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业

搜索文档
“+”出来的收益:固收打底 理财驾驭多元资产有术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5:09
资产收益表现分化 - 7月下旬以来债市调整导致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调 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81% 环比下跌0.23个百分点 到期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2.43% 环比下跌0.21个百分点 [1] - 纯固收类产品因缺乏权益资产对冲 债市回调时净值波动更显著 叠加信用利差走阔压缩票息收益空间 导致收益率降幅较大 [2] - 债市调整主因包括政策预期增强 股市走强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 债券市场交易拥挤 久期和杠杆率处于历史高位 信用利差被压缩至低位 [2] 固收+产品优势凸显 - 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回暖使部分"固收+"产品收益可观 如工银理财恒睿日升月恒系列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超4% 其配置存单 高等级信用债 并灵活调整银行优先股 A股 港股 美股 美债 黄金 转债等资产比例 [3] - "固收+"产品通过黄金策略 高股息策略 红利策略 优先股策略等配置股票 黄金ETF 红利资产等标的 利用不同资产低相关性捕捉大类资产轮动机会 [3] - "+FOF"策略通过投向基金组合实现风险二次分散 如招商银行产品采用"固收+黄金+中性"策略 投资二级资本债 永续债 高等级信用债及黄金ETF等 [4] 多元化配置策略 - 理财公司采用指数策略主投沪深300ETF 中证500ETF和指数增强ETF 部分产品配置2%高股息率股票提升收益率 [4] - 未来资产配置将减弱对债券票息依赖 增加利率债和公募基金配置 通过信用债ETF实现低成本 高流动性资产分散配置 [6] - 重点布局方向包括基础设施公募REITs 量化指数增强策略 券商浮动收益凭证 FOF投资及跨境配置海外高息资产 [5] 市场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债市震荡或延续 优质资产荒背景下含权"固收+"产品配置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4] - "固收+"产品因风险等级适中 收益弹性较高 成为平衡收益与波动的重要工具 规模有望扩容 养老与ESG主题产品或成差异化竞争热门赛道 [5]
上半年理财有哪些变化?
天风证券· 2025-08-04 14:42
理财市场规模 -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72万亿元(增幅2.4%),但同比增速从2024年的11.8%放缓至2025年上半年的7.5% [1][11] - 2025年一季度债市波动导致理财规模下滑0.81万亿元,二季度收益回暖推动规模回升 [1][11] - 理财公司规模占比持续提升至89.6%(27.48万亿元),银行机构规模收缩至3.19万亿元 [13][15] 理财产品特征 - 固定收益类产品主导市场(占比97.2%),混合类产品占比微升0.07pct至2.51% [17][18] -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从2023年末的31.87%降至20.87%,非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升至60.06% [19][21] - 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拉长至377-489天,1年以上存续产品占比提升至72.86% [23][24] 理财资产配置 - 投资资产规模达32.97万亿元,杠杆率上升0.31pct至107.45% [3][30] - 债券配置占比下降2.29pct至55.6%(18.33万亿元),存款和公募基金占比显著提升 [4][31] - 信用债持仓减少0.42万亿元(占比降2.32pct),利率债增持0.24万亿元(占比升0.68pct) [5][42] 未来展望 - 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理财产品短期仍具规模增长韧性,但中长期增速或受资产收益率下行制约 [46] - 资产配置将减少对债券票息的依赖,增加利率债交易机会,公募基金和信用债ETF或成重要配置渠道 [46]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点评:30万亿的理财市场有何新特点?
华源证券· 2025-07-30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理财产品规模或稳定在30万亿以上 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预计持续回升 理财市场向理财公司转移趋势明显 公募基金占比或继续提高 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走弱 债市无趋势性行情 建议做区间波段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结构 - 截至25H1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 较24年末增加0.72万亿元 超过21 - 24年H1平均变动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6.4万亿元 占比降至20.87% 固定收益类(不含现金类)/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分别为23.4/0.8/0.1万亿元 占比分别较2024年底提升3.38pct/0.07pct/0.02pct [2] - 预计25年下半年理财产品规模稳定在30万亿以上 因21 - 24年H2平均增量为1.15万亿元 且预计下半年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持续回升 [2] 理财机构情况 - 25H1银行机构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和规模大幅下降 市场朝理财公司集中 预计至26年底理财市场持续向理财公司转移 截至25H1 全市场有226家理财机构 其中银行机构194家 理财公司32家 较上年末分别减少24家、增加1家;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产品存续数量分别为1.39万只和2.79万只 较上年末分别减少0.21万只、增加0.36万只;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3.19万亿和27.48万亿 同比分别下降24.0%、增长13.0% [2]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 - 25H1理财增配公募基金 减配债券和同业存单 从24年末至25H1 债券和同业存单规模分别从13.03/4.31万亿元降至12.82/4.23万亿元 利率债配置比例从2.33%升至3.01% 规模达0.99万亿元 信用债配置比例从41.11%降至38.79% 规模至12.79万亿元 公募基金配置增加0.42万亿元至1.29万亿元 占比4.2% 较24年末提升1.3pct 预计25H2公募基金占比持续提高 [2] - 25H1现金及银行存款和非标债权类资产占比分别为24.8%/5.5% 较2024年末分别提升0.9pct/0.1pct [2] 理财产品收益率 - 低利率时代 25H1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走弱 25年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较24年全年收益率下降0.53pct 理财公司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从24Q1的3.21%降至25Q2的2.56% 预计基准下限走向2.0% [2] 债市行情与投资建议 - 阶段性看多债市 10Y国债可能重回1.65%左右 调整后建议重视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债及资本债、保险次级债 力推民生、渤海、恒丰长久期资本债 看多城投点心债及美元债 关注北部湾银行、天津银行、中华财险等资本债 [2] - 预判下半年10Y国债在1.6% - 1.8%区间震荡 无趋势性行情 债市大幅走熊可能性低 大幅走牛也难 建议做区间波段 [2]
多空大博弈!国际投行对黄金目标价价差,高达一千美元
券商中国· 2025-06-19 18:08
黄金价格预测分歧 - 国际投行对2024年末黄金目标价预测价差高达1000美元/盎司 [2] - 瑞银重申2024年底金价3500美元/盎司的预测,并维持2025年底相同目标价 [3] - 花旗看空黄金,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跌破3000美元/盎司,2026年下半年回落至2500-2700美元/盎司 [4][5] - 高盛预测2025年底金价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期触及4000美元/盎司 [6][7] - 美国银行预测2024年末金价突破4000美元/盎司 [8] - 花旗与高盛对2026年中期金价预测价差达1300-1500美元/盎司 [7] 央行购金行为 - 过去三年各国央行年均增持超1000吨黄金,是前十年平均增速的两倍 [3] - 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增加黄金储备 [3] - 2025年全球央行调查显示43%央行计划未来一年增持黄金 [11] -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五个月上升,从1月7345万盎司增至5月7383万盎司 [12] - 4月全球央行黄金净增12吨,环比下降12% [12] 黄金市场表现 - 2024年初至今黄金涨幅约30%,表现最佳大类资产 [10] - 6月地缘政治紧张推动金价逼近历史高位3500美元/盎司 [11] - 5月黄金ETF流出18亿美元,白银和铂金快速上涨 [12] 黄金理财产品 - 市场现存240只名称含"黄金"的理财产品 [14] - 理财公司通过黄金ETF+债券+量化策略组合降低资产相关性 [15] - 招银理财黄金结构性产品配置≥80%固收资产,剩余投资黄金期权 [15] - 多款产品提前触发高收益:3只自动触发结构产品年化收益3.61%-4.14%,3只二元结构产品年化3.3%-3.5% [16] - 鲨鱼鳍结构产品存续90天收益率达4.0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