品和企业数字化全栈技术服务,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标的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 - 2024年度营收10.55亿元,净利润6,592.29万元;2025年1-6月营收5.06亿元,净利润3,169.91万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标的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249.04万元 [5] 公司近期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2.61亿元,同比下滑5.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45.7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增幅107.42% [6][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2.75亿元,同比下滑20.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7.83万元,同比下降70.78% [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8.11亿元;有息负债合计9.1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6.04亿元 [8][9] - 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存货为8.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较上年末增加2.05个百分点 [9]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 - 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10] - 公司第一大股东陈建波质押3,965.61万股,第二大股东西藏青崖质押2,678.17万股,二者为一致行动人 [9] - 公司于2023年4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1亿股,募集资金净额约7亿元 [11]
经纬辉开(300120.SZ):拟收购中兴系统100%股权将进入专网通信领域
格隆汇APP· 2025-10-17 19:51
收购交易概述 - 经纬辉开拟以现金8.5亿元收购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方为深圳银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深圳市聚力弘创一号、二号投资企业 [1] - 交易完成后,中兴系统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资质 - 中兴系统主营业务为专网通信系统、工业互联产品和企业数字化全栈技术服务 [2] - 公司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有二十余年经验,具备设计-研发-交付-运维全业务链条覆盖能力 [2]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业绩承诺与收购协同效应 - 原股东承诺中兴系统2025年至2027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21,500万元 [1] - 收购将使公司进入专网通信这一高成长领域,缓解现有触控显示和电磁线业务增长缓慢的压力 [3] - 双方在客户资源等方面存在协同可能性,有助于公司在轨道交通、工业企业等新领域拓展销售 [3] - 收购将提升中兴系统通过招投标获取业务的能力,上市公司的品牌和资金实力可对其形成赋能 [3]
经纬辉开:拟收购中兴系统100%股权将进入专网通信领域
格隆汇· 2025-10-17 19:49
收购交易概述 - 经纬辉开拟以现金8.5亿元收购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手方为深圳银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两家聚力弘创投资企业 [1] - 股权转让完成后,中兴系统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资质 - 中兴系统主营业务为专网通信系统、工业互联产品和企业数字化全栈技术服务 [2] - 公司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有二十余年经验,具备设计-研发-交付-运维全业务链条覆盖能力 [2] - 基于云、网、端等系统矩阵,处理专网通信环境下千万台级设备的复杂互联需求 [2]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业绩承诺与战略意义 - 中兴系统原股东承诺2025至2027年度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21,500万元 [1] - 此次收购将使公司正式进入专网通信这一高成长领域,隶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3] - 收购有助于缓解公司现有触控显示和电磁线业务增长缓慢的业绩压力 [3] 协同效应与发展前景 - 经纬辉开产品覆盖范围广,可在轨道交通、工业企业等新领域实现拓展,与中兴系统存在客户资源协同的可能性 [3] - 中兴系统并入后,将受益于上市公司的品牌、融资能力和资金实力,提升其未来承接业务的能力 [3] - 并入上市公司体系有利于中兴系统未来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业务 [3]
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串产业
齐鲁晚报· 2025-10-15 23:46
产业规模与格局 - 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构建以新型电子材料为引领,芯片配套设备、计算机制造加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1] - 2024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企业达33家,营收同比增长22.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 [1] 企业竞争力与产品突破 - 中色正锐的高挠曲压延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实现了进口替代 [1] - 山东嘉元新能源自主研发的双光4.5微米超薄铜箔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 - 波米科技的集成电路封装用光敏性聚酰亚胺和液晶取向剂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 [1] - 联盛电子攻克了12英寸晶圆湿法清洗技术,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湿制程设备制造商 [1] 新增长点与项目引进 - 浪潮聊城10万台计算机项目于2025年4月投产,填补全市计算机整机制造产业空白,预计可拉动行业增速10个百分点 [2] - 引入德绘信息技术、浪潮智水数科等浪潮系企业,构建起从软件研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给到数据安全服务的矩阵 [2] 创新能力与平台建设 - 莱柯智能机器人、三木众合信息科技成功入选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中色正锐、波米科技获批省重点实验室 [2] - 阿法龙标准化云镜系统入选省元宇宙创新"名品",波米科技、联盛电子跻身省集成电路奖补企业名单,11个软件产品获评市优秀水城软件名品 [2] 未来发展规划与措施 - 加强统筹协调,高标准编制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问题 [3] - 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信发研达年产16.5万吨特高强、特高亮铝合金新材料项目建设,推动中色正锐高挠曲压延铜箔、浪潮二期年产10万台计算机项目尽快投产 [3] - 加大招引力度,围绕计算机、集成电路等核心领域精准招引配套企业,并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赋能项目 [3] - 构建优良生态,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高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提升企业服务质效 [4]
加力突破 提档进阶丨巧用“电子仓单”破解融资难题 客户效益提升30%
齐鲁晚报· 2025-09-01 18:25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水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依托水发集团资源与平台优势 深度应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搭建全线上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1] - 公司将传统农产品储存转化为权属清晰、安全可信的电子仓单 为农业大宗商品流通、交易、融资提供数字化支持[1] 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投入大量资源攻关核心技术 构建覆盖"存、管、融、销"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4] - 自主研发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具有三大核心优势:筑牢信息安全防线解决电子仓单信息失真 明晰权属边界防范业务风险 激活交易活力实现线上化批量交易[6] - 平台有效整合农产品存货、金融和第三方资源 打破传统业务信息孤岛 降低操作成本并减少资金占用[7] 实际应用成效 - 合作企业山东蒜通天下接入平台后实现风险闭环管控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与智能AR摄像头实现仓储货物动态监管[9] - 区块链电子仓单使大蒜权属和存储信息可查可溯 成为金融认可硬凭证[9] - 企业贷款审批时间从数周缩短至1天 融资效率显著提升 综合效益提高30%[9] - 技术成果惠及更多产业客户 企业已成为当地大蒜贸易龙头[9]
致尚科技: 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致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产业政策和交易类型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1 22:16
交易概述 - 深圳市致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99.8555%股权 [1] - 交易对方包括深圳市海纳天勤投资有限公司等6家机构及其他44名股东 [1][3] - 五矿证券有限公司担任本次交易的独立财务顾问 [1] 行业属性 - 标的公司恒扬数据主营业务为智能计算和数据处理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销售与服务 [1] -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标的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 - 本次交易涉及的行业被认定为《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上市类第1号》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4] 交易类型 - 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同属"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分类 [2] - 本次交易属于同行业并购 [2] - 交易采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 [3][4] 控制权结构 - 本次交易前36个月内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3]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仍为陈潮先 [3]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重组上市情形 [3] 合规状况 - 上市公司不存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尚未结案的情形 [4] - 中国证监会或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事项无特别说明 [4]
广州市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新浪财经· 2025-07-29 16:29
工业总体表现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1] 三大支柱产业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 较一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 [1] - 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 [1] - 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3% [1] 政策驱动产业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 [1] - 家用电冰箱 电风扇 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1] 新兴产业表现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0% [1]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 [1] - 模拟芯片产量增长19.5%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9.0% [1] - 航空 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1% [1] - 民用无人机产量快速增长37.7% [1]
中国交建新签合同9911亿增3.14% 全力出海境外贡献20%达2004亿
长江商报· 2025-07-28 07:5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9910.54亿元,同比增长3.14%,完成年度目标49%(基于2024年1.88万亿元目标增长7.1%测算)[2][3] - 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8976.98亿元(占比90.6%),同比增长3.98%;疏浚业务630.77亿元,同比增长5.69%;基建设计业务243.64亿元,同比下降25.39%[4] - 境外新签合同额2003.79亿元(折合28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占总合同额20%,其中基建建设业务占比98.8%[2][4] 业务结构 - 新兴业务领域(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签合同额3202.55亿元,占比33%;能源工程项目583.79亿元,水利项目352.28亿元[4] - 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合同额454.09亿元,预计建安合同额346.07亿元,涉及城市更新及海洋经济项目(如广州黄埔城中村改造、大连海洋牧场)[5] - 沙特利雅得德拉伊耶门二期项目签约金额109.11亿元,为境外重点项目[4] 研发与创新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1194.73亿元,年均超200亿元(2024年为259.98亿元)[6] - 成功发行30亿元科技创新可续期债券,2+N年期票面利率1.74%(认购倍数3.14倍),3+N年期利率1.8%(认购倍数5.11倍),资金用于科技平台建设[6][7] - 完成东海大桥桩基防护工程,覆盖32.5公里范围内205个桥墩,为全国首个跨海大桥防护项目[6] 资本市场表现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487.56亿元(A股354.42亿元,港股133.14亿元),分红15次[2][7] - 2024年发行首单建筑类央企境外绿色债券,创3年期点心债利率新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