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新技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乌海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超去年总额
内蒙古日报· 2025-10-25 08:38
今年以来,乌海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外贸结构持续 优化。前三季度,该市化工、冶金、高新技术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出口订单稳步增 长。其中传统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4.75亿元,同比增长90.8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1亿元,增速高达 112.85%,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引擎。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乌海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3.28亿元,同比增长75.4%,超过 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增长活力。 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政策与服务的"双轮驱动"。今年以来,乌海海关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推动 外贸稳量提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通过大力推广提前申报、预约查检、自助打印等通关便利化改革,持 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依托关长送政策上门、一站式服务包等机制, 常态化加强政策宣传和精准指导,帮助企业充分享受RCEP等自贸协定政策红利,确保减免税政策落实 到位,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添底气;认真落实AEO企业差别化管理措施,同时落实落细批次检验改 革,助力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再提速。 与此同时,乌海市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巩固传 ...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动力源取得新的突破
南方都市报· 2025-10-25 07:15
在伶仃洋主航道上的船舶驶过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 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 万辆次。 新华社发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均创历史新 高。高新技术产业超过50万家,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除,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实施,为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拓展新空间。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 四是民生保障扎实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 与经济增长同步。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 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十四五”以来福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9:41
"十四五"以来福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不仅如此,福建坚持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主导产学研融通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 力。 李志忠说,福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计划和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两提升"行动,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数量从2020年至2025年,年均增长24%。全省培育3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4家国家 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着力打造高质量创新型企业矩阵。 同时,福建完善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政策,"十四五"以来累计为11433家次企业提供42.5亿元的研发 投入分段补助;约有6.8万家次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3100亿元。 据悉,福建省拥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0个超千亿产业集群,以及16个国家级和6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 色产业集群。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5%。(完) 中新网福州10月23日电 (郑江洛)23日,福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忠于福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表示,五年来,福建全省科技系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攻关布局,强 化山海协作 ...
上海市前三季度外贸“阶梯式”上行 9月份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
新华财经· 2025-10-22 21:46
新华财经上海10月22日电(记者吴宇)上海海关22日公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 3.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3%;进口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 相比高端制造业充沛的出口动能,上海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1496.3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纺织服装出口882.7亿元,同比增长2.7%。 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口高新技术产品6015.8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总体进口高5.3个百分点。其 中,半导体制造设备、电脑及其零部件、飞机、飞机零部件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2.6%、16.1%、1.2倍、 30.2%,显示国内产业升级带动高技术产品进口提速。消费品进口3585.4亿元,虽同比下降6.5%,但乳 品、水果、肉类等民生类消费品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9.7%、15.3%、2.8%。 前三季度,上海市大宗商品进口2148.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金属矿砂进口增长10.4%。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今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规模分别为1.01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锚定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央广网· 2025-10-18 11:37
目前,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 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国家综合创 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到2024年的第10位。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持续转化。 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 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有 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 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前不久,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能够在原位实现连续大尺寸直径变化的盾构机"变径一号"在广 东佛山成功下线,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第三建管部副总监谭佳:可以实现盾 ...
我市出台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锚定四大重点,镇江制造“竞速”创新赛道
镇江日报· 2025-10-18 07:25
近日,我市正式出台《镇江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 划),为未来三年全市制造业创新发展擘画清晰路径。面对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和区域竞争的日趋 激烈,行动计划旨在锚定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四大重点打出一套系统性"组合 拳",标志着镇江制造业正式吹响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奋力攀升的集结号。 "当前,创新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制造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市工信局技术创新与人 才合作处负责人表示,制定该行动计划是应对新形势、落实国家和省市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 合要求的关键举措,核心目标就是要系统性破解我市制造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效率等方面面临 的挑战,全面激发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 瞄准2027年,镇江制造业设定一系列务实而富有雄心的目标。届时,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占比将达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瞄准56%,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2%。同时,企业 创新载体将实现新跨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超220家;省"三首两新"产品中,列入省首台(套)装备、 首版次软件、首批次新材料达110个,纳入省重点推广目录的新技术新产品2 ...
今日视点: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是企业家的时代重任
证券日报· 2025-10-16 06:39
■ 朱宝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 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强希望广大企业家秉持长期主义,持续开拓创新,为我国 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企业家肩负着引领企业稳健发展的重任。笔者认为,企业家必须用长远的眼光审视问题,运用战略思维 规划未来,坚持"以恒心办恒业"的信念,扎根市场,深耕发展。只有这样,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 到稳定的增长点,为企业赢得长期的立足之地。 一方面,企业家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坚定发展信心。 另一方面,企业家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创新,构建长效创新机制,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但是,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家需要 具备战略眼光和耐心,将创新置于核心战略地位,通过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多维度的创新,为企业 发展注入长期动能。 其中一个举措,是加大研发投入。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的科 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结合数据来看,2024年,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8211.6亿 元,比上年增长8.8%。这 ...
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07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红利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预计在两个月左右后实施,配套政策和试运行工作正加快进行 [1] - 封关运作将带来海关监管、税收征管等体系的系统性变革,并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至约6600个税目 [1] - 封关红利包括境外认证改革试点,使出海企业在海南即可完成国外市场认证流程 [1] 产业发展与就业机遇 - 海南将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2] - 产业升级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2] - 产业焕新和发展将惠及本地居民和外来人才,改善就业状况和生活条件 [2] 税收优惠与企业成本优势 - "双15%"税收优惠将吸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端人才落地海南 [1]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大到全岛适用,帮助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节省资金 [1] 营商环境优化与监管创新 - 海南深化极简审批改革,打造"审管法信"一体联动监管服务机制,旨在实现"无事不扰、有事管好" [3] - 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机器管政府采购"等改革,通过"制度刚性+技术赋能"减少人为干预 [3] -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激发内生动力 [3]
总量翻番!“十四五”期间,烟台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2523家
齐鲁晚报网· 2025-10-14 14:5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于洋 强化科技攻关布局。重点聚焦"固基强芯""新材创制""先进制造""问天探海""沃土良种""医药健康""绿色低碳""未来产业"等八大领 域,持续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十四五"期间已组织实施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99项,支持资金1.82亿元,争取实施省重 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61项,资金6.14亿元,争取项目数量和资金总额持续居全省前列。推动"有组织的"科研攻关,聚焦重点产业链 发展需求,编制《产业链技术攻关导向清单》,动态梳理发布300项左右关键技术需求,实现科技项目由被动筛选转变为主动布 局,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高性能芳纶涂覆锂电池隔膜一体化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首飞;泰 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若欣林三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高企培育库、高成 长创新型企业培育库,推动科技型企业实现"小升高,高壮大"。"十四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1120家增长到2523家,实现 总量翻番;科技型中小企业由2861家达到4317家,年均增长14.7%;57家高企获评首批山东 ...
工信部开展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征集工作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融资服务
证券日报· 2025-10-12 23:41
政策核心举措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并提出了四方面服务支持内容 [1] - 政策核心在于通过跨部门协同联动将企业融资需求精准推送至金融机构并跟踪对接情况 [1] - 政策旨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融资支持体系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融资支持具体措施 - 加强工信部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协同完善企业标签信息推送融资需求 [1] - 鼓励产融合作城市试点加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积极探索机制创新 [1] -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服务加大中试险+研发贷等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对接中试平台 [1] - 完善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体系联合证券交易所开展上市培育 [1] - 对重点企业由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工作团队专人跟进促进对接运用多样化融资工具 [2] - 对融资需求集中地区推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组织一城一策投融资路演活动 [2] 政策实施效果与案例 - 跨部门合作模式通过共享企业数据可精准识别有发展潜力但面临融资难题的企业 [1] - 将需求推送金融机构并持续跟踪可极大提高融资效率 [1] - 科技型制造业企业通过与交易所合作接受上市培训完善治理结构后成功在A股上市筹集资金用于研发和产能扩张实现快速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