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香港天赐设立的具体情况和披露情况等事项
智通财经· 2025-10-31 21:59
公司境外上市备案进展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于2025年10月31日对天赐材料等9家企业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1] - 天赐材料已于2025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1] 证监会关注要点 - 要求公司说明境内子公司是否存在《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不得境外发行上市的情形 [1] - 要求公司说明已建、在建及此次募投项目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提供依据 [1] - 要求公司说明经营范围中"电池制造"等相关业务的开展情况 [1] - 要求公司说明香港天赐设立的具体情况、披露情况、实际业务开展情况以及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据 [1] - 要求公司说明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和实际业务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 [2] 公司业务与产品概况 - 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公司 [2] - 公司主要专注于向全球企业客户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 [2] - 公司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的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以及碳酸锂等 [2] - 公司业务已拓展至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及磷酸铁锂)和锂电池用胶(包括PACK结构胶和粘结剂)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2] - 公司已布局将广泛应用在智能驾驶、eVTOL、半导体、尖端工程及AI热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先进材料 [2]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和半导体专用胶及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主要包括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等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LiPF6的自供比例达到99.0% 行业排名第一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LiFSI的自供比例达到97.0% 行业排名第一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DTD添加剂的自供比例达到90.0% 行业排名第一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高纯碳酸锂的自供比例达到100.0% 行业排名第一 [2]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002709.SZ)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香港天赐设立的具体情况和披露情况等事项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21:53
公司境外上市备案进展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于2025年10月31日对天赐材料等9家企业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1] - 天赐材料已于2025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1] 证监会关注要点 - 要求公司说明境内子公司是否存在《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不得境外发行上市的情形 [1] - 要求说明已建、在建及此次募投项目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提供依据 [1] - 要求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中"电池制造"等相关业务的具体开展情况 [1] - 要求说明香港天赐设立的具体情况、披露情况、实际业务开展情况以及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据 [1] - 要求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和实际业务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中的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公司 专注于向全球企业客户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 [2] - 业务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的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以及碳酸锂等 [2] - 业务已成功拓展至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及磷酸铁锂)和锂电池用胶(包括PACK结构胶和粘结剂)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2] - 已布局将广泛应用在智能驾驶、eVTOL、半导体、尖端工程及AI热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先进材料 [2]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和半导体专用胶及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主要包括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等 [2] 核心原材料自供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LiPF6的自供比例达到99.0% 行业排名第一 [2] - LiFSI的自供比例达到97.0% 行业排名第一 [2] - DTD添加剂的自供比例达到90.0% 行业排名第一 [2] - 高纯碳酸锂的自供比例达到100.0% 行业排名第一 [2]
ST新亚前三季度营收13.77亿元 强化主业经营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9:01
在化工材料方面,ST新亚高度重视自主研发与创新,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深 化客户合作,公司精准洞察其核心需求与痛点,提供定制化的胶粘剂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提升产品 品质与生产效率,共创更高附加值。依托多年深耕国内胶粘剂行业经验,ST新亚已成长为具备较强竞 争力的制造商,核心品牌SLD已入选广东省重点保护商标名录,并拥有多项自主研发专利。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自9月中旬以来,由于下游电解液和电池制造商的需求显著回暖,六氟磷酸锂价格 打破了长期的横盘整理态势,开启快速上行通道,近期出现了跳跃式上涨。值得注意的是,ST新亚早 在2022年就已前瞻性布局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持续在技术端发力,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升级与产品迭代 研发,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及高电压三元等细分市场电解液领域提前进行技术储备,相关产品性能居 于行业前列水平。控股子公司新亚杉杉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随着 产品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公司有望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充分受益于此轮行业回暖。 10月30日晚间,ST新亚(002388.SZ)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 入 ...
德方纳米股价跌5.06%,东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08.4万股浮亏损失226.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5:02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7日公司股价下跌5.06% 报收39.24元/股 成交金额6.74亿元 换手率6.55% 总市值109.95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3天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达3.39%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成立于2007年1月25日 于2019年4月15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达95.17%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4.83% [1] 主要流通股东影响 - 东方基金旗下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基金(400015)为十大流通股东之一 二季度新进持股108.4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43% [2] - 该基金在10月17日股价下跌中单日浮亏约226.56万元 在连续3天下跌期间累计浮亏157.18万元 [2] - 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93.64% 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2.04% 近一年收益率为64.36%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78.58亿元 其基金经理李瑞累计任职时间7年309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80.65亿元 [2]
“电解液一哥”营收缩水百亿,天赐材料流动性承压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5 08:04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第一的企业 市场份额达35.7% 但面临业绩下滑和流动性压力 此次赴港IPO旨在扩张产能并缓解资金压力 [2][3][4] 市场地位与业务结构 - 电解液出货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35.7% [4][7] - 核心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 2022-2025上半年收入占比均超87% 最高达93.3% [7] - 日化材料与特种化学品为辅助业务 近年占比有所上升 [8] - 是全球最大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供应商 全球第三大磷酸铁供应商 [7] - 与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中的八家、全球前十大储能电池制造商、全球前十大消费电池制造商中的八家及全球前十大个人护理品制造商中的九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223.17亿元降至2024年125.18亿元 三年缩水近100亿元 [10] - 净利润从2022年58.4亿元大幅下滑至2024年4.78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加29%至70.29亿元 净利润小幅回升至2.65亿元 [10] - 毛利从2022年84.74亿元下滑至2024年23.64亿元 [10] - 毛利率从2022年38%降至2024年18.9% 2025上半年为18.7% [10] 流动性压力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末46.58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末13.03亿元 三年骤降72% [13] - 短期借款从2022年末7.98亿元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19.36亿元 [1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22年末1.94亿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5.21亿元 [12] - 借款总额从2022年50.56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70.06亿元 [13] - 利息成本从2022年1.13亿元增加至2024年2.2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已达1.23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约45.5% [13] 客户与供应链 - 前五大客户占比2022年70.8% 2023年71.2%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为58.7% [8]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年54.5% 2023年52.7%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约40% [9] - 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情形 如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既为客户又为供应方 [9] 行业与竞争环境 - 业绩波动主因行业供需变化 2022年需求激增推高价格 2023年起产能扩张导致价格下跌 [11] - 2024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达75.4% 行业集中度高但竞争激烈 [19] - 新进入者及产能扩张导致产品价格持续承压 [19] 战略与扩张 - 赴港IPO旨在扩张全球产能并缓解流动性压力 [4] - 海外扩张与海外产能为战略重点 [6] -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拓展至工程机械、船舶、eVTOL、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7]
天赐材料签80万吨电解液长单 递表港交所支持全球业务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9-24 07:18
赴港上市进展 - 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2][5] - 赴港上市目的是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满足海外业务发展需求[5] - 募集资金约80%用于全球业务发展 包括摩洛哥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及海外市场拓展 约10%用于研发活动 剩余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6] 境外业务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境外营业收入3.13亿元 同比增长14.45% 营收占比4.45%[2][5] - 正积极拓展境外市场 拟通过摩洛哥项目公司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及关键原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基地[5] 电解液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解液业务营收63.02亿元 同比增长33.18% 占总体营收89.6%[8] - 电解液出货量稳步增长 通过提升原材料产能利用率实现生产环节降本 在市场价格小幅下降背景下保持单位盈利稳定性[8] - 与瑞浦兰钧签订长期协议 2026年至2030年底前采购总量不少于80万吨电解液产品[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29亿元 同比增长28.97% 归母净利润2.68亿元 同比增长12.79% 扣非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6.01%[8] - 自2014年A股上市以来累计直接融资金额达62.53亿元 包括IPO募资2.95亿元及多次增发、可转债融资[6] 行业地位与发展 - 2007年起布局六氟磷酸锂 2017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解液厂商[7] - 行业处于底部运行阶段 各环节资本开支减少将推动行业向更良性发展[8]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 2025-09-22 19:52
上市申请与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4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为002709.SZ[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发行价格包含经纪佣金及各类交易征费[2] 业务概况与产品结构 - 公司是新能源和先进材料企业 主要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括电解液及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括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阳离子调理剂及有机硅等特种化学品[3] - 收入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该业务为战略重点[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专用胶、半导体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3] 产业链整合与生产能力 - 公司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及碳酸锂[3] - 业务已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达97.0% DTD添加剂达90.0% 高纯碳酸锂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 境外通过委托加工供应商在美国和德国开展业务[4] -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人民币 利润58.44亿元[5][6] - 2023年收入154.05亿元 利润18.42亿元[5][6] - 2024年收入125.18亿元 利润4.78亿元[5][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0.29亿元 利润2.65亿元[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降至39.93亿元 2024年为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3.14亿元[6] 客户结构与行业竞争 - 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0.8% 2023年71.2%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降至58.7%[5]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上游产能扩张导致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5] - 关键原材料产能增长超过下游需求 造成全行业价格压力加大[5]
天赐材料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 2025-09-22 19:50
公司上市与发行信息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1] - 每股H股发行价格包含[编撰]港元另加1.0%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征费 需以港元缴足[2] - 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 股份代号待定[2] 业务结构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为新能源和先进材料企业 主营锂离子电池材料及日化材料与特种化学品[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含电解液及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含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及有机硅等产品[3] - 收入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为战略重点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贡献较小部分收入[3] - 整合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及碳酸锂等[3] - 业务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专用胶、高性能聚合物(PEEK/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3] 产能与供应链优势 -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达97.0% DTD添加剂达90.0% 高纯碳酸锂自供率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4] - 境外委托加工供应商位于美国和德国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4] 客户集中度与行业竞争 - 2022年至2025年6月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0.8%、71.2%、58.7%及58.7%[5]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5] - 关键原材料产能增长超过下游需求 导致全行业价格压力加大[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 2023年154.05亿元 2024年125.18亿元 2025年上半年70.29亿元[5][6] - 2022年利润58.44亿元 2023年18.42亿元 2024年4.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2.65亿元[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39.93亿元 2024年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13.14亿元[6] - 研发开支2022年8.94亿元 2023年6.46亿元 2024年6.68亿元 2025年上半年4.39亿元[6]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002709.SZ)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9:48
公司上市申请 -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709.SZ) [1] 股份发行细节 - 每股H股发行价格包含[编纂]港元 另加1.0%经纪佣金 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 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及0.0056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 [2]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2]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公司 专注于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 [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括电解液及其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 [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括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及阳离子调理剂等日化材料 以及有机硅、橡胶助剂材料等特种化学品 [3] - 大部分收入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小部分收入来自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产品 [3] 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布局 - 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以及碳酸锂等 [3] - 业务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3] - 布局智能驾驶、eVTOL、半导体、尖端工程及AI热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先进材料 [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和半导体专用胶及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等 [3] 生产能力与自供比例 -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自供比例达97.0% DTD添加剂自供比例达90.0% 高纯碳酸锂自供比例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 [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 [4] - 聘请两家委托加工供应商(美国与德国各一家)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生产基地 [4] 客户集中度 - 2022年对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70.8% 2023年占71.2% 2024年占58.7% 2025年上半年占58.7% [5] 行业竞争状况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与多家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生产商竞争 [5] - 上游产能扩张导致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 关键原材料产能和供应增长超过下游市场需求增长 [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 2023年154.05亿元 2024年125.18亿元 2025年上半年70.29亿元 [5][6] - 2022年利润58.44亿元 2023年18.42亿元 2024年4.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2.65亿元 [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39.93亿元 2024年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13.14亿元 [6] - 研发开支2022年8.94亿元 2023年6.46亿元 2024年6.68亿元 2025年上半年4.39亿元 [6]
石大胜华: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石大胜华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21 19:1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碳酸酯类产品为主的精细化工品行业,形成了以碳酸酯系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业务格局,同时布局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添加剂、硅基负极材料等锂电材料产品,积极推进向"电解液+材料"综合平台服务商转型 [1] - 公司在碳酸酯类溶剂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依托北京、青岛、东营、泉州、济宁等研发生产基地及东亚、欧洲的海外销售网络实现全球化布局 [1][2] - 主要产品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等电解液溶剂,以及丙二醇、六氟磷酸锂、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传统化工产品 [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8,813.01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554,672.97万元,2023年度营业收入563,478.83万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831,610.30万元,呈现下降趋势 [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430.02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7,518.16万元,2023年度净利润-6,267.29万元,2022年度净利润88,830.01万元,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1,022,020.22万元,负债总额594,310.03万元,资产负债率58.15%,较2022年30.49%大幅上升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2年84,778.85万元下降至2024年-44,761.25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4,183.47万元 [4]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碳酸酯类溶剂行业市占率达到53%,居于领先地位,牵头制定碳酸二甲酯国家级标准,参与制定锂电池电解液五种主要溶剂行业标准 [32] - 拥有多工艺技术路线(环氧丙烷酯交换法、环氧乙烷酯交换法)和多基地协同生产能力(东营、济宁、泉州),与中化泉州石化合资建设44万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 [29] - 客户覆盖天赐材料、国泰华荣、韩国ENCHEM等国内外电解液龙头厂商,以及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厂商 [32] - 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2022-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26,938.23万元、19,205.72万元、23,828.20万元和6,937.59万元 [32] 本次发行基本情况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30,021,014股,发行价格33.3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999,999,976.34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982,169,508.71元 [12][13] - 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7名投资者,包括国投证券、星河证券、华菱津杉等机构,限售期6个月 [13][14] - 募集资金将用于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9] 技术研发能力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依托胜华研究院,拥有实验室及工业中试装置,聚焦锂电材料、溶剂工艺、半导体辅材、电解液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五大研发方向 [31] - 对接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沈阳化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展开科研攻关,技术研发人员占比85.45% [31] - 拥有小试、中试、量产平台,技术研发优势明显,在产与规划新建DMC项目同时拥有多工艺技术路线 [32] 产能布局与扩张 - 公司积极推进产能扩张,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44万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一期)已顺利试车投产 [29] - 本次募投项目包括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39] - 多基地协同生产模式(东营、济宁、泉州)增强稳定供应能力,巩固DMC及整个碳酸酯溶剂的行业领先地位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