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转移效应

搜索文档
美欧关税博弈倒计时,德法立场分裂!
第一财经· 2025-06-27 22:39
美欧关税争端现状 - 美国对欧盟钢铁和铝产品及衍生品征收50%关税 对汽车征收25%关税 对所有欧盟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 [1] - 欧盟内部对美策略分歧明显 德国呼吁推动协议达成 法国要求美国完全取消关税否则将回应 [1][4] - 欧盟委员会提出工业品"零对零"关税方案 并愿意购买美国LNG和大豆等商品换取低关税 [5] 德法立场差异 - 法国主张强硬反制 马克龙强调"零对零"是唯一可接受方案 否则需回应以维护欧盟尊严 [6] - 德国更关注实际损失 默茨指出汽车 化工 制药三大产业面临风险 主张优先解决核心行业关税 [6] - 意大利倾向妥协 梅洛尼表示可接受部分关税避免局势恶化 [7] 潜在经济影响 - 德国制造业或受系统性冲击 整体规模可能萎缩2.8% 对美出口将骤降38.5% [9] - 汽车行业创造价值或损失6% 制药业损失高达9% 服务业与农业仅获0.4%微弱增长 [9] - 贸易转移效应可能缓冲部分损失 需开拓南美 印度等新市场替代美国需求 [2][9] 欧盟应对策略 - 积极推动与南美南方共同市场签署自贸协议 马克龙与默茨原则上同意该协议 [10] - 欧盟考虑建立替代WTO的新国际贸易框架 默茨公开支持冯德莱恩的改革倡议 [10] - 最可能方案是在截止日前达成原则性框架协议 为后续谈判争取时间 [8]
美欧关税博弈倒计时:德法立场分裂,欧盟已做好谈崩准备?
第一财经· 2025-06-27 18:25
美欧关税谈判进展 - 欧盟预计谈判将继续拖延 因美方尚未明确最终诉求[1][5] - 美国威胁对欧盟加征50%钢铁铝关税和25%汽车关税 并维持10%基准关税[1] - 欧盟委员会表示已准备好达成协议 但也做好谈判破裂预案[1] 欧盟内部战略分歧 - 德国呼吁把握最后窗口期推动协议达成 法国要求美国完全取消关税否则将回应[1][4] - 德国担忧汽车、化工和制药三大产业面临风险 法国主张"零对零"关税方案[4][6] - 意大利建议接受部分关税避免局势恶化 欧盟工业专员主张采取反制措施[3][4] 德国经济风险分析 - 若美国全面实施关税计划 德国制造业规模或萎缩2.8% 对美出口骤降38.5%[6] - 汽车行业创造价值可能损失6% 制药业损失高达9%[6] - 服务业与农业或获0.4%增长 但无法抵消制造业损失[6] 欧盟应对策略 - 欧盟提出工业品"零对零"关税方案 并承诺购买美国LNG和大豆[3] - 正积极布局多元化贸易网络 计划与南美南方共同市场签署自贸协议[7] - 推动建立替代世贸组织的新国际贸易框架[7] 谈判前景预测 - 最可能出路是在截止日前达成原则性框架协议 为后续谈判争取时间[4] - 长期不确定性或使临时关税冲击演变为全面经济衰退[5] - 德国建议与南美、印度等签订新双边协议以缓冲损失[6]
和特朗普谈判,石破茂对美国使出了“拖字诀”!日本底气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6-26 00:46
日本智库对特朗普对等关税影响的研究 - 日本智库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使用经济地理模型(IDE-GSM)模拟显示,特朗普对等关税将使日本2027年GDP增长0.2% [3] - 贸易转移效应是主要驱动因素,即全球商品价格上涨背景下,日本商品因竞争力提升而转向其他市场 [3] - 美国自身受负面影响最大,模型预测其GDP将下降5.2% [3] 日本汽车产业受关税冲击 - 若美国实施25%汽车关税,将拖累日本GDP达1.7% [5] - 汽车行业对美出口依存度高,转移出口对象难度较大 [5] - 日本政府拟通过开放电动车充电桩技术标准等非关税措施缓解冲击 [5] 日美谈判策略与潜在协议路径 - 日本采取"以拖待变"策略,计划用投资合作、技术标准开放等组合方案换取关税调降 [5] - 农业领域开放可能滞后,因涉及自民党票仓利益 [5] - 分析师预计美国汽车关税底线为10%,完全取消可能性极低 [5] - 7月下旬日本选举前后被视为关键谈判窗口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