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电同价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计划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生产国?
虎嗅· 2025-08-15 15:45
由于印度补贴政策排除了增程和插混车型,纯电车型成了新能源车的全部,印度也坚定地走纯电路线。 这点销量和渗透率与中国相比不值一提,但回顾中国新能源发展初期,也曾面临车企骗补、渗透率低、 社会观望情绪浓厚等问题——甚至有车企称"电动车并不节能环保",多数车企仍倾向于燃油车路线。 新能源能在部分地区发展起来,也全靠限购、限牌及地方车企扶持。 前段时间,印度交通部长在"印度时报2025汽车峰会与颁奖典礼"上表示,印度有望在未来五年成为全球 第一大电动汽车生产国。 这既体现了印度发展电动车的雄心,也反映出其加速电动车转型的迫切愿望。 当然,这个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不过印度近几年的电动车市场发展确实迅猛:2022财年电动车销量仅4.3万台,2024财年便达10万台, 两年销量翻倍;渗透率从1.1%升至2.5%,且均为纯电车型。 回到正题,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的爆发始于2020年,此前一直低于10%;随着特斯拉国产化和比亚迪实现 油电同价,近四年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中国新能源产销均超1200万辆,其中纯电销量770万辆。 因此印度这一目标有其合理性,但借鉴中国经验,仍需突破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电池成本与制造技术 的突破,落 ...
理想i8定价?
数说新能源· 2025-07-29 11:32
核心定价 - 理想i8官方预售价区间为35万-40万元(Pro、Max、Ultra三版本),正式售价将于7月29日发布会公布 [1] - 保守策略预测最终售价可能落在34万-39万元区间,略高于增程版L8(32.18万起) [1] - 激进策略预测售价可能下探至32万-37万元,以低价冲量 [2] 用户与市场反馈 - 目标用户主要为增换购群体(50%为BBA车主)、二胎/三代同堂家庭、纯电大六座刚需用户 [2] - 用户价格敏感度较高,35万以上需强产品力支撑购买决策 [2] - 设计争议:MPV化低风阻造型(风阻系数0.218)牺牲前备箱,被质疑"非传统SUV" [2] - 定价质疑:部分用户期待"油电同价",认为32万左右更合理 [3] 竞品分析 - 乐道L90起售价27.99万,空间与储物占优(前备箱+深坑后备箱),但三排空间与豪华感弱于i8 [4] - 问界M8纯电版预计起售价38万+,华为ADS智驾为核心差异点 [5] 行业观点 - i8定价策略将体现公司价值观,以"超越用户需求"为目标的定价不应比L8更贵 [6] - 比亚迪出海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 [13] - CATL在储能市场的增长表现优于动力电池市场 [13]
第396批公告:正力新能配套别克PHEV、宁德时代领衔新能源重卡配套
高工锂电· 2025-07-17 18:21
新能源乘用车电池配套情况 - 6月工信部公示81款新能源乘用车,磷酸铁锂配套74款,三元配套7款,BEV新车数量略高于PHEV/HEV [1] - 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配套数量前三名为宁德时代、弗迪、国轩高科,其他供应商包括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9家企业 [1] - 宁德时代LFP电池配套长安、五菱等9个品牌,三元电池供应岚图、蔚来等4个品牌 [1] - 弗迪除配套比亚迪外,还完成对北京现代的外供 [1] - 国轩高科配套捷途、奇瑞等7个品牌,1-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幅达71% [1] 新能源重卡市场趋势 - 本次公布115款新能源重卡车型,充电重卡80款,换电重卡25款,纯电重卡111款,混动重卡4款 [2] - 充电重卡数量远超换电重卡,因电池价格走低降低购置成本,且充电桩建设成本低于换电站 [2] - 宁德时代配套76款新能源重卡,覆盖20个品牌 [2] - 其他重卡电池供应商包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10家企业 [2] 电池技术路线选择 - LFP电池占据新能源重卡绝对主流,仅1款车型选用三元电池 [3] - LFP价格下降加速"油电同价",快充性能和能量密度突破满足重卡长续航需求 [3] - PHEV车型呈现超充、大电量、高电压平台趋势,配套三元电池比例上升 [2]
2025年过半,纯电和混动之争该结束了吧?
36氪· 2025-07-03 09:56
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过1440万台同比上升45.1% [4] - 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设充电设施5929个累计建成充电桩约3.5万个 [4] - 蔚来在全国建成超过8000座充换设施其中换电站数量达3371座苏浙沪区域累计建成1044座换电站 [8][6] 纯电动汽车使用现状 - 长三角地区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充足纯电出行无需特别规划 [6] - 导航软件已提供专门新能源车选项功能完善匹配车主需求 [14] - 车主心态逐渐适应纯电汽车特性高峰期充电等待时间基本控制在1小时内 [11] 混动车型使用经济性 - 某混动车型年行驶26000公里能耗成本3200元(电费1600元+油费1600元) [17] - 相比原有A级油车每月1000-1200元燃料成本混动车费用仅为零头 [18] - 混动车型可兼顾日常通勤低成本与长途出行无需补能焦虑 [15][21]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2025年新能源车选择已不存在技术障碍最优解取决于个人需求 [23] - 纯电车型在中远期将主导市场但过渡期仍存在不确定性 [26] - 换电模式在800伏快充普及背景下仍具特定场景优势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