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从"卡脖子"到领跑者:中国3.6万吨挤压机的破局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4 09:58
核心技术突破 - 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实现中国高端重型挤压装备从零到一的突破 打破国外长期独家垄断 [1][3][5] - 采用钢丝缠绕创新技术颠覆传统设计理念 联合清华大学等20余家单位产学研合作攻克总体设计 极端制造和可靠运行三大难题 [4][5] - 挤压机稳定运行15年 年工作时间达8200小时 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被中国锻压协会评价为重型装备建造新范式 [5] 产品应用与市场地位 - P92钢管应用于国内189台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近三年稳占新增机组85%以上份额 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6] - 率先突破G115马氏体钢大口径管材挤压制造技术 支撑630℃燃煤机组工程 成为国际电站耐热合金管材行业领先者 [6] - 开发大型低塑性锭坯挤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支撑C919大客机航空发动机及四代钠冷堆核能重大工程 [6] 产业发展背景 - 2006年中国高端制造面临卡脖子困境 超临界火电 航空发动机及核电所需大型制件受制于国外技术封锁 [2] - 国内当时仅有3150吨进口卧式挤压机 自主研制面临设计难度大和制造能力极限的双重挑战 [2] - 国外企业曾对P92钢管实施价格倾销 从16万元/吨降至4.5万元/吨 倒逼国内技术升级 [6]
被美技术封锁30年,中国用三年打破垄断,造出3.6万吨钢铁巨兽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19
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自主研制3.6万吨模锻压机成功投产 具备36000吨一次性压制能力[1][3] - 设备高度相当于4层楼 总重量超2.2万吨 精度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8] - 从2007年立项到2010年试运行仅用三年时间完成技术攻关[6][8] 战略意义与影响 - 突破美国长达30年的技术封锁 实现从被限制到自主制造的转变[1][4][6] - 设备用于锻造飞机发动机叶片 核电站关键部件及高端装备核心零件[3] - 使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从技术追赶者转变为技术引领者[10][11] 产业经济效益 - 自产设备成本较进口降低50% 原国外售价达数十亿[10] - 实现大飞机发动机叶片 核电站部件 高铁核心零件的自主批量生产[10] - 获得国际认可 美国《工业周刊》评价中国重型装备制造达世界领先水平[10]
兰石重装业绩稳健增长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10: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长13.6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2.92万元 [1] 市场拓展 - 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44.38亿元 [1] - 成功开发13家新客户 [1]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 [1] 业务领域表现 - 传统炼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新增订单23.2亿元 [1] - 签约敦煌光伏760万千瓦+光热10万千瓦项目 [1] - 光热熔盐储能市场优势地位得到巩固 [1]
振华重工上半年扣非净利增111.44% 三大主业斩获35.86亿美元订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96亿元 同比增长0.97% [1] - 归母净利润3.44亿元 同比增长12.37% [1] - 扣非净利润2.46亿元 同比增长111.44%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1] 业务结构 - 新签及中标合同金额35.86亿美元 港机业务占比87.48% 海工业务占比10% 钢结构业务占比2.51% [1] - 港机产品进入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 中标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港项目 [2] - 海工业务签订法国LDA两艘风电运维母船 [2] - 钢结构业务落地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线钢桥项目 内河业务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 [2] 技术创新 - 实现工业物流AGV整机、驱动桥关键零部件、低碳港口装备、DP2级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等技术突破 [2] - 荣获上海市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和第二批"AI+创新工作室"称号 [2] 行业前景 - 中东"2030愿景"和东南亚基建计划预期带动海外港机需求 [3] - 全球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推进 智能化港机设备需求增长 [3] - 传统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市场前景良好 内河航运投入加大释放设备需求 [3] - 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海上风电、氢能利用、海上光伏形成产业规模 [3] -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扩大催生风电市场需求 新造海工装备市场稳定向好 [3] - 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桥梁钢结构市场规模保持增速 [3]
兰石重装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订单显著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1: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长13.6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2.92万元 [1] - 新增订单总额44.38亿元,成功开发13家新客户 [1] 业务结构 - 传统炼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新增订单23.2亿元,夯实基本盘 [1] - 新能源板块合同金额达6亿元,其中核能领域贡献3.06亿元,同比增长32.16% [1] - 金属新材料订单6.95亿元,同比增长48.08% [1] - 节能环保领域订单3.78亿元,同比增长16.66% [1] - 工业智能装备市场订单4.16亿元,同比增长35.47% [1] - 检验检测、检维修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订单0.76亿元,同比增长65.22% [1]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签约敦煌光伏760万千瓦+光热10万千瓦项目,巩固光热熔盐储能市场优势 [2] - 实现中石油塔里木石化项目软产品冷却器的国产化设计与制造 [2] - 开发医疗行业用高纯无氧铜、铜镍合金及核二级控氮不锈钢等高端产品 [2] - 国产化首台LDPE/EVA管式装置低压分离器成功制造,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推进科技创新项目124项,研发投入1.09亿元,同比增长72.35% [3] -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6项,转化金额7.5亿元 [3] - 参与制定标准9项,授权专利40件 [3] - 申报国家、省级创新平台9项,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3]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签约中东浆态床反应器订单,斩获海外核能项目 [2] - 通过参加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设备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等重要展会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 [2] - 与中核集团、清华大学—鄂尔多斯实验室、兰州大学等机构深化合作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 [3] 战略方向 - 积极响应国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战略导向 [1] - 聚焦客户需求,升级营销管理体系,通过全方位解决方案把握市场机遇 [3]
振华重工: 振华重工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1: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7% [2] - 扣除非经常性净利润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11.4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58% [2] - 基本每股收益0.064元/股,同比增长12.28% [2] 主营业务结构 - 公司聚焦港口机械、海工装备、钢结构三大核心主业 [3] - 港机产品进入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3][8] - 海工装备具备核心配套件研发制造能力,包括大型起重机、升降系统等 [5] - 钢结构业务在桥梁、海上风电等领域具有市场规模优势 [5]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中标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港项目,巩固港机市场地位 [3] - 签订法国LDA两艘风电运维母船订单 [3] - 落地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线钢桥等钢结构项目 [3] - 内河业务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 [3]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4.80亿元人民币 [9] - 实现工业物流AGV整机、DP2级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等技术突破 [3][7] - 新增149项核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51% [7] - 发布2项国际标准,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7] 生产制造能力 - 在上海和江苏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码头总长度10,208米 [6] - 年钢结构处理能力达100万吨 [6] - 拥有20余艘6万至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队 [6] - 配备大型起重设备包括龙门吊、门机等专业设备 [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智慧港口建设推进,智能化港机设备需求增长 [3] -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扩大催生风电市场需求 [3] - 全球航运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3] - 中东"2030愿景"和东南亚基建计划带动海外需求 [3]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完成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登记,向16名激励对象授予366万份期权 [12] - 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首次授予调整为3.205元/股 [12] - 第九届董事会完成独立董事增选和专门委员会委员调整 [12] 关联交易情况 - 与中交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关联交易金额约19.65亿元人民币 [16][17][18][19][20][21][22] - 主要关联交易方包括中交疏浚、中交融资租赁等企业 [16][17] - 关联交易定价均按市场价格原则确定 [16][1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自消纳光伏电力约1756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700余吨 [14] - 真空渗碳工艺改造使单位产量能耗下降29% [14] - 远洋运输船舶节能改造年节约燃油约193.9吨 [14] - 组织生产基地环保交叉检查,报告期内未受环保处罚 [13] 海外业务布局 - 境外资产236.8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8.29% [10] - 在全球设有8个区域总部和研究分院 [8] - 在印度、斯里兰卡建立海外人才中心 [8] - 产品已交付全球约14000台港机设备 [8]
光大证券-中信重工-601608-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表现回暖,新能源装备收入强势反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6.4% 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7.4%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4.4% 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0.9% [1] - 上半年毛利率19.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3.0%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净利率5.0%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矿山及重型装备营收22.4亿元同比下降21.7% 占比56.2% 毛利率25.2%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 [3] - 新能源装备营收8.1亿元同比增长765.4% 占比20.4% 毛利率5.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 - 特种材料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3.4% 占比18.2% 毛利率15.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3] -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营收2.1亿元同比下降30.4% 占比5.2% 毛利率29.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3]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回暖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装备收入大幅反弹 矿山及重型装备毛利率回升 期间费用压降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6%推动期间费用率下降 [2] - 新能源装备高增长受低基数效应及第二增长曲线培育影响 [3] 战略发展进展 - 机器人业务向非煤矿山领域拓展 签订新桥矿巡检机器人合同 与钢铁公司达成采购协议 [4] - 加速布局"4+6+N"机器人产业体系 完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 [4] - 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重大装备和特种材料研发制造能力的重型装备企业 [4]
中信重工(601608):业绩表现回暖,新能源装备收入强势反弹
光大证券· 2025-08-29 11:4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在高端重型制造的稀缺性及经营稳健向上趋势 [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回暖 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6.4% 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7.4% [1] - 2025年Q2单季度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4.4% 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0.9% [1] - 业绩回暖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装备业务收入大幅反弹 矿山及重型装备毛利率回升 以及期间费用压降 [2] - 新能源装备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65.4%至8.1亿元 占营收比重达20.4% [3] - 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重大装备和特种材料研发制造能力的重型装备企业 处于国之重器地位 [8] 财务表现 - 2025年H1毛利率19.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主要受特种材料和机器人业务毛利率下滑影响 [2] - 期间费用率13.0%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主要因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6% [2] - 净利率5.0%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表现稳定 [2]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3亿元(下调37.0%) 2026年预测5.4亿元(下调36.7%) 新增2027年预测6.6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56/45/37倍 [4] 分业务表现 - 矿山及重型装备实现营收22.4亿元同比下降21.7% 占比56.2% 毛利率25.2%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 [3] - 特种材料业务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3.4% 占比18.2% 毛利率15.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3] -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下降30.4% 占比5.2% 毛利率29.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3] - 公司加速布局"4+6+N"机器人产业体系 拓展非煤矿山和国际市场特种机器人业务 [4] 市场数据 - 总股本45.80亿股 总市值244.09亿元 [5] - 近一年股价最低3.26元最高6.21元 近3个月换手率119.93% [5] - 近1个月绝对收益12.45% 相对收益6.40% 近1年绝对收益55.02% 相对收益21.56% [8]
国机重装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0.73亿元,同比增长13.21% [1] - 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3.37%,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22% [1] - 扣非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27.13%,显著高于净利润增速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3.31%,同比下降7.28个百分点,主要受营业成本增长14.59%影响 [1][3] - 净利率3.63%,同比微增0.51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6.31%,同比增长22.39%,主要因销售费用增23.92%、管理费用增29.49%及财务费用增21.8% [1][4]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6元,同比大幅增长550.67%,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及预收款增长 [1][4] - 货币资金89.1亿元,同比增长19.45% [1] - 应收账款49.21亿元,同比微增1.22%,但占净利润比例高达1139.61% [1][5] 资本结构与效率 - 有息负债32.01亿元,同比增长6.44% [1] - 每股净资产2.03元,同比增长3.45% [1] - 历史ROIC中位数2.47%,2024年ROIC为2.25%,资本回报率偏低 [5] 业务驱动因素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公司合理组织生产导致产出加快 [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5.17%,系研发支出结构性时间差异所致 [4] - 公司定位为高端重型装备研制企业,覆盖重型装备全产业链,业务包括研发制造、工程服务及投资运营三大板块 [6] 投资活动与筹资动态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13.29%,因购建固定资产等现金支出减少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85.17%,主要因借款增加且债务偿还减少 [4]
兰石重装: 兰石重装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8:22
董事会决议 - 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 全体9名董事出席并投票通过两项投资议案 [1][2] 青岛核电装备产能提升项目 - 全资子公司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核电装备产能提升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20680万元 [1][2] 新疆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项目 - 全资子公司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工业园区综合研发楼项目 计划总投资1600万元 [2] 信息披露 - 项目详细情况参见同日披露的临2025-065和临2025-066号公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