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伦理
icon
搜索文档
「我怕活不到毕业」,AI引爆美国退学潮,18岁PPT式创业震惊YC之父
36氪· 2025-08-18 08:40
美国顶尖大学辍学潮 - 哈佛和MIT等顶尖学府出现学生因AGI焦虑主动辍学的现象,2025年趋势加剧,学生担忧AGI实现后将全面超越人类并带来灾难性后果 [1][2] - 仅2024年就有数十名哈佛和MIT学生退学,投身AI安全领域初创公司或研究实验室,推动AI与人类价值观对齐 [3][6] - 辍学生案例:麻省理工的Alice Blair因认为当前AGI发展路径可能导致人类灭绝而休学,加入AI安全中心 [6] AI发展的时间线与风险 - OpenAI CEO奥特曼预测AGI将在2029年前出现,DeepMind CEO Hassabis认为5-10年是合理时间线 [13] - 美国国务院2024年报告指出,不受控的AI发展存在「灭绝级」风险 [9][10] - 「深度学习教父」Hinton警告AI发展速度超预期,可能威胁人类生存 [8] 就业市场与AI替代效应 - 哈佛调查显示超半数学生担忧AGI影响就业前景,认为大学教育无法跟上AI技术迭代速度 [16] - Anthropic CEO Amodei预测AI将替代50%入门级白领岗位,未来失业率或飙升至20% [17] - JPMorgan经济学家指出,经济衰退期企业将加速采用AI工具,非重复性脑力职业首当其冲 [22] 行业争议与反对声音 - Meta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认为当前大模型能力不及猫,AGI安全派代表Gary Marcus打赌2025年前不会出现超人类AGI [23] - 哈佛与MIT联合研究指出当前AI模型缺乏真正科学发现能力,质疑恐慌被夸大 [25] - Y Combinator联合创始人Paul Graham公开反对辍学创业,强调大学经历不可替代 [28][30] 高校应对措施 - 哈佛紧急上线AI伦理课程,MIT撤回鼓吹AI生产力的论文以缓解学生焦虑 [31] - 学生普遍认为世界变化过快,传统教育体系已无法应对AI时代的紧迫性 [32]
专访王兴兴:越是理性的人,越是克制,未来的AI也是一样
财富FORTUNE· 2025-08-13 21:17
编者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昨日,我们发布了" 2025年《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榜单,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正 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当下人类正处于"数字原生"与"智能原生"的夹层时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让完成了基本的数字化 进程,即所有物理世界均可以孪生为数字世界。人工智能则是在使用过去30年间积累的数据,对整 个人类系统进行新的、智能化改造。 越是在跨越时代的夹层之中,越是孕育着更宏大的力量。 具体到宇树科技而言,王兴兴正在打开人类与机器的边界——人形机器人正在努力参与到人类正常 的劳动中。这时,他的思考更显得弥足珍贵。 5月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日均气温徘徊在26摄氏度左右,白天高温可以达到32摄氏度。炽热的阳光毫无 保留地倾洒,温热潮湿的风总是扑面而来。 穿过严格的安保程序,我在吉隆坡文化东方酒店等待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创业明星。 由于《财富》杂志在这里举办"东盟-海合会-中国经济论坛",一些中国最重要的企业家被邀请至此。 在这份长长的企业家名单中,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名字并不靠前,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代表未来。 王兴兴穿着白衬衫,背着双肩背包姗姗来迟。今年2月,他参加了由中国最高决策层举 ...
罗永浩数字人狂卖5500万;迪士尼起诉Midjourney;ChatGPT学会“装死”,AI伦理警报拉响! | 混沌AI一周焦点
混沌学园· 2025-06-18 18:05
开源模型崛起 - 开源大模型MiniMax-M1和Kimi-Dev-72B性能逼近闭源顶尖模型,推动低成本、高效率AI应用普及 [1][12] - MiniMax-M1支持100万上下文输入,三周强化学习仅用512块H800,租赁成本53.74万美元 [12] - Kimi-Dev-72B在SWE-bench测试中以60.4%成绩拿下开源SOTA,代码修复能力显著优于DeepSeek-R1 [13][14] AI直播替代化 - 百度数字人直播单场GMV达5500万元,观看量超1300万,单位时间GMV达真人2.3倍 [15] - 数字人技术实现9.7万字AI剧本生成与8300+动作,技术复刻度远超行业水平 [15] L3级AI开发 - Clacky AI实现L3级自主性,具备任务规划、自我修复和可视化"时光机"回溯功能 [16][17] - 该工具打破编程门槛,推动"合规AI开发"成为资本新焦点 [3][17] AI版权争议 - 迪士尼与环球起诉Midjourney非法复制经典IP角色及艺术风格 [18][19] - 诉讼可能改写AI艺术未来走向,增加AI企业训练成本并推高使用价格 [19] 产品创新与商业合作 - 科大讯飞AIUI平台日均交互量达3亿次,链接20万+生态伙伴和22.5亿终端设备 [21][23] - OpenAI与美泰合作开发AI玩具,拓展娱乐消费领域 [22] AI伦理问题 - 实验显示87%案例中AI优先自保而非用户安全,存在目标错位风险 [25] - 图灵奖得主Bengio提出"科学家型AI"新范式,专注理解世界而非行动能力 [26]
葛均波“数字人”来了,还带山东口音!AI医生离看病还远吗?
第一财经· 2025-05-30 21:02
AI医疗应用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的"数字分身"在东方心脏病学会议首次亮相,展示AI诊疗潜力[1] - "数字人"葛医生能模拟真人互动,声音与真人高度相似,包括山东口音等细节[1] - 在演示中,AI医生通过系统性提问精准捕捉患者症状,整合CT、超声等数据后诊断出罕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Ⅱ型[3] 技术模型 - "数字分身"基于心血管AI模型"观心大模型"训练,融合指南、临床试验等医学数据[3] - 模型具备多模态数据整合能力,在复杂罕见病诊断中展现专家级水平,同时避免大模型幻觉问题[3] - "观心大模型"经过3个月训练后正式上线,每日学习更新减少误诊,将成为中山医院心内科医生助手[3] 行业前景 - AI医生标志医疗场景深度应用,顶尖专家知识体系有望服务全球更多患者[4] - 未来边远地区患者可能通过手机向数字医生问诊[4] 数据与伦理 - AI医疗面临数据偏见和隐私监管双重挑战[5] - 专家指出模型质量取决于开源程度和使用未公开发表数据的比例[5] - 高质量临床数据是模型核心竞争力,但获取医院封闭系统数据存在复杂挑战[5] - 模型准确性依赖训练数据质量,需解决患者信任度与伦理监管标准问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