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矿山
icon
搜索文档
非洲关键矿产战略地位凸显
中国能源报· 2025-10-30 08:45
非洲转型矿产的战略地位 - 非洲凭借储量丰富、品位高的资源禀赋,正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战略支点,铜、锂、钴、镍、稀土、铂族金属等八类关键矿产是清洁能源产业链的"物质基石" [3] - 刚果(金)拥有全球54.55%的钴储量,2024年钴产量占比超75.86%;南非和津巴布韦的铂族金属储量占全球79.26%;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占比25.52%,是中国铝产业的主要进口来源 [5] - 非洲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为绿色矿山和低碳冶炼提供了天然优势 [5] 非洲矿产开发面临的挑战 - 非洲矿产开发面临基础设施滞后、加工能力薄弱、政策不确定性等挑战,多数国家长期陷入"低端锁定困局",资源出口附加值低 [5] - 刚果(金)钴矿储量占全球约55%,但本地精炼能力不足,70%的钴矿以原矿形式出口;南非虽拥有全球近80%的铂族金属,但深加工技术缺失导致价值链外溢 [5] - 非洲矿区普遍面临电网薄弱、柴油发电成本高昂的痛点,每度电成本达40至50美分 [7] 中非矿产合作的互补性与模式 - 中非在资源、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显著互补性,铂族金属和钴在非洲储量占比达79%和55%,而中国在勘探、开采、冶炼等领域有技术积累 [6] - 非洲1万公里铁路、10万公里公路等基建合作成果,为双方构建闭环产业链奠定了基础,中国企业参与的港口、电网项目已显著提升矿产物流效率 [6] - 合作模式正从"资源换资本"转向"产业共建",并推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联动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6][8]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实践 - 中国企业的绿色实践成为合作新亮点,例如纳米比亚铀矿项目试点12兆瓦光伏自供电,推广电动矿卡、无人矿卡及换电设备,实现矿山低碳化运营 [7] - "矿区微电网+光伏储能"模式被视为最可行的解决方案,相较于非洲国家难以支撑的"大电源+特高压"方案,"光伏+储能+柴油"独立微网更具商业可行性 [7][10] - 研究提出的"零碳矿山"概念与国际矿企趋势高度契合,中国企业应通过绿色技术赋能提升竞争力 [8] 合作建议与未来方向 - 需建立资源主权与投资者权益的动态平衡机制,通过ESG标准落地和社区共建增强合作韧性,并关注资源民族主义与地缘政治博弈风险 [8] - 融资方面可探索与欧美、中东国家开展三方合作,通过政策性金融、绿色基金和PPP模式分散风险,并强调"公正转型"理念,让矿区青年参与资源开发 [10] - 未来需构建"技术培训—联合研发—产业孵化"一体化网络,帮助非洲培育内生动力,并细化本地化加工、微电网建设等实操路径 [10]
君发科技落地新集二矿!中煤首个直流无焰氧化瓦斯热电厂成功供汽
中国能源网· 2025-10-23 18:09
项目核心信息 - 由安徽清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北京君发科技集团提供核心技术设备与解决方案的新集二矿瓦斯热电厂于10月15日正式投运 [1] - 项目成功验证了北京君发科技集团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直流无焰氧化技术的成熟性、先进性和高效性 [1] 技术方案与优势 - 直流无焰氧化技术可在取消逆流换向的情况下实现直通式无焰氧化,所销毁的瓦斯浓度在3-5%,完全符合CCER方法学 [1] - 该技术是煤矿甲烷减排实现“零碳矿山”的主要技术之一,针对低浓度瓦斯波动大、收集难、利用成本高的行业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 [1][2] - 通过定制化设计结构和自适应调节系统,不依赖精准掺混,从根源上消除了传统利用方式的安全隐患,取得了“本质安全”的研究成果 [2] 运营与智能化 - 项目引入“智慧瓦斯热电厂”理念,部署数百个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执行器,构建覆盖全环节的智能控制系统 [3] - 中央控制系统能实时采集上千个数据点,通过内置算法自动优化运行,并在毫秒级内启动联锁保护程序,实现从“人防为主”到“技防核心”的跨越 [3] 项目效益 - 能源效益:热电厂全面投运后,每年可输出清洁电力约4200万度,满足矿区80%以上用电需求;年供应工业蒸汽6万余吨,完全替代原有燃气锅炉 [4] - 经济效益:投运后每年可节省成本超5000万元,同时规避瓦斯治理的额外投入 [5] - 环保效益:每年可减少甲烷排放约1.5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4万吨,相当于种植1800多万棵成年树木 [6] 未来发展规划 - 技术迭代:计划持续优化系统运行参数,探索瓦斯氧化余热深度利用技术,并研发低浓度瓦斯储存技术以解决供应波动问题 [7] - 模式输出:将项目建设、运营、维护的成功经验梳理成标准化手册,为在其他矿区推广复制提供范本 [7] - 树立标杆:积极与行业协会合作,参与制定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国家标准 [7]
博雷顿上市后首份中报 毛利同比增长152.1% 自动驾驶设备销售超去年全年
财经网· 2025-08-29 19:0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27亿元 同比增长22.2%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2095万元 同比增长152.1%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6.4% 同比增加3.3个百分点 [1] -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2-2024年分别为2.3% 2.0% 5.8% [1] - 电动宽体自卸车收入占比升至78.5% 成为核心盈利引擎 [1] - 销售费用率从去年同期10.2%下降至9.2% [1] - 行政开支率从去年同期19.8%下降至14.6%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加快自制底盘电动宽体自卸车批量生产 [2] - 800V电压平台技术使产品充电时间降低10%以上 [2] - 正在开发135/145平台充换电技术及135吨级800kWh换电车型 [2] - 开发145吨级增程式电动宽体自卸车和528kWh大电量电动装载机 [2] - 开发18吨电动叉装机满足大理石装卸场景需求 [2] - 大电量快充技术与增程式产品将提升电池利用率和续航里程 [2] 自动驾驶业务 - 自动驾驶设备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1% 已超2024年全年收入 [2] - 业务模式包括销售无人化电动设备 提供自动作业技术服务 销售前装线控底盘 [2] - 基于设备销售与技术服务 不采用资产运营模式 避免占用流动资金 [2] 能源解决方案 - 推进构网型光储电站能源服务商业化落地 [2] - 通过光伏+储能+充电+电动运力一体化方案构建矿区能源体系 [3] - 智慧微电网解决方案已在非洲 东南亚 蒙古等地区成功落地 [3] 战略合作与市场认可 - 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零碳智慧矿山合作协议 [3] - 合作聚焦零碳智慧矿山和新能源矿卡超充领域 [3] - 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自2025年9月8日起生效 [3] - 纳入指数有助于扩大股东基础 提升股份流通性 增强资本市场声誉 [4]
潞安环能: 潞安环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1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0.69亿元,同比下降20.31%,主要因商品煤均价下降所致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8亿元,同比下降39.44%,主要因利润总额减少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1亿元,同比下降130.16%,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 [2] -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同比下降39.19%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8%,较上年同期减少1.65个百分点 [2] 行业环境分析 - 全国原煤产量21.5亿吨,同比增长5.4%,但煤炭进口量2.2亿吨同比下降11.1% [3] - 主要耗煤行业表现疲软: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4%,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0%,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3% [3] - 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价格均创近年新低 [3] - 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1-5月利润总额1263.8亿元,同比下降50.6% [3] 生产经营数据 - 原煤产量2863万吨,商品煤销量2525万吨 [7] - 商品煤综合售价516.20元/吨,实现商品煤销售收入130.36亿元 [7] - 混煤产量1279万吨,销量1261万吨;喷吹煤产量1098万吨,销量1083万吨 [7] - 商品煤销售成本80.27亿元,销售毛利50.09亿元 [7] 成本结构变化 - 营业成本90.02亿元,同比下降11.12%,主要因职工薪酬等减少 [5] - 销售费用5041.51万元,同比下降1.81%,主要因运销服务费减少 [5] - 管理费用13.49亿元,同比下降3.40%,主要因管理人员薪酬减少 [5] - 财务费用1.11亿元,同比上升49.85%,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 [5] - 研发费用4.63亿元,同比上升3.29%,主要因研发项目增多 [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791.5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4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4.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54% [2] - 货币资金123.11亿元,较年初下降2.14% [11] - 应收账款47.89亿元,较年初增长36.78% [11] - 应付账款138.23亿元,较年初下降9.08% [12] 竞争优势与资源储备 - 现有18座生产矿井,先进产能4970万吨/年,单井规模平均300万吨/年 [4] - 2024年取得上马区块探矿权,增加煤炭资源量8亿多吨 [5] - 在建及规划矿井(忻峪煤业、元丰矿业等)合计产能约850万吨/年 [5] - 主采矿区资源禀赋好,产品具备"特低硫、低磷、低中灰、高发热量"特性 [4] - 全国煤炭行业唯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4] 关联交易情况 - 与潞安化工集团采购燃料及动力3.26亿元,完成进度46.52% [9] - 与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采购工程、维修及设备9.62亿元,完成进度31.04% [9] - 与山西潞安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煤炭2.91亿元,完成进度34.58% [9] - 在潞安财务公司存款余额55.14亿元,存款利率范围0.25%-3.15% [10]
博雷顿出海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31台电动矿卡交付非洲
财经网· 2025-06-20 14:35
出海战略进展 - 公司一批矿卡于6月17日停靠上海外高桥港口准备运往非洲大陆标志着海外市场拓展迈出关键一步 [1] - 5月成功中标中国有色矿业集团非洲重点矿山项目将批量交付31台纯电动矿卡实现非洲市场规模化应用 [3] - 此次交付为后续更多海外项目合作奠定基础尤其在高温多尘重载等极端工况下的全球化应用能力获客户认可 [3] 客户合作与市场认可 - 公司纯电动矿卡已获多家央企认可包括华润水泥等客户并在内蒙古新疆陕西河北福建等地的世界500强及央企矿山场景中广泛应用 [4] -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业务遍布40多个国家拥有境外重有色金属资源量2000多万吨是"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矿产开发商 [3] - 产品在非洲东南亚已有诸多示范性运营场景验证了可靠性出勤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3] 产品技术优势 - 纯电动矿卡具备高效节能低噪音零排放特点显著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4] - 智能化设计在主动安全智能驾驶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可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员安全风险 [4] - 公司成为具身智能技术工业化落地标杆企业重新定义工程机械智能化边界展现"零碳矿山机器人第一股"姿态 [5] 行业与政策背景 - 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绿色出海"号召拓展海外市场 [5] - 中国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舞台角色增强公司推动中国技术与国际市场深度接轨 [5] - 未来将以创新为核心加强技术研发与国际布局打造全球竞争力的零碳矿山机器人品牌 [5]
潞安化工:当“乌金”遇上“生态绿”
新华财经· 2025-05-13 17:39
公司绿色转型战略 - 公司制定《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目标为综合能源消费量与万元产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8% [2] - 构建覆盖59家单位的能耗双控作战图及三级责任体系,通过管理提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三大路径制定413项措施 [2] - 将绿色低碳纳入"强煤优化育新"战略全局,通过强煤夯实主业、优化提升产业链附加值、育新布局未来产业 [2] 碳排放管理进展 - 公司制定实施《碳排放管理办法》,细化18项制度,碳管理体系进入系统化规范化运作阶段 [3] - 2025年将在云表系统建立碳排放数据上报平台,完成典型化工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研究并试点核算 [3] - 一季度59家主要用能单位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预算值减少2400吨标准煤 [1] 智慧矿山与低碳技术 - 余吾煤业瓦斯发电项目获国家CCER认证,为山西省首个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示范项目,6台500kW机组将井下瓦斯转化清洁电力 [5] - 公司推进"零碳矿山"试点,余吾煤业作为山西省首批试点通过节能技术与智能化系统降低能耗并探索负碳排放技术 [5] - "晋华炉3.0"水煤浆气化炉入选国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具备煤种适应好等八大优势,供电标准煤耗降至203.7克/千瓦时 [6] 清洁能源突破 - 分布式光伏一期25MW项目累计生产绿色电力超2450万千瓦时 [7] - 碱性水电解槽每小时产氢量达1000标准立方米,开拓绿氢装备市场 [7] - 五阳煤矿U型井压裂技术使单井日产量突破5000立方米,瓦斯利用率超50%并形成抽采-集输-发电完整产业链 [7] 循环经济与污染治理 - 司马煤业智能选矸系统实现煤矸石100%综合利用,部分用于荒山整治与井下充填开采 [8] - 焦化公司应用干熄焦技术使烟尘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10mg/m³以下,太化新材料余热利用年节约蒸汽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000吨 [9] - 正元氢能"绿氢+合成氨"项目年减碳5万吨,其水处理技术可去除99%杂质并入选国家水效领跑者名单 [9] 未来能源规划 - 确保2025年煤炭消费量低于2020年水平,严格控制煤炭总量并推进减量替代 [10] - 全面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 [10] - 探索绿电制氢、绿氢耦合化工技术,推动绿电-绿氢-绿氨-绿醇-绿油一体化全链条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