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业
搜索文档
四川金顶:拟收购四川开物启源科技有限公司5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1:43
公司交易 - 四川金顶下属全资子公司四川金顶快点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拟以约50万元收购四川开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开物启源科技有限公司5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开物启源成为公司下属参股子公司,不增加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公司营收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建材业占比78.98%,物流业占比10.57%,网络货运占比6.75%,其他占比3.71% [1]
全球酒店,正在满世界寻找“人多”的地方
36氪· 2025-10-21 20:40
中国酒店品牌出海东南亚 - 华住集团旗下品牌“全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柬埔寨金边连落三子,其新加坡海外首店迎来六周年,成为第二轮出海(2023年至今)浪潮的代表 [1] - 锦江国际酒店集团、东呈国际、格林豪泰、德胧集团等头部企业亦纷纷加码出海,东南亚成为备受青睐的市场 [1] - 国际酒店巨头在东南亚扩张动作频频,例如万豪国际集团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于印度尼西亚新增7家酒店,届时其在印尼的运营酒店总数达到84家 [1] 东南亚市场吸引力 - 东南亚总人口超6.8亿,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50%,中位年龄仅30岁左右,构成极具活力的年轻消费群体 [1] - 到2030年,千禧一代与Z世代将占据区域消费总数的75%,成为主导市场的新型消费主力 [1] - 以每年8%速度扩张的中产阶级推动着消费升级 [1] - 2025年东南亚预计吸引1.2亿国际游客,旅游收入突破3500亿美元,占区域GDP比重升至8.5% [11] 中国品牌全品类出海东南亚 - 服装零售领域,新加坡、泰国等六国组成的鞋服市场规模逼近500亿美元,约为中国市场的六成 [12] - 森马、海澜之家深耕多年,海外门店均超80家;歌莉娅、利郎UR、以纯等品牌紧随其后抢占年轻客群 [12] - 餐饮赛道火爆,蜜雪冰城仅在印尼和越南两地就开出了近4000家门店,马来西亚市场布局超330家;喜茶、奈雪的茶、沪上阿姨、茶百道等品牌纷纷落子 [12] - 中国品牌汽车在东南亚四大主要市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销量同比增长超50% [13] - 2020至2024年中国对东盟装修材料出口额从380亿元飙升至12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6% [13] 多业态协同效应与挑战 - 服饰、餐饮品牌的密集开店推动商业综合体蓬勃发展,为酒店选址提供更多优质场景,并可形成交叉引流 [15] - 中国汽车与建材行业的深耕带动大量商务差旅需求,为中高端商务酒店提供稳定客源 [15] - 优质物业资源成为稀缺品,2024年雅加达、巴厘岛等核心旅游城市的商用地产价格同比增幅超过15% [17] - 部分中高端连锁品牌门店的租金支出已占营收的30%以上 [17] - 国际品牌早已深耕东南亚,市场竞争白热化,例如在巴厘岛库塔海滩半径3公里范围内聚集着27家新开业的快捷酒店 [18] 全球酒店市场区域分化 - 2024年国际酒店集团全球RevPAR均有小幅增长,但大中华区表现疲软 [21] - 万豪国际全球RevPAR同比增长4.3%,其中亚太除中国同比增长12.9%,而大中华区下降2.3% [21] - 洲际酒店全球RevPAR增长3%,其中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增长6.6%,大中华区下降4.8%;凯悦酒店大中华区下降0.1% [21] - 2024年除首旅酒店、亚朵实现净利润增长外,其余10家本土酒店集团均同比下滑,12家酒店集团营收同比平均增长9.58%,较去年的48%增速明显放缓 [21] 新兴潜力市场分析 - 由巴西、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组成的BIMI复合体正以年轻人口为引擎释放巨大住宿需求 [22] - 印度超14亿人口的平均年龄仅28岁,预计2030年中产阶级规模将达5.8亿人,消费市场突破6万亿美元 [22] - 2024年BIMI平均GDP增速达4.7%,远超全球3.1%的平均水平,自2018年以来针对该复合体的投资平均年化回报率高达8.2% [22] - 阿联酋总人口数量达到1250万人,较2023年增长233万人,增幅达23%,其中25岁-54岁的青壮年人口占比高达68.62% [25] 本土酒店出海短板 - 国际品牌先发优势构建高竞争壁垒,例如迪拜奢华酒店(房价>1000迪拉姆)占比达38%,远超纽约(19%)和伦敦(15%) [26] - 2024年第四季度,希尔顿旗下位于中东地区的酒店入住率为79%,ADR为192.86美元,RevPAR为152.3%,均为各地区最高 [26] - 出海运营能力不足,例如万达位于伦敦、洛杉矶等地的酒店后面接连出售;锦江收购的卢浮酒店集团在2020年亏损近1亿欧元,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2042万欧元 [29] - 品牌影响力与资源整合能力薄弱,本土酒店收入结构单一,客房依赖度居高不下 [30]
2025中国经济挑战大缩水?只剩这两个拦路虎,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10-07 00:41
中国经济挑战格局变化 - 2025年中国经济挑战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地方债压力和民间投资问题已得到缓解,但房地产调整压力和消费疲软两大难题愈发突出[1] - 2024年初经济挑战集中在地方债、民间投资、房地产和消费四个方面,2025年政策效应显现后地方债压力在专项财政支持下缓解,民间投资意愿增强[3] - 当前房地产调整压力和消费疲软成为经济增长最突出的拖累,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较一季度的5.4%略有放缓[3]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价加速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超过12%,1-8月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9%,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9.5%,竣工面积下降17.0%[3][6] - 一线城市从4月开始房价连续多月回落,5月后全国各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出现加速回落苗头,国房景气指数8月份为93.05,持续低于适度景气水平[6][11] - 2024年12月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53%,同比下跌7.26%,跌幅为17个月以来最大水平,房价稳定仍很脆弱[13] 房地产问题的影响机制 - 房价下跌侵蚀居民净资产抑制消费意愿,消费疲软影响企业投资和生产,形成负向循环效应,增加了政策应对的复杂性[4][6]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26倍,深圳以34.8倍高居首位,高住房支出吞噬居民消费能力,例如上海城镇居民月还贷金额占家庭月均工资收入37%[8][9] - 房地产行业困境对建筑业、建材业、家电家具等上下游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这些行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领域[11] 消费市场疲软状况 - 消费疲软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2025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幅上升至4.0%,但仍远低于五年前8%以上的水平[15] - 2025年上半年CPI同比下跌0.1%,8月份跌幅扩大至0.4%,外贸进口同比减少7%,通缩压力持续加大,GDP平减指数连续六个季度为负[3][15] - 通缩态势影响企业盈利预期,进一步抑制居民消费意愿,形成恶性循环[15] 消费疲软的深层原因 - 收入不高及收入预期导致消费潜力难以释放,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财产性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较低[17] - 灵活就业人员总量突破2亿大关,占全国劳动人口27%,缺乏稳定收入和社保的工作促使收入支撑消费的稳定程度持续下移[17] - 服务业出现"内卷化"特征,某外卖平台骑手日均接单量同比增加23%但收入下降8%,"高劳动强度—低报酬回报"悖论瓦解传统消费升级微观基础[17]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5/09/26)-2025092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6 19:14
核心观点 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9月19日至9月25日期间的海内外重要政策动态,核心在于追踪政策动向以把握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关键信号[1] 国内政策聚焦于金融体系改革、稳增长、促消费及地方房地产政策优化,而海外动态则涉及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贸易关系及地缘政治事件[3] 一周政策要览 国内宏观政策 - 9月24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当月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为连续第七个月加量续作,中期流动性支持力度持续[6] - 国务院讨论《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旨在完善金融监管框架[6] - 上交所表示将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稳定资本市场[6] - 财政部指导地方落实增量化债支持政策,统筹隐性债务置换及融资平台改革转型[6] - 商务部等9部门推出13项措施促进服务出口,包括优化零税率申报程序及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6] 国内产业政策 - 工信部等部门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未来两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在4%左右[7] - 工信部等6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严格调控水泥玻璃产能[7]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提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7] -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文件,并印发《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包含36项服务项目[7] - 交通部等印发计划,目标到2027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7] 地方政策 - 上海市优化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对持居住证人才及居住证满3年家庭,首套房及人均60平方米以内二套房免税[8] - 三亚市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规定租金实行政府指导价,最高不超过同地段市场租金的90%,年租金增幅不高于5%[8] - 天津市将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创新增设“受托人购买不动产”方式以盘活存量资产[8] 海外动态 - 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0.5%不变,为连续第五次按兵不动,并宣布启动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减持[9]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改革H-1B签证,要求申请人缴纳10万美元费用[9] - 美国正式对欧盟汽车及汽车产品征收15%关税[9] - 中美高层互动频繁,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在APEC会议期间同中国领导人会面[9] - 商务部将3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并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9] 海内外重要政策详览 宏观政策详览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披露,“十四五”期间金融业成就显著: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世界第二;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截至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16] - 外汇局局长透露,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金融资产超10万亿元[16] 产业政策详览 -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5》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得分为80.20分,比上年提高1.77分,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和天津6省市领先全国[17] - 工信部部长表示,“十五五”时期将实施培育新兴产业行动,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17] - 市场监管总局就《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旨在规范平台服务管理行为,应对行业“内卷”和“百亿补贴”战[18] 海外政策详览 - 欧盟通过新一轮对俄制裁草案,提议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并将原油价格上限设定为每桶47.6美元,同时首次针对加密平台实施限制[20] -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时指出,希望欧方履行保持市场开放的承诺,避免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21]
四川金顶:9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8:22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十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召开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建材业占比78.98% [1] - 物流业收入占比10.57% [1] - 网络货运收入占比6.75%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3.71% [1] 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5亿元 [1]
临沂|临沂展览业综合指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二
大众日报· 2025-09-05 08:45
行业地位 - 临沂市展览业综合指数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二位 [1] 展会规模数据 - 2025年1-7月累计举办会展活动101场 其中专业展览54场 [1] - 总展览面积达99.8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1.5万家 [1] - 展会接待观众134.4万人次 [1] - 本地参展企业数量超过6000家 [1] 产业覆盖领域 - 展会题材涵盖五金、建材、家装、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 [1] - 小商品博览会、全屋定制展、不锈钢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实现规模与成效新突破 [1] 品牌展会建设 - 木博会实现从政府主办向市场化运作转型 成为全省市场化转型最成功展会之一 [1] - 结合"两新政策"举办3场家博会和5场车展等消费类展会 [1] 国际化推进 - 境外采购商参展参会达2400余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180% [2] 产业融合创新 - 推出《临沂市"展文旅"融合发展方案》 在重要展会期间配套景区优惠及文旅线路 [2] - 通过展会活动拉动文旅消费超过12亿元 [2] 未来规划 - 计划全年举办会展活动超过150场次 [2] - 全年展览面积目标突破160万平方米 [2] - 将举办第74届秋季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等重点展会 [2]
位列全国地级市第2位!临沂会展业蓬勃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5:28
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1-7月累计举办会展活动101场 其中专业展览54场 总展览面积99.8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1.5万家 接待观众134.4万人次 [1] - 在中国展览业综合指数榜单中位列全国地级市第2位 [1] - 全年计划举办会展活动超过150场次 展览面积突破160万平方米 [3] 产业协同与展会转型 - 展会题材覆盖五金 建材 家装 医药 食品等优势产业 本地参展企业达6000余家 [2] - 木博会实现政府主办向市场化运作转型 成为全省市场化转型最成功的展会之一 [2] - 小商品博览会 全屋定制展 不锈钢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实现规模和成效新突破 [2] 国际化与消费促进 - 截至7月底邀约境外采购商2400余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180% [2] - 结合消费政策举办3场家博会 5场车展等消费类展会 [2] - 通过"展文旅"融合方案拉动文旅消费超过12亿元 推出景区优惠及文旅线路 [2] 重点展会活动规划 - 近期举办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 [3] - 将举办第74届秋季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等重点展会 [3]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科技股弱势,创新药、半导体大跌
格隆汇· 2025-08-08 18:2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89%至24858.82点,跌222.81点 [1][2] - 国企指数下跌0.96%至8895.2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6%至5460.30点 [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62.7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9.92亿港元 [11] 科技与半导体板块 -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阿里巴巴跌2.4%,京东跌1.44%,百度、小米、腾讯、美团均跌1% [2] - 半导体板块领跌:中芯国际大跌8.19%,宏光半导体跌3.64%,上海复旦跌2.87% [4][5] 消费与博彩板块 - 博彩股普跌:永利澳门跌7.37%,美高梅中国跌6.93%,澳博控股跌4.32% [5][6] - 纸业股表现疲软:晨鸣纸业跌8.7%,合丰集团跌8.25%,理文造纸跌1.01% [6][7] 医药与生物科技 - 创新药概念股连续下跌:和黄医药跌15.99%,再鼎医药跌10.47%,百济神州跌6.14% [7][8] - 药明生物、恒瑞医药、药明合联均跌超2% [8] 周期与资源板块 - 黄金股上涨:招金矿业涨3.1%,灵宝黄金涨3.02%,山东黄金涨2.97% [9][10] - 建材水泥股活跃:山水水泥涨6.58%,东吴水泥涨3.58%,海螺水泥涨3.47% [8][9] 新能源与机械板块 - 风电股走高:金风科技涨10.24%,东方电气涨1.47% [10][11] - 重型机械股逆势上涨:中联重科涨近6%,7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超25% [3] 市场展望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景气改善+低估值板块,如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及港股创新药 [13] - 短期交易围绕中报业绩展开,强调科技板块配置价值 [13]
四川金顶:8月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7:43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十届第十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5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召开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2] 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为建材业占比78.98% [2] - 物流业占比10.57% [2] - 网络货运占比6.75% [2] - 其他业务占比3.71% [2]
宏观深度:我们如何理解,国内“低通胀”?
中银国际· 2025-08-04 14:31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5.0%,与1-5月持平[1] - 2024-2025年6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速均值为4.1%,同期CPI同比增速均值仅为0.1%[1] - 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定为2.0%左右,较2024年下调1.0个百分点[12] 生产资料价格影响 - 生产资料价格对生活资料价格的传导滞后10个月,相关系数达0.7[1] - 2025年6月PPI生产资料同比下滑4.4%,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滑13.2%和5.5%[27] - 矿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28.7%,铜材和原油进口均价较2024年7月分别下滑281.6和112.3美元/吨[32] 行业影响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下滑53.0%、11.5%[3] - 采矿业及原材料加工业累计拖累工业企业盈利5.5个百分点[3] - 地产投资同比下滑11.2%,拖累建材需求[37] 利率与融资 - 6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1.66%,较2024年9月下行44BP,但实际利率上行12BP至2.84%[3] - 2025年上半年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扣除政府债券后仅增长6.1%[47] - 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降幅达19.9%[47] 风险因素 - 海外发达经济体通胀维持韧性可能延缓全球复苏[67] - 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化影响经济前景[68] - 房地产行业预期修复偏慢制约投资改善[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