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to B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最老业务,正在“往死里投入”
创业邦· 2025-08-12 19:18
核心观点 - 1688作为阿里最老的B2B平台,近年来用户年轻化趋势显著,2023年活跃买家数达1亿,同比增长55%,其中25-30岁年轻用户占比提升[2][22] - 公司战略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定位为"AI to B"数字供应链平台,2024年启动70个AI项目并精简至10个核心方向,管理层全面押注AI转型[3][25] - 平台推出"1688 AI版"App和"88查"工具,实现全链路AI覆盖,AI数字员工3.0版本可将中小商家转化率提升150%[4][6][8][14] - 业务创新包括贴牌品牌"1688源选"、跨境业务重启和会员制"白牌超市",严选业务年营收增长超70%[17][18][20] - 平台计划转型为供应链科技公司,AI技术已推动转化率提升20-30%,预计2025年增幅达50-100%[28] 用户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平台年活跃用户突破1亿,较2022年5500万增长82%,其中一件代发模式买家增长75%[2][22] - 新增用户主要来自一二线城市25-30岁群体,包括社交电商从业者、灵活就业者和轻创业者[20][22] - 平台覆盖100万家工厂型供应商,其中70万为优质厂商,可完成定制化交付[6][8] - 采购决策周期缩短,50%买家对比3款商品即下单,但2024年获客难度显著增加[11] 业务创新 - 推出"1688严选"集合代工厂高性价比商品,年营收增长超70%[17][18] - 会员制"PLUS会员店"定位线上版Costco,价格较山姆/Costco低20-30%,提供定制化采购场景[18][19] - 重启跨境业务并推出战略级项目"1688源选",聚焦年轻消费者创新商品开发[20] - 2023年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承担集团低价策略下的用户留存使命[22] AI战略实施 - 基于通义千问开发AI产品,每日消耗token量超2000亿,成为集团内最大客户[13] - AI数字员工3.0提供虚拟团队服务,头部商家转化率提升18%,中小商家提升150%[11][14] - 采用MOA架构实现多智能体协同,AI工具覆盖搜索/选品/创款/图搜/查企全链路[8][11][13] - 工艺品类商家商品发布耗时从23分钟缩短至1分钟,新手开店周期从1周压缩至数小时[13][14] - 过去一年累计8500万次AI调用,推动转化率/复购率提升20-30%[28] 组织与运营 - 管理层全员带AI项目,关键岗位拒绝拥抱AI者被替换,每两周迭代产品[25] - 商家后台界面达700多个,AI工具显著降低经营复杂度[11] - 当前所有AI产品免费,计划将生意参谋等工具免费化以提升用户价值[27] - 明确"向AI要人效"目标,智能体效率指标已实现量化管理[28]
年轻人有了生意“新搭子”
吴晓波频道· 2025-08-12 08:29
AI原住民与个体式创业浪潮 - AI原住民概念从特定代际扩展至所有熟练使用AI工具的人群[3] - 全球约17-18亿人使用过AI工具,其中5-6亿为日活用户[5] - AI深度渗透消费端与产业端,89.84%受访企业已在经营中应用AI技术[7] AI重构商业供需链路 - AI搭建需求端与供给端的"柔性链接",35.9%消费者愿为定制化产品支付溢价[8] - 小B买家崛起:1688平台AI调用达8500万次,推动转化率提升20%-30%[16] - 案例:义乌工厂通过AI设计实现"每日上新",三个月销售额增长超百万[16] 个体式创业的AI赋能 - 1688平台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55%,一件代发模式买家增长75%[20] - 创业者案例:手账团主理人连接爱好者与工厂,二次元"谷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YoY +40%)[22][23] - 创业群体画像:宝妈/大学生/白领通过高频小额采购模式轻创业[28] 技术降低创业门槛的演进 - 互联网时代消除实体店与库存限制,移动互联网催生微商/直播带货[32][33] - AI时代实现"一人公司":覆盖市场分析/设计/客服等全链条,削弱专业人力依赖[33] - 决策层跃迁:AI在神经科学领域预测准确率达81%,超人类专家平均水平63%[38] AI驱动的商业竞争范式变革 - 竞争焦点从"现货+低价"转向"预判力决胜",依赖AI数据整合与趋势预判[41] - 平台推动AI平权:1688推出免费AI工具,将技术能力转化为基础设施[45][47] - 技术普惠缩小数字鸿沟,使中小企业获得原属大企业的AI决策优势[44][48]
“AI to B”加速成型 1688再造1688
中国经营报· 2025-08-04 15:33
公司战略与AI转型 - 1688作为阿里巴巴历史最悠久的业务之一,正全面拥抱AI转型,推出全新"1688AI版"应用,并宣布所有AI产品免费 [2][3] - 公司提出"未来3-5年将成为数字供应链科技公司"的愿景,通过AI深入供应链环节,从单纯电商平台升级为制造商机的平台 [2][5] - 在阿里巴巴集团"All in AI"战略下,1688成为业务AI化最彻底的板块,2025年绩效评估将基于AI促进增长的效果 [3][5] AI产品与功能创新 - 新App集成五大核心功能:AI搜索、AI选品、AI创款、AI图搜、AI查企,覆盖从商机发现到产品设计的全链路需求 [3][5] - AI技术支持"图搜平替"功能,买家可通过图片搜索同源、同工、同料的大牌平替商品和代工厂 [7] - 平台全年AI调用达8500万次,覆盖商品、图文、视频生成,转化率和复购率提升20%-30%,预计2025年增幅达50%-100% [5][8] 商业模式与用户定位 - 采用"AI to B"模式,聚焦B端分销类买家,同时兼顾C类用户需求,通过数据积累反哺B端业务 [5][6] - 免费策略旨在优先承接买家需求,未来可能通过差价或供应链服务实现商业化,而非依赖广告或会员收费 [2][7] - 平台拥有超1亿年度活跃买家和超100万家源头厂商,AI化旨在构建新商业范式,为B类增长寻找新机会 [6] 行业影响与瓶颈突破 - 大模型应用正从消费端(To C)向产业端(To B)渗透,1688尝试成为继广交会、义乌之后的产业带AI标杆 [4][5] - 当前面临买家日活和商家规模未达预期的瓶颈,部分优质商家尚未入驻,正通过AI驱动的"供给突破"策略改善 [7] - AI推动柔性数字供应链变革,使"轻创业"成为可能,未来可能形成"一人多岗""一人公司"的新型组织形态 [5]
1688全面AI化:向AI要“人效”,“AI to B”奇点已至
搜狐财经· 2025-08-02 13:19
阿里巴巴AI战略布局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提出未来三到五年所有业务应以AI为驱动[2][3] - 电商平台1688成为阿里"All in AI"排头兵 截至2025年2月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突破1亿[4] - 1688启动"AI产业加速器计划" 通过政府搭桥、平台赋能、行业聚力助力中小企业数智转型[5] 1688平台AI产品升级 - 推出"1688AI版"App 集成AI搜索、AI选品、AI创款、AI图搜、AI查企五大核心功能[6][8] - 上线免费企业查询工具"88查" 支持自然语言交互 可查询工厂资质认证和生产实力[9] - AI能力覆盖移动端与PC端 未来将结合不同终端特性持续迭代[7] - AI产品全面免费 让中小商家无门槛使用AI工具[9] AI数字员工升级 - 免费"AI数字员工"升级为四位拟人化角色:生意店长、商品专员、客户专员和推广专员[10][11] - 从"执行层"转向"决策层" 具备20余项经营技能 可完成生意诊断到执行落地的全流程支持[11] - 核心价值由"提效"转向"赚钱" 为商家创造可衡量的商业价值[11] 平台生态优化 - 清退无货源店铺 强化"货真源实"供给底座[12] - 重点扶持具备一手货源的组货商及源头工厂[12] - 推出AI版商家会员产品 为优质商家提供智能服务与精准流量支持[12] - 基于通义千问与DeepSeek技术 为商家提供专属"生意大模型"[12] 新业务品牌"1688源选" - 深入产业带一线 与源头工厂协同共创[13] - 首阶段聚焦大健康、出行、居家三大消费场景 计划打造100个"超级单品"[13] - 推动源头制造从"代工生产"向"品牌共创"跃迁[13] AI实施成效 - 2024年启动70多个AI项目 后精简至10个核心方向[13] - AI技术推动平台转化率、复购率等关键指标提升20%至30%[13] - 预计2025年关键指标增幅将达到50%至100%[13] - 1688全年AI调用达8500万次 覆盖商品、图文、视频生成[14] 行业影响 - AI简化B2B领域进货与销售环节 放大个人与工厂能力[14] - "轻创业""搞副业"成为新趋势 降低创业门槛[14] - 柔性数字供应链因"AI+"变得更敏捷[14] - "一人多能""一人多岗""一人公司"逐渐成为常态[14]
1688发布全新App,向AI要“人效”
经济网· 2025-08-01 17:04
平台战略与AI布局 - 1688在杭州举办浙江省"平台+产业"AI对接会,主题为"AI驱动产业数智跃迁",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联合启动"AI产业加速器计划",助力中小企业数智转型[1] - 公司推出"1688AI版"App,集成AI搜索、AI选品、AI创款、AI图搜、AI查企五大功能,覆盖生意全链路需求,并上线免费企业查询工具"88查"[3] - AI产品全免费、更懂B类生意、效果可衡量,过去一年推动平台转化率、复购率提升20%至30%,预计2025年增幅达50%至100%[8] 产品升级与功能创新 - "1688AI版"App聚焦创业与拿货场景,支持自然语言交互,用户可跨平台免费使用"88查"查询工厂资质与生产实力[3] - 面向商家升级免费"AI数字员工",提供四位拟人化角色(生意店长、商品专员、客户专员、推广专员),具备20余项经营技能,从执行层转向决策层[5][6] - AI数字员工深度融合大模型能力,协助商家完成生意诊断、策略规划到执行落地的全流程支持,实现智能化生意增长[6] 平台生态优化与产业协同 - 平台将清退无货源店铺,重点扶持一手货源组货商及源头工厂,推出AI版商家会员产品,构建"好货有好报"的正向循环[7] - 推出全新业务品牌"1688源选",聚焦大健康、出行、居家三大场景,计划打造100个"超级单品",推动源头制造向"品牌共创"跃迁[8] - 基于通义千问与DeepSeek技术,为商家提供专属"生意大模型",帮助工厂承接小单生意,打破B端与C端边界[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1688全年AI调用达8500万次,覆盖商品、图文、视频生成,与广交会、义乌并列产业带"All in AI"三大标杆[9] - 作为B2B第一平台(超1亿年度活跃买家、超100万家源头厂商),公司全面AI化标志着"AI to B"商业范式加速成型[11] - AI简化B2B进货与销售环节,推动"轻创业""搞副业"成为新趋势,降低创业门槛并重塑未来组织形态[11]
AI表格再掀战事,大厂争夺“下一代Office”
36氪· 2025-07-15 20:45
协同办公领域AI竞争态势 - 腾讯、阿里、字节近期密集升级AI表格功能:钉钉7月8日发布AI表格,飞书7月9日推出新一代AI驱动多维表格,企业微信随后发布4.1.36/38版本强化智能表格AI能力 [1] - 三家公司技术基底不同但聚焦同一垂直赛道,反映存量竞争时代下头部企业对细分领域的寸土必争 [3] - AI表格被视为"下一代Office"关键组件:钉钉定位为"AI时代新应用入口",飞书称其多维表格是"Office第四件套",企微通过AI字段升级简化业务分析 [5][7][10] 产品功能升级方向 - 钉钉AI表格创新点:单元格作为AI入口,"表格即文档"功能实现行记录独立文档化,宣称可构建开箱即用业务系统 [5] - 飞书多维表格升级:强化AI与系统构建能力,同步发布知识问答/AI会议/飞书Aily等配套AI产品 [5] - 企业微信智能表格改进:新增批量打标签/图片理解/自定义字段等AI字段能力 [7] 战略布局动因 - 钉钉需为阿里AI战略守住B端关口,此次升级是无招回归后的重要动作 [10] - 飞书将AI表格纳入字节跳动全方位AI生态,依托火山引擎转化内部AI能力 [11] - 企业微信作为腾讯AI to B战略入口,为自研大模型提供真实企业场景验证 [12] 用户争夺战现状 - 2023年用户规模排序:钉钉第一、企业微信第二、飞书第三,当前竞争转向商业化收入 [15] - 客户迁移案例:部分零售品牌从钉钉转飞书,百世快递等从飞书转钉钉,钉钉实施"翻书计划"针对性争夺飞书客户 [17] - 定价策略差异:钉钉多维表格免费,飞书基础版免费商业版50-120元/月,企业微信维持基础免费+高级收费模式 [17] 集团级竞争格局 - 业务边界模糊化:腾讯(通讯)、阿里(B2B电商)、字节(算法资讯)初始业务不同,现均向多元化生态扩张 [24] - AI领域全面对标:除办公软件外,三家在大模型(混元/通义/豆包)、AI助手等赛道同步布局 [24] - 竞争逻辑四要素:入侵对手腹地、守护核心业务、实现矩阵协同、抢占技术入口,AI被视为关键未来入口 [24] 行业发展趋势 - AI革命推动传统工具重塑,从医疗零售到内容创作领域"AI+"已成常态 [5] - 超级头部企业演进过程中,细分领域竞争加剧,"落后就要挨打"法则凸显 [3] - 大厂通过B端C端双线作战实现业务扩张,如电商/数字娱乐等领域的交叉竞争 [22]
钉钉陈航交出首个AI答卷
华尔街见闻· 2025-07-09 11:28
阿里AI战略与钉钉转型 - 钉钉发布AI表格 作为阿里AI to B战略的关键落地产品 标志着钉钉向"智能体"转型的实质性动作 [1] - AI表格具备实时数据分析 业务流程搭建能力 并创新性实现"表格即文档"功能 将碎片化信息结构化 [1] - 陈航回归后主导战略转型 聚焦用户体验优化和AI原生生产力工具开发 强调产品体验与用户需求 [1] AI表格核心技术特性 - 实现多模态内容生成 包括文本 图片 声音 视频 并能通过自然语言自动生成复杂计算公式 [2] - 建立自动化流程系统 通过触发条件与执行动作联动 实现数据变更自动通知 待办提醒等功能 [2] - 应用RPA技术实现跨平台数据自动抓取 电商评论分析效率从3天缩短至10分钟 [3] 行业应用场景 - 已覆盖电商运营 品牌大促 机场管理等领域 典型案例包括DSR数据管理和差评预警系统 [2][3] - 电商场景中实现跨平台评论自动分类 可视化仪表盘实时监控店铺表现 差评激增自动触发质检流程 [3] 行业竞争格局 - 协同办公赛道竞争加剧 飞书与腾讯企服正通过产品力与AI应用快速跟进构筑竞争壁垒 [3] - B端AI产品需基于价值逻辑 从实用效率角度突破 需长期投入底层架构建设 [3] 战略发展前景 - 钉钉凭借十年积淀和陈航回归 处于企业智能生产力发展的机遇窗口 [4][5] - AI表格作为潜在"拳头产品" 其生态撬动能力仍需通过市场实战验证 [4]
除了外卖和网约车,年轻人有了新出路
晚点LatePost· 2025-05-13 18:12
轻创业趋势 - 新手妈妈佳佳以500元启动资金三年收入260万元,通过宠物主题创意定制产品如磁吸冰箱贴和入门地垫实现[1] - 汽车发烧友戚越用8000元本金半年赚130万元,开发高端新能源汽车配件平替产品如单手操作车载杯架,单款月利润达30万元[1] - 超级粉丝甜牙通过明星主题手串实现月营业额3-4万元,财务小野通过无库存假发代销获得月收入8000-2万元[2] - 年轻人开发地域特色玩偶(陕西肉夹馍/甘肃麻辣烫/绍兴臭豆腐)和适老化产品(防滑轮椅/洗澡扶手),满足情绪价值和场景需求[2] 行业变革驱动因素 - 1688平台2024年活跃买家同比增长55%,无库存代发模式买家增速达75%,支持一件起批/0元拿货模式[3] - AI技术推动柔性供应链敏捷化,使"一人公司"模式涌现,平台数据显示AI提升转化率/复购率20%-30%,预计可达50%-100%[4][7] - 中国制造三大集合地(广交会/义乌/1688)全面拥抱AI,1688平台2024年发生8500万次AI调用,覆盖商品/图片/文案生成[6] AI赋能B端商业 - 1688推出AI采购助手覆盖"找挑询付履"全链路,实现静默下单,数字员工提升店铺留存率64%/进店采购率27%[10][11] - "源选"计划联合产业带工厂研发100个超级单品,聚焦大健康/出行/居家场景,AI降低运营成本50%以上[12] - B端生意逻辑从流量驱动转向复购驱动,AI帮助工厂精准匹配需求,避免低价竞争陷阱[13][15] 商业模式转型 - 电商行业从肿瘤式增长(低价竞争)转向肌肉式增长(产品首选),AI重构供需匹配逻辑[14][15] - AI改变传统爆款流量分配规则,推动垂直商品精准推荐,1688平台年交易用户达1亿,其中新增买家主要为一二线年轻人[7][8] - 工厂通过AI实现"前店后厂"模式,设计研发周期缩短30%,优质源头工厂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12]
年度活跃买家破亿后,1688开始“AI闯关”
雪豹财经社· 2025-03-17 23:51
1688平台用户增长与结构变化 - 1688年度活跃买家数首次突破1亿,成为国内首个亿级ToB商业平台[1] - 2024年平台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55%,其中分销型买家同比增长75%[1][5] - 新兴买家群体包括小红书博主、抖音主播、社区团购团长等,采购特征为小额高频(单笔数千元)、高复购率及强定制需求[1][4][5] 新兴商业模式案例 - 用户戚越通过1688完成车载杯架全流程开发:支付100元设计费+200元3D打印,实现50元成本/128元售价结构,半年净利润达130万元[4] - 90后大厂情侣运营"1688源头工厂挖掘机小组"吸引超5万成员,转型为分销电商[5] - 95后用户阿强通过1688采购婚房软装并成为小区采购"团长"[5] 平台服务能力挑战 - 工厂服务能力与新兴买家需求错配:传统工厂习惯大客户供货模式,难以应对小B买家高频定制需求[7][8] - 物流痛点突出:30%订单存在发货延迟、货不对版问题,售后流程平均需3个月磨合期[8] - 商家服务响应慢成为筛选源头工厂的隐性标准[7] AI战略落地举措 - 全面免费开放AI产品线,推出AI商机/选品/导购/补货等工具,升级AI采购工作台[10][11] - 开发"图搜平替"功能实现同源同产线商品匹配,推出"哇噢定制"业务支持AI创款+供应链对接[11] - 商家端部署通义千问和DeepSeek模型提升服务能力[11] 运营效率提升成果 - 物流时效可视化:90%订单可实时显示送达时间(2024年12月数据)[12] - 发货合规率提升至98.5%,83%订单实现自动理赔(2025年2月数据)[12] - 退货包运费覆盖96%订单,解决售后纠纷核心痛点[12] 行业竞争态势 - 垂直B2B平台在细分领域构成潜在替代威胁,1688需防范用户流向专业化"平替"平台[13] - AI to B被视为战略级突破口,但实施难度显著高于AI to C领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