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小米造车还能亏多久?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3-20 18:25
小米造车业务亏损现状 - 2024年小米造车业务经调整后净亏损62亿元,若包括股票薪酬等一次性损益,账面亏损达71亿元 [2] - 全年交付136854辆SU7系列,单车亏损4.53万元(经调整)或5.1万元(未调整) [2] - 造车业务销售收入328亿元,销售成本267亿元,毛利率18.5%,但经营开支(研发+销售推广)高达132亿元 [2] 交付量与亏损动态变化 - 季度交付量显著增长:Q2交付27307辆(月均9102辆),Q3交付39790辆,Q4交付69697辆(月均23232辆) [3][4] - 单车亏损逐季收窄:Q2单车亏损6.5万元,Q3降至3.76万元,Q4进一步降至1万元(经调整) [4] - 2025年Q1预计交付9万辆(月均3万辆),全年目标35万辆,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负荷 [9] 业务协同与输血机制 - 互联网服务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2024年收入341亿元(占比<10%),毛利261亿元(毛利率76.6%),支撑造车亏损 [5][6] - 手机与IoT业务毛利薄弱:手机收入1918亿元(毛利率12.6%),IoT收入1041亿元(毛利率20.3%),无法承担输血功能 [5] - 互联网广告收入占比72%达247亿元(同比+20.5%),但非广告板块(游戏/视频/金融)收入同比减少2亿元至94亿元 [7] 挑战与潜在风险 - 互联网服务业务结构失衡:广告增长或影响用户体验,非广告板块下滑可能限制生态转化能力 [7][8] - 金融业务争议:应收贷款122.6亿元(同比+25.4%),但被投诉高利率和暴力催收 [8] - 产能扩张决策窗口期紧迫:需平衡异地建厂时机与宏观经济形势,过早或过晚均可能错失机会 [9][10] 战略目标与成本优化 - 当前单车平均售价23.4万元,需提升至28万元以上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2] - 产能爬坡带动成本摊薄效应显著,但前期研发与推广投入仍拖累利润表现 [4] - 雷军强调造车处于投入期,需加速推动业务进入盈亏平衡点 [4][8]
【招商电子】小米集团:Q4营收首超千亿,汽车及IoT业务进展超预期
招商电子· 2025-03-19 14:4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及Q4业绩表现出色,多指标创新高,各业务板块发展态势良好,看好其在AI产业重构中的端侧龙头卡位优势及业务持续向上空间 [1][6] 各业务板块情况 整体业绩 - 2024年全年营收3659亿元,同比+35.0%,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41.3%;24Q4营收1090亿元,同比+48.8%,经调整净利润83亿元,同比+69.4% [1] - 2024年研发支出241亿元,同比+25.9%,截至24年底研发人员数达2.12万人,占员工总数48.5%,获得专利超4.2万件,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相关专利授权超1000项 [1] 手机业务 - 2024年手机业务营收1918亿元,同比+21.8%,毛利率12.6%,同比-2.0pct;出货量1.69亿台,同比+15.7%,市占率13.8%,同比+1.0pct [2] - 24Q4手机业务营收513亿元,同比+16.0%/环比+8.1%,毛利率12.0%,同比-4.4%/环比+0.3%,出货量42.7百万台,同比+5.3%,全球排名稳居前三 [2] - 2024年国内4000 - 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24.3%排名第一,5000 - 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9.7%,国内市场连续4个季度市占率提升,24Q4国内市占率15.8% [2] IoT业务 - 2024年IoT业务营收1041亿元,同比+30.0%,毛利率提升至20.3%,同比+3.9pct,智能大家电业务延续高增长,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同比+50%/30%/45% [3] - 24Q4单季度营收309亿元,同比+51.7%/环比+18.3%,毛利率20.5%,同比+6.6pct/环比-0.3pct [3] - 2025年2月推出米家中央空调Pro,截止2024年底已在6大核心品类完成送拆装一站式服务升级,覆盖全国2898个区县 [3] 互联网业务 - 2024年互联网业务营收同比+13.3%至341亿元,毛利率同比+2.4pct至76.6% [4] - 24Q4单季度营收94亿元,同比+18.5%/环比+10.3%,毛利率76.5%,同比+0.8pct/环比-0.9pct [4] - 24M12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同比+9.5%至702.3百万,24全年广告业务营收247亿元,同比+20.5%,境外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30.0%至110亿元,占比32.2%,同比+4.1pct [4] 汽车业务 - 2024年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营收328亿元,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毛利率18.5% [5] - 24Q4营收167亿元,环比+72.2%,单季度毛利率20.4%,环比+3.3pct [5] - 2024年小米SU7销售锁单24.8万辆,交付13.5万辆,25年汽车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台,25年小米SU7订单持续火爆,2月底小米SU7 Ultra 3天大定突破1.9万台 [5] 投资展望 - 看好公司在AI加速产业重构过程中的端侧龙头卡位优势及各项业务持续向上空间,手机业务推进高端化和国际化,IoT业务受益于自研能力和出海空间,互联网业务随硬件增长,汽车业务后续车型矩阵完善及生态链协同效应可期 [6]
小米“史上最强年报”
投中网· 2025-03-19 14:44
小米2024年财报核心表现 - 2024全年营收3659.06亿元同比增长35.04%,毛利润765.6亿元同比增长33.2%,经调整净利润272.35亿元同比增长41.31% [8] - 24Q4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090.05亿元同比增长48.8%,毛利润224.55亿元同比增长43.8%,经调整净利润83.16亿元同比增长69.4% [9] - 相比2021年首次突破3000亿元营收的基准,三年营收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3.68%和7.31% [9] 汽车业务发展态势 - 2024年Su7系列交付136854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创收328亿元,全年毛利率18.5%,Q4提升至20.4% [11] - 单车亏损大幅收窄:Q2均亏6.6万元,Q3均亏3.77万元,Q4均亏1万元 [12] - 2025年目标交付35万辆,预计创收820亿元(按Q4单车23.45万元计算),有望实现税前盈亏平衡 [12][17] 传统业务板块表现 智能手机业务 - 出货量同比增长15.75%至1.69亿部,平均售价同比增长5.2%至1138.2元 [21] - 收入同比增长21.75%至1917.59亿元,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至12.65% [21] - 相比2021年,以11.05%出货量降幅换取3.76%均价涨幅,毛利率仅提升0.75个百分点 [21] IoT与生活消费 - 收入同比增长29.97%至1041.04亿元,毛利率提升3.94个百分点至20.26% [22] - 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至680万台,冰箱/洗衣机分别增长超30%/45% [22] - 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73.1%,家电拆送装服务覆盖6大品类 [22] 互联网服务 - 收入同比增长13.33%至341亿元,毛利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76.6% [26] - 贡献公司34%毛利润,全球活跃用户同比增长9.5%至7.02亿 [26] - 基于硬件用户规模化的生态协同效应显著 [26] 战略与未来展望 - "人车家全生态互联"战略推进,拥有5件及以上AIoT设备用户同比增长26.1%至1830万 [32] - 2025年计划投入300亿元研发费用,其中1/4投向AI领域,将用AI重构澎湃OS底层 [34] - "敢为天下后"战略持续,通过生态协同介入成熟To C市场(如AI眼镜、人型机器人) [34]
每卖一辆亏1万!小米 SU7攻入BBA和保时捷腹地
创业邦· 2025-03-19 11:17
文章核心观点 小米2024年Q4及全年财报显示营收增长,市值突破万亿,手机业务支撑汽车业务发展,汽车业务亏损收窄且毛利率提升,小米SU7 Ultra冲击豪华车市场,公司提升2025年汽车交付目标 [2][3][5] 营收与市值情况 - 2024年全年小米集团总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35.0%;Q4总收入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为近两年来营收增速最快季度 [2] - 受过去5个季度营收增速连续两位数增长及汽车业务“反哺”影响,2月上旬小米集团市值突破万亿,截至3月18日港股收盘,股价报57.65港元/股,总市值14477亿港元 [3] 业务营收与毛利情况 手机×AIoT业务 - 2024年Q4,手机×AIoT分部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6.0%;互联网服务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18.5% [5] - 2024年小米集团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还不包括相关股票薪酬费用9亿元和其他一次性损益 [5] 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 - 2024年Q4,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总收入16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63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3亿元 [5] - 2024年Q2 - Q4营收分别为64亿元、97亿元、16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8亿元、15亿元、7亿元;交付新车量分别为27307辆、39790辆、69697辆;毛利率分别为15.4%、17.1%、20.4%;每辆平均售价ASP分别为228644元、238650元、234322元 [9] 手机业务高端化情况 - 小米未来5年坚持高端化战略,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达300亿元 [6] - 小米高端化探索始于小米10,至小米14有所破局,截至2024年11月,小米14系列累计销量接近800万台,星展银行预测小米15系列出货量将比小米14系列增长30% [6] - 2024年Q4,小米全球出货量4270万台,全球市占率12.9%;国内市场份额16%,位居第四 [6] - 2024年Q4,小米在600美元以上市场份额创近两年新高,智能手机ASP由Q3的1102.2元增加9.1%至1202.4元 [6] - 2024年国内市场,小米在3000元及以上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达23.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4000 - 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排名第一,达24.3%;5000 - 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9.7% [7] 汽车业务亏损情况 - 因新能源造车业务前期沉没成本高,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一直亏损,但随着产能扩大和交付量提升,亏损收窄 [8][10] - 2024年二季度,小米SU7每卖一辆净亏约6.6万元;三季度每卖一辆净亏降至约3.77万元;Q4每卖一辆净亏约1.0043万元 [10] 汽车业务毛利率与ASP情况 -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由2024年Q3的17.1%增加至Q4的20.4%,主要因核心零部件价格下降、产能环比增加致单位制造成本减少,以及享受首销期权益的车辆交付减少 [10] - 2024年Q4,小米智能电动汽车ASP较Q3小幅下降1.8%,至每辆234322元,主要因Xiaomi SU7系列当季交付产品结构不同 [11] 小米SU7系列销量与小米SU7 Ultra情况 - 截至3月18日,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20万辆 [11] - 2月27日,小米推出小米SU7 Ultra,标准版起售价52.99万元,“竞速套装”版售价62.99万元,“纽北限量版”售价81.49万元,直指传统豪华品牌腹地 [12] - 截止3月2日,小米SU7 Ultra大定突破1.9万,其交付周期最短,小米工厂产能或向其倾斜,且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预计今年6月中旬竣工,启用后交付压力或缓解 [14] 汽车交付目标情况 - 雷军将2025年小米汽车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2024年保时捷全球交付31.07万辆,同比下滑3%,中国市场交付量仅为5.69万辆,同比大跌28%,小米SU7 Ultra和保时捷Taycan存在竞争关系 [13]
李嘉诚卖港口,李家超表态!小米重磅发布!雷军:史上最强!金价狂飙,突破3030美元!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已降至2.49%!
新浪财经· 2025-03-19 09:02
第三,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当被追问港府是否可动用《香港国安法》阻止交易,李家超重申,任何交易要符合法律法规,港 府依规处理。 昨天,发生了哪些财经大事? 李嘉诚卖港口,李家超表态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了李嘉诚将港口出售给美 国财团一事。 李家超 资料图 当被问到香港长和向美国财团出售港口资产被批"无腰骨跪低"时,李家超表示,有三点看法: 第一,社会对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 第二,特区政府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施压手段; 3月4日深夜,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00001.HK)在港交所公告,宣布与贝莱德 (BlackRock)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 标的资产覆盖亚欧美洲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涵盖199个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码头管理系统、全球 物流网络等核心资源。其中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 如此一来,该公司运营的巴拿马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两个港口将被美国企业控制,这个持续 30年之久的中巴合作项目也将告吹。 日前,国务院港澳办网站连续转载《大公报》关于香港长和出售港 ...
小米又大超预期了
硬AI· 2025-03-18 23: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Q4营收109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8%,首次单季度突破千亿大关 [5] - Q4净利润9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4%,远超预估 [5] - 2024全年总收入3659.06亿元,同比增长35.0%,净利润235.78亿元,同比增长34.9% [6] - 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1.3% [6] - 集团宣布2024年股票回购金额为港币37亿元(2.492亿股) [4] 智能手机业务 - Q4智能手机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6.0%,受益于出货量与ASP双重增长 [8] - 2024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1.685亿台,同比增长15.7%,全球市场份额13.8%排名第三 [12] - 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提升至23.3%,4000-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24.3%居首 [13] AIoT与互联网服务 - AIoT业务年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1041亿元),同比增长30.0%,毛利率20.3% [14] - 智能大家电表现突出:空调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50%),冰箱超270万台(同比+30%) [14] - 互联网服务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18.5%,广告业务为主要驱动力 [10]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Q4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0.4%,全年收入321亿元,交付量136854辆 [16] - 2025年交付目标35万台,SU7系列Q4交付量69697辆(环比+75.2%) [9][16] - 自主研发超级电机V8s(转速27200rpm)及智能驾驶技术Xiaomi HAD [17] 研发与AI战略 - 2024年研发支出241亿元,同比增长25.9%,研发人员占比48.5% [20] - 全球专利超4.2万件,汽车相关专利超1000项 [20] - 发布澎湃OS 2系统,整合HyperAI等核心技术 [20] 市场与产能规划 - 北京汽车工厂二期加紧建设以解决产能瓶颈 [17] - 中信证券指出手机ASP达1200元(历史新高+10%),Q1业绩预期更强 [18]
小鹏汽车-W(09868)2024年净亏损同比收窄44.19%至57.9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14.3%
智通财经· 2025-03-18 18:25
文章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2024年业绩向好,净亏损收窄、毛利率提升,交付量和收入增长,对2025年发展有信心且给出一季度预期 [1][2] 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 - 总收入161.1亿元,按季增加59.4%,同比上升23.4% [1] - 季度毛利率14.4%,较2023年同期上升8.2个百分点 [1] - 季度汽车毛利率10.0%,较2023年同期上升5.9个百分点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净亏损13.3亿元,2023年同期为13.5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18.1亿元 [1] 2024年全年业绩 - 汽车交付量达190,068辆,按年上升34.2% [1] - 全年总收入达408.7亿元,按年上升33.2% [1] - 全年毛利率为14.3%,按年上升12.8个百分点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净亏损为57.9亿元,同比收窄44.19%;每股普通股净亏损3.06元 [1] - 汽车销售收入为358.3亿元,同比上升27.9%,主要因交付量增加 [2] 公司高层观点 - 董事长何小鹏称2024年第四季度成绩亮眼,验证规模化、体系化能力蜕变,准备扩张市场份额,相信AI驱动汽车行业实现L3和L4级自动驾驶,要把公司打造成全球AI汽车公司 [2] - 副董事长顾宏地表示汽车毛利率提至10%,实现连续六个季度持续改善,公司毛利率稳定在中双位数水平,2025年有更多新品推出,有信心改善盈利和现金流 [2] 2025年第一季度预期 - 汽车交付量91,000至93,000辆,按年增加约317.0%至326.2% [2] - 总收入150亿元至157亿元,按年增加约129.1%至139.8% [2]
曾毓群,要投李斌25亿
投资界· 2025-03-18 17:15
罕见联手。 作者 I 刘博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宁王又出手了。 投资界获悉,今日蔚来宣布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构建覆盖全系乘用车的换电网络。在此基础上,宁德时代 正在推进对蔚来能源不超过2 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与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曾毓群也共同到场见证。 没有最卷,只有更卷。透过这次强强联手,背后上演的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车圈淘汰赛。正如多年来投资圈内一个共识:智能电动汽车 将重现当年国产手机的厮杀一幕。 李斌和曾毓群 站在了一个战壕里 对于李斌和蔚来而言,这无疑是近期难得的好消息。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具体来看,宁德时代将支持蔚来换电网络的发展,蔚 来旗下fir e fl y萤火虫品牌后续开发的新车型将适时导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标准和网络。 此外,双方还将联合推动换电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跨品牌、跨车型电池兼容;共同构建"电池研发-换电服务-电池资产管 理-梯次利用-材料回收"全生命周期闭环,助力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安全降本增效。 在李斌看来,这次合作标志着换 ...
蔚来掀起变革风暴:每一分钱投入都要听到回响
36氪· 2025-03-10 19:15
核心观点 - 蔚来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连续4个季度亏损超50亿元,2024年三季度累计亏损224亿元,亟需从"长期主义"转向务实经营,通过CBU机制推动全员降本增效 [4][11] - 公司启动"战时状态"改革,核心举措包括:供应链成本精细化管理、服务业务优化、手机等非核心业务收缩、销售体系变革,目标2025年Q4实现单季度盈利 [7][8][13][21] -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同期新势力小鹏/零跑/理想已实现销量突破或盈利,蔚来2024年销量22.19万辆但仍未解决亏损问题 [4] 组织变革与CBU机制 - 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全面推行:将公司所有工作拆分为独立核算单元,每个单元需明确ROI指标和奖惩制度,从"要预算"转向"拼经营" [8][9] - 具体实施:按员工工时核算用人成本、建立联合经营报表(如供应链降本10%)、废除无效考核指标(减少近80个),服务团队人效提升至"1人管3店" [9][26][32] - 变革效果:APP车商城GMV增5倍,换电专员闲置时间转为销售线索,试点区域单店年省30-40万元成本 [48][50][52] 供应链深度改革 - 李斌直接参与核心零部件谈判,要求按"百万倍成本思维"抠细节(如省100元/车=1亿元总成本) [15][18] - 技术降本:座椅骨架平台化(零部件复用率提升)、接口标准化(单车成本从2000元降至1000元)、ET9搭载自研芯片(单车降本超1万元) [16][17] - 对标立讯精密:学习小数点后四位成本管控法,设立采购价格上限和特殊审批机制 [15][18] 业务调整与资源聚焦 - 非核心业务收缩:手机团队并入座舱部门,3年以上长期项目暂缓,"不能创造用户价值的项目该停就停" [21][22] - 服务优化:售后总仓搬迁节省2亿元,75%喷漆维修时长缩至24小时内,外包洗车/代驾等非核心服务 [24][25][26] - 双品牌协同:蔚来与乐道交付渠道合并,偏远地区销售负责人兼任 [23] 销售体系转型 - 考核机制变革:废除试驾量/电话量等过程指标,建立"fellow直通车"快速响应渠道,2月锁单量增1000+单 [41][42][43] - 营销策略调整:全国600家门店新增7000个广告位,话术简化(如"2万公里免费换电"替代48张换电券) [44][45] - 销售文化转变:从"和用户做朋友"转向主动外拓,允许销售引导用户横向对比竞品 [44][45] 产品与竞争策略 - 设计风格调整:ET9增加真皮/金属等豪华元素,从"北欧克制"转向更接地气的豪华感 [38][39] - 竞争意识强化:深入研究友商成功案例,"谁能打就研究谁",消除"闭门造车"惯性 [37][38] - 门店体验优化:加强技术亮点视觉呈现,减少"素净清爽"导致的营销氛围不足 [40]
雷军:穿皮衣的“价格屠夫”
混沌学园· 2025-02-28 19:59
27日的Xiaomi 15 Ultra暨Xiaomi SU7 Ultra发布会上,当雷军说出Xiaomi SU7 Ultra 起售价52.99万元,现场"哇"声一片,因为比此前公布的预售价81.49万 元低了28.5万元! 曾经那个价格屠夫又回来了,这是小米史上最高端的产品,却直接把豪华车干出了"性价比"。网友称:"雷军能让兜里没钱的人都觉得 50 多万的车便 宜。"实在是让人佩服。 直降近30万元,雷军解释了降价原因:"我们的使命是,哪怕做豪车,也要让更多喜欢我们的人买得起。" 买得起,这三个字对用户来讲,太重要了,于是,大家纷纷用脚投票。 为什么雷军会做出这样的定价决策? 为什么一辆五十多万的车,大家会觉得便宜? 为什么小米的产品如此受欢迎? 这需要雷军自己来解答。 以下内容来自《小米创业思考》,中信出版社2022年出版, 文末赠3本书 。这些思考帮助大家了解小米这家公司,以及雷军的创业方法论。 文| 雷军 溢价模型VS.性价比模型 什么才是伟大的公司呢?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的公司分为两种: 一种是采用溢价模型的,一种是采用性价比模型的。 基于溢价模型的企业进行创新和改良的根本 ...