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器材
icon
搜索文档
“两新”政策持续释放扩内需效能
搜狐财经· 2025-09-28 09:09
政策核心与成效 - 扩大内需是政策发力重点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下达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1] - 2024年实施新一轮"两新"政策和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有效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和投资动能[1] - 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较快增长 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 消费与投资拉动 - 政策实施以来全国汽车、家电等重点品类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 家电、通信器材、家具商品等销售额多次实现20%以上的月度同比增幅[2] -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连续多个月超过50%[2] - 2024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撬动相关产品消费超2万亿元[2] - 设备更新拉动相关领域投资强劲增长 2025年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约8400个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2] 产业升级与金融支持 - 政策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加速发展[2] - 金融机构为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截至2024年年底银行与企业已签订贷款合同金额超过8000亿元[2] - "两新"领域已发布重要国家标准168项 通过提升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推动落后产能加速淘汰[2] 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 国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循环利用项目建设 推广"反向开票"制度降低回收企业税负 加快构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3] - "两新"行动以来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1.4万余个 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同比增长显著 废旧家电规范回收处理量稳步提升[3] 政策落实与机制创新 - 相关部委制定了设备更新重点领域和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细则 建立起"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的设备更新项目筛选机制[4] - 财政系统创新资金支持方式 对设备更新贷款、个人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贷实施财政贴息政策[4] - 推出"反向开票"制度破解资源回收企业进项抵扣难题[5] - 2024年和2025年计划完成294项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以标准提升牵引产品升级绿色转型[5] 未来发展方向 - 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支撑 建立统一的流通标准体系 优化完善物流体系 着力降低大宗耐用消费品和二手商品设备的物流成本[7] - 加大全国性信息平台的建设 联通跨部门数据 减少审核环节 加快补贴到位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驱动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7] - 统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 技术水平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资源循环利用 构建一站式回收服务体系[7]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陕西“两新”资金120.22亿元
陕西日报· 2025-09-21 08:08
国家资金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下达陕西省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20.22亿元,较2024年增长71% [1]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资金45.22亿元,同比增长49.2%,支持项目158个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75亿元,同比增长87.5%,目前已下达3批次共57.5亿元 [1] 资金支持领域与成效 - 陕西工业园区设备更新打捆申报建议纳入国家支持政策体系 [2] - 环境基础设施、用能设备、物流设施、教育设备、工业重点行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支持资金增长1倍以上 [2] - 获支持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数量增长7倍,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多争取1亿元 [2] 投资与消费数据 - 1月至7月陕西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28.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 [2] - 全省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30.2%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2.3%,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5.5% [2] 政策实施举措 - 建立完善加力扩围“1+N+X”政策体系,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和省级部门协同 [1] - 联合行业协会和高校加强设备更新技术推广,向各市(区)和重点企业进行政策宣传 [1]
黑龙江开展促消费活动1400余场 直接带动消费超12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21:56
促消费活动总体成效 - 省市县联动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1400余场 [1] - 发放政府消费券超6亿元 [1] - 促消费活动直接带动消费超120亿元 [1] 社会消费品零售表现 - 1月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40.4亿元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水平0.6个百分点 [1] - 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6% [1] - 限额以上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5.3% [1] - 限额以上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7.1% [1] 未来促消费活动计划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计划在全省组织开展200余场促消费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礼悦双节惠购龙江”,聚焦创新消费场景、打造美食盛宴、推动换购换新 [1] - 各地将精准聚焦汽车、家电等领域 [1] - 计划发放政府消费券及各类促消费资金超5000万元 [1]
8月经济“成绩单”出炉稳增长政策加码可期
期货日报网· 2025-09-19 08:49
生产端表现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较前值5.7%放缓 环比增长0.37% [2] - 1-8月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 集成电路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速超20% [2] - 41个大类行业中31个保持增长 上游资源品生产增速回升 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设备维持高增速 [2] 消费端表现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 环比由负转正增长0.17% [3] - 1-8月累计零售额323906亿元 同比增长4.6% 餐饮收入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至2.1% [3][3] - 家电/家具/通信器材零售增速显著放缓 汽车和金银珠宝类消费表现突出 [3] 投资端表现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 同比增长0.5% 扣除房地产后增长4.2% [5] - 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5.1%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亮眼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4.1% [5] - 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增长2.0%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 [5][6] 政策与展望 - 新一轮"以旧换新"国补资金预计10月下达 商务部等9部门推出服务消费刺激措施 [4] - 新增专项债将迎来发行窗口 沥青装置开工率大幅上升预示基建投资反弹 [6] - 一线城市优化限购政策 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6][7]
供需齐发力激活消费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8-21 08:07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1]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显著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30.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25.4% 通信器材类增24.1% 家具类增22.9%[1]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及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良好增长态势[1] 消费新需求与供给创新 - 消费新需求加速涌现 点亮细分市场新蓝海 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活力[1] - 多地推行特色消费促进措施:北京出台时尚消费专项行动 广西推出深夜食堂及夜广西LIVE秀活动 山西打造非遗国货潮牌潮品[1] - 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响应市场需求 例如家电企业推出三滚筒懒人洗衣机 可分类清洗鞋袜内衣等衣物 市场反响火爆[1] 消费潜力释放障碍 - 银发经济存在消费鸿沟:部分健身场馆以年龄为由拒绝老年人办卡 旅行社对老年人设置特殊条款[2] - 提振消费需从供给端提升质量与优化消费环境 从需求端增强消费能力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 - 需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政策落地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2]
供需齐发力 激活消费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8-21 07:11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消费新需求加速涌现并推动细分市场发展 供给端创新持续激发消费潜能 [1] - 释放消费潜力仍存在堵点 需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以增强消费能力和意愿 [2] 消费表现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显著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30.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25.4% 通信器材类增24.1% 家具类增22.9% [1] - 服务类消费增势良好: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及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表现突出 [1] 新消费趋势 - 细分市场涌现新需求:懒人洗衣机等创新产品获市场火爆反响 [1] - 多地推动消费升级:北京出台时尚消费专项行动 广西推出深夜食堂等特色活动 山西打造非遗国货潮牌 [1] 现存挑战 - 银发经济遭遇消费鸿沟:健身场馆以年龄为由拒绝老年人办卡 旅行社对老年人设置特殊条款 [2] 政策导向 - 供给端需提升质量与优化消费环境 需求端需增强消费能力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 - 需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以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2]
上半年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1%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8亿元 同比增长6.1% 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全国排名第10位 [1] 大宗商品消费 -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9% 家电类增长38% 通信器材类增长44.3% 合计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1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稳扎汽车家电通信器材等大宗商品消费基本盘 [1] 网络零售发展 - 限上网络零售额增长37.5% 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 [1] - 线上商品消费连续两个月保持30%以上增速 端午和6.18等重要消费节点带动作用显著 [1] 文体消费升级 - 限上文化办公类商品增长50.1% 体育娱乐类商品增长47.6% [2] - 文化演出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活跃 毕业生购新需求集中释放 反映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趋势 [2]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领域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提升传统消费 培育新型消费 扩大服务消费 [1] - 持续推动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 扩大有效需求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财政资金精准发力,“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人民日报· 2025-08-04 10:46
政策效果与数据表现 - 上半年"两新"政策在提振消费、扩大投资、促进转型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1]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2.8亿人次申领补贴,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文化办公用品增25.4%,通信器材增24.1%,家具增22.9%[4] - 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增速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6%[4] 消费升级与供给优化 - 中央财政对12大类耐用消费品实施精准补贴,聚焦绿色、智能、安全升级方向[6] - 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90%,AI眼镜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智能影像设备销量增长30%[6] - 2025年设备更新支持资金规模增至2000亿元,覆盖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6]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1.4万亿元,企业设备改造投入可按10%比例抵免应纳税额[6] 政策实施机制 - 省级财政部门需在30日内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市县财政部门30日内将资金细化到具体项目[7] - 多部门协同监管:发改委优化支持领域清单,财政部强化资金监管,商务部监测市场动态,市场监管总局严把质量价格关[7] - 形成"中央+地方+企业"三重让利格局,各地实施特色化方案激发消费热情[8] - 建立"资金监管-市场监测-质量追溯"全链条防护网,有效遏制骗补套利行为[8] 后续政策部署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同等规模资金将于10月发力[9] - 政策将进一步聚焦重点产品设备,丰富支持手段,构建更新换新长效机制[9] - 严格全链条监督管理,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9]
“国补”来了!第三批690亿元资金下达
搜狐财经· 2025-07-30 19:37
政策资金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5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1] - 计划于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该政策 [1] 政策实施效果 - 全国已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1] - 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1]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1] - 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4% [1] - 通信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4.1% [1] - 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 [1] - 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 [1] - 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1] 后续工作安排 - 推动地方分领域分时段细化资金使用计划 [2] - 优化补贴发放方式确保资金均衡用到年底 [2] - 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 [2] - 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先涨后补"等风险 [2]
上半年云南原煤产量增长5.9%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09:42
能源与工业 - 云南省2025年上半年新增投产新能源装机1377.01万千瓦,发电量同比增长9.3%,原油加工量增长6.7%,原煤产量增长5.9% [1] - 有色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72.1% [1] - 工业大类行业增长面较一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4%,较一季度提升5.1个百分点 [1] 经济增长与投资 - 云南省2025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37.44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较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与全国差距缩小 [1] -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能源、交通、水利投资分别增长30.7%、17%、5.6%,产业投资占比提升至53.9% [2] - 上半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29个,增长43.4%,全省实有企业数增长6.18% [1] 消费与旅游 - 10亿元彩云系列消费券和30亿元国家以旧换新补贴资金撬动消费超300亿元 [2] - 限额以上计算机、家电、通信器材、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23.9%、74.5%、69%、14.8% [2] -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0.8%,旅游总花费增长10.5%,境外入境过夜游客增长86%,旅居人数增长45.4% [2] 就业与收入 - 上半年云南省城镇新增就业28.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14.93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6.28万人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