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景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祖国各地盛夏景色壮美如画 “美丽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7-05 13:53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 -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中部南麓腹地,平均海拔2500米,是我国最大的亚高山草甸草原 [3] - 开都河蜿蜒流淌,草原一望无垠,羊群悠然穿行,大天鹅在草场漫步 [1] - 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3] 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 - 占地面积8102公顷,由"七湾、一瀑、两山"十大景区组成 [4] - 夏季平均气温22℃,吸引避暑游客乘船游览或漫步林间 [6] - 当地打造立体巡护监测体系,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6] 浙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60余亩荷花竞相绽放,游客可乘荷花摇橹船或观光热气球观赏 [7] - 截至2024年底,记录植物971种、昆虫918种、鸟类224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9] - 以"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为原则改善生态环境 [9] 广东广州莲花山 - 1200余种莲花绽放,游客漫步栈道欣赏并观看实景演出 [10] - 莲叶簇拥莲花,为景区增添夏日韵味 [10] 江西泰和县荷塘 - 荷花连片开放,游客赏花拍照并品尝清甜莲子 [11] - 引进广昌太空莲,预计8月初进入大面积采摘期 [13]
济宁:“文化+”赋能千行百业
大众日报· 2025-06-26 08:44
传统文化教育创新 - 孔子博物馆通过射礼体验活动将儒学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转化为可体验的行为规范 实现"文化+青少年教育"的创新融合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社教活动 文化体验项目 孔子讲堂等新形态融入学校教学 研学旅行等多元教育载体 突破传统道德教化的说教模式 [1] - 济宁市以"八个融入"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 形成"文化+"赋能教育的系统方案 [2] 精神文明建设实践 - 兖州区颜店镇通过村民自编小戏《彩礼风波》传播"礼与其奢也宁俭"理念 近三年促成12对新人简办婚礼 [3] - 兖州区创新"家庭小剧场"模式 围绕婚丧礼俗等主题创作本土化文艺作品 实现群众自我教育与移风易俗 [3]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曲阜鲁源村景区融合数字光影秀 解谜式研学等多元业态 打造"文化+旅游"新型体验场景 [4] - 济宁太白湖新区开发"李小白"城市IP 衍生太白吟诵大会等文化项目 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4] - 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建立"一院六基地"教学格局 探索传统文化涵养干部政德的创新路径 [4] 区域经济文化赋能 - 济宁市通过"文化+"模式为旅游休闲厚植文化内涵 同时为城乡发展注入活力与正气 [4] - "文化+旅游" "文化+城市IP"等实践持续为济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形成多领域协同发展格局 [4][2]
金融百家|激活演旅融合动能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1:52
演艺经济市场概况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达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大型演出平均跨城观演率超60% [2] - 演唱会经济形成"以演促旅"新潮流,带动场馆租赁、票务销售、设备供应及餐饮住宿交通等周边产业 [2] - 城市间形成差异化竞争:大城市依赖明星资源吸引游客,小城市依托特色文化打造独特演出 [2] 演旅融合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推动精神需求增长,观众追求现场体验、情感共鸣及社交分享价值 [3] - 技术革新赋能行业,数字孪生实现虚拟场地预览,AI算法精准推荐演出内容 [3] - 政府将演艺纳入城市发展规划,通过政策优惠、基建优化及特色IP开发(如"印象"系列、《长恨歌》)推动产业 [4] 行业发展现存问题 - 供需失衡导致热门演出"一票难求",票价体系不合理削弱市场普惠性 [4] - 区域资源分布不均,一线城市集中度高,中小城市演出机会稀缺 [4] - 技术双刃剑效应显现,线上演唱会沉浸感不足,难以替代现场体验 [4] 政策与创新解决方案 - 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优化演出审批流程,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机制 [5] - 通过弹性场次、引进国际项目、开发城市"微空间"及5G/VR技术拓展供给形式 [5][6] - 财政补贴降低票价成本,实名制购票打击黄牛,政策引导资源向中小城市倾斜 [6] 行业规范与价值观建设 - 明星需承担社会责任,在作品中融入红色经典与民族元素传递正能量 [6] - 监管部门重构明星评估体系,加强行业监管,管控粉丝不良行为,推动理性追星 [6]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演艺经济被定位为文化强国建设核心引擎,需通过政策与技术创新提升演旅融合质量 [7] - 行业目标成为点亮城市文化名片、促进消费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7]
露营垂钓、逛博物馆、观看演出……这个假期你打卡了哪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6 15:10
户外露营行业 - 河北邯郸复兴区的露营基地提供租赁烧烤设备和食材服务,满足家庭和亲友聚会需求 [2] - 当地新开设近10家露营基地,推出"露营+赏花""露营+垂钓""露营+音乐"等特色组合业态 [4] - 露营基地增加咖啡馆、浮桥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短途游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 [4] 博物馆行业 - 柳州工业博物馆推出AI智能数字人导览,展示百年工业历史和非遗文化 [6] -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每天上演30多场文博舞台剧《因为青铜》 [8] - 博物馆采用"博物馆+"模式结合剧场、咖啡厅、文创馆,打造多样化消费场景 [8][10] 文旅街区行业 - 武汉洞庭街巴公房子和保元里等复古风情街区提供特色美食和实景沉浸式演出 [12] - 武汉市对历史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游客可获得真实历史街道的互动体验 [12] - 复古街区结合工业风和历史风貌元素,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热点 [12]
【发展之道】 景区门票改革是对 沉浸式旅游的积极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5-06 01:20
文旅产业转型 - 景区门票政策从"当日有效"向"七日畅游""三日驻足""终身邀约"转变,标志着行业从"观光时代"迈向"沉浸时代"的深刻转型 [1] - 庐山、黄姚古镇、周庄等景区通过延长门票有效期,打破传统计时收费模式,推动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 [1] 消费行为变化 - 黄姚古镇"三日票"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4小时延长至10小时,带动食宿消费增长20% [1] - 周庄的沉浸式夜游项目让游客停留时间同比增加2小时以上,消费场景从门票扩展至汉服租赁、临水民宿等上百元至几百元的衍生消费 [1] 经营模式创新 - 周庄"终身免费入园"政策消解了打卡式旅游的仓促,促进游客从"过客"变为"归人",形成情感联结 [2] - 巴黎卢浮宫通过特展与文创衍生品将门票收入占比降至三分之一以下,验证深度体验带来的长期价值高于一次性门票交易 [2] 产业链延伸 - 庐山通过十余项文化活动将徒步挑战、文化研学等业态编织成链式经济 [2] - 周庄商户日消费人数从二三十人跃升至上百人,体现"多留客一小时,市井多十缕烟火"的消费乘数效应 [2] 文化价值升级 - 行业转型超越经济账算计,通过沉浸式体验(如周庄的摇橹船桨声与昆曲水磨调)构建"近悦远来"的文化叙事 [3] - 中国文旅正从"风景贩卖"向"生活共享"演进,形成更具情感认同的产业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