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

搜索文档
飘摇的华尔街
投资界· 2025-04-19 16:37
美股市场动荡 - 四月以来美股出现罕见波动,股债汇全面震荡,被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比作"有问题的新兴市场"[6][8]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反复导致市场剧烈波动,从4月2日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到4月9日暂停大部分"对等关税",引发"Tariff Crash"[8] - WTO在贸易争端中表现孱弱,争端解决系统瘫痪且美国暂停财务供款,限制其解决全球贸易争端能力[8] 投资大佬观点 - 桥水基金达里奥认为当前不仅是关税问题,而是全球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典型崩溃,类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10] - 环球投资斯皮兹纳格尔预测美股将出现80%崩盘,认为当前只是前奏,主要问题是美国36万亿美元政府债务规模[12][13] - 橡树资本马克斯三次发布"无人知晓"备忘录,2025年版本不再假设世界会回到过去,对经济前景表示严重担忧[14][15] 历史市场表现 - 1929年大萧条期间道琼斯指数从381.17点跌至41.22点,跌幅达89.2%[12] - 2008年金融危机标普500下跌37%,桥水基金逆势获得9.4%正收益,环球投资回报翻倍[12] - 2020年疫情期间桥水创最大亏损,环球投资一季度回报率达41倍[12] 当前市场状况 - 2024年标普500突破6000点后,斯皮兹纳格尔仍预警将出现1929年以来最严重崩盘[13] - 伯克希尔2024年净卖出1340亿美元股票,现金储备达33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未像2008和2020年那样抄底美股[17] - 伯克希尔2024年向美国国税局支付268亿美元税款,同时加大在日本的投资,发行900亿日元债券[17]
Millennium将从前高盛合伙人的对冲基金Pamalican撤资
快讯· 2025-04-16 14:11
文章核心观点 Millennium Management正从Pamalican Asset Management Ltd.撤资,Pamalican计划在其退出后向其他投资者筹集资金 [1] 分组1 - Pamalican Asset Management Ltd.开始交易八个月后,Millennium Management从该对冲基金撤资 [1] - Pamalican计划在Millennium退出后向其他投资者筹集资金 [1] - Millennium此前同意为该基金提供5亿美元支持,使其成为去年亚洲最引人注目的对冲基金初创公司之一 [1]
四月的烟雨,飘摇的华尔街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4-16 11:29
四月以来的美股,像极了一个不稳定的新兴市场。 这话的出处,并不是憋屈已久的 A 股股民终于恶语反制,而是来自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4 月 9 日晚 上发的推特——"过去 24 小时的发展表明,我们可能正走向一场完全由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严重 金融危机…… 我们正被全球金融市场当作一个有问题的新兴市场对待。 " 从美东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向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到七天之后的 4 月 9 日又宣布暂停大 部分"对等关税",再到豁免的语焉不详、谈判预期的摇摆反复,全球市场在贸易体系的不确定性里出现 罕见波动。几个月前还在"美国例外论"里岁月静好的美国资产更是处在漩涡中心,股债汇全面震荡。 美国媒体把这场动荡称为"Tariff Crash",直译是关税熊,但很多简中标题则沿用了上一个任期的顺口 溜: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还看特朗普。 尽管在 4 月 9 日之后,短期的硝烟似乎有所消散。在可能出现部分政策纠偏的预期下,一度警告大衰 退的华尔街投行们也试图重新回到常规的分析框架内,对美国以及其他经济体的前景做出新的预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关税大震荡里迎来自己三十周年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却没有任何直接行动。 ...
杠杆套利策略背后的机制:对冲基金如何引发美债暴跌
搜狐财经· 2025-04-10 20:31
基差交易机制 - 对冲基金通过买入美债现券同时卖出等价美债期货合约进行套利,利用两者价差(基差)获利[2] - 交易高度依赖杠杆,通过回购市场以低利率借入债券构建头寸[2] - 定价效率低下产生的套利空间通常微小,需大规模杠杆放大收益[2] 交易繁荣条件 - 低波动性和利率稳定环境(2022年至2023年初)推动对冲基金扩大策略使用[3] - 行业总敞口达数千亿美元,成为美债市场重要活动特征[3] - 交易依赖回购/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及利率预期稳定[3] 平仓触发因素 - 美债波动性上升源于通胀持续、经济数据超预期及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4] - 期货保证金要求提高迫使基金补充抵押品或缩减敞口[4] - 回购市场借贷成本上升挤压利润,流动性恶化加剧展期难度[4] 市场连锁反应 - 美债现券抛售推高收益率,形成收益率上升与波动的反馈循环[5] - 跨资产去杠杆化导致股债双杀,流动性-波动性螺旋放大价格波动[5] - 做市商退出加剧流动性枯竭,迫使基金进一步抛售资产[5] 历史与监管背景 - 当前情景类似2020年3月疫情引发的基差交易崩盘,美联储曾介入救市[6] - 监管机构关注对冲基金高杠杆对美债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影响[6] - 市场结构脆弱性暴露,难以应对杠杆头寸的集中平仓[6] 系统重要性变化 - 基差交易在现代市场中系统重要性提升,金融中介机制影响超越基本面[7] - 事件揭示依赖稳定条件和廉价融资的策略存在内生脆弱性[7]
10000亿美元的“定时炸弹”!哈佛等专家预警:下一场金融危机引爆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3-28 18:51
美债基差套利交易规模与风险 - 对冲基金在美国国债基差套利交易上的押注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当前基差套利交易规模是2020年需要美联储干预时的两倍 [4] - 该交易可能只涉及约10家或更少的对冲基金,集中度极高 [4] 交易机制与杠杆情况 - 对冲基金利用美国国债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微小价差进行套利,左手做多美债现券、同时右手做空美债期货 [6] - 为提高收益率,许多对冲基金使用高杠杆,使得交易总规模膨胀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7] - 仅六大多策略基金(Millennium等)的监管资本就达到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3000亿美元 [7] - 平均监管杠杆率从一年前的6.3倍上升至创纪录的7.8倍 [7] - 做多现金和做空期货的固有杠杆率高达20倍左右 [8] - 美联储数据显示,国债回购杠杆率跃升至56倍 [10] 潜在市场冲击 - 对冲基金基差套利交易本质是做空波动率,波动率大幅上升易引发平仓风险进而资产抛售 [12] - 2020年3月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的导火索就是当时史高规模的基差套利交易意外平仓 [13] - 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可能成为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关键事件,因美债供给将突然增加 [13] - 美债供给冲击将带来三重影响:利率抬升、流动性"抽血"效应、可能触发基差套利交易大规模平仓 [14] - 当前隔夜逆回购规模已接近干涸,市场抵抗冲击能力大幅下降 [14] 政策建议 - 专家建议用"对冲式购债"替代传统QE,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套利交易风险 [15] - 具体操作:美联储在购买美债同时卖出等量期货合约对冲,既注入流动性又避免扭曲期限溢价 [16] - 可通过"捆绑拍卖"方式,让一级交易商同时提交现金证券和期货合约,设定最低投标价格 [20] - 强制对冲基金接受惩罚性折扣来限制道德风险 [20]
另类投资简报 | “AI分析师”业绩超越全球股指;全球投资者重燃对中国市场兴趣
彭博Bloomberg· 2025-03-25 10:36
2025年2月 彭博另类投资简报 摘取彭博终端实时数据及热点资讯,为您带来全球私募股权市场和对冲基金市场的 最新动态。彭博另类投资板块涵盖投融资事件、PE/VC基金募资情况、GP数据、对冲基金净值及指 数、机构投资者数据等。 私募股权市场回顾 彭博另类投资简报 彭博对冲基金指数的初步数据显示,在彭博宏观对冲基金指数的影响下,对冲基金上月下跌0.7%,为 2023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对冲基金上涨了0.7%。信贷基金涨幅最大,达 1.7%,宏观基金录得0.4%的最大跌幅。 截至2025年2月28日的彭博对冲基金策略收益 请在彭博终端运行 HF 查看指数,在 HFS 查看感兴趣的对冲基金的业绩数据。 如需在彭博私募数据库中列出您的对冲基金业绩,请联系chuang28@bloomberg.net 寻求帮助。 扫码查看完整简报,您将了解以下市场动态: KKR收购富士软件、考虑投资日产; Citadel亚洲基础股票业务副主管离职; 对冲基金Ghisallo Capital Management迎摩根士丹利前亚太股权资本市场联席主管加入 ……以及更多精彩内容 业绩概览 行业亮点 新发行私募股权基金 交 ...
美国新任财长当年曾在索罗斯麾下狙击英镑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0 11:28
导 语:"德鲁肯经济学":特朗普经济政策背后的隐形推手。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Druckenmiller)在华尔街备受推崇。 据熟悉他投资回报的人士透露,这位资深投资者在经营自己的对冲基金以及随后管理家族办公室的三十多年里,从未经历过亏损年份。 如今,这位 71 岁的亿万富翁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金融领域,他的两位得意门生正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核心圈层中稳固立足。 通过斯科特·贝森特(ScottBessent)——现任美国财政部长,以及凯文·沃什(Kevin Warsh)——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主席热门人选,德鲁肯 米勒的经济政策观点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杜肯资本管理公司(Duquesne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旗下对冲基金的前成员,仍与贝 森特和沃什保持定期联系。 华尔街"独一档"的交易大师 熟悉德鲁肯米勒的人认为,他拥有惊人的市场洞察力,能精准识别有潜力的交易,并在必要时迅速调整自己的投资立场。 "在宏观投资领域,有斯坦,其他人只是其他人。"贝森特在接受FT采访时 ...
从危机中赚钱的人,相信全球金融系统是个纸牌屋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5-03-09 20:00
新冠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 - 2020年2月至3月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资本市场暴跌,美股10天内熔断4次,标普500指数22个交易日下跌35%,创历史最快跌幅纪录 [3] - 传统避险资产如债券、黄金、比特币均未能幸免,比特币单日最大跌幅达47% [3] - 疫情严重程度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等历史性危机,且现代金融市场高关联性使危机传导速度更快 [4] 危机中的投资机会与策略 - 对冲基金环宇资本通过"黑天鹅保护协议"基金在2020年3个月获得4144%回报率,5000万美元投资产生近30亿美元利润 [4] - 潘兴广场资本通过信用违约互换(CDS)合约,2600万美元投资最终获得36亿美元收益,回报达138倍 [4] - 环宇资本采用每日购买看跌期权的策略,持续小额亏损但能在市场崩盘时获得不对称巨额收益 [6] - 潘兴广场资本采取一次性大额押注策略,2020年3月12日单日获利7.8亿美元 [6] 黑天鹅投资思想 - 核心观点:未来由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主导,极端事件破坏性被低估,控制回撤比追求胜率更重要 [11] - 投资应采用几何思维而非算术思维,关注几何平均收益率而非算术平均收益率 [17] - 传统资产配置理论存在缺陷,"多元化"可能降低收益率而非真正控制风险 [19] - 3%的黑天鹅保护策略+97%标普500组合年化收益率比纯标普500组合高约3% [19] 环宇资本的发展与特点 - 2007年成立时管理规模不足5亿美元,2020年疫情前达43亿美元,2022年管理约200亿美元资产 [9] - 公司仅有21名员工,人均管理近10亿美元资产 [9] - 2008-2019年年均资本回报率达105%,可与全球顶级对冲基金媲美 [9] - 投资策略与主流相反,不追求每日小额收益而专注防范极端风险 [9] 价值投资与黑天鹅策略的共通点 - 两者都强调避免损失的重要性,巴菲特名言"第一条规则是不要亏钱" [20] - 都采用逆向投资思维,购买被市场低估的资产 [20] - 长期复利效应显示:连续10年16%收益优于9年20%收益+第10年亏损15% [20] - 斯皮茨纳格尔认为价值投资与黑天鹅策略在核心理念上高度相似 [20] 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 - 传统避险资产如黄金仅在特定时期有效,黑天鹅策略更具战略性和性价比 [20] - 比特币无法有效对冲市场风险,2020年3月跌幅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20] - 杠铃策略建议配置80%安全资产+20%高风险资产,平衡风险与收益 [21] - 金融系统弱点(衍生品滥用、杠杆激增等)使黑天鹅策略持续有效 [21]
速递|高瓴五期基金还有60亿美元没投,计划募集六期基金发力全球并购业务,每年在日投资20亿美元
Z Finance· 2025-03-08 17:44
高瓴资本日本投资计划 - 高瓴资本计划每年在日本投资10亿至20亿美元,并计划将东亚员工人数翻倍[2] - 公司任命前贝恩资本合伙人菊田智宏领导日本扩张,应对交易活动增加[2] - 第五期基金系列规模达205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可用资金,计划筹集第六期收购基金[2] - 第五期基金原目标规模130亿美元(100亿并购+30亿成长/风投),实际超募近一倍[2] - 公司承诺出资10亿美元作为普通合伙人,新基金募资于2024年1月启动[2] 日本市场投资背景 - 日本并购交易活动因公司治理改革和日元贬值大幅上升,吸引全球资本[3] - 日本曾被视作价值陷阱,但治理改善推动资产出售和私有化交易[3] - 2024年上半年无专注东南亚的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显示区域投资兴趣转移[3] - 红杉中国2024年1月从贝恩资本引入Komi Kyu组建东京团队,探索成长期至收购机会[4] - 沃伦·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份,伯克希尔·哈撒韦或继续加码投资[4] 高瓴资本日本布局 - 公司自2009年起投资日本,已聘用10名员工,计划2025年底前翻倍并迁至东京专属办公室[5] - 新团队包括贝恩前合伙人菊田智宏和百事前高管陈文渊[5] - 凯雷、华平投资、源峰资本等机构也在扩充日本团队[5] - 投资领域聚焦医疗保健、商业服务、消费品和先进制造业,案例包括Samty Holdings和Dinii[5] - 当前有7项日本交易筹备中,涉及多种交易类型[5] 全球资本战略转向 - 高瓴资本通过新基金向全球收购转型,实现地理多元化并利用亚洲背景[3] - 红杉中国十年前已布局日本,投资案例包括ANDPAD和LegalForce[4]
特朗普正在“制造”一场经济衰退
华尔街见闻· 2025-03-03 19:37
近期美国 金融市场 波动加剧,2月份美股主要指数全线下跌,国债收益率大幅下滑,加密货币遭遇血洗。 同时,经济数据方面,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恶化,增长 预期骤降,通胀压力却居高不下。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开始逐渐意识到, 特朗普2.0政策组合可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引擎,而是一个潜在的"增长拖累"。 野村证券的分析指出, 特朗普政府有意通过 大幅减支和裁员以及加征关税等, 引发一场"温和衰退",以实现经济从政府依赖向私营部门的结构性转型。 这一 策略短期内可能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但其长期目标是重塑美国经济的增长模式。 亿万富翁Steve Cohen表示,由于关税、移民法收紧以及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成本削减对经济构成压力,美国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他已经设置了看空的头 寸,押注衰退。 顶着"华尔街最准分析师"的头衔,Hartnett警告称,美国政府正陷入衰退,并可能将整个美国经济拖入衰退。 特别是通过假设的政府支出削减和联邦工作人员裁员,当然还有巨额关税"。 知名投资人Larry McDonald 认 为, 新任政府选择了这种长痛不如短痛的方式。计划在一年内削减1万亿美元支出。然而这本应是在五到十年内逐步完成的 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