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招聘董秘,要求3个月搞定融资」
36氪· 2025-03-27 08:14
董秘职业的演变与现状 - 传统董秘角色定位为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高管,负责股东大会筹备、信息披露及股东资料管理等合规事务 [4] - 2022年后VC/PE行业下行周期促使大量投资人转型,董秘职位开始"下沉"至初创公司,职能从"规范上市辅导"转变为"完成早期融资" [6][7] - 行业出现"强董秘"与"弱董秘"分化:强董秘深度参与公司战略与业务决策,弱董秘仍以基础融资协调为主 [10][11] 投资人转型董秘的驱动因素 - VC/PE行业裁员潮导致从业者寻求转型,董秘成为能复用投行技能的职业选择 [7] - 部分投资人通过董秘职位积累实业经验,为未来晋升基金合伙人铺路 [12] - 初创公司看中投资人产业洞察能力,将其融资经验转化为公司商业化能力 [10][11] 市场供需变化与薪酬现状 - 上市公司董秘平均年薪75.89万元,超1050名董秘年薪超百万,但北交所上市公司董秘平均薪酬仅46.63万元 [12] - 转型投资人普遍面临降薪,强董秘需承担更多职能但薪资未显著提升 [13] - 初创公司董秘职位存在"3个月完成首轮融资"等非标要求,实际可行性存疑 [15] 职业适配性与行业争议 - 投行背景人士更适合IPO阶段公司的董秘职位,能主导资本运作及合规整改 [15] - 部分从业者认为投资人缺乏企业实操经验,难以理解复杂商业决策逻辑 [16] - 优秀董秘需兼具业务灵活性与财务底线意识,与风险投资者的决策模式存在本质差异 [16]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投资人转型加速董秘职能进化,形成更灵活的"职业经理人"资源流转体系 [11] - 初创公司与投资人的双向选择可能推动创投市场成熟化,但需解决薪酬体系与职能边界问题 [11][13]
速递 | 投资期限屡屡延期,多家美元基金或陷入“流动性危机”
Z Finance· 2025-03-19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几年前投资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如今面临困境,收益减少且投资期限临近,多家基金商谈延长投资期限,行业还面临费用、募资困难、投资者利益不一致等问题,但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崛起或带来积极影响 [1][2] 行业现状 - 2020 - 2022年高峰期,总部位于中国的美元私募股权基金筹集超2600亿美元 [4] - 2024年的五年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筹集资金占亚洲总额从超一半降至19% [12] - 2021年62家中国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筹集172亿美元,占亚太地区总额60%;去年11家基金筹集13亿美元,占比28% [11] 基金困境 - 中国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估值下滑,给基金回报造成压力 [5] - 基金在中国找投资目标时间长,缺乏明确退出路径 [7] - 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利益不一致,LP为延长投资期限会协商降低管理费 [9][10] - 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经理筹集新基金资金更困难,未来赚取费用将减少 [11] - 北美养老基金撤出,地缘政治紧张使大型投资者观望,资金池萎缩 [13] - LP之间在决定是否延长投资期时有不同目标,存在分歧 [14] - 基金难以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资产,与买家存在定价分歧 [14] 具体案例 - Tencent Plus Partners商谈延长旗下一只基金投资期限一年,此前至少已做过一次,该基金主要支持者包括CPPIB [5] - 真格基金将旗下一只美元基金投资期限从三年延长两年 [6] - 源码资本因投资者兴趣低,将融资目标减半至约1.5亿美元 [14] 积极因素 中国本土人工智能领军企业DeepSeek崛起改善投资者情绪,推动科技股上涨,或对私营公司估值产生积极溢出效应 [14]
金沙江创投也要「分家」了
36氪· 2025-03-18 17:46
以下文章来源于融中财经 ,作者阿布 融中财经 . 中国领先的股权投资与产业投资媒体平台。聚焦报道中国新经济发展和创新投资全产业链。通过全媒体资讯平台、品牌活动、研究服务、专家咨询、投资顾 问等业务,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金沙江创投迎来新的变化。 文 | 阿布 编辑 | 吾人 来源|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融中财经"获悉,GSR Ventures(金沙江创投)正式将其美国业务与中国业务拆分。 新成立的Informed Ventures接棒美国风投业务,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GSR Ventures是一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风险投资公司,成立至今已有21年历 史,管理着高达37亿美元的双币资金。它活跃于全球投资市场,在早期投资领域经验丰富。其投资版图广泛,涵盖多个热门领域,一直以来致力于挖掘具有 潜力的初创企业,并助力它们成长。 据悉,金沙江创投将从现有资金池中拿出超2亿美元,交给新成立的Informed Ventures运营,继续投资数字健康、SaaS等多个领域。 金沙江创投中美业务"分家"并非业内首案,此前,红杉资本、GGV纷纷宣布拆分中美业 ...
创业邦2025企业创投100强调研启动
创业邦· 2025-03-11 07:54
企业创投(CVC)发展趋势 - 企业创投已成为重塑全球商业生态的核心力量 技术迭代与产业变革浪潮持续碰撞推动CVC从财务投资进化为产业生态战略枢纽[1] - 2024年中国CVC市场呈现结构化特征 参与投资事件1027起 其中716%聚焦早期项目[1] - 人工智能领域出现7个超亿美元大额融资 全部有CVC参与 同年新增独角兽企业中55%获得CVC支持[1] 2025年CVC榜单评选 - 创业邦连续第五年发起《中国企业创投100强》评选 聚焦CVC在不确定性中开辟新增长极的能力[2] - 评选核心指标包括 投资活跃度 投资退出业绩 投后赋能和生态系统建设等维度[2] - 目标记录中国CVC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跃迁 见证其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2] 历史评选数据 - 2024年CVC投资事件达1152起 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投资热度最高[3] - 2023年评选重点关注CVC机构的IPO表现[3]
中庸策2024 | 第三章 财富效应、股市表现与耐心资本辨析
中金点睛· 2025-02-28 07:34
中金研究 破解募资寒冬,促进投早投小投创新,需要吸引耐心资本入市。"耐心"与"长线"可能是表象,耐心资本的根本特点在于风险偏好较高。需要重视静态 财富效应与动态财富效应之于耐心资本的含义。静态财富效应是指由于财富积累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富裕群体通常风险偏好更高。一方面对于富裕群 体而言,单位财富增加用于满足生活必需品开支的必要性是较低的,因而更有能力去投资高风险活动;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风险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的,拥有更多财富的群体既有能力降低投资活动的感知风险,也有能力改变投资活动的实际风险。因此,有必要重视富裕群体对于耐心资本的重要 性。就美国而言,其通过构建遗产税与捐赠抵免相结合的政策组合,有利于富裕人群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动态财富效应是指壮大耐心资本的关键在 于实现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而不是反过来。从1979年美国谨慎人规则澄清后的资金流入与市场表现来看,放宽准入规则确实在短期内会有助于更多 养老金流入资本市场,但从长期看资金尤其是耐心资本是否会持续流入市场,可能更多取决于市场是否具有动态财富效应。考虑到心理账户与禀赋效 应后,动态财富效应比静态财富效应更重要。对于耐心资本的形成而言,这意味着持续繁荣的股 ...
中金:中银策2024第七章:银行背景风投、并购贷与私募贷:交叠处的创新收益与金融风险权衡分析
中金公司· 2025-02-24 1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创新融资链中银行与资本市场分工并非泾渭分明,允许银行适度介入风投市场既现实又符合创新金融逻辑 [1][3] - 银行通过BVC和并购贷介入风投市场对创新有积极意义,但需平衡创新收益与系统性金融风险,规模控制是关键 [4] - 对于并购贷不宜追求风险务尽,无银行介入时适度发展私募信贷可满足科创企业信贷需求;严格约束BVC不利于创新,BVC占比过高会抑制创新效率 [2][4] 各部分总结 BVC与并购贷:从创新融资链看银行介入风投市场的逻辑 - 创新链不同阶段各有适配融资模式,但非严格对应,财政、银行与资本市场在不同阶段均有作用 [13][16] - 银行与资本市场在创新链中分工不明确,银行介入资本市场主导的创新阶段,可完善资本市场生态和促进引领式创新的机制 [18] 银行背景风投(BVC):内涵、形式与行为模式分析 - BVC主要以银行实际控制的关联机构存在,是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组成部分,有作为资产管理板块关联机构和银行独资子公司两种运营模式 [19][24] - 与IVC、CVC不同,BVC更偏好规模较大、成立时间久的企业,投资阶段偏中后期,本地化投资倾向强,持有期限偏短 [25][29] - BVC偏好源于银行控制,目的是与被投企业建立利益关系,发掘潜在客户,其投资活动能提升被投企业债务敞口,有助于银行贷款业务 [32][36] - BVC虽债性强、风险偏好低,但能减少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提升银行在企业大规模生产阶段的资金支持可能性,更匹配企业融资需求 [37][38] 并购贷有利于提升风投退出便利度,改善资本市场促进创新的效率 - 并购贷包括LBO贷款和战略并购贷款,以LBO为例,其有助于提升被并购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 [39][43] - LBO是高杠杆运作,银行参与可获利息和非息收入,与PE形成关系银行效应和信号效应,促进LBO交易 [45][46] 控制规模是平衡银行介入风投市场创新收益与金融风险的关键 - 从硅谷银行破产教训看,限制银行介入高风险活动规模是平衡创新收益与金融风险的重要方式,其资产负债端集中在科创领域易引发金融风险 [52][54] - 并购贷受次贷危机后监管约束,美国监管部门对杠杆贷款不追求风险务尽,因新监管规则增强银行应对能力且杠杆贷款规模有限 [59][64] - 私募信贷市场在次贷危机后快速发展,满足了中小企业和科创企业信贷需求,但可能是银行发放高风险贷款的通道,不过风险整体可控 [69][78] - 严格约束BVC会抑制创新,美国沃尔克规则虽控制了金融风险,但也付出创新收益代价,应适度发展BVC作为资本市场生态的补充 [84][92] 思考与启示 - 允许银行适度介入风投市场,BVC可丰富资本市场生态,并购贷可完善资本市场创新金融机制 [103][104] - 控制规模是平衡创新收益与金融风险的关键,对并购贷不宜追求风险务尽,适度发展私募信贷可满足科创企业需求 [105][106] - 严格约束BVC不利于创新,BVC占比过高会抑制创新效率,应在发展IVC、CVC基础上适度发展BVC [111][116]
国资100%容亏率出现了
投资界· 2025-02-20 15:03
广州开发区科创母基金容错机制 - 广州开发区出台《实施细则》,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出现100%亏损,按投资整个生命周期考核 [3][6][7][9] - 科创母基金总规模50亿元,30%资金用于直接股权投资,重点扶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7] - 受托管理机构尽职前提下,亏损以风险准备金与奖励资金弥补,风险准备金按年度退出项目收益提取5% [8] 国资容错政策风向 - 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明确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优化全生命周期考核,不简单以单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为依据 [11] - 上海发布首个省级国资基金考核免责文件,强调整体评价原则,明确五种免责情形 [11] - 各地如成都高新区、广东、湖北等相继推出尽职免责细则,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资已成为一级市场主力军,中国VC/PE超八成资金来自国资 [13] - 容错机制面临执行难题,77%机构认为政府认同度低,64%反映纪检监察部门缺乏共识 [14] - 实操层面需解决尽职认定标准、免责程序等问题,建议制定权责清单和工作指引 [14] 创新投资理念 - 风险投资本质需承担不确定性,过于追求短期回报或与伟大创新失之交臂 [14] - 市场化环境才能孕育创新,需在规范基础上容忍一定"无序"以激发突破 [14]
马克·安德森最新访谈:DeepSeek、宇树和AI影响下的权力结构
IPO早知道· 2025-02-16 21:39
核心观点 - AI技术正在重塑技术和地缘政治格局 美国在AI领域仍保持科学和技术领先地位 但中国公司如DeepSeek通过开源策略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6][7] - 开源AI模型如DeepSeek的R1带来了30倍成本降低 使推理能力普及化 这将深刻改变多个行业 [7][8][9] - 全球权力结构正在经历精英与反精英的对抗 这种动态在政治、媒体等多个领域显现 [25][26][27] - 风险投资行业将因AI推理能力而发生变革 但早期投资中的人际互动仍难以被替代 [18][19][21] - 中国正在构建完整的科技供应链 从手机、无人机到汽车和机器人 形成系统性竞争优势 [36][37][38] DeepSeek与AI行业竞争 - DeepSeek通过开源策略实现了技术突破 发布了LLM V3和推理器R1的代码及技术论文 使AI推理能力普及化 [7] - 开源模式使AI推理成本降低30倍 用户可在6000美元硬件上运行与OpenAI相当的系统 [7] - DeepSeek的蒸馏技术允许模型压缩 使其能在MacBook或iPhone等设备上运行 [7] - Meta等公司正在借鉴DeepSeek的开源技术 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7] - 专有模型公司如OpenAI和Anthropic成为主要输家 英伟达也面临挑战因其高利润芯片需求可能减少 [9][10] 开源与闭源之争 - 开源对学术研究和教学至关重要 使大学重新获得AI研究能力 [15] - 开源避免了技术成为少数公司的黑盒子 保障了透明度和创新 [15] - 风险投资公司支持最大程度的竞争 包括大公司、小公司和开源项目共同发展 [14][15] - 开源促进了AI技术的普及和成本降低 对行业整体有益 [15] 风险投资行业变革 - AI推理能力将改变投资分析方式 可能比人工分析年度报告更有效 [18][19] - 早期风险投资的核心仍是对人的评估和深度合作 这种人际互动难以被算法替代 [21] - 风险投资公司需要在永恒不变的价值观与紧跟时代变化之间找到平衡 [22][24] - 政治因素已成为风险投资必须考虑的新维度 这在过去并不常见 [22][32] 全球权力结构演变 - 全球正在经历精英与反精英的对抗 这种现象在政治、媒体等多个领域显现 [25][26] - 现有精英阶层的支持率普遍下降 反精英运动在各国崛起 [26][27] - 精英阶层需要通过不断吸纳新人才来保持活力 避免腐化 [27][28] - 媒体领域也经历精英与反精英的更替 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而新媒体崛起 [26] 技术与供应链发展 - 中国正在构建完整的科技供应链 从手机、无人机到汽车和机器人 [36][37][38] - Unitree等中国公司以显著更低价格提供与波士顿动力相当的机器人产品 [37][38] - 现代电动汽车更像"带轮子的智能手机" 中国正在这一领域复制手机和无人机的成功 [37] - 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带来效率但也存在脆弱性 政治因素增加了不确定性 [33][34][35] 生物技术前景 - 生物技术可能是下一个重大突破领域 包括生命延长、生殖技术等 [38][40] -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可能带来智力增强等可能性 [38] - 干细胞技术可能解决生育问题 允许在更大年龄生育生物学意义上的孩子 [38]
孙正义,又被骗了
投资界· 2025-02-06 15:46
eFishery造假事件 - 印尼水产养殖独角兽eFishery被曝财务造假,2024年前9个月虚报1600万美元利润,实际亏损3540万美元,实际收入1.57亿美元仅为披露值7.52亿美元的21% [3][8] - 公司采用双账本系统,通过5家空壳公司虚构交易,2021-2023年管理层借此获取400万美元奖金 [8] - 造假始于2018年A轮融资,创始人Gibran Huzai fah将业绩夸大20-25%后成功募得400万美元 [8] 投资人损失 - 软银愿景基金多轮投资后持股8.74%,成为最大受害者之一 [3][8] - 公司D轮融资后估值达1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淡马锡、Sequoia Capital等顶级机构 [6][8] - 这是继WeWork、AllHere Education后,软银再次遭遇被投企业重大造假 [10][11]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Gibran Huzai fah从大学生创业起步,2014年创立智能水产养殖公司 [5][6] - 早期通过70个鱼塘和加工厂积累经验,开发手机操控投喂系统 [5][6] - 2018年前被99.9%投资人拒绝,2022年C轮融资9000万美元后成名 [6] 行业信任危机 - 事件导致全球投资机构对印尼市场持谨慎态度 [12] - 投资机构加强尽调,包括创始人家庭关系等非财务信息 [12] - 对赌协议使用率上升,反映一级市场信用基础脆弱性 [12] 孙正义投资风格 - 以5分钟决策著称,曾因快速看好马云和WeWork创始人受关注 [11] - 愿景基金累计亏损四个季度,2023年靠ARM上市挽回 [11] - 近期与OpenAI合作成立SB OpenAI Japan,计划年投30亿美元 [11]
一家CVC宣布独立
投资界· 2025-01-20 14:12
英特尔资本分拆计划 - 英特尔计划将旗下风险投资部门英特尔资本分拆为独立基金管理公司 2025年下半年正式独立运营 新公司将采用与其他头部风投机构一致的公司架构 [5] - 分拆后英特尔资本将获得更大自主权和灵活性 可吸引外部资本 英特尔仍将作为基石投资人 [5][9] - 目前英特尔资本管理资产超50亿美元(约360亿人民币) 累计投入资本超200亿美元 [9] 分拆战略背景 - 分拆旨在为英特尔资本引入外部投资人 改变此前完全依赖母公司资金的模式 [10] - 英特尔近期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 2024年3月分拆Altera 年初计划拆分RealSense [10] - 行业背景方面 2023年红杉资本 蓝驰创投 纪源资本等机构相继宣布分拆或独立运营 [10] 英特尔资本历史与业绩 - 成立于1991年 是全球最早的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之一 累计投资超1800个项目 [7][15] - 投资领域覆盖半导体 前沿技术 硬件和云计算 过去10年所投早期企业创造超1700亿美元市场价值 [9] - 中国区投资金额超25亿美元(约180亿人民币) 占全球总投资额20% 持有43家中国科技初创公司股份 [10] 标志性投资项目 - 全球范围投出博通 威睿 思杰 红帽等知名企业 [7][15] - 中国区早期投资搜狐(225万美元) 金山软件 电讯盈科等 2021年领投极氪1亿美元 [12][13] - 最新投资为2024年6月领投半导体公司三时纪A+轮融资 [15] 业务发展历程 - 1968年英特尔成立后 由高管Avram Miller组建早期投资团队 1991年正式成立英特尔资本 [12] - 首笔投资为以色列高塔半导体 该公司3年后纳斯达克IPO [12] - 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 参与投资搜狐被视为中国风险投资元年标志性事件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