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集采

搜索文档
全面降价,医疗设备遭遇“大逃杀”
36氪· 2025-06-27 10:23
医疗设备集采核心观点 - 2025年前后四川、河南、河北、新疆等地启动医疗设备集采,采取"以价换量"策略,中低端设备降幅尤为显著,例如1.5T磁共振降至200万/台,64排CT降至100万/台 [2] - 采购方普遍要求厂商提供5年设备维保,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部分设备利润转负 [3] - 行业龙头企业占据集采绝大多数标的,39%设备价格降幅低于50%,34%降幅50%-70%,27%降幅超70% [7] - 低端设备亏本、中端持平、高端盈利成为行业常态,头部企业与非头部企业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12] 设备价格降幅分析 - 超声设备是采购数量最多且降价幅度最大的品类之一,迈瑞医疗Resona I9S降价53%-53.8%卖出150台,总价6750万 [9] - DR设备降价幅度与超声类似,万东、东软、蓝鹰等品牌降价超60%,同时需提供5年维保 [9] - CT、MR降价幅度大部分在50%以内,1.5T磁共振降至200万/台,64排CT降至100万/台,已接近成本价 [9] - 高端设备降价幅度较小,如GE 256排量子CT降价21.3%-37.1%,联影320排uCT960降价37.4%-41.1% [10][11] 行业格局变化 - 头部企业如联影、GE医疗等将通过集采获得大量现金流,加速产品迭代与高端研发 [12] - 非头部企业受挤压,只能在占市场两成的非集采领域寻求差异化发展或被收购 [12] - 经销商职能需重构,转向维保及设备管理等辅助价值 [12] - 影像AI企业受间接影响,部分AI模块被设备捆绑销售,议价空间被挤压 [13] 政策趋势与区域差异 - 政策导向中低端设备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同时鼓励头部企业追赶全球顶尖技术 [14] - 部分省市在集采前进行系统性调研,考虑设备与本地临床需求的匹配性 [18] - 未来集采方向将从"重低价"向"低价兼顾需求"转变,避免恶意低价竞争 [18] - 西门子医疗光子计数CT2025年上半年已售出9台,均价下降约300万,展示创新价值 [14][15]
“以旧换新”大单频传 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格外忙碌
证券时报· 2025-06-05 02:46
行业动态 - "以旧换新"政策为医疗器械行业注入强劲动能 各地卫健委密集开展市场调研 医疗设备集采大单频传 [1] - 截至5月底 医疗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公告数量同比增长58.87% 其中中央公告同比增长5.43倍 [3] - 今年前4个月 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6% 放射治疗设备增长83% 外科手术设备增长80% 生命支持设备增长73% 体外诊断设备增长44% [4] - 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医疗设备更新需求约300亿元 加上2024年未执行的400亿至500亿元 全年订单总量有望突破1000亿元 [4] 政策支持 - 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5] - 我国部分医学成像设备使用年限超过10年 亟需更新换代 现行法规要求淘汰过期、失效和落后的设备 [5] - 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2024年5月后大型医院陆续启动设备更新计划 [5] - 政策鼓励医疗机构更多采购国产设备 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6] 企业应对 - 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积极竞标 某大型公司参与集采项目保持60%以上胜率 [7] - 超研股份医用超声影像设备多次中标大宗投标项目 入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7] - 九州通2025年已中标湖北省人民医院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等采购项目 [7] - 伟思医疗针对技术创新和专科能力建设两个维度为客户提供以旧换新方案 [8] - 迈瑞医疗产品在大型公立医院获得广泛认可 中标多个省级及以上大型政采招标项目 [8] 业绩预期 - 开立医疗预计今年中标增幅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业绩将呈现"前低后高"节奏 [9] - 迈瑞医疗判断设备更新订单将在下半年集中兑现 三季度开始会有明显复苏 [9] - 医装数胜分析上市公司营收确认时间 预计三季度会看到采购订单对财务报表的明显影响 [10]
联影医疗(688271):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海外快速增长,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
华创证券· 2025-05-18 2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156 元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占比提高至 22%,取得高端市场突破与新兴区域渗透双重成果,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完善 [6] - 国内虽受行业整顿和政策落地进度影响收入下滑,但凭借创新策略实现新增市场份额结构性突破 [6] - 维保业务稳健增长,拉动整体毛利率提高 [6] - 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8.9、22.9、27.8 亿元,同比增长 49.3%、21.4%、21.7% [6]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3 亿、124.13 亿、149.57 亿、179.65 亿元,同比增速为 -9.7%、20.5%、20.5%、20.1% [2]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62 亿、18.85 亿、22.88 亿、27.84 亿元,同比增速为 -36.1%、49.3%、21.4%、21.7% [2] - 每股盈利分别为 1.53、2.29、2.78、3.38 元,市盈率分别为 90、60、50、41 倍,市净率分别为 5.7、5.3、4.8、4.3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82415.80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59329.90 万股,总市值 1135.94 亿元,流通市值 817.74 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 29.69%,每股净资产 24.61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143.70/92.81 元 [3] 业绩情况 - 24 年全年营收 103.00 亿元(-9.73%),归母净利润 12.62 亿元(-36.09%),扣非归母净利润 10.10 亿元(-39.32%) [6] - 24Q4 营收 33.46 亿元(-15.90%),归母净利润 5.91 亿元(-35.09%),扣非归母净利润 5.46 亿元(-34.67%) [6] - 25Q1 营收 24.78 亿元(+5.42%),归母净利润 3.70 亿元(+1.87%),扣非归母净利润 3.79 亿元(+26.09%) [6] 业务情况 - 海外业务 2024 年营业收入 22.66 亿元,同比增长 35.07%,占总体营业收入 22.00% [6] - 国内业务 2024 年收入 76.64 亿元,同比下滑 19.43%,RT 业务线增长 18.05%至 3.19 亿元,MR 收入 31.92 亿元,同比下滑 2.66%;CT 收入 30.48 亿元,同比下滑 25.03%;MI 收入 12.99 亿元,同比下滑 16.31%;XR 收入 5.87 亿元,同比下滑 22.80% [6] - 维保业务 2024 年收入 13.56 亿元(+26.80%),毛利率提高至 63.43%(+1.71pts),拉动整体毛利率提高至 48.54% [6]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给出 2024 - 2027 年预测数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营业成本等 [7]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有相应预测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