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规则
搜索文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拉美国家实现温和增长
商务部网站· 2025-10-16 23:54
经济增长前景 - 拉丁美洲地区有望在2025年实现温和增长,预计增长率为2.4%,2026年为2.3% [1] - 2025年的增长预测与7月份报告相比略有改善,但仍无法恢复疫情前的增长势头 [1] - 该地区一些大国在2024年开局表现好于预期 [1] 外部环境挑战 - 全球环境挑战日益加剧,外部环境开始对拉丁美洲经济活力造成压力 [1] - 美国征收的更高关税正在限制外部需求,对几个大型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产生深远影响 [1]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抑制企业的投资意愿,影响私人投资 [1] 政策建议与展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完善务实、适应性强、能够促进合作的多边体系来应对风险挑战 [1] - 强调建立清晰透明、不确定性减少的贸易规则,以期改善增长前景 [1]
美国农民要巨亏450亿?特朗普找印度接盘,中方送给美方一句忠告
搜狐财经· 2025-10-13 11:12
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 中美关税战导致美国农民面临巨额损失,预计可能高达450亿美元 [1] - 中国大幅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导致美国农民的亏损继续扩大 [3] - 美国大豆等核心农产品在短期内难以通过对华出口快速回升,美国农民的处境艰难,产品可能面临滞销 [7] 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与挑战 - 特朗普政府提出三条应对路线:财政直接补贴、寻找其他出口市场、争取与中国面对面会谈 [9] - 第一项补贴计划已花费不小,白宫考虑追加数十亿美元救助,但在政府停摆阻碍下补贴落地困难且不确定 [9] - 推动其他国家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的努力,难以完全替代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 [9] 中美谈判前景与中方立场 - 美国财政部长口头承诺不久将与中国方面会面,解决双方未决事项 [5] - 中方希望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推进谈判,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 [10] - 中方强调若想中国全面购买美国农产品,美方必须遵循中国的规则与市场安排 [10] 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对贸易的制约 - 美国政府因两党在临时拨款法案上的分歧而出现部分停摆,从10月1日开始 [1][3] - 政府停摆严重削弱了政府在内政和外贸事务上的协调与推进能力 [5] - 政府停摆使得对农民的资助与补贴落地变得困难且不确定 [9]
IMF总裁:全球经济展现韧性 不确定性是新常态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07:32
全球经济韧性评估 - 全球经济在面对多重冲击下展现出韧性,比此前担心的要好但比需要的要差 [1] - 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在今明两年仅略有放缓,总体上经受住了多重冲击带来的巨大压力 [1] 经济不确定性 - 受地缘政治变革、技术革新、人口结构转变影响,全球不确定性已飙升并将继续攀升 [1] - 不确定性已成为新常态 [1] 关税与贸易状况 - 关税带来的冲击好于预期,世界已避免陷入针锋相对的贸易战,但开放程度大幅下降 [1] - 美国的贸易加权关税税率从4月的23%下降到现在的17.5% [1] - 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目前远高于其他国家 [1] - IMF呼吁各国政策制定者遵守贸易规则,共同维护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1] 全球公共债务 - 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将超过GDP的100% [2] -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问题均突出 [2] - 各个国家无论富有或贫穷都有必要开展财政整顿以削减财政赤字 [2]
一夜连写14封信,特朗普都用了一个词,再折腾下去,美国得先出局
搜狐财经· 2025-07-09 01:02
关税威胁政策 - 特朗普政府向14个国家发出关税威胁信,设定8月1日为谈判截止日期,否则将加征最高40%关税,包括缅甸、老挝等发展中国家 [1] - 信件内容模板化且措辞强硬,使用"仅仅"一词强调已给予优惠待遇,并将波黑女总统错误称呼为"先生" [1] - 政策明显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随意设定差异化税率,并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非战争状态下的贸易限制 [1] - 威胁信中包含报复性条款,警告若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将加倍征税 [1]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缅甸等贫困国家企业面临成本大幅上涨压力,部分行业实际税率远超名义25%水平 [3][5] - 美国提出"来美设厂可免税"的替代方案,被多国视为变相要求放弃经济主权,成为附庸国 [3] - 发展中国家联合反抗的声浪增强,可能加速区域贸易小团体的形成以对抗美国霸权 [5] WTO体系危机 - 美国行为使WTO最惠国原则和安全例外条款形同虚设,破坏多边贸易体系基础 [3] - 有学者提议将美国驱逐出WTO,但需获得四分之三成员国同意,短期内难以实现 [1][3] - 国际社会开始严肃讨论建立新规则制约美国,长期可能削弱美元贸易结算地位 [5] 美国政策后果 - 关税政策导致制造业外流加剧,加速美国产业空心化进程 [5] - 政治化贸易手段正在引发全球反感,卢拉等领导人公开谴责美国"皇帝做派" [3] - 若持续现行政策,美国可能面临国际孤立,长期将削弱其全球经济影响力 [3][5]
韩美关税战新动向:首尔争取延长谈判窗口期 白宫紧盯非关税壁垒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6:40
韩美关税谈判延期申请 - 韩国政府正积极争取延长美国原定于7月9日到期的90天关税暂停期[1] - 韩美已开展第三轮技术层面磋商 源于4月末达成的"7月9日前制定关税减免方案"共识[1] - 部分国家可能赶在7月8日前达成协议 部分国家需要延期谈判 部分国家或在现有关税框架下继续谈判[1] 谈判焦点与博弈分析 - 美方主要围绕韩国非关税壁垒问题展开交涉 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监管标准[2] - 外汇汇率政策及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担等议题正通过专门渠道协商 目前有2.85万名美军驻扎朝鲜半岛[2] - 韩国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对美出口迫切需要关税减免支持[2] - 美国正试图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新规则重塑亚太贸易格局[2]
中国驻欧盟使团就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峰会期间涉华言论答记者问
快讯· 2025-06-18 19:25
欧盟对中国产业政策的指责 - 欧盟委员会主席指责中国无视全球贸易规则 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本国企业 [1] - 指控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 并向全球市场转移过剩产能 [1] - G7提出需实现关键供应链多元化 共同应对非市场政策和行为 [1] 中国对欧盟指责的回应 - 中国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 公平 合规原则 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 [1] - 中国产业发展依靠技术创新 产供链体系 市场竞争和人力优势 而非补贴 [1] - 中国新能源产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1] 中国对"产能过剩"论调的驳斥 - "产能过剩"本质是有关国家担心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意图搞保护主义 [2] - 欧盟近年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欧洲企业 2021-2030年计划提供超1.44万亿欧元补贴 [2] - 截至2024年欧盟已实际发放超3000亿欧元补贴 并出台优先购买欧洲产品政策 [2] 中欧经贸关系展望 - 中欧建交50年合作成果丰硕 为双方带来实际利益 [2] -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将持续为欧洲企业提供市场和发展机遇 [2] - 中方愿与欧方加强沟通协调 妥善处理贸易分歧 实现共赢发展 [2]
一片涨声中,特朗普迎来大考
凤凰网财经· 2025-05-13 06:2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上涨,纳指涨4.35%,标普500指数涨3.26%,道指涨2.81%,均创阶段性收盘新高 [1] - 大型科技股普涨,亚马逊涨超8%,Meta涨超7%,苹果、特斯拉涨超6%,英伟达涨逾5%,谷歌、英特尔涨逾3%,微软涨超2%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5.40%,热门中概股表现强劲,文远知行涨超27%,小马智行涨近12%,小鹏汽车、哔哩哔哩涨近8%,京东、拼多多、理想汽车涨逾6%,蔚来、阿里巴巴、百度涨超5% [1] 关税政策司法争议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将审理针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诉讼,争议焦点为总统征税权是否构成行政越权 [2] - 原告方认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未授权总统单方面征收关税,司法部则主张总统有权通过贸易监管处理外交事务 [2] - 法院判决可能影响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布局,若败诉或迫使相关国家调整对美谈判策略 [4][5] 中小企业困境 - 针对关税政策的诉讼多由中小企业发起,这些企业普遍担忧关税对其经营造成实质性冲击 [5] - 部分中小企业因关税影响已倒闭,Pietra电商平台联合创始人观察到过去一个月内倒闭的小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5] - 5 Star North公司因关税压力裁员过半,所有者考虑关闭业务,年初员工数从12人降至5人 [6] 行业影响与质疑 - 大型企业虽面临关税压力,但资金实力较强,多数选择保持审慎态度,而中小企业因资金链问题更易受冲击 [5] - 外界质疑关税政策是否真正实现"保护本土经济"目标,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实力转向本土生产 [5][7] - 诉讼结果可能重新定义总统贸易政策权力范围,引发全球贸易规则框架的重塑 [7]
150万美元"过路费":美国对中国船舶下黑手,全球航运业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03-30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海关向中国货轮收取150万美元“服务费”引发全球航运业震动,虽给中国航运带来挑战,但中国船舶制造业有底气应对,且这场博弈影响在全球扩散 [1][2] 分组1:美国收费事件 - 美国海关要求中国货轮停靠美国港口先缴纳150万美元“服务费”,这是给中国船舶制造业设下的“过路劫” [1] - 这笔费用让美线货轮集体“趴窝”,港口码头出现“空城计” [1] 分组2:中国造船业发展情况 - 中国造船业崛起,全球十大港口中七座码头有中国制造的龙门吊,超半数国际船舶设计图纸盖有中国设计院印章 [1] - 中国船坞既能量产集装箱船,也能制造LNG运输船等高端船舶,船性价比高 [1] 分组3:事件影响 - 事件影响在全球扩散,鹿特丹货主为运费发愁,新加坡航运经纪重新规划航线 [1] - 韩国、日本船厂获订单,但产能不足 [1] 分组4:中国船企应对之策 - 沪东船厂设计师优化新一代绿色船舶,招商轮船船队测试北极新航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