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消费品
icon
搜索文档
健康需求主动化成消费底色,天猫成健康品牌突围主战场
36氪· 2025-11-17 10:36
健康消费趋势核心观点 - 健康消费正从被动解决问题转向主动预防和日常状态管理,成为像吃饭喝水一样的日常需求[1] - 消费心理发生重组,健康被视为维持状态的方式和提升生活品质的标配,从有病治病走向预防管理,从功能品购买转向生活方式选择[1][4] - 健康消费的边界被重新划定,从药房逻辑转向客厅、办公室、运动等具体生活场景逻辑[4] 女性健康消费特征 - 20到40岁女性是健康消费主力人群,既是家庭健康支出决策者,也是自我关怀核心人群[2] - 女性健康需求从治病转向状态管理和悦己感,核心特质为“外在美、内在调理、日常护理”,呈现既要滋补也要美丽的综合需求[2] - 消费场景愈发精细,涵盖经期护理、情绪舒缓、荷尔蒙平衡、气血管理等具体生活周期和情绪波动点[2] 医疗级标准日常化与滋补品转型 - 医疗级日用品化趋势明显,医用面膜、护垫等品类快速增长,用户接纳医疗标准日常化以提升安全阈值和功效支持[3] - 滋补保健食品化加速,即饮口服液、黄精饮等传统滋补品通过年轻化包装和即饮形态转变为年轻人生活方式单品[3] - 医疗级标准成为安心使用的代名词,驱动因素包括女性对安全感的重视提高以及情绪与理性的双向驱动[3] 场景化需求驱动品牌增长 - 健康消费爆款从具体生活场景中产生,品牌需审视用户生活节奏和情绪需求,如工位、出差、运动前后等时刻[5] - 场景越细分,用户尝试意愿越强,需求越具体,供给越易找到突破口,例如经期前后、久坐腰酸等细微真实场景为行业打开新增量空间[4][5] - 双11期间阿胶浆、医用妇科护垫、脱毛仪等品类实现同比高速增长,新品成功关键在于对精准场景的专业挖掘[5] 品牌案例与创新实践 - 九芝堂将传统膏方创新为即饮口服液,切入轻养场景,产品销量破千万并跻身类目TOP5,双11期间单品销量实现翻倍增长[6][8] - 新锐品牌beU以女性视角设计产品,核心关注润滑与安全,其嘟嘟套产品双11期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0%,曾跻身行业TOP8[9][10][12] - 欧舒爽将医用级灭菌标准引入日常护垫,解决女性经期前后等阶段的隐性需求,作为新店铺双11期间环比增长超过100%,登顶类目TOP1[13][15] 平台角色与行业未来 - 天猫健康平台为品牌提供流量加权、首销扶持等机制,新品可获得最高150万曝光及50万元反哺激励,降低试错成本[17] - 平台价值在于帮助品牌验证趋势而非单纯追求流量爆发,提供一套面向新品和新商的增长逻辑,让趋势找到真实需求[17][18] - 健康消费边界持续延伸,情绪健康、家庭健康、宠物健康等新场景权重加速上升,行业供需关系被重新书写[17][18]
健康需求主动化成消费底色,天猫成健康品牌突围主战场
36氪未来消费· 2025-11-14 20:06
健康消费趋势核心观点 - 健康消费正从被动解决问题转向主动预防管理和追求悦己体验,成为日常生活的底色[3][4] - 20至40岁女性是健康消费的主力人群,需求从功能消费全面转向生活方式选择,呈现“既要滋补也要美丽,既关注身体也关注情绪,既讲科学也讲体验”的复合特征[7][8][9] - 健康消费的逻辑发生根本转变,从“药房逻辑”转向“客厅逻辑、办公室逻辑、运动逻辑”,健康不再是疾病防线而是生活品质标配[11] 女性健康消费特征 - 女性健康需求愈发精细,具体场景包括经期护理、情绪舒缓、荷尔蒙平衡、气血管理等,对应截然不同的产品逻辑[9] - “医用标准”自然渗入日常消费领域,医用面膜、医用护垫等品类快速增长,成为安心使用的代名词[9][10] - 健康消费呈现两大趋势:医疗级日用品化(让日用品获得更高安全阈值)和滋补保健食品化(传统补品借助即饮形态年轻化)[10] 场景驱动的增长动力 - 品牌增长逻辑转变,爆款从具体生活场景中长出,品牌需回应用户在特定时刻、心情下的真实需求[13][14] - 场景越细分,用户尝试意愿越强,需求越具体,供给越能找到突破口,为行业打开新的增量空间[11][15] - 今年双11期间,阿胶浆、医用妇科护垫、脱毛仪、祛疤膏等精准挖掘细分场景的品类均实现同比高速增长[14] 品牌案例与创新实践 - 九芝堂通过将传统膏方创新为即饮口服液(如阿胶黄芪口服液),切入轻养场景,该单品在双11期间销量实现翻倍增长,并跻身类目TOP5[16][18][19] - 新锐品牌beU以女性视角切入避孕套市场,主打“润滑、舒适、情绪安全感”,其嘟嘟套产品在双11期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0%,曾跻身行业TOP8[20][21][23] - 欧舒爽将“医用级灭菌标准”引入日常护垫,解决女性高频隐性需求,作为新店铺在双11期间环比增长超过100%,登上医用妇科护垫类目Top1[24][26] 平台角色与行业未来 - 天猫健康为品牌提供超越流量的经营阵地,通过流量加权、首销扶持等机制,新品可获得最高150万曝光及50万元反哺激励,降低试错成本[29] - 健康消费边界持续延伸,情绪健康、家庭健康、宠物健康等新场景权重加速上升,行业供需关系被重新书写[30]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111
国信证券· 2025-11-11 09:17
宏观与策略 - 2025年股票和债券市场总体呈现股强债弱格局,上证综指从去年底的3351点上涨至4000点附近,而10年期国债利率从1.60%附近上升超过1.80% [7] - 当前AI浪潮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有本质区别,由具备坚实盈利能力的龙头企业主导,投资策略应从集中转向全价值链多元化布局 [9] - 金融领域专用大模型Kronos在价格预测任务中的RankIC较领先的通用时序模型提升93%,其驱动的投资组合实现了21.9%的年化超额收益 [8] 化工行业 - 欧盟委员会推出《可持续交通投资计划》,未来两年将投入至少33亿欧元支持航空与航运业脱碳,重点发展可再生与低碳燃料生产体系 [10] - 根据IATA测算,2050年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量将达到3.58亿吨,欧盟远期SAF掺混比例目标需达到70% [10] - 截至2025年11月10日,中国高端SAF价格为2650美元/吨,较年初的1800美元/吨上涨47.22% [11] 社会服务行业 -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首周,免税购物金额同比增长35%,新增宠物用品等品类带动消费 [12] - 消费者服务板块在报告期内上涨4.04%,跑赢大盘3.65个百分点,凯撒旅业、中国中免等股票涨幅居前 [12] - 报告期内海底捞港股通持股比例增加0.48个百分点至28.03%,天立国际控股持股比例增加2.80个百分点至57.09% [13] 海外市场 - 美国10月ISM服务业PMI录得52.4,创八个月新高,但价格指数飙升至70,创三年最高水平,反映出进口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加剧服务业通胀 [14] - 美国政府持续40天的停摆接近结束,一旦政府重启,被冻结的财政支出将释放,TGA账户近万亿美元余额将回流市场,直接缓解流动性压力 [15] - 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7%,但美联储内部对未来降息路径存在明显分歧 [14] 食品饮料行业 - 2025年第41周食品饮料板块累计下跌0.38%,其中A股食品饮料下跌0.54%,跑输沪深300约1.36个百分点 [16] - 展望2026年,食品饮料板块的红利属性将体现,C端消费仍是行业基本盘,但B端和商务场景可能复苏更快 [17] - 当前酒类板块进入左侧布局阶段,推荐关注具备价位和区域话语权的优质公司,如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 [17]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行业 - 谷歌即将发布Nano Banana2图像生成技术升级版,月之暗面发布最强思考模型Kimi K2 Thinking [18] - 随着美股巨头发布三季报,AI对互联网巨头广告业务、云计算场景和企业效率的带动作用依然明显 [18] - 国内大厂的资本开支压力远小于海外,建议继续聚焦AI主线,推荐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快手等公司 [18] 医疗器械公司 - 新产业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28亿元,同比增长0.39%,其中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1.07%,海外综合毛利率提升至69.49%,已超越国内市场水平 [19][21] - 新产业前三季度完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144台,其中大型机占比达78%,T8流水线累计装机达143条,大幅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21] - 翔宇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增长6.00%,公司持续加大脑机接口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达23.37% [23][24] 医疗消费品公司 - 稳健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1%至79.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4%至7.3亿元,公司现金分红比例逐年提升,2023/2024年分别为50%/54% [26] - 公司医疗耗材业务聚焦严肃医疗和消费医疗两大领域,海内外市场比例为43:57,健康消费品业务依托医疗背景,以健康材质为核心卖点实现逆势成长 [27][28] - 旗下奈丝公主品牌在卫生巾行业变革中脱颖而出,公司计划未来3年医疗业务内生保持13%-15%的收入复合增速,消费业务保持15%的收入复合增速 [29] 金融工程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共有5401家A股公司披露了三季报正式财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超预期公司占比最高,达到21.65% [31][32] - 从行业看,非银行金融、食品饮料行业的超预期公司数量占比较高,大金融板块的三季报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为10.97% [32] - 根据三季报及分析师点评,优选出阳光电源、生益电子等超预期公司 [33]
稳健医疗(300888):产品为基,品牌向上驱动新增长
国信证券· 2025-11-10 19:2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1][10] 核心观点 - 公司医疗和消费品两大业务双轮驱动,进入稳健发展阶段,预计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约27% [2][9] - 品牌化战略打开成长天花板,看好长期配置价值,基于业务发展趋势小幅上调盈利预测和估值区间 [10] - 公司合理市值约为289.4-313.5亿元,对应2026年市盈率为24.0-26.0倍 [9][1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1年,主营医疗耗材和健康消费品两大业务,两大板块各贡献约一半收入 [5][20]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0.1%至79.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4%至7.3亿元 [5] - 公司积极回报资本市场,2023年和2024年分红比例分别为50%和54%,截至2025年中累计现金分红和回购股份支付现金合计占首发募集资金净额100% [5][28] 医用敷料行业 - 中国医疗低值耗材市场规模2024年为1470亿元,同比增长14.8%,全球市场规模2024年达77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298亿美元 [83][84] - 中国是医用敷料最大出口国,2024年出口额40.26亿美元,其中高端敷料出口额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3% [103] - 行业集中度较低,头部企业市占率仍低,稳健医疗2024年医疗耗材国内收入17.8亿元,中国市占率约1.21% [117] 健康消费品业务 - 公司主打以棉为核心的生活消费品,依托医疗背景以“医疗级健康标准”为核心卖点 [7] - 全棉时代品牌在谨慎消费环境中逆势成长,2024年消费业务收入49.9亿元,同比增长17.1% [40] - 公司确立“品牌向上”战略,聚焦核心品类打造爆品,渠道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2024年线下门店达484家,线上全域会员近6700万人 [7][20] 卫生巾业务 - 中国卫生巾行业规模超1000亿元,渠道和营销模式正被颠覆 [8] - 奈丝公主品牌在行业负面舆情中凭借产品力脱颖而出,公司资源重点倾斜,有望跻身头部品牌 [8] - 该业务驱动公司新增长极,成为消费板块重要增长动力 [8][2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12亿元、14.3亿元,同比增长43%、21%、18%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2.35亿元、128.12亿元、144.68亿元,同比增长25.1%、14.0%、12.9% [11]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2025年的8.6%提升至2027年的11.0% [11] 财务表现 - 疫情后业绩企稳回升,2024年营收89.8亿元,同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7.0亿元 [40]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48.3%,净利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12.4%,消费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58.6% [48] - 公司现金储备充沛,截至2025年中净现金合计37亿元,资产负债率31.9%保持健康 [53][62]
中国机会|以消费者为中心 拜耳加码协同创新,携手京东健康探索AI和全渠道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1-10 13:57
进博会作为创新与合作的平台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规模再创新高,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搭建全球创新协同与经贸合作的桥梁 [1] - 进博会从单纯的产品展示平台,外延至前端技术交流、跨行业合作、创业平台搭建等多维度的价值共创舞台 [2] - 拜耳作为进博会全勤生,已缔结十几个重磅签约,并推出数款进博宝宝产品 [2] 公司的创新战略与本土化举措 - 公司通过中国创新合作中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携手本土合作伙伴进行协同创新 [1][8] - 公司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方向,通过产品创新与研发模式升级回应中国消费者健康管理需求 [9] - 投资额达7.5亿元的启东供应中心新厂项目预计2028年投产,定位为全球供应链主力支点之一,以提升产能支持国内及全球业务 [11] AI技术在健康消费领域的应用 - 公司积极构建AI驱动的创新生态,举办AI赋能自我健康管理主题活动,探讨AI在消费者洞察、产品研发等维度的应用 [4][5] - AI在健康消费品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当前重点在夯实完整准确的数据基础,以发挥AI的智能化优势 [5] - 公司推进AI技术场景化应用,开发AI智能健康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消费者的日常健康管理顾问 [5] - 行业观点认为AI在大健康领域正从技术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核心是向用户传递价值并优化服务模式 [6] 产品创新与供应链布局 - 公众健康需求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从单一产品转向场景化解决方案,要求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创新逻辑 [8] - 进博宝宝贝乐欣®B5精华护臀膏是针对中国宝宝皮肤特质,通过本土合作开发的产品,升级配方包含98%以上高纯度B5泛醇等成分 [8][9] - 本届进博会亮相五款全球首展新品,其中两款为进博宝宝:达喜®乳果糖口服溶液和贝乐欣®B5精华护臀膏 [2] 渠道策略与合作伙伴关系 - 行业渠道重心从传统线下分销转向平台+药店的新型零售合作,进行动态全渠道管理 [11] - 公司与京东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京东健康全面负责达喜®乳果糖口服溶液的全渠道推广 [11] - 合作将利用京东全域数据与精准触达双引擎,并通过其B2C+O2O+线下门店全渠道布局,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增长新生态 [11]
银色进博:“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
人民网· 2025-11-08 18:09
进博会展示的银发经济产品创新 - 飞利浦展台推出适合牙龈敏感长辈的低频按摩模式电动牙刷 [1] - 松下电器展示可精准调节头背高度、帮助老年人轻松起床的智能床 [1] - 保丽净义齿稳固剂能提升39%咬合力 帮助假牙佩戴者享受美食 [1][3] - 松下"森林氧吧"空调输出93%氧浓度 可将清新空气引入老年人家中 [1] - AI按摩椅提供可定制按摩方案 随时为老年人舒缓疲惫 [1] - 赫力昂展示能提升39%咬合力的义齿护理系列产品 [3] - 达能推出专为中老年肠道健康定制的益生系列产品 [3] - 达能带来有助于延缓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智敏捷粉剂 [3] - SYR汉斯希尔向上海静安老年基金会捐赠反渗透饮水机和滤芯以保障老年人饮水健康 [3] 银发经济的市场潜力与政策支持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到2030年将达3.69亿 占总人口比例26.4% [2] -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进一步部署 [2] - 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傅帆表示将强化健康保险与养老金融的协同发展 [2] - 行业间需加强跨界合作 引入国际经验并输出中国方案 [2] 企业发展策略与行业趋势 - 拜耳集团将借助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合作中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合作网络 [2] - 达能中国总裁表示应对老龄化首要目标是让老年人健康长寿并更快康复 [3] - 老年群体需求正从"养老刚需"迈向"品质需求" "适老"细节成为关注重点 [3]
拜耳张慧洁: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坚定了外商投资信心 进博会
中国经营报· 2025-11-07 07:40
进博会参与成果 - 公司连续八年作为全勤生参展进博会,借助平台溢出效应实现创新加速与合作深化 [2] - 通过进博会平台带来超过50个首展首秀,实现从展品到商品的快速转化 [3] - 七年来完成近40项重要签约,与产、学、研机构及本土企业建立多维度合作关系 [3] 中国市场营商环境 - 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市场之一 [2] - 公司支持并赞赏中国政府为优化营商环境所作出的努力,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 [3] - 中国不断完善专利保护制度,通过对创新药物的专利期延长鼓励研发创新 [5] 各业务领域投资与布局 - 在处方药领域受益于专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5] - 在健康消费品领域近年推出10余款新产品,涵盖消化道健康、皮肤健康与营养补充等领域 [6] - 在作物科学领域坚持"以农为本",今年1月完成植保产品制造中心升级改造以满足中国及亚太市场需求 [6] 具体合作与创新项目 - 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即将正式投入运营 [6] - 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累计开展超过100个研究项目 [6] - 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合作中心于2024年10月在上海揭幕,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网络推动健康解决方案 [7] 可持续农业实践 - 拜耳耘远农场作为全球性可持续农业示范项目,已在北京、上海落地 [7] - 今年5月在吉林省四平市新设第三家再生农业示范农场——梨树耘远农场 [7] - 该农场结合"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拜耳全球再生农业经验,探索生物育种产业化新路径 [7] 本届进博会展示亮点 - 第八届进博会公司展台总面积达800平方米,集中展示26款亮点展品 [8] - 展品包括5个全球首展、8个中国首展和13个进博会首展 [8]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医疗健康与农业科技两大核心领域 [8]
拜耳张慧洁: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坚定了外商投资信心 | 进博会
中国经营报· 2025-11-07 07:30
进博会参与成果 - 公司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借助平台溢出效应实现创新加速与合作深化 [1] - 通过进博会平台带来超过50个首展首秀,实现从展品到商品的快速转化 [1] - 七年来完成近40项重要签约,与产、学、研机构及本土企业建立多维度合作关系 [1] 中国市场营商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市场之一 [1] -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提升是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 [2] - 中国在处方药领域不断完善专利保护制度,通过对创新药物的专利期延长鼓励研发创新 [3] 在华投资与战略布局 - 中国是公司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柱,公司持续强化在华布局并加大投资力度 [4] - 公司推出多个新举措,包括"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即将投入运营 [4] - 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累计开展超过100个研究项目,支持中国源头创新 [4] 各业务领域具体举措 - 在健康消费品领域,公司近年推出10余款新产品,涵盖消化道健康、皮肤健康与营养补充等领域 [3] - 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合作中心于2024年10月在上海揭幕,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网络推动健康解决方案落地 [4] - 在作物科学领域,公司今年1月完成植保产品制造中心升级改造,更好满足中国及亚太市场需求 [3] 可持续农业与再生农业 - 公司耘远农场可持续农业示范项目已在北京、上海落地 [4] - 今年5月在吉林省四平市新设第三家再生农业示范农场——梨树耘远农场 [4] - 梨树耘远农场将"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公司全球再生农业经验相结合,探索生物育种产业化新路径 [5] 第八届进博会展示亮点 - 第八届进博会公司展台总面积达800平方米,集中展示26款亮点展品 [6] - 展品包括5个全球首展、8个中国首展和13个进博会首展 [6]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医疗健康与农业科技两大核心领域,为中国市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6]
进博会|拜耳陈琪:进博会“全勤生”以创新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新机遇
国际金融报· 2025-10-28 16:01
进博会的战略意义与成果 - 进博会已成为公司融入中国经济大局、共享发展机遇的战略性平台,是加速创新落地和深化本土合作的催化剂与助推器 [4] - 七年来公司在进博会上带来超50个首展首秀,达成近40项重磅签约,并成功孵化许多进博宝宝产品 [4] - 2025年进博会公司将以共享健康消除饥饿为主题,在800平方米双展台上通过三大事业部带来26款亮点展品 [5] 2025年进博会参展亮点 - 2025年进博会将展示26款亮点展品,包含5个全球首展、8个中国首展与13个进博会首展 [2][5] - 处方药领域将首秀国内最新获批的艾力雅®8mg,可将nAMD患者治疗间隔延长至4个月 [5] - 健康消费品领域将全球首展升级版贝乐欣®B5精华护臀膏,呵护时长达16小时 [5] - 作物科学领域将首次展示德来®品牌及旗下两款产品,以及根域®守护品牌2.0 [5] 本地化生产与创新里程碑 - 影像诊断领域的MEDRAD® Stellant D-CE高压注射系统于今年6月获国产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公司医疗器械本地化生产迈过关键里程碑 [4] - 健康消费品领域的达喜®乳果糖口服溶液是公司与山东京卫制药深化合作的成果 [4] - 公司首次获得国产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医疗器械GMP证书 [4] 在华投资布局与业务进展 - 中国已成为公司全球业务的最重要战略支柱之一,公司亲历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6] - 处方药领域已有19款创新药获批,累计获36个新药或新适应症批准,外资企业被允许深入细胞基因疗法等前沿研发 [6] - 健康消费品领域投资额达7.5亿元的启东供应中心新厂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8年投产 [6] - 作物科学领域大中华区植保产品制造中心于今年1月完成升级改造,可满足中国及亚太市场需求 [6] 近期合作与创新中心建设 - 处方药领域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即将运营,将聚焦科研成果转化和研究型病房共建 [6] - 公司成立拜耳Co.Lab创投联盟,助力本土初创企业加速药物研发与商业化 [6] - 健康消费品领域于2024年10月在上海揭幕中国创新合作中心,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创新 [7] - 作物科学领域在吉林省四平市开设在华第三家再生农业示范农场梨树耘远农场 [7] 未来创新方向与数字化战略 - 公司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从创新跟随者向策源地转变,拥有5个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 [8] - 医疗健康领域将重点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优化影像诊断工作流程 [8] - 健康消费品领域将联动美团等平台构建产品-服务全链路生态 [8] - 作物科学领域将以拜耳农匙技术推动再生农业,并通过飞将军平台助力农业低空经济发展 [8]
进博会倒计时30天,拜耳汇聚全球创新,推进开放合作
新浪财经· 2025-10-05 10:02
参展概况 - 公司连续第八年参展,展台位于1.2号馆和8.1号馆,总面积达800平方米 [1] - 参展主题为“共享健康,消除饥饿”,旗下处方药(及影像诊断)、健康消费品、作物科学三大事业部将联合亮相 [1] - 公司将展示约26款亮点展品,包括5个“全球首展”、8个“中国首展”、13个“进博会首展”以及4个“进博宝宝” [2] 处方药与影像诊断 - 处方药领域将展示肿瘤、心血管、眼科、女性健康等领域的创新产品,重点呈现细胞与基因治疗进展 [3] - 艾力雅®8mg将进行进博会首展,该产品可将nAMD患者的治疗间隔延长至4个月 [3] - 影像诊断领域将展示本地化生产获批的高压注射系统及附件,该产品已于6月获得国产医疗器械注册证 [4] - 公司北京工厂获得医疗器械GMP证书,标志着医疗器械本地化生产的关键里程碑达成 [4] 健康消费品 - 健康消费品领域将推出5个“全球首展”新品,聚焦过敏、消化道、营养、皮肤等健康需求 [5] - 针对中国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从14.81%(2001-2011年)上升至19.75%(2012-2021年)的情况,推出开瑞坦®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5] - 其他新品包括达喜®乳果糖口服溶液、One A Day高纯EPA红心鱼油、爱乐维®儿童钙及贝乐欣®B5精华护臀膏 [5] 作物科学 - 作物科学领域将带来7个“中国首展”和8个“进博会首展” [6] - 推出新一代中量元素水溶肥沃家润®、高活性泡叶藻产品安海龙®以及根域®守护品牌2.0等新产品 [6] - 种业方面将展示玉米种子新品牌农倍乐®及九大玉米种子新品种,同时展出多款蔬菜种子和全球研发成果 [6] 本土合作与创新 - 公司持续深化在华“创新双引擎”,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即将正式运营 [8] - 拜耳Co.Lab在华成立一周年,宣布成立全球首个链接风险投资机构的平台,并新增2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入驻,总数增至7家 [8] - 健康消费品领域与国内8家创新企业和研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营养健康、消化道健康、皮肤健康等领域开展合作 [9] - 作物科学领域在华布局的第三家再生农业示范农场——吉林梨树耘远农场将亮相进博会,积极探索生物育种与再生农业的协同创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