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对抗
搜索文档
一箭三雕!中国一张豁免牌,美国船东纷纷转向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12
中美港口费用政策交锋 - 美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加征港口服务费,一艘10万吨级中国货船单次停靠美国港口费用可能高达500万美元[3] - 中国作为对等反制,亦自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范围涵盖美国籍、美国建造、美国企业或个人拥有或运营,以及美资持股超25%的企业所拥有或运营的船舶[5] - 中国政策包含豁免条款,对在中国建造的船舶以及空载进入中国船厂维修的船舶免缴特别港务费[7] 中国特别港务费具体标准 - 收费标准为阶梯式逐年递增方案,从2025年的每净吨400元人民币上涨至2028年的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5] - 到2028年,一艘10万吨级的美国船舶在中国港口单次停靠需支付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港务费[5] - 以一艘5万吨级散货船为例,坚持使用美国制造船舶每年在中国港口可能需额外支付约2000万元人民币港务费[9] 政策对全球航运市场的直接影响 - 政策生效后一周内,中国船厂接到的美国船东咨询量同比激增210%,潜在订单金额估计超过30亿美元[12] - 美国船东协会调查显示,82%的会员企业正考虑将船舶维修业务转移至中国船厂,预计每年为中国修船业带来超过12亿美元的增量市场[12] - 美国西海岸最大的船舶维修企业太平洋海事维修公司在10月中旬已有5艘计划维修船舶转往中国舟山船厂,导致其面临约800万美元收入损失[14] 航运公司的应对策略调整 - 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宣布暂停旗下部分悬挂美国旗的船舶直接挂靠中国港口,转而选择在韩国釜山或光阳港进行中转接驳[17] - 香港上市公司太平洋航运通过调整董事会成员构成,以降低在美国301调查下的风险敞口[17] - 悬挂美国旗的集装箱船"MANUKAI"轮在宁波港成为首艘被征收特别港务费的美国船舶,涉及金额约445.8万元人民币[17] 中美造船业实力对比与市场格局 -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量中,中国船厂占据49%的份额,而美国船厂仅占0.8%[11] - 中国船厂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新船订单手持排期已至2029年,而美国民用造船能力不足,面临产能有限、成本高企和人力短缺等挑战[19] - 选择购买中国制造船舶可比美国同类产品价格低大约40%,且中国船厂的维修成本通常比美国低35%[9][14] 美国政策的后续调整与影响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后来宣布下调对汽车运输船等部分船型的征费标准,例如从每净吨150美元降至46美元[21] - 美国对长期租赁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予以完全豁免,反映出其需顾及自身能源和汽车出口产业所承受的连带成本[21] - 美国最大造船厂之一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计划投资2亿美元升级设施以重振产能,但发现潜在客户因成本考量转向中国船厂[14]
金价续创历史新高:申万期货早间评论-20251017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 2025-10-17 08:42
贵金属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刷新历史高位至4322.04美元/盎司,单日上涨2.72% [1] - COMEX黄金期货价格报4329.80美元/盎司,单日上涨3.05%,盘中最高触及4336.70美元 [1] - 费城金银指数收涨3.41%至329.32点,纽约证交所ARCA金矿开采商指数收涨3.06%至2340.35点,均创收盘历史新高 [1] - 现货白银价格涨2.16%至54.1775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价格涨3.49%至53.170美元/盎司 [1] 贵金属驱动因素 - 贸易对抗阶段性升温、美联储主席暗示暂停缩表以及对年内两次降息的强烈押注共同推动黄金走强 [2] - 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状况恶化、全球对抗加剧导致对当前金融体系不信任度上升,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2] - 黄金作为终极安全资产的长期叙事主导地位愈发明显,其他大类资产波动加剧进一步强化其避险需求 [2] 铜市场分析 - 夜盘铜价收涨,COMEX铜期货价格微涨0.20%至4.9845美元/磅 [1] - 精矿供应延续紧张状态,冶炼利润处于盈亏边缘,但冶炼产量延续高增长 [2] - 印尼矿难大概率导致全球铜供求转向缺口,对铜价形成长期支撑 [2] - 电网投资延续正增长,电源投资放缓;汽车产销正增长,家电排产负增长,地产持续疲弱 [2] 原油市场动态 - SC原油夜盘下跌1.83% [3] - 加沙停火协议签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对油价构成压力 [3] - 欧佩克预计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130万桶,明年增长138万桶,强劲经济活动提振运输燃料需求 [3] - 短期油价呈现向下突破趋势 [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3760亿元,同时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资金面保持宽松 [11]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PPI降幅收窄,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保持高位 [11] - 美联储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停止收缩资产负债表,并有望再次降息25个基点,美债收益率回落 [11] - 国务院表示将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 [11] 其他品种要点 - 甲醇夜盘上涨0.17%,国内煤制烯烃装置平均开工负荷为89.32%,沿海甲醇库存环比上涨4.9%至149.55万吨 [14] - 碳酸锂周度产量环比增加153吨至20516吨,周度库存环比减少706吨至136825吨,维持去库状态 [22] - 铁矿石需求有支撑,全球发运近期减量,港口库存去化速率较快,维持后市震荡偏强看涨格局 [24] - 马棕榈油10月1-15日产量环比增加6.86%,出口量环比增加12.3%,出口增长为价格提供支撑 [27] 外盘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下跌0.63%至6,629.07点,美元指数下跌0.32%至98.35点 [10] - 伦敦金现价格涨2.85%至4,326.48美元/盎司,伦敦银价格涨2.06%至54.14美元/盎司 [10] - LME铜价微涨0.42%至10,620.00美元/吨,ICE布油连续价格下跌2.32%至61.02美元/桶 [10]
突发特讯!中方回应美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搜狐财经· 2025-10-13 09:25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宣布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 - 美方在24小时后迅速提出反制措施,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1] - 中方回应称“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并表明“不愿打,但也不怕打”的立场 [1][6]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立场 - 中方强调稀土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规、审慎适度的正当做法,并非禁止出口 [3] - 措施公布前已通过双边对话机制向相关方通报,以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并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3] - 中方管制清单物项为900余项,远低于美方的3000余项,并指出美方滥用“最低含量规则”(低至0%)[3] 美方行动与中方指控 - 中方披露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后,美方在20多天内持续新增对华限制,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并落地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 [5] - 中方直指美方行为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和“说一套做一套” [3][5] 中方战略与全球影响 - 中方回应采取“斗争+合作”策略,在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为对话留出空间,敦促美方以两国元首共识引领经贸磋商 [6] - 中方承诺对符合规定的民用用途申请予以许可,并提供通用许可、许可豁免等便利化措施,以分化美方可能组建的“制裁联盟” [9] - 德国、日本等国企业已在积极寻求与中国稀土企业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 [9]
巴西和美国,一个大喜,一个大悲,全都和中国有关
搜狐财经· 2025-10-10 21:15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3.6% [1] - 中国是世界农产品最大消费市场,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一位 [1] - 巨大的消费需求意味着必须从国外大批量购买能源和农产品 [1] 巴西对华农产品出口激增 - 中国占巴西大豆出口总额的79.9%,较2021-2024年期间的74%有所提升 [5] - 上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了650万吨大豆,占巴西大豆出口总量的93% [7] - 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022亿吨,打破2023年的1.013亿吨纪录 [7] - 9月份巴西牛肉对华出口同比增长38.3%,达到18.734万吨,创下单月出口量新高 [11] - 巴西玉米出货量预计达到600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约38万吨 [9] 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锐减 - 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23%关税,而对巴西大豆仅征收3%关税 [15] - 新销售季节中国买家尚未预订一艘美国大豆货轮,为自1999年记录以来首次 [15] - 去年美国占中国大豆进口的五分之一,价值超过120亿美元,今年已接近于零 [15] - 自2025年5月起,中国没有再购买任何美国大豆 [15] - 过去五个月,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额较往年平均水平减少数亿美元 [17] - 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额从以往的每月约1.2亿美元大幅下降 [20] 贸易格局变化对两国农业的影响 - 巴西因对华出口激增而全国上下欢喜难耐,恨自己的农产品太少 [3][10] - 美国农业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上半年全美农场破产数同比上升55% [17] - 美国94%家庭农场面临资金断裂,农业债务预计达5620亿美元 [17] - 艾奥瓦州拖拉机公司待拍卖机械数量增加30%,部分农民因无力支付燃油费而搁置收割 [17]
顽固要与中国对抗,要对华加征关税的加拿大,终于傻眼了
搜狐财经· 2025-09-23 13:24
中澳油菜籽贸易协议 - 中粮集团与澳大利亚达成大宗采购协议 一次性订购九艘货船共计54万吨油菜籽 [1] - 54万吨订单相当于加拿大往年对华油菜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1] - 加拿大仓库积压的油菜籽面临滞销困境 [1] 加拿大行业成本影响 - 针对中国钢铝的关税法案导致加拿大汽车制造业成本激增20亿加元 [2] - 占全国油菜籽产量80%的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受中国市场转向影响显著 [2] 中加合作领域变化 - 2023年中国赴加拿大留学生数量下降18% [5] - 中加科研合作项目减少25% [7] - 加拿大在国际平台如进博会上被边缘化 [7] 澳大利亚行业收益 - 澳大利亚与中国签署包括54万吨油菜籽在内的多项农产品大单 [7]
美撤销12项制裁,就等中国签协议?美财长通告全球,句句不离稀土
搜狐财经· 2025-08-04 21:59
美方对中俄能源贸易的威胁与后续策略调整 - 美方威胁对中国商品实施全额关税惩罚 若中国持续维持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关系[1] - 美国以采购俄油为由对印度加征惩罚性关税 以证实其威慑效力[1] - 美方撤销针对中国的12项制裁措施 这些措施均源于稀土贸易争端[1] 中方对美方威胁的回应与立场 -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美方威胁不会动摇中俄能源合作基础[1] - 中方重申贸易对抗必将双输的核心原则[1] 第三轮中美磋商的进展与核心矛盾 - 第三轮磋商未获突破性成果 除延长谈判缓冲期外核心利益议题尚未实质性触及[3] - 美方核心诉求为解除军事用途稀土出口限制 否则美军工体系将遭遇严重供应链危机[3] - 中方关切的芬太尼关税豁免等议题上美方仍维持原有政策[3] 美方谈判策略的本质与矛盾 - 美方威胁实为施压策略 旨在迫使中方在稀土议题让步[5] - 取消12项制裁是美方单方面释放的谈判信号 要求中方作出实质性妥协[5] - 这些后续制裁本不应存在 若与中方管制措施对等看待实属偷换概念[5] 协议签署的前提条件与未来磋商焦点 - 未来90天缓冲期内需就关键矛盾点深度磋商[8] - 美方必须接受中方在军用稀土出口方面设置的前提条件[8] - 美方需停止在高端芯片贸易领域的政策反复失信行为[8] - 芬太尼关税必须无条件撤销[8] - 针对俄罗斯的次级制裁需对华作出豁免承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