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

搜索文档
刘强东,又盯上一块“肥肉”
36氪· 2025-06-21 18:20
京东进军酒旅业务 - 京东发布公开信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提供最高3年0佣金吸引酒店商家参与[3] - 京东此前已通过3倍薪资从飞猪 同程 携程等平台挖人布局酒旅业务[4] - 京东官方称将提供供应链服务优化酒店业成本 但行业认为其瞄准OTA市场[6] OTA行业现状 - 国内OTA渗透率超60% 头部平台包括携程 去哪儿 飞猪等[7] - 携程2024年净营收533亿元(同比+19%) 净利润172亿元(同比+72%)创五年新高[9] - 携程毛利率连续三年超75% 2024年达81.24% 高于LVMH(67%)和爱马仕(73%)[11][12] - 同程旅行2024年营收173.41亿元(同比+45.8%) 净利润27.85亿元(同比+26.7%)[9] 酒店行业困境 - 2024年全国星级饭店营收1557.3亿元 较2023年1609亿元下降3.2%[15] - 华住集团2024年营收239亿元(同比+9.2%)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92%[15] - 锦江酒店2024年营收140.63亿元(同比-4%) 净利润同比下降9.06%[15] - 超60%高星酒店认为OTA佣金(10%-15%)严重压缩利润空间[31] 景区及旅行社表现 - 曲江文旅(大唐不夜城运营商)2024年亏损1.3亿元[17] - ST张家界5年累计亏损13亿元[1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2024年营收56.49亿元(同比-16.36%) 净利润同比下降36.5%[18] OTA平台争议 - 携程市场份额近60% 被指通过"调价助手"工具强制商家降价[28] - 2024年华住/如家支付携程佣金达2.83亿/1.6亿元 较2019年增长244%/42%[31] - 敦煌案例显示文旅产业占GDP2/3但税收贡献低 利润集中于OTA平台[23][25] 行业竞争趋势 - 电商平台如淘宝 拼多多 京东推出商家扶持政策反内卷[35] - 京东入局酒旅业务引发行业对"赢者通吃"商业模式的反思[37][38]
独家专访马蜂窝CEO陈罡:AI时代,我们为何必须「掀桌子」?
雷峰网· 2025-05-28 20:0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移动互联网逻辑转向AI技术框架重构业务[2] - 创始人认为AI时代将彻底改变行业规则,需用新技术思路替代传统模式[2] - 提出"今天的AI就是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预示行业处于爆发前夜[3] 产品创新 - 推出"AI路书"功能,整合平台十年旅行数据与DeepSeek大模型生成个性化行程方案[6][9] - 区别于传统UGC内容,新功能提供可执行的旅行指南,实现从内容到服务的转变[9] - 与贵州文旅部门合作推出"AI游贵州"等三级AI助手,整合官方资讯与商业服务[10][25] 技术研发路径 - 2022年启动AI研发,初期尝试文生图功能但主动放弃,转向核心场景应用[13][15] - 通过盲测评估模型效果(自研模型得分6.4/10),最终选择垂直领域精调路线[15][17] - 2025年发布自研精调垂直模型,解决行程规划中的个性化需求捕捉与预算管理等关键问题[18] 行业竞争格局 - 创始人测试显示竞品AI方案存在"正确的废话"问题,公司方案侧重可执行性[17] - 不惧OTA平台竞争,认为凭借数据积累与技术差异化可应对未来变化[20] - 旅游行业正经历从观光游到深度体验的结构性转变,单价1280元的溶洞探险项目五一期间售罄[23] 地方合作与商业化 - 获得贵州政府基金投资,具体金额未披露[24] - 与地方政府深度绑定,通过数据选址、合资运营等方式推动目的地营销[24][26] - 参与贵州省旅游全域大模型计划,目标2025年底打造100个应用场景[24][25] 用户需求洞察 - 用户反映社交媒体旅游内容广告占比超50%,信息过载且质量参差[5] - 传统攻略形态从PDF演进至结构化数据,AI将推动新一轮产品形态变革[5] - 消费升级趋势下,高端定制游需求旺盛(如溶洞项目人均消费达数千元)[23]
Model Y的红利,特斯拉快吃完了
创业邦· 2025-05-22 18:06
特斯拉销量疲软 - 特斯拉中国上周上险量仅为3070辆,Model Y上险量1290辆,落后于新势力品牌[3][7] - 2025年Q1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1.7%,远低于国内新能源市场47.1%的增速[3][10] - 特斯拉销售压力增大,门店周销量15辆低于25辆目标,销售工作时间延长至早9点到晚10点[6] - 特斯拉试驾频率明显下降,商超车库试驾车长时间闲置[5] - 交付周期大幅缩短,Model Y等待时间从6-12周降至1-3周,反映订单量下降[5] 全球市场表现 - 2025年Q1特斯拉全球交付量33.67万辆,同比下降13%,欧美市场均出现下滑[9] - 欧洲市场Q1注册量3.6万辆,同比下降45%,同期欧洲纯电市场增长23.9%[9] - 美国市场受马斯克政治立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9] 产品竞争力问题 - 特斯拉仅有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Y,产品更新缓慢[12] - Model Y焕新版升级有限,仅增加氛围灯等小改动[13] - 内饰设计被消费者认为过于简陋,与国产新能源车形成明显差距[13] - OTA更新频率和内容落后于国产车企,功能创新不足[14][17] - FSD功能在中国仅支持HW4.0车型,老车主无法使用[15] 市场竞争格局 - 小米SU7在2024年12月销量超过Model 3成为纯电轿车冠军[17] - 智界R7上市5个月订单突破8万辆,Model Y面临多款竞品挑战[18] -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抢占份额,包括比亚迪、小鹏、上汽等[9] 公司战略调整 - 马斯克承诺将更多精力投入特斯拉,减少政治活动时间[19][21] - 特斯拉可能推出低价版Model Y,采用简化配置策略[25] - Robotaxi业务计划在2026年落地,被视为未来重点方向[22][23] - 马斯克对电动车热情减退,更关注AI和自动驾驶领域[26] 财务表现 - 2025年Q1特斯拉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下降9.2%[21] - 经营利润3.99亿美元,同比下降66%,经营利润率降至2.1%[21] - 半年内市值从1.5万亿美元跌至9000亿美元[19]
“躺平摆烂”还是“压轴出场”?魏牌智能化,现在怎么样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5-20 23:12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魏牌全新蓝山焕新款上市,售价29 98-32 68万元,共推出Max、Ultra、Ultra黑武士三个版本 [1] - 车型定位为全场景NOA智慧旗舰SUV,全系标配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和Coffee OS 3 2智能系统 [12] 智能化技术表现 - 辅助驾驶系统特点为"稳中求快,安全第一",在复杂路况(山路、乡道、城市道路)测试中表现稳定,能处理连续避让、标线缺失U型弯等极端场景 [13][14][17][19][20][22] - 提供生手模式,针对新手用户调整辅助驾驶行为保守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提升安全冗余 [25][27] - 搭载超8项主动安全功能,注重实际用车场景而非配置表堆砌,体现"克制"理念 [28][36][37][38] 智能座舱创新 - 语音助手"小魏同学"支持手机端交互,可通过截图或图片触发远程车控及AI分析 [39][41][42][44] - OTA升级策略强调"常用常新",功能将同步推送给老车主 [46][47] 企业战略与研发 - 长城集团智能化布局超前,2009年启动辅助驾驶研究,2015年展示L3技术,累计5年研发投入超500亿元,团队规模5000人(70%为软件开发人员) [52][54][55] - 魏牌坚持"安全优先"原则,以5 1亿碰撞实验室、单假人成本1000万的高标准验证产品 [56][58][62] - 采用长期主义策略,自建上百家数字化交付中心,强调"慢就是快"的产品迭代逻辑 [59][62][63] 行业趋势洞察 - 智能化成为90后家庭购车核心需求,汽车属性从代步工具向"四轮机器人"及AI伴侣演进 [8][9][10] - 2025年辅助驾驶技术普及度与安全性成为行业焦点,但车企应避免盲目追求速度而牺牲产品可靠性 [6][61]
港股周报(2025.04.28-2025.05.02):阿里云发布Qwen3系列模型,小米发布MiMo系列模型-20250507
天风证券· 2025-05-07 1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港股三大指数上涨,恒生科技指数处于估值相对低位,26E PE为14倍,建议关注后续重要模型产品迭代发布对中国AI及中国资产的全球投资预期及估值提升 [1] - 建议关注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腾讯控股、泡泡玛特、禾赛科技等公司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报与新闻 - 阿里云通义Qwen3模型开源,发布8款混合推理模型,数据集显著扩展,旗舰模型Qwen3 - 235B - A22B在多项基准测试表现有竞争力 [7] - 阿里云通义灵码全面支持Qwen3模型,PAI上线Qwen3云上一键部署教程,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更多使用渠道 [8] - 小米开源首个推理大模型MiMo - 7B,面向数学与代码领域,在多项测试中超越更大规模模型,推理能力由预训练与后训练协同驱动 [9] 港股市场综述 香港市场 - 本周(2025年4月28日至2025年5月2日)恒生指数收盘21980.74点,上涨约2.74% [10] 南向资金 - 本周港股通5个交易日共净买入11.85亿元,年初至今净买入5687.47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买入7440.31亿元的76.44% [1] - 南向资金重点加仓美团(49.49亿)、阿里巴巴(13.55亿)、康方生物(7.53亿)、建设银行(5.21亿)等 [1] 各行业动态 AI行业 - 阿里云发布通义Qwen3系列,旗舰模型Qwen3 - 235B表现领先;DeepSeek发布Prover - V2,数学推理能力大幅提升;小米开源MiMo - 7B,数学推理和代码能力超越o1 - mini [2] 智能驾驶行业 - 短期政策收紧低阶智驾宣传,未来高阶智驾或有政策引导和激励,新车发布周期有望驱动市场预期升温,持续看好头部主机厂、激光雷达和芯片提供商 [2] OTA行业 - 携程“五一”首日数据显示国内游热度高,入出境游增速亮眼,飞猪旅游AI应用“问一问”反响火热,AI Agent有望在垂类场景落地,建议关注携程、同程 [3] 跨境电商行业 - 美国终止对中国小额包裹免征关税政策,TEMU及Shein等终端网站价格涨幅大,预计全托管占比下降,建议关注政策落实情况及前期美区收入占比较低或to B错杀标的 [3] 新股行业 - 本周赛力斯、鸣鸣很忙递交招股书,赛力斯专注新能源汽车,鸣鸣很忙是中国最大连锁零售商,采用量贩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