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协同

搜索文档
金开新能(600821):投资收益下降及资产减值影响利润,“绿电+”项目逐步落地
国信证券· 2025-08-29 20:34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 [1][3][2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2.07%但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下降9.80%主要受投资收益下降2893.42万元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297.23万元及所得税费用增加566.62万元影响 [1][6]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18.53%显示季度业绩改善 [1][6] - 公司持续推进"绿电+"产业融合和"电算协同"业务包括与无问芯穹的算力技术服务合同落地及一期算力集群交付 [3][20][21] - 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增持股份控股股东累计增持1.61亿元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增持773.52万元彰显发展信心 [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4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2%其中风电21.47亿千瓦时增长10.07%光伏24.37亿千瓦时增长12.16% [12] - 毛利率56.17%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净利率24.07%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主要受电价下降及限电率增加影响 [12] - 财务费用率20.99%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11%同比上升0.72个百分点 [12] - ROE为4.62%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经营性净现金流3.76亿元同比增长13.20% [1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9.7/10.6亿元同比增长10.4%/9.9%/8.6%EPS分别为0.44/0.49/0.53元 [3][21] 装机容量与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359MW其中风电120MW光伏239MW累计装机容量达5913MW同比增长23.98% [2][19] - 核准装机容量7.85GW同比增长12.85%公司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并布局新疆西藏等战略性地区 [2][19] - "绿电+"业务拓展包括与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用户合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及绿电直供业务 [3][20] 估值与预测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2.6/11.5/10.6XPB为1.14/1.08/1.01X [3][4][2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44/43.19/47.54亿元同比增长6.4%/12.4%/10.1% [4] - EBIT Margin预计从2024年的48.3%降至2025E的42.7%并进一步降至2027E的42.4% [4]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3:42
核心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板块,重点布局津冀、长江经济带及珠三角等中东南地区[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准装机规模7.85GW,同比增长12.85%;并网装机规模5.91GW,同比增长23.98%[4] - 报告期内累计发电4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0%;实现营业收入约19.22亿元,同比增长2.07%[4] 战略布局与项目进展 - 提出构建"清洁电力、低碳产品、电算协同"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以应对限电和电价波动风险[5] - 自主研发的天津西青区120MW渔光互补项目获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及质量管理成果奖2项[5] - 广西贵港150MW光伏项目获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及工法4项;河北满城300MW光伏项目获质量管理成果奖6项[5] - 金开伊吾一期算力集群项目在供需紧张环境下有序推进并完成开机点亮[6] 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项目固定资产台账管理系统"获发明专利1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7] - 主编团体标准《风电场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并建立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体系[7] - 发布两项大模型训练平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参与国际标准《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资源管理》编制[7] - 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国家能源局中期评估[8] - 联合南开大学开展甲醇发动机技术研究,成功应用于中石油陕西榆林甲醇代油供电项目[8]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控股股东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累计增持62,823,519股(占总股本3.15%),增持金额3.57亿元[9] - 部分董高及核心骨干自愿增持1,424,800股,增持金额773.52万元[9] - 2024年度累计分红金额达5.42亿元(含半年度分红1.97亿元及回购金额1.48亿元),占年度净利润67.51%[10] - 拟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派1元,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97亿元,占上半年净利润44.77%[1][10]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报告期内披露公告及文件共91份,上证e互动回复率100%,接待投资者热线220余次[12] - 修订《公司章程》等20项制度,发布主题文章33篇,部分获新华社及天津国资转载[12] - 通过三次非公开发行引入央国企战略投资人,优化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13] 财务与资金状况 - 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26.72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投项目25.33亿元[26][3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48亿元(含利息)[29] - 部分募投项目出现亏损,主要因区域限电及电价调整影响发电收入[34]
金开新能: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12
核心观点 公司积极落实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通过聚焦新能源主业、构建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强化股东回报机制、优化信息披露和治理结构等措施 推动业务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增长 [1][2][9]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 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 重点布局津冀、长江经济带及珠三角等中东南地区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45.8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00% 实现营业收入约19.22亿元 同比增长2.07% [1] - 提出"清洁电力、低碳产品、电算协同"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 应对限电提升和电价波动风险 [2] - 清洁电力方面定向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新疆、西藏等地区 开发优质风电和消纳保障性强的光伏项目 报告期内获得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电力建设工法4项及中电建协质量管理成果奖8项 [2] - 低碳产品方面围绕"绿电+"产业融合 与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用户合作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及绿电直供业务 同时推进新型绿色化工、绿色冶炼及高端合金制造一体化项目 [3] - 电算协同方面建设高端算力基础设施及管理平台 探索AI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 金开伊吾一期算力集群项目已完成开机点亮 [3] 科技创新 - 通过深化产研协同构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创新闭环 [3] - 生产运营创新方面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项目固定资产台账管理系统获发明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1项 主编团体标准《风电场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发布 [4] - 数字化创新方面发布《AIIAPG0146-2024大模型训练平台技术要求》和《AIIAPG0147-2024大模型推理平台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 深度参与国际标准《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资源管理》编制 [4][5] - 产学研用方面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国家能源局中期评估 联合南开大学开展甲醇发动机设备及技术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中石油项目 [5] 股东回报 - 控股股东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股份至399,502,592股 占总股本的20.00% [5] - 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自愿承诺增持公司股份合计不低于1,080万元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合计增持1,424,800股 [6] - 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约1.97亿元 结合半年度分红1.97亿元及年度回购金额1.48亿元 累计分红金额达5.42亿元 占2024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7.51% [6] - 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97亿元 占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4.77% [7]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 报告期内披露公告及各类文件共91份 保持上证e互动有效回复率100% 完成220余次投资者热线沟通 举办年度及季度业绩说明会 [7] - 修订《公司章程》等20项制度 发布各类主题文章共计33篇 部分获新华社和天津国资转载 [7] - 通过投资者热线、电子邮件、E互动、业绩说明会、券商策略会、路演等活动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注重与行业协会和媒体单位的协同 [8] 公司治理 -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与产业机构的协同效应加强 [9] - 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和天津国资委"央地协同"混改典范及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改革试点企业 拥有先进高效的治理结构和专业领先的董事会 [9] - 持续修订完善公司治理相关制度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董事会建设 [9]
国网山西电力全力护航算力集群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6-26 13:21
山西省算力产业发展 - 山西省进入全国综合算力指数前八名 大同市进入城市算力分指数前三名 综合算力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 - 大同市承担山西省80%以上的数据中心建设任务 被纳入"环首都算力走廊" 2024年入选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城市 [2] - 2019至2024年大同市引入秦淮 中联 京东 抖音等大型数据中心 大数据产业飞速发展 [2] - 大同市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占全省比重从0.09%增长至96.78% 成为山西省大数据产业主要聚集地 [2] 电力基础设施支持 - 国网大同供电公司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 增容改造1座 帮助企业接入自建变电站2座 [2] - 截至2024年底大同市已投运大数据基地4座 在建2座 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超两成 超过煤炭行业占比 [3] - 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建设过程中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4天完成供电项目可研 一年半建成110千伏变电站 [6] -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成立服务专班 为长治智算中心量身制定供电方案 加快推进壶关经开区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建设 [7] 绿色算力优势 - 大同电网2024年风光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939.92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53.57% [3] - 大同数据中心PUE普遍低于1.2 达到欧盟《数字市场法案》要求 形成"高绿电+低PUE"组合 [3] - 国网大同供电公司探索绿电直连模式 预计试点算力中心用能成本可降低8% [3] - 大同全年有138天新能源发电量超过全市用电量 绿电供应基础扎实 [3] 数据中心规模与效益 - 秦淮和中联等企业月均用电量达2亿千瓦时 而灵丘县此前全年售电量不足1亿千瓦时 [4] - 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已投产电力容量360兆瓦 致力于打造亚太最大数据中心产业集群 [3] - 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报装容量139060千伏安 月最大用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 机架数达1万架 [5] - 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用电总容量23.39万千伏安 年用电量4.5亿千瓦时 [6] 技术与协同发展 - 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采用全光低时延算力网 传输速率达每秒70G [5] - 数据中心对供电电压要求严苛 10千伏线路电压波动须控制在小于4% [6]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将加强算力布局与电网规划 新能源场站布局等源网荷储协同规划 [7] - 电力与算力实现业态共生 协同共进 电力算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7]
南方电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算力集群
中国电力报· 2025-06-25 11:19
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产业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韶关数投与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上线 涵盖AI应用等领域的30余个项目签约落地 [1] - 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已引进22个数据中心项目 总投资额突破600亿元 合计用电报装容量达26万千伏安 [1] - 1~5月数据中心月均用电量同比增长84.27%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韶关供电局通过"电算协同"战略完善电网架构 [1] 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进展 - 韶关华韶数据谷已建成12万标准机架 超3万张算力卡将汇聚成华南最大智能算力池 [2] - 202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在韶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 韶关供电局规划建设5座220千伏变电站和14座110千伏变电站 [2] - 实施全容量备用供电 在电力管道 电压等级 供电形式等方面深度融入园区规划与客户需求 [2] 电网建设与智能化协同 - 浈江 莞韶 白土等核心产业园区现有4座变电站稳定运行 3座在建 未来3年将新建6座 规划新建50条10千伏线路 [3] - 强化电力通信网络建设 为算力系统打造高速稳定数据交换平台 优化电力调度系统提升算力资源调配效率 [3] - 采用山区配电网智能无人机巡检 "智瞰"系统低压配网拓扑图等数字化手段提升电网运维效率 [3] 绿色能源与电力服务 - 韶关全市风能 光伏 水电等绿电装机占比达56.7% 年富余电量超100亿千瓦时 推动绿电交易和需量电价落地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 [4] - 韶关供电局与招商部门建立园区项目用电跟踪机制 提前对接企业需求 大幅缩短办电时间 [4] - 为数据中心量身定制供电方案 确保增容项目高效推进 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布局 [5]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0:18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就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进行交流 [2][3] - 参会高管包括董事长尤明杨、独立董事曹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范晓波、财务负责人宋璐璐 [3] 行业前景与挑战 - 2024年风电及太阳能新增装机356GW,新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规模,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 [4] - 行业面临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消纳压力及电价下行风险,需应对电网调节能力不足等挑战 [4] 战略合作与项目进展 - 与中贝通信签署20亿元战略投资框架协议,计划未来两年每年合作10亿元,涉及智算中心及工商业储能项目 [5] - 新疆哈密智算中心规划总算力80,000P以上,占地9,504平方米,配电设备已由盛隆电气完成交付 [11] - 新疆昌吉州2,000P智算中心因建设条件暂不具备尚未启动 [10] 财务表现与资产规模 - 2024年资产总额400.70亿元(同比+25.48%),归母净资产92.95亿元(同比+3.93%) [8] - 营业收入36.12亿元(同比+8.55%),利润总额10.68亿元(同比+9.66%),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加权ROE 8.87% [8] - 应收新能源补贴余额64.98亿元,累计收到补贴40.76亿元 [9] 装机容量与未来规划 - 截至2024年末核准装机7,468兆瓦(同比+16%),并网容量5,554兆瓦(同比+24%),其中光伏3,913兆瓦、风电1,514兆瓦 [10] - 计划推动"绿电+"综合转型,探索智算、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培育第二主业 [10][11] 股东回报与增持进展 - 控股股东金开企管累计增持5,805.01万股(占总股本2.91%),截至2025年4月11日持股比例达19.76% [13] - 已回购3.3亿元股份,剩余0.7亿元计划持续推进 [13] 业务短板与应对措施 - 主业短板包括消纳受限、电价下降,拟通过电力营销策略优化、布局火电灵活性改造及"绿电+高载能产业"化解 [10] - 加强政策研判,拓展消纳渠道,降低限电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