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搜索文档
探元计划新疆站|太赫兹无损识别+AI补全壁画,助力克孜尔石窟数字保护
腾讯研究院· 2025-07-07 17:24
6月25日,探元计划新疆站开展调研活动,专家们实地考察了克孜尔石窟群,近距离观摩了包括第161窟 在内的精美石窟,亲身领略克孜尔石窟中的壁画艺术,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佛教历史、龟兹文化和壁画 故事,也对石窟壁画所面临的病害情况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在龟兹石窟博物 馆考察了克孜尔场景的数字化成果,现场体验AI虚拟修复壁画,观摩太赫兹技术实际采集过程,更好地 了解本次项目的技术全貌。 2025年6月25—26日,"探元计划2024"共创营新疆站开放日活动在库车举办。活动聚焦克孜尔石窟烟熏 壁画的识别、残缺壁画AI虚拟修复这一场景需求,推动本场景共创项目提升技术成效、优化平台应用、 探索文化活化。全国文保、文化、技术专家及新疆当地领导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克孜尔石窟在数字时代 重焕光彩。 探元计划专家于克孜尔石窟鸠摩罗什铜像前合影 探元计划创新实践,助力解决克孜尔场景难题 克孜尔石窟始建于3世纪末,止于8至9世纪,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洞窟类型齐全的大型石窟群。1961 年,克孜尔石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克孜尔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 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 ...
姑苏区召开座谈会畅谈古城变化和发展
苏州日报· 2025-07-07 08:41
"对照'精细、精致、精微、精雅'目标、'中心+、文化+、数字+'策略,对标一流景区先进管理模 式,在老宅活化、文旅融合等方面全面发力。"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副总裁瞿缨表示,两年来,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全球各地游客,仅2024年7月6日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接待中外游客约3100 万人次。集团坚持活化利用,助力老宅新生;提质招商运营,促进文旅融合;创新品牌运营,焕发街区 活力。接下来,集团将不断提升景区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时尚消费体验 和加速文商旅融合中不断发力,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 当天,桃花坞木版年画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姑苏区苏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家东,苏州 市评弹团演员张怡晟,羿唐丝绸店长周欣,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创始人徐涛,苏州荷言文化传播有限 公司负责人周立言,姑苏区人大代表、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原党委书记张英缨,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党 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书漾,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居民代表姚志俭等参加座谈会,并围绕各自的工作、 生活,畅谈两年来的感受、变化和发展。 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跃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名城集团坚持 ...
人间福气姑苏聚 且看古今锦绣诗
苏州日报· 2025-07-06 08:34
文化保护与创新 - 苏州实施文化强市"811"计划,通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发掘98件(组)文物实证2500多年建城史 [2] - 苏州考古博物馆以1200件文物构建江南文明时空长廊,元代"至正"纪年陶范与上千件"磨喝乐"泥塑填补窑业遗存空白 [2] - "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利用无人机、三维扫描等技术精准还原古城肌理,入选首批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 [3] 城市更新与商业转型 - 十全街通过"主理人经济"激活2000米历史街巷,以"微更新、渐进式"策略入选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4] - 32号街坊将保护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文化遗产保护结合,形成"古城新居"样本 [5] - 2025年"非遗贺新春"活动吸引1500万人次游客,全网曝光量达17亿次,非遗成为"现象级文化IP" [8] 非遗传承与国际化 - 苏州通过直播、市集等形式活化7项世界级非遗、33个国家级非遗,端午民俗盛会持续举办21届 [7] - "苏绣未来人才创新计划"促成95后绣娘与意大利设计师跨文化合作,推出HelloKitty苏绣仕女装等创新作品 [7] - AI短剧《"非"一般的酥年》在YouTube单日点击量破万,覆盖全球2.64亿受众 [8]
文化中国行 | 到大学去:传承人“组团创新”,非遗“跨界生长”
中国青年报· 2025-07-04 10:10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树人,也是如此。 当南腔北调的方言在同一个教室里响起,当刻刀、染料、丝线被用来一起完成一件作品,这些从四面八 方聚到大学校园的传承人,让非遗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开始实施,高校加入中国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10年来,传承人们一批批走入高校,像树木呼吸生长,带动着乡村与城市、 东部与西部文化养料的吸收、循环。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的多所研 培高校,探寻这一个个"树人"的故事。 让"老根脉"扎得更牢 "查缺补漏""巩固技艺""理论熏陶""建立体系",这是多所高校的研培教师们反复提到的几个词。 富春茶社点心类创新品种寿桃酥,蕴含健康长寿的寓意。扬州大学供图 2024年4月,第十七期陶瓷雕塑研修班,学员正在创作。景德镇陶瓷大学供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峰介绍,该校从2020年以来共承办了4期非遗戏曲传承人研修班,培训戏种 包括昆曲、京剧、淮剧、徐州梆子戏等。为解决年轻传承群体断层、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脱节等问题, 学校优先选拔20-35岁青年、基层一线从业者。 在谈及研 ...
老手艺迎来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28
非遗与文旅融合现状 - 非遗旅游项目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每天接待数十位中外游客,体验活动带动文创销售[1] - 非遗与文旅结合需具备"点线面"思维:突出特色亮点,通过产业链串联当地文旅资源,形成综合效益[1] - 天津通过非遗项目入驻景区、文化展演进景区等方式,实现人气和收益双丰收[2] 非遗旅游需求驱动因素 - 文化自信增强推动大众对文化消费期待提升,不再满足于观光美食,更渴望通过非遗获得独特文化价值和情感体验[1] - 游客专程为非遗体验"打卡",如天津的煎饼馃子、传统相声、"泥人张"泥塑等,寻找和分享非遗成为旅游重要目的[2] - 融入非遗元素的影视、游戏等作品对非遗旅游起到宣传作用[1] 非遗旅游创新发展 - 杨柳青年画社与天津美院合作运用AI等新技术为非遗注入创新活力[2] - 陕西皮影传承人通过社交平台打造"非遗+文旅"原创作品获百万点赞,线下将皮影融入酒店、文创等业态[2] - 新疆开展非遗研培项目,探索AI赋能非遗资源的文旅应用[3] 非遗旅游可持续发展 - 需避免乱贴非遗标签和过度商业化,引导游客在货真价实的沉浸式体验中理解传统文化[3] - 天津将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建设,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2] - 非遗源自生活,需在系统性保护基础上与文旅、科技等领域融合发展,实现活态传承[3]
【商洛】秦岭小城的文化焕新
陕西日报· 2025-07-01 06:39
历史文化保护与修复 - 商州故城墙遗址公园完成240米城墙及1.5万平方米遗址公园修复工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 [1] - 山阳县漫川古镇实施18个景区建设项目,包括楚街文化街区铺装,并举办戏剧节、过大年等活动带动周边农家乐等业态发展 [1] - 商洛市累计完成16处历史建筑修缮、39株古树名木保护,设立商於古道等多处文化标识 [1] 非遗传承与创新 - 商洛拥有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42项、市县级690项,建成16家省级非遗工坊及42个传习所 [3] - 东龙山狗娃咪泥哨传承人陈五斤创作超10万件作品,家族技艺传承三代 [2] - 商洛市通过非遗进景区、校园、社区活动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3] 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 秦岭博物馆精选1500件文物,采用情景还原与多媒体科技展示秦岭人文自然脉络 [2] - 玉牙璋等文物通过创新展陈方式(如灯光互动)增强观众沉浸式体验 [2] - 漫川古镇文旅活动直接促进特色小吃、农家乐等配套产业发展 [1]
西千佛洞和莫高窟:千佛万相俱入禅观丨从长安到敦煌(6)
经济观察报· 2025-06-29 07:59
(原标题:西千佛洞和莫高窟:千佛万相俱入禅观丨从长安到敦煌(6)) 作者 黄君度 诸君可知,司马迁如何写出"通古今之变"的不朽名篇《史记》?据他自己说,年少时遍游 大江南北,调查古代遗迹和传说故事——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实地考察,才能有对历史洞彻的了解。 2024年10月,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西北考察之行。虽非司马迁式的周游历览,但在短短8天的行程里, 乘火车穿过沙漠,坐飞机翻越雪山,漫步于汉代长城下,到访西安、宝鸡、兰州、敦煌、武威这五个丝 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寻觅伟大的历史遗迹,在周秦汉唐的漫长时空里看见文明。"西北行记"系列是记 录,也是一次邀请,欢迎诸君携诗酒书剑,随我开启这场穿越古今的壮游! 1900年5月26日,定居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正在监督工人清理洞前的积沙,雇来帮忙抄写经文的老杨急 匆匆赶来叫他。老杨平时在南区洞窟北端"三层楼"下层第16窟工作,他有个无聊的习惯,就是将点烟的 芨芨草随手插入墙壁裂缝中。这天他顺手将一根芨芨草插进甬道的墙缝,结果却发现这裂缝似乎深不见 底。好奇的老杨敲了敲墙壁,只听到咚咚的响声,看来里面是空的!他赶紧叫来王道士,一起击破第16 窟甬道壁,在清除了封塞泥块后,他们发现 ...
在创新中狠抓落实丨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8 09:37
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 - 昆明市纪委监委成立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检查组,对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六甲之战"纪念园等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监督检查 [1] - 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及传承人补助发放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整理清单反馈职能部门并制发工作提示函 [1] - 紧盯文物文化遗址保护、规划审批、资金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 [1] 监督体系创新 - 制定《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监督员工作办法(试行)》,聘任15名专家和志愿者担任监督员,构建"收集问题-反馈-督办-回访-整改"的监督闭环 [2] - 举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业务培训班,重点培训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等内容 [2] - 推动全面排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动态监测联动工作机制,已完成99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及备案,新发现1212处历史文化遗产线索 [2] 基层监督实践 - 嵩明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重点监督文物保护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环节,严查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 [3] - 禄劝县纪委监委构建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与巡察机构联动"回头看"的文物保护监督工作体系 [3]
两千年的报恩圣地:南京大报恩寺|访古
经济观察报· 2025-06-21 08:45
(原标题:两千年的报恩圣地:南京大报恩寺|访古) 作者 翟德芳 看完朱然家族墓地,我就算完成了马鞍山地区的考察,之后从长江南岸沿江而下,直到南 京。我计划在南京访问南京博物院、六朝考古博物馆和大报恩寺遗址。到南京之前,我就知道南京博物 院需要很早就预约,但因为行程难以确定,所以到合肥时才开始预约,但始终不成功。到达南京后,我 直奔南京博物院,希望能有奇迹,使我侥幸可以入馆,但事实是绝无可能,我只好转而先去看六朝考古 博物馆,之后再去看大报恩寺,把南京博物院放到最后,再想办法。 六朝考古博物馆展厅设计凸显园林风貌,移步换景,叠出新意。展厅内几乎没有实墙,而是用竹子、荷 叶等植物置景进行隔断,再运用光影效果,使得馆内视觉极为通透,小桥流水,竹石相伴,颇具六朝飘 逸之风。但我的访古需要一个考古遗址的支点,所以尽管这家博物馆的陈列品很丰富,我无法找到一个 主题,也不能去概述一个朝代的考古发现,只好割爱,而去大报恩寺考察。大报恩寺的遗迹遗物倒是足 够丰富,可以使我完成这一篇访古文章。 隋唐时期长干寺持续繁荣,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佛教中心。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印度僧人僧可 政得到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供藏在长干寺塔楼 ...
文旅融合 一路繁花 ——河南践行“两高四着力”系列述评之四
河南日报· 2025-06-20 07:27
文旅融合发展 -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文化有活力、旅游有魅力 [1] - 河南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 - 河南省与央视网联合打造《沿着中原大遗址走廊寻国宝》大型直播活动,沉浸式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 [2] - 累计55项考古发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河南省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4] - 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河南工作站揭牌,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 [4] - 河南日报社推出"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题报道,讲好甲骨文故事,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 [4] 文艺创作与群众文化 - 河南省杂技集团打造大型红色杂技剧《进攻令》,融合传统杂技技艺展现革命历史故事 [5] - 豫剧《大河安澜》、曲剧《鲁镇》等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彰显河南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 [5] - 2024年全省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参与人次达9500万 [6] - 通过"非遗焕新购物月"、"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6] 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 河南省启动"青春起航·惠游河南"专项文旅补贴活动,通过"一机游河南"平台吸引游客 [7] - 端午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1511.6万人次、旅游收入6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5.3% [7] - 洛阳洛邑古城的"天女散花"、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文旅演艺精品创新体验模式 [9] -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等"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9] - 河南省拥有7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56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