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根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破壁者华为:AI训推困局有了新解法
第一财经· 2025-09-01 17:5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AI模型参数达千亿级且多模态数据量突破ZB级 传统存储体系面临性能与容量瓶颈 [1] - 训练671B参数大模型需3.5PB原始语料 相当于350万个1TB硬盘容量 [3] - 国内大模型首Token生成时间平均1000ms 为美国同类产品2倍 每秒Token生成数仅25 token/s 不足美国产品十分之一 [3] 华为AI SSD产品创新 性能突破 - OceanDisk EX系列实现IOPS翻3倍 时延降至微秒级 缓解HBM与DDR内存负荷压力 [5] - 搭配DiskBooster驱动软件 通过内存扩展技术将内存扩大20倍 单台一体机可处理模型参数从32B提升至235B [5] 容量升级 - OceanDisk LC系列提供61TB/122TB/245TB容量 245TB版本容量密度比HDD高10倍以上 [6] - 存储250PB自动驾驶数据时 空间占用从1160U降至172U(省85.2%) 功耗从83.3kW降至51.2kW(省38.6%) 数据预处理速度从2.1TB/s提升至13.8TB/s(效率提6.6倍) [6] 行业影响与机遇 - 推动存储行业从通用产品向"场景驱动"转型 解决"速度跟不上、容量不够用"窘境 [8] - 降低AI产业门槛 使中小企业能够承担AI基础设施成本 激活医疗AI影像诊断与制造AI质检等领域创新 [8] - 存储核心竞争力转向软件算法与协同能力 DiskBooster等技术可横向拓展至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形成技术复用 [9] - 推动AI产业从"算力单点突围"转向"存力+算力"协同 加速"算法-算力-存储"生态协同发展 [8][9]
华为上半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降,研发投入历史最高
凤凰网· 2025-08-30 23: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5% [1] - 净利润371.9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2.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311.83亿元人民币 实现自2022年以来首次上半年正现金流 [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969.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比例达22.7%创历史新高 [1] - 研发投入规模位居全国民营企业500强首位 [1] - 超过1万人研发团队参与AI算力攻关项目 [6] 业务板块分析 - ICT基础设施业务2024年收入3699.03亿元 占总营收42.9% 但面临运营商5G投资减速压力 [3] - 终端业务2024年收入3390.06亿元 占比39.3% 2025年二季度以18.1%市场份额重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3] -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在35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占有率53.2% [4] - 汽车业务2024年收入263.53亿元 仅占总营收3% [4] 芯片与器件业务 - 鲲鹏CPU服务器在国产芯片服务器市场份额超50% 2024年整体服务器市场份额突破20% [5] - 昇腾AI芯片2024年中国市场份额约23% 仅次于英伟达的70% [5] - 通过系统工程方案实现384张昇腾910芯片互联 训练出1350亿参数的盘古Ultra模型 [6] - 2023年鲲鹏昇腾生态产值达300-400亿元 [6] 行业前景 - 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预计从2023年17%提升至2027年55% [7] - 运营商资本开支显著下降:中国移动降9% 中国电信降28% 中国联通降15% [3] -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短期内难现大幅增长 [3]
解读华为2025半年报:研发创下新高,利润为什么减少了
第一财经· 2025-08-29 23: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5% 创历史次高 [3][5] - 研发投入969.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比例22.7% 达历史最高位 [3][6] - 净利润371.9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2% 主要受研发高增长及金融资产估值波动影响 [3][5][7] 成本与费用结构 - 营业成本2243.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33% 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7][8] - 销售费用393.76亿元 管理费用242.03亿元 财务费用27.39亿元 均同比上升 [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36亿元 同比大幅恶化 成为重要非经营性亏损因素 [7][8] 业务板块进展 - 终端业务:2025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1250万台 市场份额18.1% 重夺市场第一 [10] - 汽车业务: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2024年收入增长4.7倍并实现首年盈利 [9] - 智能驾驶:搭载乾崑智驾车辆超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突破100万台 [9] - 鸿蒙生态:鸿蒙5终端数量突破1200万 目标年底与安卓/iOS生态看齐 [10] 技术投入方向 - 聚焦根技术投入:包括5G-A、智能汽车零部件、鸿蒙生态、芯片设计等核心领域 [6] - 操作系统专项投入:鸿蒙系统年投入超1万人 研发费用数百亿元 代码量1.3亿行 [6] - 云计算战略调整:聚焦通算/智算/存储三大基础业务和AI PaaS/数据库两大平台 [11] - AI算力布局:加大昇腾云、盘古大模型、数智融合投入 支持CANN生态发展 [11][12] 市场竞争态势 - 云计算业务:中国大陆市场份额18% 排名第二 与第一名33%份额存在差距 [11] - 汽车业务挑战:面临行业价格战压力 智能化技术成本高 多品牌资源平衡难题 [9] - 鸿蒙全球化:全球市场份额约4% 需推进海外开发者生态建设 [10]
解读华为2025半年报:研发创下新高,利润为什么减少了
第一财经· 2025-08-29 23: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 同比增长3.95% 创历史次高 [1][2] - 净利润371.95亿元 同比下降32% 主要因研发投入增长及金融资产估值波动 [1][2][4] - 营业成本2243.32亿元 同比增长9.33% 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4][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36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 [5]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969.50亿元 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比例达22.7% 创历史同期新高 [1][3] - 鸿蒙操作系统年投入超1万人 研发费用达数百亿元 代码量1.3亿行 [3] - 未来三年将持续加大战略纵深投入 在根技术上实施压强式投入 [1][9]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出货量1250万台 市场份额18.1% 重回第一 [7] - 智能汽车业务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2024年收入增长4.7倍并实现首年盈利 [6] - 乾崑智驾搭载车辆超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突破100万台 [6] - 华为云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18% 排名第二 [8] 战略布局 - 聚焦鸿蒙/鲲鹏/昇腾/云计算等根生态建设 面向伙伴开放平台能力 [3][7] - 华为云重组架构 聚焦通算/智算/存储/AI PaaS/数据库/安全3+2+1业务 [7] - 加大对昇腾云/盘古大模型/数智融合投入 支持昇腾CANN生态发展 [8] - AI终端渗透率预计在未来1-2年内快速提升 [3] 生态建设 - 鸿蒙5终端数量突破1200万 目标年底达到与安卓/iOS生态看齐 [7] - 全球市场份额约4% 需重点推进海外开发者生态 [7] - 人工智能被视为最大长期机会 公司拒绝机会主义 专注根技术打造 [9]
华为净利润下滑,需要过度担心吗?
观察者网· 2025-08-29 19:3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4% [1] - 上半年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2.05% [1] - 净利润波动属正常范围 高于2019年同期的349亿元 [1]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费用97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1% [2]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22.7% [2] - 研发增速为营收增速的两倍多 [2] - 全年研发投入可能超过去年的1797亿元 [2] 业务挑战 - 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合计1128亿元 同比降幅超16% [3] - 5G建设高峰期已过 运营商业务承压 [3] - 手机出货量出现小幅下滑 平板/手表/PC领域竞争激烈 [3] - 汽车行业价格战频发 鸿蒙生态仍处成长阶段 [3] 战略布局 - 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构建未来竞争力 [4] - 鸿蒙生态设备超10亿台 开发者超720万 [4] - 鲲鹏/昇腾累计发展665万开发者及8500家合作伙伴 [4] -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坚持长期主义发展路线 [3][4] 历史背景 - 2021年出售荣耀和X86服务器业务导致收入分期计入 [1]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551亿元创历史最高基数 [1] - 净利润波动与业务出售及高基数效应相关 [1]
补短板弱项筑发展根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述评(上)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0
人工智能战略地位 - 中央政治局时隔7年再次围绕人工智能进行集体学习,凸显其作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地位[1] - 中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但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1] 基础研究现状与挑战 - 物理AI时代竞争聚焦"根技术",如Transformer架构属于典型根技术,但其存在高阶微分计算不足、科学推理能力欠缺等局限性[2] - 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呈现"上层贡献多、底层贡献少"的特点,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制约技术突破[3] - 需回归统计学习、数学逼近论等数理基础理论层面寻求下一代架构创新[2] 关键技术卡脖子风险 - 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国产GPU计算效率较英伟达最先进芯片落后约3年,大模型训练端性能差距显著[4] - 基础算法模型几乎全部由美国机构提出,美国公司控制主要开源社区,掌握算法生态主导权[4] - 国内存在严重数据孤岛问题且高端数据匮乏,影响大模型训练效果[4] - 应用生态被国际平台垄断,中国大模型推广依赖海外平台导致标准制定话语权缺失[5] 产业发展路径建议 - 需重点突破物理世界建模能力与机器人智能体系构建,如高保真物理仿真技术已在国内首款物理AI仿真系统ORCA实现应用[6] - 建议国家加大人工智能数学机理、计算机基础理论等研究的支持力度[6] - 应实现芯片设计到训练框架全链条自主可控,优化异构算力调度降低万卡集群训练能耗[6] - 提出三方面布局:构建硬件中立平台、成立物理AI开源联盟、设立国家级先导区推动"数字孪生+实体经济"模式[7]
任正非最新对话人民日报:芯片无忧,人工智能未来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6-11 02:30
芯片研发 - 公司在单芯片技术上落后美国一代,但通过数学和非摩尔定律方法以及群计算技术,实际应用能达到相当水平 [1] - 中国在中低端芯片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化合物半导体领域 [3] - 公司推出鲲鹏处理器、昇腾处理器等硬件产品,构建通用计算和AI计算产业生态 [6] 人工智能发展 - 通过叠加和集群方法,公司在AI计算结果上能达到最先进水平 [3] - 预计未来将有大量开源软件满足社会需求 [3] - 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中国在人才储备、电力和通信网络方面具备优势 [6] 基础研究 - 公司每年投入1800亿元用于研发,其中600亿元专门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设考核目标 [3] - 强调基础研究是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呼吁社会各界支持 [3] 操作系统与根技术 - 公司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实现全栈自研,确保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5] - 推出欧拉开源操作系统,与产业界共建计算生态 [6] 产品与市场进展 - Mate60系列手机搭载"中国芯"并成功上市 [5] - 中国未来或出现数百至数千种操作系统,支持工业、农业和医疗等领域 [3] 行业前景 - 中国具备突破技术封锁的条件,开放政策和统一大市场将推动复兴 [6]
任正非:干就完了!
国芯网· 2025-06-10 18:42
芯片发展 - 中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具备发展机会,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潜力更大 [3] - 单芯片性能仍落后美国一代,但通过数学补物理、群计算补单芯片等方法可达到实用水平 [3] - 软件领域不受限制,未来将出现数百种操作系统支持各行业进步 [3] - 昇腾芯片被夸大实际水平,需持续努力才能达到外界评价 [3] 基础研究投入 - 基础理论研究周期需10-20年,是技术突破的核心根基 [4] - 公司年研发投入1800亿元,其中600亿元用于不考核的基础理论研究 [4] - 缺乏基础研究将导致技术无根,需通过自主投入替代国外高价产品 [4] - 已推进"根技术"和操作系统创新,构建鲲鹏、昇腾等计算产业生态 [4][5] 人工智能前景 - 人工智能是可能持续数百年的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 [6] - 中国优势包括数亿青少年人才、发达电力与通信网络、东数西算战略 [6] - 充足电力和信息网络是技术发展关键,国内基础设施全球领先 [6] 技术自主化进展 - 2023年Mate60系列搭载自研芯片,2024年发布全栈自研鸿蒙操作系统 [5] - 推出鲲鹏/昇腾处理器、欧拉系统、高斯数据库等软硬件产品 [5] - 原生鸿蒙系统实现操作系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5]
武汉民营企业勇立潮头数量突破百万
长江日报· 2025-05-29 08:27
企业家精神内涵 - 企业家精神被概括为"不服周"的闯劲、"不信邪"的创劲和"不独行"的义劲,这些特质使武汉民营企业在40年发展中保持竞争力 [1] - 四方光电通过自主研发PM2 5传感器打破国际垄断,高灵敏度甲烷传感器获美国客户追加订单,体现技术扎根的重要性 [1] - 高德红外通过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获得核心竞争力,技术应用延伸至民用汽车、电力、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 [1] 企业创新实践 - 四方光电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立运营基地,通过沃尔沃、路虎等企业审核,美国密歇根工厂加速建设中 [1] - 利楚商服聚焦民生需求开发"扫呗"聚合支付和"小区e家"智慧团购,在投入大产出慢的领域持续深耕 [1] - 益模科技专注工业软件18年,智能排产系统达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预计全年营收增长50% [1] 武汉民营经济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 5万家,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2] - 全市1 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0%,3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营企业占79 3% [2]
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 鸿蒙电脑补齐鸿蒙生态最重要拼图
科技日报· 2025-05-20 07:29
鸿蒙PC操作系统发布 - 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在成都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电脑操作系统,实现重要突破 [2] - 鸿蒙PC的推出是鸿蒙生态版图完整的关键一步,目前全球只有鸿蒙能实现工作生活数字一体化的完整体验 [2] - 华为2024年在中国大陆PC市场出货量达430万台,位列第二,鸿蒙有望成为全球三大电脑操作系统之一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鸿蒙PC研发历时5年,投入上万名工程师和20多家研究所,积累超过2700项核心专利,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 [3] - 采用软硬端云垂直整合架构,全面突破根技术,性能大幅提升,引入AI和智慧交互功能 [3] - 通过微内核设计将高危漏洞降低50%以上,重构底层隐私和数据安全 [3] 生态建设与产业影响 - 鸿蒙PC首次实现移动端与电脑端生态深度融合,预计年底支持超过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覆盖办公、金融、教育、游戏等核心场景 [4] - 为开发者提供完整应用迁移和开发路径,尤其对企业级开发者吸引力显著提升 [4] - 鸿蒙生态加速布局,补齐手机、平板、穿戴设备后的关键拼图,未来将打造全场景智能体验 [5] 市场格局与行业意义 - 打破Windows与macOS双寡头格局,是中国数字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重要里程碑 [6] - 为中国软件企业提供创新发展机遇,将催生大量桌面应用需求,尤其在办公、创意设计、教育等领域 [6] - 鸿蒙的推广将加速主板、显示、存储等领域融合发展,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集群 [6] 研发投入与根技术突破 - 华为研发强度超20%,每年千亿级、数年万亿级投入是解决根技术问题的基本保障 [7] - 鸿蒙代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新一轮创新,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产业生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